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面临困境和发展策略
- 格式:docx
- 大小:15.49 KB
- 文档页数:11
诠释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逆差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其中,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尤为突出。
据统计,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已经超过了金融服务贸易逆差,成为了世界经济中逆差最大的领域之一。
因此,对于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对于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一、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原因是与我国的教育产业发展不足有关。
在我国的教育产业中,缺乏国际化和市场化的视野和思维,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缺乏对外投资和合作的积极态度,这些是造成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
1. 教育资源短缺我国教育服务行业整体资源较为短缺。
一方面,我国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但是毕业生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我国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我国对于外语、音乐、体育等专业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不能得到完全满足。
2. 教育市场缺乏完善的体系我国教育市场体系相对落后,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和市场化程度不高。
市场中大多数教育机构在经营模式、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缺陷,让许多学生和家长感到失望。
3. 投资和合作不足我国的教育机构在对外投资和合作方面相对保守。
相比之下,国外的教育机构更善于进行对外投资和合作,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国际化的目标。
因此,我国教育机构在面对国际市场时往往会面临挑战和压力。
二、对策措施尽管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逆差问题比较严重,但是只要采取合适的对策措施,就能够"化危为机"。
1.鼓励和吸引优质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应该加强对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管理,积极改善对外投资和合作的政策体系,尤其要积极吸引优质外资教育机构进入我国市场,提高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性。
2.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市场我国政府应该大力发展教育服务市场,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体系。
2023年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已成为各国重要的服务贸易领域之一。
教育服务贸易不仅促进了文化和人员交流,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对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1.政府支持在国家战略导向下,政府积极发展教育服务贸易行业,为行业提供政策和经济上的支持。
201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拓展文化和旅游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发展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各类教育服务走出国门,促进教师与学生等人员的文化交流。
2.贸易协定随着中国不断地加入自由贸易协定,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不断增加。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可以为教育服务贸易提供政策和法律环境上的支持,降低交流的壁垒。
如中国与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地区与新加坡等地区分别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
二、市场环境1.需求大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留学生和外籍教师,教育服务贸易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语言、文化、职业教育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竞争激烈随着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增长,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市场主要的竞争者是国外知名教育机构和本土教育机构。
外资机构拥有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但政策、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差异可能会给它们带来挑战,同样也面临本地机构的激烈竞争。
三、技术环境1.网络技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服务的方式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线课程和网络教育成为主流。
在线学习现在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由于它能够帮助学生灵活地安排学习计划,同时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服务贸易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
人工智能在教育服务中的应用,包括识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表现、自适应智能教育软件的开发,以及智能辅助教学等,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
2024年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教育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服务的跨境交易,包括教育咨询、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增长。
本文将对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2. 教育服务贸易市场概况教育服务贸易市场是全球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教育服务贸易的年度增长率超过了全球贸易总量的2倍。
目前,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是最主要的教育服务出口国家,而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家是教育服务进口国家。
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巨大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全球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教育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普及为教育服务贸易的跨境交易提供了更便利的平台,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到国外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促使了教育服务的跨境交易。
3. 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主要特点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具有以下主要特点:3.1 跨境交易便利性增加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服务的跨境交易变得更加便利。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和远程学习获得国外教育资源,同时,教育机构也能通过在线平台扩大其受众群体。
3.2 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这推动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增长。
同时,国际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3.3 办学模式创新传统的教育服务贸易主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而近年来出现了更多的教育服务提供者,如在线教育机构、教育咨询公司等,这拓宽了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的形式。
4. 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发展趋势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市场的几个主要发展趋势:4.1 云教育的兴起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云教育将成为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的重要趋势。
学生可以通过云平台获得海量的在线教育资源,而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云平台扩展其市场份额。
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试析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一、我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过去10年中,我国服务出口年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001年相比于全球服务贸易的停滞不前,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仍攀升9%;而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更是增长20%,居世界服务贸易各国各地区之首。
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以及占世界贸易的比重稳步上升,2003年比重达2.5%,出口排名上升为世界第九位,进口上升至第八位。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快,但整体出口规模与我国经济实力相比仍较少,与货物贸易相比也处于劣势。
从200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比例表(见表1)可以看出,2002年服务贸易的出口在全国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只占10.3%,低于世界平均19.8的水平;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占世界出口的5.1%,而服务出口仅占2.4%,不及货物贸易的一半。
很明显,从技术角度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处于劣势,服务贸易出口的比较优势不如货物贸易出口。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是服务贸易净进口国,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增大(见表2)。
服务项下逆差呈扩大趋势正说明了我国出口能力相对较弱及其他国家对中国服务出口存在限制。
同时也看到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还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状态。
二、我国在发展服务贸易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我国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服务技术的进步,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世界服务结构朝着技术、知识密集型方向发展,与科技有关的服务业和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而我国在现代服务贸易领域起步较晚,尚处于较不发达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于远洋运输、劳务工程承包和旅游等劳动密集型部门和资源禀赋优越的部门。
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出口的比重为19.3%,旅游服务出口比重占41.2%,而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包括金融、保险、计算机、咨询、电信和邮电等现代服务贸易)仅占39.4%。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1.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大当前,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服务消费国之一,但在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仍显不足。
据统计,2019年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全球教育服务贸易总额的1左右。
2. 教育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以传统的学位等级教育为主,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新兴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低。
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单一性和依赖性较强,缺乏多元化和差异化。
3.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国际名校、教育机构和上线教育评台等方面。
这些竞争对手在教育质量、教学资源和团队实力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给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1. 多元化拓展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我国可以加大对多元化教育服务的拓展力度,不局限于传统的学位等级教育,而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上线教育等领域进行全方位赋能,拓展市场空间。
在与国际教育服务市场进行合作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及外交关系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增加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种类和规模。
2. 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质量和水平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除了要求规模有所增长外,更需关注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加大对教育科研、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竞争力。
应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促进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互通互享。
论文题目: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名:***系别:经济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12 Z 国贸学号:108310031***师:**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教务部印制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伴随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服务贸易日渐发展起来,在国际竞争和全球的经济中,服务贸易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日渐成为商品贸易的重心。
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水平,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也越来愈快,服务贸易逐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本国的服务贸易总额在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额中仍旧只占据很小的比重。
服务贸易仍存在很多问题,它的体系依旧不够完善、总体规模相对较小,开放程度同比较低、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服务贸易的管理制度依然处于落后状态、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缺乏合理的监管。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本国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况,针对问题本身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关于解决问题的发展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基本概况主要矛盾发展对策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increasingly develope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the global economy, trade in servic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becoming the focus of merchandise trad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rade in services reflects the level of a country's economy,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of their trade services are increasingly sooner, trade in services and gradually became an integral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country's total trade in services in 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still occupy only a very small proportion. Trade in services is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t's the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 relatively small overall size, openness year low, a serious shortage of professional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e in services is still in a backward st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 not perfect, the lack of a reasonable regulation.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overview of theirtrade in services, for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itself,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es and problem-solving.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Basic Overview;The main contradiction;Development Strategies 一、引言(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世界经济竞争的重心从货物贸易逐步转向了服务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及竞争力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服务贸易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仍存在一些劣势。
本文将首先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然后探讨如何提升我国的竞争力。
一、我国服务贸易的劣势分析1.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旅游、金融和物流等领域,其他领域的服务贸易相对滞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医疗、法律等服务领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服务为主,而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相对较少。
这导致我国在服务贸易中的竞争力较弱,难以与发达国家竞争。
3.人才短缺:我国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存在短板。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
缺乏高素质的人才限制了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
4.法律、政策环境不完善:我国在法律、政策方面存在一些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问题。
例如,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国内服务企业在境外市场开展服务受到限制等。
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1.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服务贸易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培训质量。
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和留用力度。
2.优化服务贸易结构:加大对高附加值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支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同时,加强与国际知名服务企业的合作,引进外国先进服务企业。
3.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加强对外服务贸易的立法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4.增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合作,共同解决服务贸易中的问题。
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贸易领域开展合作。
5.增强品牌建设:加强对服务贸易品牌的建设和推广,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面临困境和发展策略摘要:“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也而临诸多新挑战和新问题。
以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并从四个方而提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持续性发展的对策,以期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是世界各国间为了经济目的而进行的高等教育产品或服务的输入与输出活动,是一种有偿交换活动。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进入新的快速发展期。
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统计,2028年全国有66.22 万人选择出国留学,同比增长8.83%,我国仍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1]。
另一方面,2018年,来华留学生数量也创纪录地达到49.21 万,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幅更是高于各国平均增速,增幅超过12%[2]o因此,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在此背景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策略极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快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跨境教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进入22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背景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产业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
2010年5 月,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国际合作水平。
2015 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和2016年7 月,教育部出台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规划》,都明确了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互联互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培训合作〃〃共建丝路合作机制〃⑶。
2027年2月,国务院卬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优化教育对外开放布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分类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区域教育对外开放特色〃。
《教育部2029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优先领域。
做好公派留学和来华留学工作〃。
各省(市)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在华实习、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外籍学生来华留学、实习和就业。
(二)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规模逐渐扩大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与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自2005年以来, 来华留学服务贸易规模高速增长。
据教育部统计,2005年我国来华留学生规模为14.1万人,而2018年迅速攀升到49.21万人,2005-2018 年增长率超249%,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幅更是高于各国平均增速,增幅超过12%o在统计的前15名来华留学生生源国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据了10个,增幅平均超过20%。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来华留学服务贸易增长的贡献最多[4]。
出国留学方面,2018年,我国共有66.21万人出国留学,同比增长8.83%,除2016年增速有所放缓外,2017年和2018 年均小幅上扬,分别达到11.7%. 8.8%⑴。
截止目前,中国留学生占留学热门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国际学生的比例超三成,中国留学生数量领跑全球,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源国。
(三)“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比较集中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政治制度存在差异,不同国家的教育贸易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从而造成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开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地区比较集中, 主要表现在留学生生源国比较集中和来华留学生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4]。
“一带一路〃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主要由东南亚地区主导,泰国、俄罗斯和越南属于留学生主要输出国。
教育部统计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泰国、俄罗斯、越南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总和超过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总和。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也从2005年的22.56%飞速增长至2017年的64.85%。
同时,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城市,2018年接受留学生的人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城市)和所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北京(80786,16.41%)、上海(61400, 12.47%)、江苏(45778,9.3%)浙江(38190,7.76%)和辽宁(27879,5.66%)。
由此可见,来华留学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城市),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开放包容程度,以及这些地区聚集着众多知名高校。
(四)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发展态势良好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发展态势逐渐增强。
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统计显示,我国共举办本科及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345个(截至2019年1月),其中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07个(本科层次69个,硕士及以上层次3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238个(本科层次1022个,硕士及以上层次227个),各类中外合作机构和项目己培养毕业生约150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广西、云南、陕西等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高校利用地缘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共建共享国际教育资源,培养了一批掌握现代知识、适应多元文化环境的优秀人才。
同时,中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规划,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开展境外办学。
自2003年暨南大学在泰国曼谷设立分校后,2025年南京晓庄学院赴印尼开设中文系、2026年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设立分校、2017年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联合举办泰中轨道交通学院等。
根据有关统计,2002年7月,中国仅有不到20个境外办学项目,但到2028年7 月,中国境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增长至近130个,己有20个省份的80 所高校开展了境外办学。
截止2018年底,全球共建立孔子学院548 所,覆盖154个国家和地区。
二、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而临的困境(一)以境外消费为主,进出口逆差有待缩小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形式仍以境外消费为主,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共有14.11万人来华留学,2018年攀升至49.22万人,同比上年增长0.62%,较2005年增幅达248%。
虽然来华留学生人数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但占全球留学生市场份额不到10%,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一带一路〃亚洲区域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留学费用低廉。
2005年,出国留学生人数为22.85万人,2018年增长至66.21万人,同比上年增长8.83%,较2005年增长率达45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2027年全球共有高等教育层次国际留学生460万,其中中国籍学生人数约占14%,留学目的地主要为欧美等发到国家和地区,且留学费用较高。
美国2018年《门户开放报告》统计指出2017-2018学年,中国留学生占美国海外留学生人数榜首,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为363341人,较上一学年增长3.6%,占全美外国留学生总数的33.2%。
2005-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逆差从2005年的负2.26 万人上升到16.99万人,进出口逆差增长率达852%。
可见,来华留学生人数远远低于出国留学人数,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问题依然很突出,并有逐渐加大的趋势,进出口逆差有待缩小。
(二)发展不平衡,结构有待优化从发展结构看,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面临发展不平衡的困境,出国留学生发展明显优于来华留学生的发展,前者己经稳步走上良性发展之路,而后者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
根据教育部关于2005-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从生源地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主要进口国为亚洲等国。
2018年,来自亚洲的留学生人数为295043人,占总体的59.95%。
自2005年以来,亚洲的来华留学生增长迅速,从106840人增长到295043人,亚洲留学生比例也从2005 年的1.95%增长到59.95%,而这也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致。
从国别看,2018年,我国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于韩国、泰国和巴基斯坦,而2005年,来华留学生主要来自韩国、日木和美国,虽然生源国有一定的变化,但近几年,来华留学生生源国仍较为稳定,主要来自亚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且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比例每年增长比例均超过20%。
由此可见,中国来华留学生生源增长力量主要来自亚洲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从学科类别看,2005-2018 年间来华留学生的学科和专业相对比较趋同,主要集中在文科、医科和经济等我国独具优势的学科领域。
(三)国际竞争力不足,办学质量有待提高从来华留学的学历结构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和吸引力不强。
根据教育部2005-2018年来华留学统计,2005年,接受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为44851人,占总数的31.79%o 2018年,学历教育学生为258122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2.44%,同比增长 6.86%,学历教育比例呈增长趋势。
2005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普通本专科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分别为37740人、4807人和2304 人,以上数值在2018年分别达到40211人、59444人和25618人。
硕博士研究生人数所占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从2005年的5%上升至17.28%。
可见,虽然目前来华留学生类别中学历教育比例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非学历学生的比例仍占将近一半的比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学历学位国际认可度不高,很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不认可我国的学历和学位。
截止2018年,中国仅与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相互承认学历、学位与文凭的双边协议,占所签署国家总数的三分之一。
此外,虽然攻读硕博士学位的来华留学生人数有所增长,但所占比例依然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