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显示功能部件阴极射线管(1)
- 格式:ppt
- 大小:822.50 KB
- 文档页数:74
crt的组成
CRT(阴极射线管)是一种电子显示器件,由玻璃外壳、阴极、阳极、聚焦极以及偏转极等组成。
它是电视、计算机显示器等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1. 玻璃外壳:CRT的外壳主要由玻璃制成,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可以防止电子泄漏和外界干扰。
玻璃外壳还可以保护CRT内部的电子元件免受外界的损害。
2. 阴极:CRT的阴极是产生电子的部分。
当阴极受到加热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电子。
这些电子经过加速后,会形成电子束并射向阳极。
3. 阳极:CRT的阳极是电子束的目标地点。
当电子束射向阳极时,会产生强烈的光和热能。
阳极还具有收集电子束的功能,使其能够转化为可见的图像。
4. 聚焦极:CRT的聚焦极用于控制电子束的聚焦程度。
它可以调整电子束的大小和形状,以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5. 偏转极:CRT的偏转极用于控制电子束的运动轨迹。
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使电子束在屏幕上形成不同的图案和图像。
CRT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子束的聚焦和偏转来显示图像。
当电子束射向屏幕时,它会与屏幕上的荧光物质发生碰撞,从而产生亮点。
通过控制电子束的位置和强度,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各种图案和
图像。
CRT具有诸多优点,如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反应速度快等。
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等新型显示技术的出现,CRT逐渐退出了市场。
尽管如此,CRT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成果,为显示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为最广为人知的用途是用于构造显示系统,所以俗称显像管,它是利用阴极电子枪发射电子,在阳极高压的作用下,射向萤光屏,使萤光粉发光,同时电子束在偏转磁场的作用下,作上下左右的移动来达到扫描的目的。
早期的CRT 技术仅能显示光线的强弱,展现黑白画面。
而彩色CRT 具有红、绿色和蓝色三支电子枪,三支电子枪同时发射电子打在屏幕玻璃上磷化物上来显示颜色。
阴极射线管是由克鲁克斯首创,所以又被称为克鲁克斯管。
由于它笨重、耗电,所以在部分领域正在被轻巧、省电的液晶显示器取代。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相态的一种,因为具有特殊的理化与光电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等离子和液晶。
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
液晶的定义,现在以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
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液晶的历史在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Virchow)等人发现神经纤维的萃取物中含有一种不寻常的物质。
1877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雷曼(Otto Lehmann)运用偏光显微镜首次观察到了液晶化的现象,但他对此现象的成因并不了解。
奥地利布拉格德国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斐德烈·莱尼泽在1883年3月14日(Friedrich Reinitzer)借由在植物内加热安息香酸胆固醇酯(Cholesteryl Benzoate)研究胆固醇,观察到胆固醇苯甲酸酯在热熔时的异常表现。
该物质在145.5℃时熔化,产生了带有光彩的混浊物,温度升到178.5℃后,光彩消失,液体透明。
第6章显示技术阴极射线管(CRT)平板显示(Flat Panel Display,即FPD)按显示媒质和工作原理分:液晶显示(LCD)等离子体显示(PDP)电致发光显示(ELD)等§1 阴极射线管一、黑白显像管黑白显像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和玻璃外壳组成。
1. 电子枪电子枪实现电子束的发射、控制和聚焦。
双电位电子枪、单电位电子枪对电子枪的基本要求:(1)束斑大小应符合扫描线宽的要求,屏幕尺寸越大,对光点尺寸的要求越宽;(2)束流足够强。
为了屏幕有足够高的亮度,束流应在50—200μA,屏幕电压则为10—20KV,屏幕大的管子应取较大的束流与较高的电压;(3)调制特性陡。
调制特性曲线表征荧光屏上束流随调制极电压U M 的变化规律,调制特性曲线越陡,所需图像信号u M的幅值越小。
2. 偏转系统采用磁偏转系统。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都采用单向匀速直线扫描,并且规定电子束扫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形成矩形光栅。
我国采用PAL电视制式,每帧625行,每秒25帧;隔行扫描,每秒50场。
每行水平扫描正程为52μS,逆程为12μS。
场正程时间≥18.4ms,场逆程时间≤1.6 ms,垂直方向实际显示575行。
行频为15625HZ,场频为50HZ。
为了缩短显像管管长,采用大偏转角。
所谓偏转角,是指在偏转磁场作用下,电子束在屏幕对角线处的张角θ。
3. 荧光屏荧光屏一般由玻璃基板、荧光粉层和铝层构成。
人眼的最大视角,水平方向约为17º,垂直方向约为13º,所以电视画面的宽度与高度之比为4:3或5:4,我国取4:3,因此采用矩形玻璃基板作为屏面。
为了减小环境光的影响,提高图像对比度,屏玻璃采用具有中性吸光性能的烟灰玻璃,此外还要满足光洁度、均匀性、耐压力、耐张力和防爆性等方面的要求。
荧光粉层完成显像管内的光电转换功能,黑白显像管要求在电子轰击下荧光粉发白光,一般采用颜色互补的两种荧光粉混合起来发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