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经验与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2.38 KB
- 文档页数:2
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经验及启示作者:刘超来源:《速读·上旬》2020年第02期◆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
国外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等地区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分析了国外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方案的共同点和差异性,探索适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早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为先的政策,举办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仍不均衡,整体质量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勇敢面对挑战和不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的改革,结合各个高校办学特点,提供更大限度的自主办学权,不断吸收国外高等教育强国改革经验,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之道。
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经验,提出一些改革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国外高等教育改革20世纪末,日本为了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挑战,针对21世纪日本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日本国内高校必须向个性和多样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吸引需要技术的企业与高校合作;国际上加强和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合作,建立学历学分互认机制。
伍倩明对进入21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理念改革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
①高校与政府之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
日本的高校在改革之前高校行政、人事等由政府负责,改革后日本高校与政府之间由原来的隶属关系转化为具有相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关系,高校自主权提升。
②大学内部办学经营模式改变,招聘有经验的校外人员参与学校管理,并且建立相应的职责决策体制,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高校人员互相流动,减少教师队伍中多数是本校出身的现象。
③促进第三方机构对高校进行客观评价,并且高校自主建立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办学理念和质量。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发达国家服务地方的对我国的启示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的加速器。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推动,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的理念、制度、策略等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然而,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较弱,内涵不够深化,优势不够突出,特色未能彰显等问题,未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的服务、推动作用。
本文拟综合的社区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疏理出适合我国现状的职业教育发展途径。
1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成功经验1.1 北美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北美职业教育一直处于全球的领先地位,并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其中,以社区学院为主进行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北美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美国是一个市场经济发展较为完善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的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社区学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每个县市都至少有一所,已形成全国性的,对美国的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1)社区学院具有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多种教育并存的特点。
社区学院提供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补习教育和终生学习教育、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劳动力培训和短期定制培训、学院的学分课程、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各种机会等,能全方位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服务途径多样。
美国社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主要通过进行小企业策划与帮助(small business incubation and assistance)、承担地方经济发展规划(local economic planning)等途径,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等。
社区学院在帮助小企业方面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为那些打算开办或刚刚开办的企业提供上述各种咨询,为企业主在、人事事务、市场营销、财务等方面提供各种咨询和培训,帮助企业争取政府部门的,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并帮助他们了解政府新的条例和规定。
在“一带一路”建设当中,经济与文化的相应交流是最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有利于共同促进中国的教育、旅游、学术及艺术等文化的交流,让其进入新局面。
近年来,海外教育服务消费主要集中在留学教育方面。
海外消费和出口增长速度很快,国外消费和贸易的赤字增加。
远程教育在海外教育中有一个很关键的位置,是估量跨境支付质量的指标。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差距,国内有关跨境交付的立法还相对滞后。
在本世纪系统重大工程中,中国教育肩负起推动沿线国家教育交流合作的重任,积极培养人才,适应和领导“一带一路”建设。
然而,在并不熟悉的国际环境和各方面复杂因素的交织之下,中国难以在“一带一路”上与各国家进行十分轻松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这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学和民间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推动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深入。
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1.海外消费。
从进口角度,中国的留学发展迅速、留学生的产出与输入都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
然而,我国海外消费出口仍然有较大贸易逆差。
从贸易发展的现阶段来看,无论是形式还是实际上的总量而言,都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不可忽视的差距。
海外消费的贸易形式从改革开放之后就一直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最主要贸易形式。
2.商业存在。
首先,我国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具备本国特征,通过下面几点就能见微知著:从合作目标的国家和地区来看,外国合作伙伴主要来自经济、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北美、西欧的部分发达国家;从地域方面看,中外合作教育办学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与内地的部分一线城市。
其次,海外办学方面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出口途径,吸引了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关注。
海外办学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形式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方面作用巨大。
汉语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工具,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在境外推广汉语和汉语教学的典型例子是孔子学院。
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立法研究起步较早,而我国则相对落后,成人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比较重视的一种教育形式,而且目前在全球发展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在发展成人教育中的一些立法、政策法规,挖掘共同经验,推动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进程。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成人教育立法(一英国成人教育立法英国被称为“世界继续教育之乡”,其成人教育对西方及世界各地的成人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国成人教育体制与设施都有法规基础,各种成人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都以立法为依据。
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复兴委员会通过的《史密斯报告》不仅论证了成人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还提出对每个人的教育应该予以重视,从而使英国成人教育作为制度得到确认。
1924年,英国教育部颁发了《成人教育章程》,该章程主要强调了申请政府经补助的成人教育课程的主办单位必须是经过政府批准认可的单位;成人教育课程的学习者必须是年满18岁的成人,而课程的学习内容应以人文教育为主,强调其非职业性的特征。
虽然该章程仅仅是有关申请政府成人教育课程经费补助文件,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和发展意向,也对英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4年,英国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案》。
该法案第7条规定公共教育体系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初等、中等与扩充教育(指16岁以上者的教育,但不含高等教育,要求各地方教育当局确实有效地提供各阶段的教育以应民众所需,并负责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发展。
该法案第41条、第42条要求各地方教育当局提供足够的扩充教育设施。
该法案第53条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与志愿团体合作提供各教育阶段足够的娱乐、社交和身体训练设施,因而经部长同意可设立或维持野营娱乐场地,以及支付办理比赛等活动费用。
可以说,这是英国成人教育史上一部重要的法案,其后英国成人教育就是依据该法案而具体展开的。
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重新界定了地方当局在义务教育阶段后教育的角色与责任,继续以扩充教育涵盖所有非高等教育领域的成人教育活动,并首次从法律上区分了高等教育与扩充教育的不同。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1. 引言1.1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一、实用导向。
西方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强调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立即投入工作并胜任各种职业需求。
二、产学结合。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与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培训,确保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竞争力。
三、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
在西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灵活多样,提供多种选择和专业方向,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和职业需求,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四、强调实践教学。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这些特点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1.2 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导致就业率不高;师资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经验丰富、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缺乏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课程设置单一,缺乏灵活多样的选修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加快改革,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升级与壮大。
2. 正文2.1 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加强与行业的密切合作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亟待改进的方面。
与行业的密切合作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得实际的职业技能和经验,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趋势,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
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精)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国外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立法研究起步较早,而我国则相对落后,成人教育也是世界各国比较重视的一种教育形式,而且目前在全球发展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在发展成人教育中的一些立法、政策法规,挖掘共同经验,推动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进程。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成人教育立法(一英国成人教育立法英国被称为“世界继续教育之乡”,其成人教育对西方及世界各地的成人教育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英国成人教育体制与设施都有法规基础,各种成人教育政策的贯彻执行,都以立法为依据。
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复兴委员会通过的《史密斯报告》不仅论证了成人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还提出对每个人的教育应该予以重视,从而使英国成人教育作为制度得到确认。
1924年,英国教育部颁发了《成人教育章程》,该章程主要强调了申请政府经补助的成人教育课程的主办单位必须是经过政府批准认可的单位;成人教育课程的学习者必须是年满18岁的成人,而课程的学习内容应以人文教育为主,强调其非职业性的特征。
虽然该章程仅仅是有关申请政府成人教育课程经费补助文件,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和发展意向,也对英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944年,英国颁布了《1944年教育法案》。
该法案第7条规定公共教育体系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即初等、中等与扩充教育(指16岁以上者的教育,但不含高等教育,要求各地方教育当局确实有效地提供各阶段的教育以应民众所需,并负责促进社区各方面的发展。
该法案第41条、第42条要求各地方教育当局提供足够的扩充教育设施。
该法案第53条规定,地方教育当局必须与志愿团体合作提供各教育阶段足够的娱乐、社交和身体训练设施,因而经部长同意可设立或维持野营娱乐场地,以及支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级职业培训、重新定向的专业进修以及其他各类成人教育都在这一范畴之内。
浅谈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及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教育服务贸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给一些国家带来了巨大利益,现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新的产业。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中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来华留学人数也呈现出层年递增的态势。
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来华留学生达到了238,000余人,我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教育服务出口大国之一。
但是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上与欧美等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
教育服务贸易指在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服务输出与输入。
包括初等教育服务、中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服务、成人教育服务、其他教育服务等。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有关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资助的教育活动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的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贸易的范畴,所有WTO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贸易的竞争。
一、教育服务贸易的形式:按照《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功能性划分,教育服务贸易可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等四类形式,其中境外消费(即国外留学)为最普遍、也是最具产业化性质的一类形式。
有数据显示,全球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达到300亿美元以上。
2004-2005年,外国留学生对美国经济贡献净值约为132.9亿美元,2006年,英国大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高等教育为英国创造450亿英镑的产值,这其中占全部学生人数15%的海外留学生的贡献功不可没;2008年,海外留学生给澳大利亚带来了150澳元的产值,对于许多国家来讲,教育服务贸易早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
教育出口的发展不仅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达到增加创收和招揽人才的目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据商务部统计,2010 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3624.2 亿美元,其中,出口 1702.5 亿美元,进口 1921.7 亿美元。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经验与启示对美国和日本两国的教育对比,我们可以知道我国的高等教育和美国,日本还有很大的差别,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具有很多借鉴的地方。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的国情和美国,日本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不能把美国,日本的教育发展理念完全照搬过来,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其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发展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
(一) 根据发展需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美国,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两个国家,其高等教育的发展适应其经济体制的管理方式。
美国采取的是权力下放,自主经营管理,而日本则是尊重办学的自主性,强调办学民主制。
但是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在注重加强政府对学校的宏观调控能力。
计划经济在我国长时间的推行,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央集权依然管理着我国高等院校,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建立和推进,由政府主导学校的管理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要借鉴美国和日本的院校管理模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高等学校的改革要做改革如下:第一,高等院校要学校自主管理,政府机构不再直接参与,而是进行宏观的调控,教育部门要搞好教育的整体规划。
第二,对高等院校实行多级化管理,实现权利的下方,实现省市各履行其责任,根据当地情况自主发展,和当地经济紧密结合。
第三,高等教育要面向市场,自由竞争,要求学校面向社会发展,面向人才市场,依法自主管理。
(二)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在美国和日本都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基本格局是政府,社会,举办,民众参与的热潮,并且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教育体系,因此保障了高等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而我国由于经济欠发达,对教育资金投入不到位,相应办学资源缺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造成了我国教育体系各类型教育严重的失衡,妨碍了国民接受教育的通道。
我们应合理的借鉴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经验,构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和教育社会化,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的高等教育体系。
第34卷第1期Vol.34N o.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4年1月20日
Jan.202014
113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4.01.055
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由于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早,因此,其立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具有强制性、体系完善、技术规范、体制健全、注重与时俱进等特点。
这些显著的特点与经验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立法有着重要的启迪,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规范、与时俱进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来看,也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成就。
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水平还较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基本原则
(一)国家教育的主权性原则
我国教育法规是建立在《宪法》的基础上的。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第六十七条对教育的对外合作与交流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的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二)教育的民族性原则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具有民族性的,这也是一个国家教育的主要特点。
正是由于教育具有较强的民族形式,使得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民族性特点,才使得教育服务贸易得以长期、持续的发展。
(三)具有WTO的规则性原则
GATS是WT O规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时曾做过承诺:国内教育服务贸易法必须服从国际法。
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规也就具有了GATS的一些基本原则,即:最惠国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国民待遇原则。
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特征
(一)政府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行推动与规划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本国的教育资源过剩但是高校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
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很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办好自己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加大了对海外留学生的招生力度和招生数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本国的教育服务输出规模。
例如: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各类专场进行教育展览,或者安排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参与一系列的政府外交活动等。
(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有着顺畅的流通渠道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本国教育市场的完善,并逐渐将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例如:各国之间签订相互承认学位的协议,在教育上实行弹性学分制、分段学习等方式,由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在高校内设置一些能够体现国际化和时代性的课程。
这些重要举措不仅是促进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措施,更是推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借鉴模式。
(三)重视并加强跨国合作办学的教育服务贸易新模式
合作办学是目前很多发达国家一种简捷的教育服务贸易模式。
它突破了发达国家传统的直接在本国招收留学生的模式,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送教上门的新模式。
例如:澳大利亚在上海成立的悉尼工商学院、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都是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
这种模式实现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育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推动了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服务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经验与启示
张文斌 王文芳
(天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甘肃天水 741001)
摘 要: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新形势,国际教育服务也在迅猛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欧美很多国家为了解决国内高教资源过剩的局面,吸引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学生留学并为他们提供大量的奖学金。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高等教育服务的立法已经比较有经验,对我国教育服务立法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G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640(2014)01-0113-02
收稿日期:2014-01-17
基金项目:2008年度天水师范学院院内项目“GA TS与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张文斌(1976—),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经管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向:国际经济法,金融法。
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
(一)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现状
在发达国家中,澳大利亚是较早认识到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所蕴含的深刻经济涵义的国家。
同许多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在走向国际化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些曲折的过程。
例如:20世纪90年代,一些非法教育机构利用诈骗的手段骗取中国留学生到澳大利亚留学,从中赚取大量的学费与报名费之后就销声匿迹,这给澳大利亚的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不良影响。
澳大利亚为了提高自身国际形象,进行了诸多的立法来有效地规制教育服务贸易。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现状
新加坡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的特点如下:立法中并未限制举办教育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例如:政府对那些营利性的学校并没有任何的政策优惠与其他资助,对于外来国际教育服务的管理并没有设立单独的立法和一些透明的审批程序,法律的不完善并没有影响新加坡对外来国际高等教育服务的管理与审批。
(三)欧盟及其各成员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现状
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为了实现单一的欧洲市场,实现高度而统一的欧洲经济区域,欧盟各成员国比较关注教育的发展,并以立法的形式来保护欧盟各成员国的教育发展。
在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公约与立法中充分体现出国际教育服务的传统属性,充分保障各成员国人民选择教育的基本权利。
在立法原则上,欧盟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尊重各成员国的文化、观念、社会、教育制度等的多元化和多样化,全面促进各成员国在高等教育制度上的融合,进一步促进成员国之间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精诚合作。
在立法内容上,欧洲区域教育服务的立法中涵盖了GATS所规定的四种不同的服务提供方式。
欧盟地区的高等教育服务立法在其内容上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立法提供了新的方向,很值得我国借鉴与实践。
四、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现状及发达国家的启示
(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高个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为进入WT O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育规模与数量的扩大、教育质量与效益的提高、已经初步成型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结构框架、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等。
但是,面对WTO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立法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例如:我国尚缺乏一部能够统帅整个教育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法律还缺乏规范性;缺乏对整个教育服务业的法律规范及保护的;我国现行的某些法律不能与WT O规范相匹配,还存在着冲突。
(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1.在立法上要完善营利性教育与公益性教育的性质
随着我国“教育市场”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在对发达国家提出资金注入的要求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例如:转让一部分教育市场和教师的就业岗位。
这将对我国的正常教育秩序带来冲击。
发达国家将是教育的形态看作“商业”而存在的,这种理念为我国实现营利性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但是,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益性的教育行为。
我国必须根据国际惯例,尽快在法规和政策上有效地区分非营利性和营利性教育机构,并对其进行指导。
2.加强对教育服务贸易的法律监管
多年来,我国很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只重视对办学许可证的发放,而对于发放之后的事项监管力度不够,这将无法对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提供者进行有效监督。
例如:我国一些介绍留学的中介机构,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从客观上来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应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管,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贸易领域的监管是我国教育服务贸易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这就要求我国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在立法的规定下,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优势。
3.不断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立法
《暂行规定》《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合作办学的法律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要求。
鉴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中法制的不完善,必须加强国内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管理与汇编,增强透明度,使中外合作办学真正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补充。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经验,并遵循国家教育主权原则、国家教育权原则、WTO规则等基本原则。
我国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立法必须“立足本国、接轨世界、内外结合、自成体系”。
参考文献
[1]肖海,刘芳.发达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优势及中国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6):23-27.
[2]肖凤翔,尚宇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质及其经济动因[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00-102.[3]李晓慧,杨丹丹.法律承诺框架下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立法完善[J].新西部,2010,(12):77-79.
[4]金孝柏.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与立法[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10):56-60
(责任编辑:张红雨)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