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4.3氧气(第一课时)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92.50 KB
- 文档页数:6
4.3 氧气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2.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3.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的主要性质,知道氧气能跟好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并能从元素构成上认识氧化物。
4.认识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感悟氧循环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从微观角度解析化学反应现象的不一样。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研究自然的精神。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1.实验研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2.实验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课难点】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课前准备仪器: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等。
药品: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木炭、铁丝、蜡烛、火柴等。
教课过程【情境引入】氧气,人们以前把它称作“养气” ,是由于氧气可以供应呼吸,氧气能支持燃烧。
有了氧气,人类就可以“下五洋”研究海底的神秘;有了氧气,人类就可以乘上神州五号“上九天揽月” 。
氧气是如何制取的?它又有哪些性质呢?此刻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发问: 1.关于氧气,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你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获取氧气?3.在实验室里你如何制取一瓶氧气?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活动天地4-3】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解析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种气体时,第一要选择反应物,知道如何控制反应条件,而后要确立气体发生和采集装置,最后要审察整个反应系统能否吻合环保、安全的要求。
请认真思虑以下问题:(1)你以为以下哪些物质不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依照是什么?①水( H2O)②二氧化碳(CO2)③氯化钠(NaCl)④高锰酸钾(KMnO4)⑤过氧化氢( H 2O2)⑥甲烷(CH4)(2)某同学以为: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时,应试虑以下几方面要素。
你能否赞同他的看法?你还考虑到了哪些要素?A.原料能否简单获取B.实验条件能否简单控制C.实验装置能否简单装置D.实验操作能否安全靠谱(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采集装置的依照分别是什么?【归纳小结】( 1)一定含有氧元。
4.3 氧气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催化剂(重点)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难点)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导学自习关于氧气,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引入:在实验室里你怎样制取一瓶氧气?我们怎样知道氧气有什么样的性质呢?现在我们先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活动1:药品的选择思考:1.回忆我们已经学习的能产生氧气的方法,是否适合用于实验室制氧气?2.制氧气的药品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活动2:阅读教材P 76,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思考: 1.采用什么样的制取装置,有哪些注意事项?2.怎样收集,有哪些注意事项?3.如何检验和验满?4.实验步骤?组内交流,教师点拨:实验室制取氧气⑴药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⑵反应原理(写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⑶发生装置(见教材76页)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水槽等讨论:长颈漏斗应升到____________,以防_________ _。
⑷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法,因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法,因为_______________。
⑸检验方法:________ 伸到瓶内,则是氧气⑹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集气瓶伸到_______,当看到____________时即已收集满.⑺步骤:连、查、装、收、验。
二、研习展评活动3: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实验总结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
思考:1.催化剂的特点2. 催化剂的作用课堂练习:1.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催化剂在任何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2.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
4.3 氧气【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出示目标: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 4.3 氧气》(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目标)。
二、自学指导(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87-9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是什么?2.实验室怎样制取氧气?有哪些注意事项?3.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哪些?4.什么叫氧化物?什么是氧化反应?5.自然界中氧是怎样循环的?什么是缓慢氧化?6.什么是催化剂?它有什么特点?5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三、先学(一)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质难。
(二)检测:(1)出示检测题过渡语:看完并看懂的请举手?能否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呢?请看检测题: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其密度____,____溶于水。
2.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能____;但在氧气里点燃细铁丝可发生____,____,生成____色固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浓雾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让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四、后教:(一)先交换练习本,然后更正请同学仔细看这2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误并会更正的同学请举手。
(指名尖子生更正)(二)讨论:(先让尖子生“兵教兵”,尖子生讲不对或不全的,教师更正或补充)评检测题:为什么这样填写?(三)同学互改,交换更正。
五、当堂训练:(一)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课题:4.3《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记住所用药品的状态,理解该反应的装置特点、操作顺序和所用的仪器。
学会检验、验满和收集的方法,并能指出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优点。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让学生边讨论边操作,探究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仪器装置和反应条件。
通过实验,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药品选择、仪器组装、气体收集和检验、验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最后尝试设计其他的制取氧气的装置,并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科学素养。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
【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分两部分: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从整套教材的编写来看,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为以后学习氧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碳制取起到铺垫的作用,因此要从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分析归纳学习气体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
难点: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催化剂(二)反应原理:(三)发生装置:(四)收集方法: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投影】小资料: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板书】【板书】反应原理:过氧化氢水+氧气讨论:选择哪些仪器可以组装发生装置?巡视、评价学生组装的装置:……“活动天地4-3”思考3: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什么?评价学生的回答:……很好!讨论:那么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进行收集氧气?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投影】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观看老师提供的资料,边看边思考……分析、总结: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第三节氧气
第一课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理解催化剂和分解反应等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2.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让学生初步学习实验探究方法和运用比较学习法;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氧气制法的探究
【教学难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①药品选择②反应原理③装置④具体操作步骤⑤注意事项【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该课内容
2、教师制作课件,准备仪器
分12个组提供:试管2支、具支试管1支、酒精灯、试管架、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小木条、打火机等
第三节 氧气
一、 氧气的制法
1、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
2、 实验室制法:
⑴药品的选择:通常用过氧化氢(H 2O 2)溶液,也可以用高锰酸钾固体、氯酸钾固体。
⑵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H 2O 2 H 2O + O 2
MnO 2
MnO 2
发生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⑶装置
收集装置向下排空气法
排水法
⑷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
则说明该气体是氧气
⑸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
则说明已经收集满。
⑹操作步骤:。
课题: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2。
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知识点(重点、难点):1.重点:探究氧气的实验室制法2。
难点:催化剂教学准备:试管、锥形瓶、分液漏斗、带导管的橡皮塞、乳胶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30%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火柴;多媒体课件教师活动情景创设:复习导入,创设情境—-在生活实际情景中认识氧气的制取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大家回忆一下,氧气有哪些用途呢?那么,如此重要的气体,我们怎样才能得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个生活中获得氧气例子。
我们知道,如果鱼塘里缺氧,就会造成大量的鱼死亡,对渔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渔民们常用一种叫做“氧来乐”的增氧剂给鱼塘增氧。
(展示氧来乐图片和文字说明书:大家看,氧来乐的主要成分“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
所以,这里写到“分解快、无残留、绿色环保”。
ﻬﻬ组装仪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检验气体;收集气体。
[自主拓展]用高锰酸钾(KMnO4)和氯酸钾(KClO3)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多媒体投影]播放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录像,让学生体会可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拓展学生的视野。
[自主探究]讨论用双氧水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氧气有何优点?[迁移应用]观看多媒体画面:几种能得到氧气的方法,思考哪一种方法更适宜潜水艇供给氧气?展示潜水员在水中潜水的图片.[交流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板书设计:第四节氧气(1)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药品:过氧化氢二氧化锰2.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H2O2 H2O O2“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催化剂“二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3.装置所需仪器4.操作顺序:“查”“装”“验”“收”5.检验氧气方法:向上排空气法6.收集方法排水法7.验满方法:[当堂检测题]1.NO是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而生成棕色NO 2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NO时可选用的集气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2.实验桌上有一瓶气体,是刚用排水法收集的。
课题:第四单元第三节氧气(第1课时)课标要求: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某些用途方面的知识,比如: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
对于“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的问题还不了解。
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但是课标要求的,也是学生期望学习的。
学习目标:1.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2、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3、对比较典型的题目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知识点(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反应原理、装置和操作难点:通过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探究,得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对催化剂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实验准备: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学习过程:结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投影:小资料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发生改变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变:板书:催化剂:二不变:板书:反应原理催化剂过氧化氢水+氧气讨论:选择哪些仪器可以组装发生装置?①试管②烧杯③锥形瓶④酒精灯⑤长颈漏斗⑥单孔橡皮塞⑦双孔橡皮塞⑧导管燃。
获得结论分析、总结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分组讨论|、组合展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动手能力讨论:可以选择哪些方法进行收集氧气?投影:小资料通常状况下,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在 0℃,1个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展示装置图:或根据小资料讨论、总结排水法收集氧气向上排空气法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布置作业:化学助学 67页课后评价1~5题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经满了。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氧气的性质和制取学案一、学习目标1.明确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3.进一步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氧化反应等化学基本概念4.通过复习氧气的相关知识,让自己进行总结,归纳,使之能从化学的整体角度出发,构建化学知识网二、复习过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知识梳理】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____色____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
问:1、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 ,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因为氧气_____________ ,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2、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了氧气易溶水,这句话对吗?(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的气体,具有______性,____性。
这类反应都有氧气参加,都属于反应。
特别提醒: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但不包括氧化反应。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水在通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知识梳理】利用____________法来制取氧气,利用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______不同,_____先被蒸腾出来,属于______变化。
(四)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知识梳理】1、药品及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制取氧气,同时要加入______作催化剂,其反应方程式式为______________。
另外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氯酸钾等含有____元素的物质制取氧气。
请写出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剂:是指能_____其它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_____和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在化学反应中起到_______作用。
判断1).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知道其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催化剂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二、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三、自主学习过程:前提测评:1、关于氧气,你已经理解了哪些知识?2、在实验室里你怎样制取一瓶氧气?我们怎样知道氧气有什么样的性质呢?3、阅读教材67页“活动天地”,分析归纳制取氧气的思路。
探究新知:(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活动任务一: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取A、B、C、D、四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通过实验总结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反应原理。
问题提升:如何检验某一气体是否为氧气?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2、学生交流讨论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活动任务二: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用什么装置、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方法收集?1、学生看书并讨论交流2、小组汇报3、师生交流小结:装置选择: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收集方法:气体的水溶性:水集气法,气体的密度:上排气法步骤:A、按图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B、装药品先加固体再加液体C、收集氧气活动任务三:根据以上的学习,小组内收集一瓶气体,并讨论如何判断集气瓶内的气体满了?1、学生分组完成实验2、讨论交流存在的问题3、汇报交流反思:1、如何给集气瓶装满水,不留有气泡2、集满气体后的集气瓶如何放置3、验满的方法4、有的小组收集不到气体原因是什么?5、分液漏斗的作用?6、本实验应注意什么?拓展延伸:实验室制取氧气也可以用下列两种原理高温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相比这两种方法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哪种最好!为什么?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当堂训练:1、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催化剂在任何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2)学习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并能检验氧气的产生(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2)通过氧气制取原理的探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分析信息、查找资料等推进探究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感知制氧气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情景进一步体会化学物质制备对人类的重要意义(2)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尝试实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教学难点:对原有装置改进的基础上,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
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学法:教师讲解,实验探究、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贯穿课堂始终。
教具:多媒体、与氧气制备有关的仪器药品一、导入课题情境创设:下列谜语是什么物质呢?你一泄猜到了是氧气。
氧气如此重要,那些方法能得到氧气,实验室是怎样制取氧气的呢?二、讲授新课:1、药品的选择知识回顾:写出你所知道的制氧气的方法。
强调:实验评价实验室中制取气体一般要求安全快捷,经济,操作方便。
提问:下列哪些物质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物?资料介绍:(1)KMnO.高猛酸钾是一种紫黑色的固体,在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 KC10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如果混有可燃性杂质可能会发生爆炸。
(3) HA1S氧化氢乂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4) HgO氧化汞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能产生氧气,同时产生有毒的物质汞。
(5) H=0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氧气,成本高,反应速度太慢。
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过氧化氢反应的速率加快吗?提出问题、猜想、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实验结论:最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锭2、实验原理资料介绍(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猛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猛的质量并没有发生改变。
第三节氧气(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法、验满法以及催化剂。
2、通过观察与实验,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7—88,完成下列内容)
1. 催化剂:。
2、检验某一气体是否为氧气方法是
3、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制取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4、讨论实验室制取氧气用什么装置、经过哪些步骤,什么方法收集?
二:课堂助学: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大自然中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气体是什么吗?在实验室里你怎样制取一瓶氧气?现在我们先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一:催化剂
1、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ml~5ml的过氧化氢溶液
通过实验总结
你认为最适合于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做法是、反应原理。
2、催化剂:。
注意:
○1改变速率包括加快或减慢,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加快。
○2MnO2不是专用催化剂。
○3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小生成物的质量。
○4对于指定的化学反应,没有催化剂,并不意味着反应不能发生,只是反应速率较小。
○5催化剂要纯净以免影响催化效果或引起事故。
【针对性训练一】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和在化学
反应都没有改变。
2、有关催化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
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在任何反应中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参与反应
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O2是催化剂
B、没有MnO2,H2O2不能分解
C、在H2O2分解中,MnO2起到了催化作用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实验探究二、制取并收集氧气
1、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在方框内画出)
2、实验操作步骤(H2O2分解为例)
○1;○2;○3;○4。
3、收集方法:
a、排水集气法(原因);
b、向上排空气法(原因)。
4、检验方法:。
5、验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