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31.50 KB
- 文档页数:29
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总结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作为护
理人员,我们需要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细致的护理工作,以帮助他们缓解疼痛、恢复健康。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对颈椎病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病史、症状、治疗
方案等。
在护理工作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其次,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正确的姿势和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教育
患者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此外,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颈部运动,以增强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为颈椎病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颈椎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
的疼痛和不适,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和焦虑。
我们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最后,我们需要定期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复查和随访。
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护理计划,以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总之,颈椎病患者护理工作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医学、护理、心理等知识,为患
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通过我们的努力,相信患者一定能够尽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颈椎病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疼痛与疾病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3.焦虑与担心术后康复程度有关。
4.呼吸道低效与咳痰无力有关。
5.舒适的改变与术中对咽喉和气管的牵拉导致咽部不适有关。
6.潜在并发症——直立性低血压与长期卧床后体位突然改变有关。
【护理要点】1.保守治疗适用于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
2.头部牵引用枕颌带坐位或卧位牵引,重量4~6kg,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牵引3个月后休息2周。
脊髓型颈椎病不宜牵引治疗,以免加重症状。
3.理疗、按摩与牵引配合治疗。
在牵引后进行。
它可以改善局部供血,松弛肌肉痉挛,解除疼痛症状。
4.局部制动适用于症状较严重者。
可以用颈托或支具制动。
5.药物治疗应用消炎镇痛药及舒筋活血药。
6.加强颈部活动锻炼疼痛好转后逐渐做颈部各方向活动,以增加颈部肌力。
平时注意卧位的姿势和枕头的高度。
7.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通过讲解手术前后有关康复知识,介绍成功病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术前护理】1.椎前路手术前7~10日,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手术体位和推拉气管的练习。
2.颈椎后路的病人因手术时采用俯卧位,应练习俯卧位及深呼吸,每日2次,每次30~60分钟,为手术做好准备。
3.抽烟的病人要戒烟。
4.为了保证术后颈部的稳定,术前一般给病人做颈托。
【术后护理】1.术后返病室,搬动病人要保持脊柱水平位,颈部制动,颈部两侧用沙袋固定。
2.前路手术的病人可枕薄枕,使颈部呈轻度屈曲位,以防止骨滑脱。
后路手术需去枕平卧或枕一薄棉垫。
3.协助病人有效地排痰。
4.由于手术过程中对咽喉和气管的牵拉,术后可出现咽部不适、吞咽和呼吸困难。
症状轻的病人一般都能自愈,有喉头水肿的病人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
5.前路手术术后备气管切开包,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和节律。
6.翻身时一定要护士协助,保持头、颈和躯干在同一平面,维持颈部相对稳定。
7.病人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
颈椎病术后护理常规一、定义颈椎病多因颈椎间盘退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液供应,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反复发作,疼痛沿神经根支配区放射,颈部活动受限,手指麻木,头晕,恶心,严重者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发展至尿便功能障碍,四肢瘫痪。
二、护理措施(一)、颈部固定:由医生固定颈肩部,护士托肩、臀共同配合搬运至病床。
(二)、术后患者使用薄枕:颈部制动,两侧用沙袋固定。
侧卧时枕与肩同宽,体位变换时佩戴颈托。
每2小时轴线翻身,至少3人,一人固定头颈部,保证头颈中立位。
(三)、术后正确评估患者的声音:清醒后向患者提问,注意患者声音的改变。
(四)、进食时:特别是饮水时,观察有无呛咳;术后6小时以半流质食物为主,温度不宜过高,吞咽速度不宜过快,待吞咽困难消失后逐渐过渡为普食。
(五)、前路手术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警惕有无血肿压迫气道或喉头水肿。
(喉头水肿:喉部松弛处的粘膜下有组织液浸润。
表现: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并可伴发热恶寒,咽喉疼痛)。
(六)、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深吸一口气用力咳嗽):术后第二天可抬高床头30度,协助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喉头水肿者可以做雾化吸入一日2-3次,以稀释痰液,减轻水肿。
(七)、患者在颈部制动的同时应尽早进行四肢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抬高30度,保持5-10秒,两腿交替进行;指导患者行踝泵运动,50次/组,3组/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上肢评估后行进行肩肘关节活动手指握拳等。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一)、颈部血肿:多发生于术后48h内,颈部明显肿胀并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等。
处理: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剪开缝线,敞开切口,迅速去除血肿。
(二)、植骨块滑脱:可引起吞咽或呼吸困难,若压迫脊髓,则可引起瘫痪或死亡。
(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表现为喉痛、声嘶、喉喘鸣和呼吸困难,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备气管切开包。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颈部肌肉过度紧张以及颈椎受到损伤等原因引起。
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加速康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1. 保持正确的姿势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高头姿势造成颈椎负担过重。
使用电脑时,要注意调整座椅和显示器的高度,保持头部与颈椎呈自然直立的状态。
在看书、看电视等活动中,使用垫高床头或靠垫,保持颈椎处于较为舒适的位置。
2. 适度休息与运动颈椎病患者要保持适度的休息和运动。
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和僵硬,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或坐着。
同时,在休息的同时进行适度的颈部运动,例如转头、上下摆动、前后伸展等,有助于改善颈椎的血液循环和调节颈部肌肉。
3. 防止劳累过度颈椎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劳累过度,避免搬重物、长时间弯腰、提高工作台的高度等容易加重颈椎负担的活动。
在进行日常家务时,可以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设备,减少颈椎受力。
4. 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也很重要。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蛋类、豆类、新鲜水果和蔬菜等,有助于维持颈椎的健康。
同时,要少食辛辣刺激、油腻和高盐食物,以减少炎症反应和水肿。
5. 合理睡眠良好的睡眠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选择适合自己的枕头和睡姿,以保持颈椎处于较为自然的状态。
避免睡眠时过度翻身、使用高枕头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对颈椎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6. 定期康复锻炼颈椎病患者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康复锻炼项目,如颈项肌肉放松操、颈椎牵引操等。
这些锻炼可以帮助改善颈椎的柔韧性和力量,减轻疼痛和症状。
7. 心理调适颈椎病患者在日常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心理的调适。
疾病的不便和疼痛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负面情绪和焦虑,因此需要积极面对和处理这些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
颈椎病的中医护理措施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僵硬、头痛和肩背疼痛等。
传统中医学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引起的,因此,中医护理在缓解颈椎病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护理措施来帮助缓解颈椎病症状。
中医护理方法中药调理中药调理是中医护理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气血不畅导致的,因此,调理气血对于缓解症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调理方法:1.补气药物:常用的补气药物包括黄芪、党参等,这些药物能够提高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2.活血祛瘀药物:常用的活血祛瘀药物包括川芎、丹参等,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3.温经药物:常用的温经药物包括肉桂、姜黄等,这些药物能够温暖经络,舒缓颈部的不适感;4.祛风湿药物:常用的祛风湿药物包括秦艽、狗脊等,这些药物能够祛除风湿,缓解病情。
穴位按摩中医的穴位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按摩方法:1.太阳穴按摩: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区域,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头痛和眼睛疲劳;2.风池穴按摩:以指尖或拇指压按颈部的风池穴,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3.大椎穴按摩:用拇指从颈椎发际开始向下按摩至第七颈椎。
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缓解颈部疼痛和肩背疼痛。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些中医饮食调理的建议:1.增加营养:平时应注重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2.祛湿食物:可多食用白菜、山药等祛湿食物,避免食用油腻和寒凉食物;3.补气养血食物:可多食用糯米、黑豆等补气养血食物,以调理气血。
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护理方法,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刺激颈部和周围区域的穴位和经络,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推拿手法:1.拉扯法:用双手托住患者的头部,用力向上拉扯头部,然后向左右两侧拉扯,每次持续5-10秒钟,可缓解颈部僵硬和疼痛;2.摩擦法:用手掌搓热后,以适当的力度在颈部和肩部来回摩擦,每次持续3-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症状;3.揉搓法:用双手揉搓患者的颈部和肩部,每次持续5-10分钟,可以舒缓肌肉的疼痛和紧张。
颈椎病的常见护理策略发布时间:2021-07-07T15:25:37.15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月2期作者:何俊[导读]何俊(旺苍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200)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逐步加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不少的上班族都面临着患上颈椎病的风险。
确实,长时间的坐在办公室里、电脑桌前,运动的时间太少,颈椎所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因此,日常做好颈椎病的预防何护理就显得很有必要。
颈椎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因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时姿势不正确所造成的疾病。
主要包括有颈椎骨上面产生的关节炎等。
因为患者某些职业需要,长期伏案工作,或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颈椎处于一种长期疲劳的状态,产生了骨质增生或者是骨椎突出的病变情况,韧带的厚度也出现了很大问题,使得颈椎的神经受到了压迫,产生一系列的功能障碍。
目前随着低头族的人数不断的增加,这种不良的习惯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有可能会让大部分人患上颈椎病。
而且目前大部分的工作都是脑力劳动,因此有很多人都处于长期伏案的状态,因为不良的坐姿等原因,颈椎病的人群数目变得更加庞大。
一、颈椎病的护理1.手术护理(1)术前术前练习去枕平卧,以适应术后卧位要求;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免术后因取平卧位,大小便排泄不习惯;完成相关检验项目,了解手术的目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治疗和护理配合。
(2)术后术后每 2 小时翻身一次(早期由医护人员帮助进行),翻身是应保持头颈、脊柱成一直线不可扭转,轮换平卧及左右侧卧位;术后垫枕头高低要适宜,仰卧时不宜过高,侧卧时枕头可略高,使颈部与躯干保持一直线,而不偏向一侧;术后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加重或感觉丧失、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术后 1~2 周行四肢肌力舒缩及各关节的活动,如握拳、松拳动作、踝泵锻炼、股四头肌锻炼等;离床活动时颈部予颈围固定,并避免颈部剧烈转动;给予颈围固定 2~4 周或遵医嘱,卧床休息时可取出颈围;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如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运动,以增强颈部肌力。
颈椎病患者的护理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由于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正确的姿势以及缺乏运动,颈椎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针对颈椎病患者,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本文将介绍颈椎病患者的护理要点及相关建议。
一、注意睡眠姿势良好的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选择一个适合的枕头非常重要。
合适的枕头应使颈椎保持自然生理曲度,同时提供足够的支撑。
通常,选择高度适中、硬度适中的枕头比较合适。
其次,睡觉时可以尝试侧卧姿势,用枕头支撑好头部和颈部,始终保持颈椎的中性位置。
避免仰卧姿势或平躺姿势,这会造成颈椎的过度弯曲或过度伸展,加重症状。
二、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对于颈椎病患者而言,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中的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尤其是低头、仰头、弯腰等姿势。
如果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或者使用手机,应该保持正确的坐姿姿势,并经常进行伸展运动,缓解颈椎的疲劳。
其次,尽量避免搬运重物,如果需要搬运物品,应该采取正确的姿势和合理的力量分配,以减少颈椎的承受力。
此外,注意保持良好的体态,站立时保持笔直的姿势,坐下时选择一个具备良好支撑的椅子,并做好调整。
三、均衡饮食与适度运动颈椎病患者的饮食需要均衡,特别是要注重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有益于骨骼健康的食物。
此外,坚持适度的运动对于颈椎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
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可增强颈椎周围的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但是,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高风险运动,以免引起颈椎病情的恶化。
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颈椎病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因为心理状况与疾病康复密切相关。
长期的颈痛可能会引起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会加重症状和干扰康复过程。
因此,患者应该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可以尝试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五、定期进行康复治疗颈椎病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定期进行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