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烟草类型教学要求本章是烟草原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模板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88
原料学复习大纲第一章烟草概论第一节烟草的起源和传播一、烟草的起源二、烟草的传播(一)世界烟草的传播(二)我国的烟草传入1、传入我国的年代烟草传入我国的年代约在明朝万厉年间,即1573~1619年。
2、烟草传入我国的路线:据考证,烟草传入我国可能有三条路线:①菲律宾—台湾—福建—内地。
②南洋(印尼或越南)—广东—内地。
时间约在1620~1627年间。
③日本—朝鲜—辽东—内地。
时间约在1616—1617年。
第二节烟草的类型一、烟草的类型按烟叶的调制方法、栽培特点、品质特点和植物学特性分类,我国一般把烟草烤烟、晾烟、晒烟和熏烟四大类,也有把烟草分为烤烟、晾烟、白肋烟、香料烟、黄花烟六大类。
不同品种、栽培条件、调制方法所生产的烟叶,其品质特点有明显的差别,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二.烟草制品(一)卷烟(二)斗烟(三)水烟(四)雪茄(五)嚼烟(六)鼻烟第三节烟草的生产特点一、产、质并重( 1、矛盾与统一 2、质量是生命线 3、市场情况)二、农业用工多,生产工序复杂1、农业用工多2、生产工序复杂( 1、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三、对环境条件比较敏感(可塑性大)四.产地集中,技术性强五、烟叶的经济价值高第四节烟草生产概况一.我国烟草生产概况(一)我国烟草生产发展与现状(二)建国以来我国烟叶生产的主要成就:1.烤烟产量已能满足国内卷烟生产需要2.烤烟品质明显提高,优质烟叶比例增高3.新类型烟草引种成功,建立了生产基地4.栽培调制技术的进展5.运用现代生物新技术,开展烟草遗传育种第五节我国烟区的划分一、烟区的划分的意义二、第二次烟区的划分的依据烟区的划分主要是从生态条件考虑的。
生态条件主要是以无霜期、温度、雨量、日照、地势和土壤作为根据。
无霜期: 烟草移栽于大田必须在断霜之后,而收获应在早霜来临之前结束。
霜冻影响烟叶生长。
成熟后期或即将成熟的烟叶,受霜冻的侵袭,将降低产量和品质。
温度: 烟草原产于亚热带,是喜温作物,温度在20℃以下,就很少有烟草的种植。
烟草种植技术培训教材第一章:引言烟草种植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于烟草生产者和相应的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烟草种植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烟草产量和质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本教材旨在提供全面而专业的烟草种植技术培训,帮助种植者掌握烟草种植的关键要点和技巧。
第二章:烟草的种植环境要求烟草的生长环境直接影响着烟叶的品质和产量。
本章将介绍烟草种植的土壤要求、气候条件和灌溉管理等关键环境要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建议。
第三章:烟草品种选择与育种技术烟草品种的选择是烟草种植成功的基础之一。
本章将介绍主要的烟草品种,并详细讲解如何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栽培要求选择适合的烟草品种。
同时,将介绍烟草的育种技术,包括选种、配制优质种子和育苗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第四章:烟草的田间管理烟草的田间管理是确保烟草种植效益和质量的关键环节。
本章将详细介绍烟草的种植密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定植时间、烟草的追肥和病虫害监测等关键操作。
第五章:烟草的收获与加工烟草收获和加工环节直接关系到烟叶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本章将介绍烟草的收获时间、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介绍烟草的后期加工过程,如烟叶干燥、发酵等关键步骤。
第六章:烟草市场与销售烟草市场的变化和销售策略对于烟草种植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章将详细介绍烟草市场的现状和趋势,并提供一些有效的销售和营销策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销售和推广他们的烟草产品。
第七章:烟草种植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烟草种植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章将介绍烟草种植对环境的影响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促进烟草种植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结语烟草种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本教材只是对烟草种植技术的基本要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希望通过本教材的学习,能够帮助烟草种植者更好地掌握烟草种植的技术,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推动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希望本教材能够成为培训机构和相关企业的参考资料,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烟草种植技术培训服务。
第二章烟草生物学基础烟草属于茄科烟草属,该属有64个种。
大都是草本,少数是乔木或者灌木,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
烟草种中,大多数是野生的,只有红花烟草和黄花烟草等有经济价值的种进行了人工栽培。
红花烟草黄花烟草我国的烤烟、晒烟和晾烟,绝大多数属于普通烟草,即红花烟草种或黄花烟草种。
茄科,烟草属,红花烟草种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特性烟草是多年生植物。
一、根(一)根的形态1.根的分布圆锥根系,主根、侧根、不定根主根:种子萌发后,胚根直接形成。
主根不明显。
侧根:主根产生的各级大小分支。
不定根:由植株茎(地下茎)上发出的根都叫不定根。
培土后茎秆上长出不定根,起到充分吸收表土营养的作用。
烤烟根系图戴冕认为:实际上主要的吸收根系多在茎基周围15-20cm范围内。
2.烟草根系的初生构造根尖: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根毛区根冠:根尖顶端,由薄壁细胞组成。
生长点:根冠内方,可分化出根的初生结构。
伸长区:分裂、伸长。
根毛区:初生结构分化完成的部分,吸收面积大,吸收能力强。
根尖结构图初生结构:表皮、皮层、中柱表皮:吸收,保护作用。
皮层:疏导途径,贮藏营养物质。
中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薄壁组织根的初生结构3.烟草根的次生构造在根毛区上方,由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分化而成。
维管形成层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
木栓形成层向内产生栓内层,向外产生木栓层,形成根的周皮。
(二)根的发生胚根突破种皮向地弯曲并垂直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主根内初生木质部外侧的中柱鞘细胞分化产生侧根。
不定根在茎基部的次生木质部的外侧产生。
侧根的发生烟苗移栽后,主根被切断,侧根大量发生,活力很强。
烟草根系的活力,前期比后期强。
根的生长量,中后期比前期强。
前中期根宽大于根深,后期根深大于根宽。
(三)根的生理机能1.吸收机能主要依靠根尖的根毛区完成。
根毛的寿命很短,几天或几周,故栽培上要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饼肥和腐植酸可有效增强侧根的轴向液压输导力,并影响侧根的发生。
烟草第⼀章概论根据调制⽅法的不同,可将烟草分为四种类型——烤烟、晾烟、晒烟和熏烟调制:将⼤⽥收获的新鲜叶⽚在适宜温度和湿度下,逐渐变黄⼲燥,形成有利于⼯业制品外观并表现出内在品质的过程。
烟草的⽣产特点:产量与品质并重;⽣产⼯序复杂;对环境条件敏感;技术性强;经济价值⾼影响烟叶产质量的因素:⽓候,⼟壤,⼈为,施肥,品种我国烟草种植区划根据⽣态条件(⼟壤、⽓候等)和烤烟品质特性,将我国分为了烟草种植的最适宜类型、适宜类型、次适宜类型和不适宜类型西南烟草种植区:该区包括云南、贵州省全部,四川省西南部和南部以及⼴西省西北部,是我国烤烟主产区之⼀。
优质烤烟、⽩肋烟、⾹料烟主要⽣产基地。
该区⽣产的烤烟颜⾊⾦黄~深黄,烟叶品质较好,化学成分协调,烟叶⾹⽓为中~清⾹型,钾氯⽐值较⾼,部分地区糖含量较⾼,烟叶⾹⽓质好,配伍性和耐加⼯性好,⽆明显质量缺陷,是我国主要的主料烟叶。
东南烟草种植区:属烤烟⽣长的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出产优质烤烟和晾晒烟。
烤烟颜⾊⾦黄~深黄,成熟度好,叶⽚结构疏松,⾝份普遍偏薄,外观质量和物理特性适宜,化学成分协调。
烟叶烟碱含量相对较⾼,氮碱⽐值相对较低,钾含量也较⾼。
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属烤烟⽣长的⽣态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具有优质烟叶⽣长的⽣态环境条件。
区内烟叶类型齐全,烤烟、⽩肋烟、⾹料烟、地⽅晾晒烟均有种植。
黄淮烟草种植区:是我国烤烟种植成功最早的地区之⼀,也曾是我国最⼤的烤烟产区。
该区⽣产的烤烟颜⾊⾦黄,多数地区烟叶外观质量较好,物理特性适宜,化学成分协调。
烟叶化学成分的主要特点是钾含量普遍偏低,⼀些地区氯离⼦含量相对较⾼,烟叶钾氯⽐值⼀般较低。
功最早的地区之⼀,也曾是我国最⼤的烤烟产区。
北⽅烟草种植区:该区整体为烤烟⽣长的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仅在辽宁东部有少量适宜区。
为我国最⼤的填充型烤烟⽣产基地,新疆是我国⾹料烟主产区之⼀,有少量晒烟出产。
该区⽣产的烤烟颜⾊柠檬黄~桔黄,物理特性较好,烟碱含量整体较低,糖含量相对较⾼。
烟草课程开发与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烟草的基本知识,包括烟草的种类、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烟叶评级和烟草制品等;培养学生对烟草产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烟草问题,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烟草的基本种类和特征;掌握烟草的生长环境和栽培技术;了解烟叶评级的方法和标准;认识烟草制品的种类和生产工艺。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识别不同的烟草种类;具备基本的烟草栽培和烟叶评级技能;能够分析烟草制品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烟草产业的兴趣和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吸烟和烟草问题,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烟草的基本知识、烟草的栽培技术、烟叶评级、烟草制品和烟草产业。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烟草的基本知识。
介绍烟草的种类、特征和分布情况。
第二章:烟草的栽培技术。
讲解烟草的生长环境、栽培方法和病虫害防治。
第三章:烟叶评级。
介绍烟叶评级的方法和标准,以及评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四章:烟草制品。
讲解烟草制品的种类、生产工艺和质量评价。
第五章:烟草产业。
介绍烟草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和市场动态。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并进行实验操作,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烟草栽培与加工技术》作为主教材,同时辅以《烟草产业蓝皮书》等参考书。
多媒体资料包括烟草生长、栽培、评级和制品等方面的视频和图片,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将配备烟草栽培模拟实验室和烟叶评级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第二章烟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本章重点:1、根、茎、叶的解剖结构;2、叶片发生规律和叶面积增长规律;3、花芽分化规律;4、叶片细胞组织的分化过程;5、烟草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本章难点:1、叶片的发育过程;2、烟株生长发育的宏、微观动态变化规律。
第一节烟草的植物学特性一、根(Root)1、根的形态:烟草是直根系。
根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三部分组成,侧根和不定根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在耕层内根系分布的密度和宽度都大,其形态呈圆锥形。
烟草根系的分布:主根可达2m以上,70—80%的根系密集在16—50cm土层内;密集的宽度为25—28cm。
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宽度与表土条件有关。
2、根系的构造●初生构造:由根冠、生长点、伸长区和根毛区四部分组成。
根尖的构造属于初生构造。
●次生构造:在根毛区上部成熟根内出现,由形成层分化而成,形成层内侧细胞分化形成次生木质部,外侧细胞分化形成次生韧皮部,使根系增粗。
3、根系的产生●主根来自胚根;●侧根起源于中栓鞘,侧根的输导组织与主根相连,构造与主根相同。
●不定根产生于茎基部形成层,产生于次生木质部外侧。
在环境适宜时,不定根可占根系总量的1/3—1/2,对烟草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4、根的生理机能●吸收机能: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根毛区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烟株生长需要。
●合成作用:根系可以合成烟碱、氨基酸、酰胺、激素等物质。
烟叶中的烟碱99.5%以上是在根系,特别是根尖部分合成的。
因此促根发育对提高烟叶中烟碱含量具有重要作用。
二、茎(Stalk)1、顶芽的形态、构造和茎的形成烟草的顶芽是由叶原基、幼叶和生长点构成的。
种子萌发时,胚芽就开始分化为顶芽,随着烟草个体的生长,顶芽体积不断增大,一方面是幼芽细胞的数目增多,另一方面是顶芽生长点的直径增大,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生长锥。
随生长锥的延长,茎尖不断分化出叶片。
1、顶芽的形态、构造和茎的形成(续)生长锥即烟株营养生长阶段的茎尖,由原体和原套组成。
生长锥顶端扁平形,原套位于外方,仅两层细胞,排列紧密,只进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
卷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卷烟的基本知识,包括卷烟的种类、制作过程以及吸烟的危害。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不同种类的卷烟,了解卷烟的制作流程,以及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或观察,了解卷烟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戒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远离吸烟,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卷烟的种类、制作过程以及吸烟的危害。
首先,我们会介绍卷烟的种类,包括香烟、雪茄和烟斗等,让学生了解并能够区分它们。
然后,我们会详细讲解卷烟的制作过程,包括烟草的种植、收割、加工和卷制等环节。
最后,我们会介绍吸烟的危害,包括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以及吸烟与各种疾病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讲解卷烟的基本知识和吸烟的危害。
其次,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吸烟的看法和经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再次,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具体的吸烟案例,加深他们对吸烟危害的理解。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戒烟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多种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我们将使用《健康教育》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知识和理论。
参考书方面,我们将推荐学生阅读《吸烟与健康》等相关书籍,加深他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
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准备吸烟危害的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吸烟的危害。
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戒烟实验所需的器材,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渠道、多方式进行,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包括课后练习和小组讨论,占总评的20%。
第二部份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基础知识学习要点:1.烟叶生产、初加工、收购与运输2.烟草制品生产加工、包装标识及质量判定方法3.烟草制品的市场营销及分销渠道4.假冒卷烟的危害、类型、特征及卷烟产品鉴别方法5.卷烟辅助材料种类及规格6.烟草专用机械的分类、生产经营7.烟草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第一节烟叶生产、初加工、收购与运输烟草属于双子叶植物纲、烟草属,分黄花烟、普通烟(红花烟)和碧冬烟三个亚属。
目前已经发现有66个种,但大部分属于野生,栽培种只有黄花烟草和普通烟草,烤烟属于普通烟草。
烟草分类可按产地、用途、品质特点、农业性状、植物学特征、调制方法等不同进行。
我国一般根据调制方法的不同和品质特点,将烟草分为烤烟、晾烟、晒烟、熏烟等。
其中,烤烟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大。
虽然我国烟草生产和分布十分广泛,但各产区间的自然条件、烟草类型、生长发育、栽培管理措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为了提示全国范围烟草生产的地域差异,同时考虑国家制定计划和指挥生产的方便,将烟草种植区分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部烟区、黄淮海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烟区、西南部烟区和南部烟区七个大区。
一、烟叶生产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烤烟的生长可分为幼苗生长阶段和大田生长两个阶段,即苗床期和大田期。
(一)烟草育苗一般把种子播种到移栽这段时期称为苗床期,烟苗在苗床需55~60天左右才能成苗,但北方烟区和南方烟区之间有一定差别。
烟苗在苗床的生长可分为出苗期、十字期、生根期和成苗四个时期。
成苗后的烟苗即可进行大田移栽。
我国烟草育苗的方法主要有托盘育苗和漂浮育苗等。
1.托盘育苗托盘育苗是借鉴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先进育苗技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东北烟区使用,目前已在我国北方烟区广泛应用。
育苗操作的特殊性在于:先在塑料大棚里制一母床进行育苗,待烟苗到大十字期时再移入托盘。
主要育苗设施和材料包括塑料大棚、育苗盘、营养土等。
2.漂浮育苗漂浮育苗是美国率先推出了水培(无土)育苗技术。
第二章烟草和烟制品类型第一节烟草的类型划分由于烟草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相当广泛,在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栽培措施和调制方法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品质特点各异的烟草类型(这里不是指植物学上的分类),另一方面,烟草消费形成的多样化也促进了烟草类型向着复杂化方向发展以至于形成了目前世界上的多种多样的烟草类型。
它们都具有自己特有的品种、特定的栽培及调制方法和独具特点的品质。
如有的是在自然条件下栽培;有的是在遮荫条件下栽培;有的采用烤制、晒制或晾制,有的则采用明火烤制;有的香气浓郁,有的生理强度大,有的填充力强,燃烧性好等。
不同类型的烟草在工业上也有自己特定的用途。
因此,为了更好地生产不同品质特点的烟草,给卷烟工业提供稳定的、多类型的原料,以满足人们的不同消费习惯,有必要对如此众多的烟草类型进行详细而又系统的分类。
然而,烟草类型的多样性又给烟草类型的划分带来一定的困难。
到目前为止,尽管划分类型的方法很多,但国内外尚无一个统一的、完善的标准。
就目前世界上烟草类型的划分情况来看,各国的标准极不一致,有的按植物学的分类,有的按商品类型划分,有的则按调制方法和颜色进行划分,如美国将国内大量生产的烟草分为烤烟、明火烤烟、晾烟、雪茄芯烟,雪茄内包皮,雪茄外包皮六类。
世界上统计烟草产量时把烟叶分为烤烟、香料烟、深色晾晒烟、白肋烟、淡色晾烟、深色晾烟雪茄烟、深色明火烤烟7类。
在我国过去是根据调制方法分为烤烟、晒烟、晾烟,然后在晒烟和晾烟中又划分出几个类别,凡调制过程中以晒烟为主的列入晒烟,凡以晾制为主的列入晾烟,并按不同的调制方法,给合颜色进行归纳分类。
最近几年的文献中又把烟草按植物学形态、产地来源、调制方法和品质特点分为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黄花烟和地方性晒晾烟。
此外,我国烟草工业系统也曾按香气和用途对晾晒烟划分11个类型;香料型、半香料型、似烤烟型、白肋烟型、调味型、雪茄型、亚雪茄型、填充型、皮丝烟型、马合烟型。
《烟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合专业:农学类本科学时数:学分数:编写日期:年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烟草栽培学》是农学类本科重要的选修课,是从事于烟草生产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手掌握烟草生产的理论和现代栽培技术,有利于学生拓宽识面,就业和发展。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烟草的植物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学时)教学内容:烟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烟草的起源和传播,烟草的类型,烟草的植物学特征,烤烟的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要求:、了解烟草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四川及凉山烟草可持续发展规划。
、了解烟草的发现史和遗传背景、分类。
、理解烤烟的植物学特征与栽培上的联系。
、掌握烤烟生产发育必需的外界环境。
重点:烟草植物学特征与栽培学的关系,优质烟生长的生态条件。
难点:生产优质烟的外界条件和要求,烟草起源和传播与烟草生产的关系。
第二章烤烟漂浮育苗,(学时)教学内容:漂浮育苗的概念,原理和优越性,漂浮育苗的田间设施,基质和营养,漂浮苗的播种和田间管理。
教学要求:、了解漂浮育苗的概念,原理和优越性。
、理解田间建棚的关键技术,对基质的要求。
、掌握装盘技术,营养液的配制、方法、烟苗田间管理和剪叶技术。
重点:苗池的管理和剪叶技术。
难点:大棚的温、湿管理,炼苗技术。
第三章烤烟营养与施肥(学时)教学内容:烟草对养分的吸收规律、烟草生长发育必需元素和缺素症状。
教学要求:、理解烟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和缺素症状。
、了解、、对烟草的作用。
、掌握烟草对营养的吸收数量、时期和方法。
重点:、施肥的数量、比例、时期。
、测土施肥、平衡施肥的技术。
难点:四种施肥方法的比较及优劣。
第四章烟草移栽和大田管理(学时)教学内容:移栽期的确定和移栽技术,地膜覆盖技术,优质烟的田间长相,大田保苗和中耕、培土,抗旱与防涝,打顶抹杈。
教学要求:、了解适时移栽的意义和最佳期的确定。
、理解大田保苗、中耕除草、培土的意义。
、掌握优质烟的田间群体长相和个体长相。
烟草局教案编制样本一、教案概述本教案编制旨在帮助教师编写一份全面、有效的教案,以满足烟草局教学需求。
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烟草相关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并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烟草的历史、种类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2. 掌握烟草的成分、危害和预防措施;3. 提高学生思辨和判断能力,培养正确认识烟草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烟草的历史与发展a. 烟草的起源与传播b. 烟草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2. 烟草的种类和成分a. 常见烟草品种的特点和使用b. 烟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危害3. 烟草的危害和预防措施a. 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b. 如何戒烟和预防吸烟上瘾c. 社会和政府对烟草的控制措施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介绍烟草的历史、种类和成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烟草相关知识。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烟草危害展览、模拟吸烟场景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烟草的危害性。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对烟草危害的认识和提出预防措施,促进学生思辨和判断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1. 笔试:设置知识点测试题,评估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和态度。
3. 小组讨论记录:记录学生小组讨论的内容和表现情况,评估学生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资料:准备与烟草相关的书籍、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理解与烟草相关的知识。
2. 实践材料:准备展示烟草危害的实物或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烟草的危害性。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建议分为3个课时进行教学,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如下:课时一:- 介绍烟草的起源与传播历史- 探讨烟草在不同文化中的角色-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不同文化对烟草的态度课时二:- 介绍常见烟草品种的特点和使用- 分析烟草中的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危害- 进行实践活动,观察吸烟过程中有害物质的释放课时三:- 了解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探究如何戒烟和预防吸烟上瘾- 分析社会和政府对烟草的控制措施八、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第一章概论一、烟草属于植物界种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花目茄科的烟草属,起源中南美洲。
二、世界烟叶生产概况:烟叶分布概况:按总产量高低排序为:亚洲、北美洲、欧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不同类型烟草的产量:1.烤烟,美国最佳;2.香料烟,质量优的国家是土耳其和希腊;3.白肋烟,美国主产,白肋烟质量目前以美国为最佳,其次有马拉维;4.其他尚有少部分淡色烟、雪茄烟等,美国生产最多,约占50%。
三、我国烟区分布及划分第一次:60年代初期将我国划分为六大产区。
黄淮烟区(最大)、东北烟区、西北烟区、西南烟区(第二)、华南烟区、华中烟区;第二次:(70年代末80年代初,七个烟区)北部西部烟区、东北部烟区、黄淮海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长江中下游烤烟区、西南部烟区、南部烟区;第三次:(03-09年,五大烟区)西南烟区(最大)、黄淮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北方烟区。
四、烟草三化:种植区域化、品种良种化、栽培规范化;烟叶三化: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第二章烟草和烟制品类型一、烟制品类型:卷烟、雪茄、鼻咽、嚼烟、斗烟和水烟六类。
二、烤烟型卷烟的特点:烤烟型卷烟的品质特点是颜色较淡,着重香气,烤烟香气突出,不加香或少加香,香气浓馥清雅,鼻腔有优美怡人的香气,吸味醇和,劲头适中,喉部冲击力小。
举例:中华、玉溪、黄鹤楼、芙蓉王、红河、红梅、红金龙、白沙三、混合型卷烟的特点是颜色较深,着重香味,具有各类烟叶混合协调的香气,香气浓郁丰满、吸味醇厚、劲头较大,对喉部有一定的冲击感。
混合型卷烟按其配方特点和香味特征,又可分为美式混合型和西欧式混合型。
举例:万宝路、中南海、都宝、羊城、金桥。
第三章烟草生物学基础1. 根的作用:支持作用、吸收机能、输导作用、合成作用。
2. 茎的组成:茎的结构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3.叶的组成:叶片的结构可分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
叶的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吸收作用。
烟草行业知识教材电子版烟草行业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领域,它不仅涉及农业种植、工业加工,还包括市场营销、法律法规以及公共卫生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烟草行业知识的电子教材内容概要:第一章:烟草的起源与传播1. 烟草的起源:探讨烟草的起源地,以及它是如何被不同文化所接受和使用的。
2. 烟草的传播路径:分析烟草从美洲传播到全球的历史过程。
3. 烟草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讨论烟草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第二章:烟草种植与加工1. 烟草种植技术:介绍烟草种植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
2. 烟草的品种:描述不同烟草品种的特性及其对最终产品的影响。
3. 烟草加工:详细说明烟草从收割到加工成成品的各个步骤。
第三章:烟草制品的种类与制造1. 香烟的制造:探讨香烟的制造过程,包括卷制、包装等。
2. 雪茄与烟斗烟:分析雪茄和烟斗烟的制造工艺及其与香烟的区别。
3. 无烟烟草产品:介绍口嚼烟、鼻烟等无烟烟草产品的制造和使用。
第四章: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1. 烟草营销策略:分析烟草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品牌建设。
2. 广告法规:讨论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烟草广告的法律法规限制。
3. 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对烟草产品的选择偏好和购买行为。
第五章:烟草与公共卫生1. 烟草使用的健康影响:概述吸烟对健康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2. 反烟运动:介绍全球范围内的反烟运动和政策。
3. 无烟环境:探讨创建无烟环境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第六章:烟草行业的法规与政策1. 国际法规:分析国际层面对烟草行业的法规和政策。
2. 国内法规:讨论各国国内对烟草行业的法规和政策。
3. 税收与价格政策:探讨税收和价格政策对烟草消费的影响。
第七章:烟草行业的未来趋势1. 电子烟与新型烟草产品:介绍电子烟和其他新型烟草产品的发展。
2. 可持续烟草农业:探讨如何实现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创新:分析技术创新如何影响烟草行业的发展。
这份教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烟草行业知识框架,从历史到现代,从种植到消费,从市场营销到公共卫生,再到法律法规,涵盖了烟草行业的各个方面。
卷烟原料基础知识前言烟草是用途单一的特殊商品;是卷烟使用价值及品质形成的主要原料;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只占总耕地面积的7%,但经济价值较大,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增加农民收入,都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章烟草的起源与栽培历史第一节烟草的起源与演变烟草属于茄科的烟属,目前已发现的烟属有66种。
关于烟属原产地的论证,A 中国说 B 非洲说 D 美洲说第二节烟草的传布一、世界烟草的传布迄今发现人类使用烟草的最早证据,是建于公元432年的墨西哥贾帕思州的倍论克一座神殿里的浮雕。
该浮雕展示了玛雅人在举行祭祀典礼时以管吹烟和头人吸烟。
另一证据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现公元650年左右印第安人居住过的洞穴中遗留的烟草和烟斗中吸剩的烟丝。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时看到当地人吸食烟草。
1558年去美洲航海的水手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第二年传入西班牙。
1560年传入法国。
1565年传入英国。
1585年英国人从美洲带回烟草和烟斗,吸烟风气开始盛行西欧各国。
17世纪头十年,烟草就已传入俄国、土耳其、波斯、非洲东海岸、菲律宾、日本和中国。
1612年詹姆斯墩开始商业性栽培烟草。
二、我国烟草栽培简史我国烟草栽培的起源和传布,根据可查到的历史资料,当是始于16世纪中叶,万历(1573-1620)时始出于闽广之间。
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我国吸烟已开始盛行。
18世纪以后,我国烟制品逐渐增多,应用范围也渐广,制烟已趋向手工工业生产。
19世纪中叶,我国烟草商品化生产有所发展,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大连等大商埠的烟叶流转量已相当可观。
以上所指的都是晒、晾烟,至于我国烤烟栽培的历史则较晚。
烤烟在我国的传布和卷烟的输入,是随着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和掠夺而同时发生的,1890年(光绪十六年)美商老晋隆洋行开始贩运纸烟来我国推销。
其后,美国烟草公司先后在港沪办过一些小厂,就地卷制,于是吸用纸烟的习惯逐渐在我国养成。
1902年国际烟草托拉斯—英美烟草公司在伦敦成立后,向世界各地迅速扩展,在我国上海、天津、青岛、沈阳、营口、哈尔滨、汉口等地建立卷烟厂,并在上百个城市中设立推销网点,形成了一个垄断我国卷烟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的庞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