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静女1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17
静女原文及翻译朗读静女原文及翻译朗读导语:静女是一首爱情诗。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静女原文及翻译朗读,欢迎借鉴!【原文】静女其姝①,俟我于城隅②。
爱而不见③,搔首踟蹰④。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⑤。
彤管有炜⑥,说怿女美⑦。
自牧归荑⑧,洵美且异⑨。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①静:闲雅贞洁。
姝(shu):美好的样子。
②城隅:城角。
③爱:同“薆”,隐藏。
④踟蹰(chichu):心思不定,徘徊不前。
⑤彤管:指红管草。
贻:赠。
⑥炜:红色的光彩。
⑦说怿(yueyi):喜悦。
⑧牧:旷野,野外。
归:赠送。
荑:勺药,一种香草,男女相赠表示结下恩情。
⑨洵:信,实在。
异:奇特,别致。
【译文】姑娘温柔又静雅,约我城角去幽会。
有意隐藏不露面,徘徊不前急挠头。
姑娘漂亮又静雅,送我一束红管草。
红管草色光灿灿,更爱姑娘比草美。
送我野外香勺药,勺药美丽又奇异。
不是勺药本身美,宝贵只因美人赠。
【鉴赏赏析】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
青春年少。
充满活力,生气勃勃,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可言喻、动人心魄的美。
两心相许,两情相会,相看不厌,物因人美,爱人及物,天空真一片纯净透明碧蓝如洗。
从这当中,我们可以见出一个基本的审美原则:单纯的就是美好的.,纯洁的就是珍贵的。
德国艺术史家温克尔曼曾经赞叹古希腊艺术的魁力在于“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马克恩也说,希腊艺术的魅力在于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而童年一去不复返,因而也是永恒的。
少男少女的纯真爱情亦如是。
它虽然没有成年人爱情的坚贞和厚重,没有中老年爱情历经沧桑之后的洗练与深沉,却以单纯、天真、无邪而永恒。
它同苦难一样,也是我们人生体验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人老珠黄、垂垂老矣之时,再来重新咀嚼青春年少的滋味,定会砰然心动,神魂飞扬。
高二语文必背古诗1、《静女》(《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无衣》(《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3、《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4、《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5、《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7、《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静女》原文|译文|出处
《静女》出自《诗经·国风·邶风》,是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的民歌。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静女》原文|译文|出处吧!
静女
[先秦] 诗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
文雅的姑娘真美丽,约好在城边的角落里等我。
却故意躲藏起来,惹我挠头又徘徊。
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支小彤管。
彤管红红的发出闪闪的亮光,喜爱你的美丽。
从郊外采来茅荑相赠送,确实又美丽又出奇。
不是荑草真的美,(而是)美人送我含爱意。
出处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编定,现存诗305篇。
《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它最初称为《诗》,《诗三百》,《三百篇》,这些诗被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做“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的歌谣,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是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到西汉被尊称为儒家经典之后,才有《诗经》之称。
特点:多以四言为主;多数隔句用韵;普遍运用“赋”“比”“兴”;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唱、反复咏唱的特点。
静女[先秦] 诗经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分类标签: 爱情诗作品赏析【注释】:爱:隐藏说怿:音月义,喜爱荑:音提,白茅,象征婚媾【注音版】《诗经·邶(bèi)风·静女》②静女其姝(shū)③,俟(sì)④我于城隅(yú)⑤。
爱⑥而不见(xiàn)⑦,搔首踟(chí)蹰(chú)⑧。
静女其娈(luán)⑨,贻(yí)⑩我彤(tóng)管⑪。
彤管有炜(wěi)⑫,说(yu è)怿(yì)⑬女(rǔ)⑭美。
自牧⑮归(kuì)荑(tí)⑯,洵(xún)⑰美且异。
匪(fēi)女(rǔ)⑱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释】⒈静女:文雅的姑娘。
静:娴静。
⒉邶(bèi):邶国(今河南汤阴境内)。
⒊其姝(shū):姝,美丽。
其,形容词词头。
下面“静女其娈”的“其”用法相同。
⒋俟(sì):等待,等候。
⒌城隅(yú):城上的角楼。
一说是城边的角落。
⒍爱:通“薆(ài)”隐藏,遮掩。
⒎见(xiàn):通“现”,出现。
一说是看见。
⒏踟蹰(chíchú):双声连绵词,亦作“踟躇”,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⒐娈(luán):面目姣好。
⒑贻(yí):赠送。
⒒彤(tóng)管:红色的管萧。
管,管萧,有人说是带有红色色泽的茅草根部。
⒓炜(wěi):鲜明有光的样子。
⒔说怿(yuèyì):喜爱。
说,通“悦”,和“怿”一样,都是喜爱的意思。
⒕女(rǔ):通“汝”,你。
这里指代“彤管”。
⒖牧:野外放牧的地方。
⒗归荑(kuìtí):赠送荑草。
归,通“馈”,赠送。
《诗经》静女原文译文原文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译文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确实美好又珍异。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静女:贞静娴雅之女。
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
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踟蹰(chí chú):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不详何物。
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
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
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色红而光亮。
说怿(yì):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
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鉴赏《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多有曲解,未得其真旨。
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
卫君无道,夫人无德。
”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
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
”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
所说拘牵于礼教,皆不免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