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分解
- 格式:pptx
- 大小:399.03 KB
- 文档页数:29
急性肺损伤和ARDS引言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
它们的特点是急性起病、进行性呼吸衰竭和肺损伤。
本文将介绍急性肺损伤和ARDS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等内容。
1. 定义ALI和ARDS是一种临床诊断标准所定义的肺功能障碍综合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ARDS的定义,ARDS的诊断标准包括(1)急性起病;(2)氧合指数(PaO2/FiO2)<300mmHg,以及其他原因明显肺损伤所致的肺内渗出性病变;(3)排除心源性肺水肿的可能性。
根据这些标准,ALI可被诊断为ARDS。
2. 流行病学特征据统计,ALI和ARDS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男性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ALI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感染(如肺炎、脓毒症)、创伤、烧伤、胃内容物误吸、药物过敏等。
对于ARDS的预测因子包括炎症反应、感染和创伤等。
3. 发病机制ALI和ARDS的发病机制相似,都是由于肺内炎症反应导致的肺损伤。
当机体遭受感染、创伤或其他刺激时,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L-8、TNF-α等),引发肺内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泡壁损伤,导致液体和蛋白质渗出到肺泡腔内,最终导致ARDS。
4. 临床表现ALI和ARDS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的低氧血症和进行性呼吸困难。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急促、气促、咳嗽等症状。
体格检查可发现呼吸音减弱、啰音、皮肤发绀等征象。
严重病例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征象。
5. 诊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诊断标准,ARDS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通常包括X线胸片和CT。
此外,还需进行各项实验室检查,如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炎症指标等。
6. 治疗方案治疗ALI和ARDS的核心是支持性治疗。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目的讨论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结论我国1999年ARDS研讨会确定的诊断标准为:①有发病的高危因素;②急发起病,呼吸频数和/或呼吸窘迫;③低氧血症:PaO2/FiO2≤300mmHg为ALI,PaO2/FiO2≤200mmHg为ARDS;④胸部X线检查示两肺浸润阴影;⑤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临床上能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凡符合以上五项可诊断ALI或ARDS。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诊断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Ashbough于1967年报道ARDS时,他所指的ARDS的“A”字意指Adult,即成人之意,其时ARDS应是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1990年代初期,全球有关研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会议认为,依据患者缺氧状态的不同,非心源性导致的急性、进展性呼吸衰竭可以分为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两类,它们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同,其基础是由于中性粒细胞、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介导造成肺局部炎症反应失控并形成肺毛细血管膜损伤、肺泡渗出增多、透明膜出现并可有肺间质纤维化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