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说文解字武汉大学讲稿第三部分
- 格式:ppt
- 大小:11.96 MB
- 文档页数:104
古代汉语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以字为单位,对每个字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其中,形、音、义是解字的三个要素。
形指字的外形,音指字的发音,义指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以形为主,注重描绘字形的形态特征。
作者许慎通过对字形的细致观察和描述,使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物象的形态和特征。
比如,解释字“木”时,《说文解字》写道:“木者,本也。
木本曰杈,杈者,高大之木也。
”这里,许慎通过字形的描述,让读者了解到“木”字的本义是指树木,而“杈”则是指高大的树木。
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字形所表达的意象。
除了形,音也是解字的重要要素之一。
《说文解字》通过对字音的描述,让读者了解到字的发音规律和变化。
例如,《说文解字》解释字“有”时,写道:“有者,所以有也。
从月,由口,又从月,與月同。
”这里,许慎通过对字形的描述,告诉读者“有”字的发音是/yǒu/,并解释了字形中的两个月字旁的意义。
通过这样的描述,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字的发音规律和构成。
义是解字的核心所在。
《说文解字》通过对字义的解释,让读者理解字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说文解字》解释字“人”时,写道:“人者,本也。
”通过这样简洁而准确的解释,许慎将“人”字的本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对字义的解释,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字的内涵和含义。
《说文解字》除了对字进行解释外,还通过引用古代文献、典故等方式,丰富了字的用法和意义。
这些典故和文献是作者对字义的进一步解释和阐释,使读者对字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说文解字》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字书,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为后世的字书编纂提供了范本和参考,也为后人研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同时,它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化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文解字》以其独特的解字方式和深入的解释,成为了我国古代汉字研究的重要著作。
通过对字形、音和义的详细描述,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的内涵和外延。
它不仅是一部字书,更是一部历史和文化的宝库。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是由《尔雅》、《方言》等古代字书衍化而来的一部汉字字典,在汉字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一、凡例繁体字简体字拼音解释二、说文解字口者,言之官也。
从口。
發,音也。
从口,其旁旄聲。
,似乎也。
从口,其下牛聲。
,從口,其下口戸,口門也。
目者,明也。
象形,从目。
耳者,聞也。
象形,从耳。
手者,握也。
象形,从手。
足者,行也。
象形,从足。
馬者,所以觀天下也。
从馬,声從口。
,往也。
象形。
从往,聲从口。
,旅行也。
从彳,从馬。
,小馬也。
从馬。
,大驪馬也。
从馬,从王。
龜者,物名也,幸生水中。
从龜,从人,从水。
魚者,物名也。
从魚,从虫。
虫者,所藏之也。
从虫。
鳥者,能飛之物也。
从鳥。
犬者,所以守門者。
从犬。
豕者,物貌也。
从豕。
月者,以時而載物也。
从月。
山者,土傾也。
毛氏曰:言土隆起,高山也。
从山。
水者,下也。
从水。
火者,熱也。
从火。
竹者,中空而直也。
象形。
木者,植物也。
从木。
金者,治也。
从金。
玉者,美石也。
从玉。
土者,生長之所。
从土。
衣者,以羽毛為之也。
从衣。
糸者,繩也。
从糸。
石者,堅也。
从石。
米者,五穀之精食也。
从米。
黍者,一種五穀。
从禾,从虫。
大者,广之形。
从大。
小者,少也。
从小。
上者,物之高也。
从上。
下者,物之下也。
从下。
左者,迷也。
从左。
右者,正也。
从右。
中者,不偏也。
从中。
月者,以時而載物也。
从肉。
金者,白也。
从金。
玉者,美也。
从玉。
戈者,兵器之首。
从戈。
刀者,切也。
从刀。
巾者,織物也。
从巾。
弓者,鳥獸之用也。
从弓。
子者,種也。
从子。
死者,無生也。
从歹。
食者,以章之也。
从食。
飲者,以章之也。
从酉。
父者,所以生也。
从父。
母者,所以生也。
从母。
弟者,小也。
从弟。
妹者,女子也。
从女。
儿者,身也。
从人。
女者,亂之始也。
从女。
血者,易也。
从血。
心者,出入之處。
从心。
耘者,除草以養菜也。
从耒。
鼓者,德之至也。
从鼓,从皮。
患者,心慮也。
从欠,从心。
威者,權也。
从大,从里。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作者为许慎。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说文解字完整版原版
《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阐述汉字字义和结构的字典,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完整版原版的内容非常丰富,以下是对它的介绍:
首先,原版《说文解字》以小篆为研究对象,对小篆以前的各种古文字以及小篆以后的篆、隶、楷文字进行解释。
它不仅涉及汉字的形、音、义,还对汉字的源流和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其次,这部字典的编排方式以部首排列汉字,便于检索和查阅。
每个字头下面,先列出该字的古文字,再注上小篆,并且对每个字的形体和意义进行解释,分析其本义、引申义等。
再者,原版《说文解字》对于汉字的字义解释非常深入浅出,结合了古代典籍和文献,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内涵和价值。
最后,原版《说文解字》对于汉字的构造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从汉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汉字的构造规律和特点。
至于使用方法,原版《说文解字》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古文字和汉字知识。
建议初学者可以先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如古代典籍、文献等,再逐步学习使用这部字典。
同时,也可以参考一些
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注释版本,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原版《说文解字》。
总的来说,原版《说文解字》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对于研究汉字字义和结构具有很高的价值。
如果您对汉字有兴趣,建议您购买完整版原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请注意:由于篇幅较长,这里只能提供部分内容,建议您查阅相关资料获取更多信息。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简称《说文》。
作者为许慎。
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
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
黄帝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庭,「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明)忌」也。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着于竹帛谓之书。
书者,如也。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
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事,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及宣王太史籀,着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
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
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
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
斯作仓颉篇。
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
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
是时,秦灭书籍,涤除旧典。
大发吏卒,兴戍役。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而绝矣。
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说文解字全文及译文《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字书,由东汉末年的许慎编纂而成。
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录了9353个汉字,并对每个字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解字分析。
以下是《说文解字》的全文及译文:【上篇】。
一、天地篇。
天地之始,以创造万物。
天者,所以载阳也;地者,所以载阴也。
故天为阳,地为阴。
天地者,万物之母也。
天地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天地。
二、人物篇。
人者,所以为万物之灵也。
物者,所以为万物之形也。
故人者,灵物之尊也。
人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人。
三、昆虫篇。
昆者,众也;虫者,小也。
昆虫者,众小之类也。
昆虫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昆虫。
四、鸟兽篇。
鸟者,有翼而飞者也;兽者,有躯而行者也。
鸟兽者,飞行之类也。
鸟兽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鸟兽。
五、草木篇。
草者,所以为生也;木者,所以为立也。
草木者,生长之类也。
草木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草木。
【下篇】。
六、器械篇。
器者,所以为用也;械者,所以为具也。
器械者,用具之类也。
器械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器械。
七、衣服篇。
衣者,所以为体也;服者,所以为用也。
衣服者,体用之类也。
衣服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衣服。
八、居室篇。
居者,所以为止也;室者,所以为安也。
居室者,止安之类也。
居室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居室。
九、车船篇。
车者,所以载也;船者,所以济也。
车船者,载济之类也。
车船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车船。
十、农事篇。
农者,所以为稼也;事者,所以为成也。
农事者,稼成之类也。
农事之初,无以名之,故名曰农事。
以上是《说文解字》的部分内容。
全书共分为十篇,涵盖了天地、人物、昆虫、鸟兽、草木、器械、衣服、居室、车船和农事等方面的字义解释。
这本书对于理解汉字的起源、构造和含义有着重要的贡献。
译文:【上篇】。
一、天地篇。
天地是万物的起源。
天指阳气的载体,地指阴气的载体。
因此,天为阳,地为阴。
天地是万物的母亲。
天地最初没有名字,所以称之为天地。
二、人物篇。
人是万物的灵魂。
物是万物的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