秋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word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11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8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包括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知识,对于本单元的内容,他们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分数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例题、练习题和课堂活动。
2.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课堂笔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3.操练(2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运算顺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方法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习惯。
三.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法则;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给了小明1/4的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苹果?”学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涉及到分数的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规则,让学生初步了解运算顺序和法则。
然后,教师通过例题,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个别指导。
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掌握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3.提高学生分数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在不同场景下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学生应用能力;2.同时运用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概念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分数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将一张充满分数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交流,找出图片中所有的分数,引出分数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实际应用场景。
2. 讲授1.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子、分母、真分数、假分数等;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和方法;3.分别实例演示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多练习和理解;4.让学生实际应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练习将以下题目展示于课堂,并分别进行讲解后,让学生对每题进行计算练习。
1.计算:$\\frac{1}{2}+\\frac{3}{4}-\\frac{1}{3}$。
2.班级里有 $\\frac{3}{5}$ 的同学会游泳,有 $\\frac{1}{4}$ 的同学会滑冰,有 $\\frac{1}{10}$ 的同学既会游泳又会滑冰,班里有40名学生,请问有多少名学生既会游泳又会滑冰?3.已知某数是 $\\frac{3}{5}$ ,如果这个数乘以 $\\frac{3}{4}$ 再加上$\\frac{5}{6}$ ,所得结果是多少?4. 拓展与应用将以下问题提供给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解答,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1.小明进了一家食品店,买了一斤带皮鸡脯肉和 $\\frac{1}{2}$ 斤去骨猪肉馅,总共花了31.5元。
按市场价格,这样的数码应该花33元,如果小明用一种打折的卡,能享受9折优惠,请问他这张卡的折扣力度是多少?2.你拥有 $\\frac{4}{5}$ 的一只蛋糕,想分成8份平均分给8位同学,问每份应得多少?四、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教师在讲解后,布置适量题目,让学生互相监督,自行组织思路、解答问题;2.课后家庭作业:让学生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并在下一节课上与教师及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体会。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关于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运算顺序、运算法则等方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如何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以便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算器等,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展示一道购物题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运算规律。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运算过程。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材第75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教材第75页的例1图。
(1)谈话:同学们,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大家在过年的时候都喜欢挂上红红的中国结,象征着平安和喜庆,老师这里有两种中国结(出示挂图),大家来看看。
(2)提问:看到这幅图,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学生回答:做两种中国结各一个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绳? 做18个第一种中国结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绳?做18个第二种中国结一共需要多少米的彩绳?(教师随手写出以上问题的算式35 +25 、35 × 18、25 ×18)(4)现在我把你们提出的算式改成下面的算式:①25 ×18+35 ×18 ②(25 +35 )×18你还能对照图中情景分别说出这些算式是解决图中哪些问题吗?2.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谈话:根据以前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试题吗?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试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还不够清楚,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准备一份包含各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已知分数1/4和3/5,求它们的和乘以2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解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明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期间,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让学生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忽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提高运算正确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提高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PPT,包括例题、练习题等。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黑板、粉笔等。
3.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收集一些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思考,导入新课。
例题:小明有一桶果汁,喝掉了一半,又加入了200毫升,现在桶里还有多少果汁?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和法则,以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对加减乘除有一定的理解,但面对四则混合运算,可能会存在运算顺序混乱、运算规则不明确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理解运算规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正确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小组合作学习材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得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苹果的几分之几?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解决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复杂的问题中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引导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7.家庭作业(3分钟)布置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拓展,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2.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和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具:准备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多媒体教具。
2.练习题:准备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运算定律和运算法则。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1)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这些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运算技能。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法则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熟练运用运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难点: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物时应付的钱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独立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