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袢式结肠双腔造口术
- 格式:ppt
- 大小:154.50 KB
- 文档页数:42
肠造口术2009-12-13 14:21:14 来源:中山大学大肠癌网浏览:310次肠造口是指因治疗需要,把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或尿液。
目前,肠造口术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中最常施行的术式之一,它是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或疾病根治永久性的治疗措施,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
肠造口术在世界各地都得到广泛应用:美国每年结肠造口约10万人,至今己有肠造口75万人;英国每年结肠造口约有10万人,回肠造口约1万人;香港每年约有7000~8000例结肠造口患者;估计我国至今累计有100万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而且每年新增10万例左右。
需要进行肠造口手术的疾病有:低位直肠癌、肠外伤、肠坏死、肠梗阻、炎性肠病、吻合口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膀胱肿瘤以及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巨结肠和其他先天畸形等。
肠造口术根据目的分为排泄粪便的肠造口术(即人工肛门)和排泄尿液的肠造口术(即尿路造口);根据造口控制性分为节制性肠造口术和非节制性肠造口术;根据造口位置分为经腹腔内肠造口术和经腹腔外造口术;根据用途分为永久性肠造口术和暂时性肠造口术;根据造口形式分为单腔造口术、双腔(袢式)造口术和分离造口术;根据造口肠段分为回肠造口术、盲肠造瘘术、升结肠造口术、横结肠造口术、降结肠造口术和乙状结肠造口术。
一、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包括身体及精神心理两个方面的评估。
(二)术前定位造口位置的选择应由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如有造口治疗师则可由其单独完成。
(三)肠道准备肠道准备目的是为了去除所有粪便及尽量减少肠腔内细菌,以防止术后腹胀和切口感染。
(四)口服抗生素(五)其他术前常规准备包括备皮、皮试、备血、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以及原发、伴发疾病的术前处理。
二、常用肠造口术(一)乙状结肠造口术1.单腔造口术手术方法和操作步骤①造口位置:常选择的造口部位,可于脐与左侧骼前上棘连线的内1/3处,也可于脐水平下3~5cm、腹中线左侧3cm的腹直肌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