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统计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推动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1.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大当前,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相对较小。
虽然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服务消费国之一,但在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仍显不足。
据统计,2019年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额仅占全球教育服务贸易总额的1左右。
2. 教育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以传统的学位等级教育为主,而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新兴形式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比重较低。
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导致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单一性和依赖性较强,缺乏多元化和差异化。
3. 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竞争激烈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国际名校、教育机构和上线教育评台等方面。
这些竞争对手在教育质量、教学资源和团队实力上都有一定的优势,给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对策1. 多元化拓展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市场为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我国可以加大对多元化教育服务的拓展力度,不局限于传统的学位等级教育,而是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上线教育等领域进行全方位赋能,拓展市场空间。
在与国际教育服务市场进行合作时,还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及外交关系优势,拓展市场空间,增加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种类和规模。
2. 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质量和水平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出口除了要求规模有所增长外,更需关注其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加大对教育科研、师资队伍、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提高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竞争力。
应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促进国内外教育资源的互通互享。
2023年教育服务贸易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教育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国内之间的交流,包括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活动以及其他教育服务。
近些年来,教育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市场发展现状的角度来探讨教育服务贸易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市场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和跨国经济合作的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特别是在亚洲地区,许多亚洲国家都正在大力发展其教育体系,这使得教育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贸易领域,成为最具潜力的贸易领域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市场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随着亚洲国家逐渐走出贫困,经济水平逐步提高,这些国家的人口逐渐有了更多的消费力。
这些新的消费者需要更多的教育服务,从而使得教育市场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例如,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市场之一。
2.国际教育市场逐年扩大随着全球人口的逐年增加,国际教育市场也逐年扩大。
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其他国家接受教育,这些国际学生需要更多的教育服务,从而推动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3.在线教育市场崛起随着人们对网络科技的依赖和热爱程度逐渐提高,网络教育的市场逐渐成熟。
这种在线教育方式为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选择空间,拓宽了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规模。
二、市场竞争情况教育服务贸易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国际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力集中在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最重要的竞争因素包括教育质量、费用和服务质量等。
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低迷的影响下,一些提供教育服务的国家竞争力下降,但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三、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由于教育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其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通过政策优惠等方式吸引外国教育机构进入中国市场。
另外,在全球贸易逆流的背景下,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机遇依然存在。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教育服务贸易也是高度重视,并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跨境交付
我国在跨境交付方面发展较晚。
但近些年来,我国政府意识到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发展我国的网络远程教育。
教育部在2003年下半年投入10亿元人民币支持北大、清华等35所大学建立示范性软件学院;目前,东方卫星、南方卫星、清华永新等公司也都介入远程教育市场。
美国等
一些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多的采用远程网络教育方式来开拓我国
的教育市场。
(二)境外消费
境外消费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境外消费又以留学消费为主。
1、来华留学生及出国留学生人数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地位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我国出国留学生人数一直是不断增
长。
2、来华留学生生源地结构分析。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与对策中澳-4 吴少强摘要随着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一个重要的新型领域。
本文将对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分析我国教育贸易发展存在的服务贸易逆差严重,政府管理混乱以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贸易逆差一、引言根据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的规定,教育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领域。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是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输入输出,是教育国际化与国际服务贸易相结合的产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急剧增长,一些发达国家的国际教育已经成为他们国家服务贸易的重要部门,全球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额每年高达300亿美元以上,国际教育成为名符其实的产业部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发展我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教育市场竞争,从而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教育服务贸易主要有四种形式,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其中境外消费方式即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留学服务,主要包括来华留学和出国留学两种方式。
.出国留学现状我国的出国留学人员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2010年出国留学人数有284700人次,2011年出国人数有339700人次,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99600人次,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有413900人次,2014年出国留学人数有377054人次。
而且从总体来看,我国留学服务贸易的发展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留学服务贸易发展态势良好。
我国出国留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德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其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是美国30%、英国21%、澳大利亚13%、加拿大10%、香港7%。
出国留学所选专业主要商业管理、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生命科学、社会学等专业。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及优化方法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趋势及优化方法如下: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方面,我国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提高国内教育水平;另一方面,我国也鼓励国内教育机构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仍存在一些差距。
例如,我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较大,出国留学人数远大于来华留学人数;教育服务贸易结构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语言培训和学历教育等领域;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还有待提高。
二、发展趋势逆差将逐渐缩小: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预计出国留学人数将逐渐趋于稳定,而来华留学人数将持续增加,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将逐渐缩小。
服务贸易结构将不断优化:未来,我国将积极推动教育服务贸易向多元化、高层次发展,扩大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领域的服务贸易规模,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重要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教育服务贸易的重要趋势。
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将得到广泛应用,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三、优化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设施,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推动教育国际化:加强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推动我国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拓展教育服务贸易市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广我国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我国教育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作者:郝艺飞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1期[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现状,指出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开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提出了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趋利避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作者简介]郝艺飞(1971- ),女,河南新乡人,新乡学院,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河南新乡 453002)[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7-0163-02一、当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一)世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与其他服务业一样,许多国家对本国教育服务也做出了相应的开放承诺,但由于教育关系到国家主权、社会道德和民族文化等敏感问题,大多数国家对其承诺都显得较为谨慎。
到目前为止,共有21个国家对初等教育作出承诺,23个国家对中等教育作出承诺,21个国家对高等教育作出承诺,20个国家对成人教育作出承诺(见表1)。
即使是作出承诺者,也鲜有不加限制性说明的。
特别是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主要教育服务出口国,更乐意于继续作为出口国,而不愿成为进口国。
与之相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对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特别是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态度,其中墨西哥、刚果、莱索托等国的高等教育开放程度很高,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国家对外国教育和文化的排斥性较小;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意识到本国高等教育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希望更多地利用国外的资源。
总的来看,虽然教育的国际化程度已有了很大提高,但类似于合资企业或外商独资企业的教育服务贸易仍不多见,更多的跨国教育合作还是在人员交流、教学合作等领域,而一般不涉及资本在教育部门的跨国流动。
此外,随着因特网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和迅速传播,网络远程教育也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许多发达国家的大学已经利用因特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网上高等教育。
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张悦来源:《经济师》2015年第01期摘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全面发展,很多国家开始和我国建立定期的校际交流,积极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发展。
通过对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竞争力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026-04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1.境外消费贸易现状分析——留学生教育。
第一,我国境外消费方式的教育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
如表1所示:2013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41.39万人。
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几十年内,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305.86万人。
由表1可知,与2012年统计数据相比较,2013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增加1.43万人,增长了3.58%,增速有所降低。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教育服务进口规模较大,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
在国际教育市场上,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而我国的教育服务起步晚、发展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教育贸易赤字国。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方式的进口人数和规模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第二,我国留学生留学归国率比较低但已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
虽然目前中国还处在留学赤字的阶段,但随着回流成为更多留学生的选择,未来几年,中国或许会迎来留学回国人员比出国留学人员多的回国高潮。
具体情况见表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不断增加,1978年-2013年,我国留学回国人数累计为144.48万人。
通过对表2分析,我们发现2009年回国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比前一年增加50%以上。
特别是2012年,留学人员回国数量达到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浅析【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普及和深入,教育服务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虽同时是世界上的教育大国和贸易大国,但在教育服务贸易方面起步晚、发展缓慢,在各方面存在许多不足,本文客观分析了我国教育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竞争力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服务贸易,服务业和服务贸易。
在一国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教育服务贸易是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5月,经合组织、美国国务院、美国商业部和美国教育部在华盛顿召开了题为“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研讨会。
会议明确提出:教育是第三产业、服务业和对外贸易业的组成部分,从此,教育服务列于GATS 确定的12个基本服务部门之中,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教育服务产业起步晚、发展缓慢,存在许多问题,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长期逆差,这与我国教育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现状教育服务贸易是指国与国之间主要出于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教育服务输出与输入,从经济学层面看,教育服务贸易是一种跨国的教育选择,选择的主体可以是以学生及其家庭为主的教育消费人群,也可以是政府或社会机构。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s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服务贸易分为四种类型:境外消费、跨境支付、商品存在、自然人流动。
对于GATS所规定的四种方式,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所作的相关承诺不尽相同:对跨境交付,中国采取审慎的态度,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未做承诺;对商业存在,中国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境内设立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市场准入上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获多数拥有权,但没有承诺给予国民待遇;对境外消费,中国则采取完全许可的态度;对自然人流动中国要求外国个人服务提供者入境提供教育服务,必须受国内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邀请或雇佣,对其资格要求是;外国个人服务提供者必须具有学士以及学士以上学位,具有相应的专业职称或证书,具有2年以上专业工作经验。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统计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长期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
通过对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宏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对高校学生出国留学倾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国内让人不乐观的就业形势。
另外,中国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以及国内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局限性,也都对国内人们出国留学的现象产生着重要影响。
标签:
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口;协整分析;因果检验
F2
0 引言
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贸易的定义和涵盖范围是:服务提供者在某一成员国境内向另一成员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跨境支付);服务提供者在某一成员国境内向来自其他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某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成员国家设立商业存在向其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某一成员国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国家向其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国教育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并已成为了GATS所涵盖的对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报告称:2000年全球有2,000,000名学生出国接受高等教育,到2010年,这一数字已上升到至少3,600,000,十年增长近80%。
其中排名前三的生源地是中国、印度和韩国,最大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国分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和日本。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求,中国从1979年开始派遣学生出国留学。
随后中国也逐渐接受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教育服务贸易在中国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自那以后,中国就逐渐成为了在发达工业化国家留学生注册人数最多的国家。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的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国留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人数都获得了迅猛增长。
2005年度,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接受学历教育的;2005年来华留学人数为14.1万人,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不到40%。
2010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增加到28.47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仍是接受学历教育的;2010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为26.5万人,其中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占40.5%。
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逼近40万,其中绝大多数仍是接受学历教育的;2012年来华留学人数为32.8万人,接受学历教育的占40.66%。
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总体速度很快,其中教育服务贸易的进口的发展速度尤为迅速,不仅中国出国留学的人数大于来华留学的人
数,而且中国出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长期的学历教育,而来华的留学生以短期的、非学历教育的居多,因此,中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数额不仅特别巨大,而且一直处于严重的逆差状态。
那么,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进出口?这些因素对出国留学人数影响的大小分别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出口呢?本文拟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权威机构发布的中国服务贸易宏观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
1 研究方法
总体上看,为了解哪些因素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出国留学人数,基于之前的研究以及数据可得性,本文收集并分析了我国最近24年有关的宏观数据,并对时间序列加以统计分析。
1.1 数据采集和整理
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采集1987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历年本科毕业人数、历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出国留学人数、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等数据,并对其中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原始数据,利用历年CPI指数调整为以2010年为基期的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
再利用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汇率数据,将上述数据转换成以2010年为基期的以美元计的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
1.2 统计方法说明
通过对调整后的宏观数据进行分析,我们试图建立一个计量模型对出国留学人数进行度量。
其中被解释变量Y表示出国留学人数,解释变量
X1表示标准化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因素Standard PDI),解释变量X2表示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人数(人口因素Population),解释变量
X3表示失业率(就业情况Unemployment)。
试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μi时发现存在显著的异方差性,但若对所有变量取对数则能通过White检验。
为判断时间序列数据是否平稳,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表明:虽然LnY、LnX1、LnX2、X3都是非平稳序列但存在一个单位根且都是一阶单整序列I(1)。
故将回归模型改为:
〖JZ〗ln Y=β0+β1lnX1+β2ln X2+β3X3+ui
为了能确认变量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的关系,由于时间序列存在单位根且同
阶,进行了Johanson协整分析。
结果表明:模型中的四个一阶单整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对存在的协整关系,进一步使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便了解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城镇居民失业率的变化是否的确形成出国留学人数变化的原因。
结果表明修改后的回归模型十分合理。
对于已然合理假设的回归模型,采用DOLS方法对调整后的样本数据进行协整回归分析后得到:出国留学人数可从该回归方程得到99.32%的解释,说明解释变量的选取十分合理,且从长期均衡的角度看,相较于高校毕业生人数,就业情况和经济因素对出国留学人数有着更大的影响。
2 统计分析及其结论
2.1 回归模型的设定
若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ui,其中ui为随机扰动项,通过White检验发现p值为0.0464,在5%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说明该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只能否定此模型。
为消除异方差性,将Y、X1、X2、X3分别取对数并再次进行White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