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细胞的增殖 学案2 中图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5
6.1细胞增殖知识网络:知识点一.影响细胞大小的因素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低。
2.细胞核控制的范围有限(如果细胞太大,细胞核的“负担”就会过重)。
细胞也不能无限减小:细胞必需的物质和结构需要一定的空间。
知识点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细胞增殖的方式: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3.细胞增殖的过程: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4.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知识点三.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1.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条件:连续分裂的细胞3.分裂间期:从细胞分裂结束之后到下次分裂之前,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物质准备,完成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4.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下面以植物、动物细胞为例来探究各个时期的特征: 时期 植物细胞示意图 动物细胞 示意图 主要特点 记忆歌诀 分裂间期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复制的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复制合成分 裂 期前期①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②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③植:从两极发生许多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从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④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三体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
(计数好时机) 排板后期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个染色体②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分移 末期①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③(植)在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课时细胞的分裂●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对染色体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模型剪贴图。
如图6—1-2。
图6—1-1 染色体的复制图6—1-2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两条染色体学生用橡皮泥制作染色体的模型,以供上课用。
[情境创设]教师:上节课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到的细胞是死的还是活的?为什么?学生:是死的,解离的时候已经把细胞杀死了。
教师:为什么要对视野中的细胞进行计数?学生:因为细胞已经被杀死,我们不能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只能用看到的视野中细胞的多少来说明细胞分裂的某个时期的长短。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精彩(掌声鼓励)。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生互动]教师演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的动画课件。
学生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实验结果怎样呢?学生:根据实验的计数,我们发现:细胞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大约是其他各期细胞的8倍。
教师:非常好!引导学生观察课本P112表6—1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t/h)。
在细胞周期里,哪一个时期长?学生:细胞分裂间期。
教师:细胞分裂间期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教师:DNA分子和蛋白质实际上是什么?学生:染色质,也是染色体。
学生:用橡皮泥操作染色体的复制。
教师:用先剪好的剪贴图在黑板上贴出染色体复制图。
如课前准备的图(一)。
细胞分裂间期的活动是非常活跃的,它为细胞的分裂提供了物质的准备。
这时候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状态如何?学生:(1)染色体经复制成两条染色单体连于一个着丝点,形态为丝状,为染色质。
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细胞增殖导学案-第二课时(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 (第2课时)使用日期:2015年1月12日主备课人:杜长虹校对人:侯曙光杨文【学习目标】:1、依据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构建数学模型。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初步掌握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方法。
【重点、难点】:1、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2、初步掌握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技术并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学习新知】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一)实验原理:细胞核的染色体容易被着色。
第1节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1.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2.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4.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第一课时重点导学:一.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探究活动------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原理:用内含酚酞试液的琼脂块模拟________,用NaOH溶液模拟______________。
因NaOH溶液遇酚酞试液变_____,可以观察琼脂块“细胞”变红色的过程,测量NaOH扩散进入“细胞”的________,比较不同体积的“细胞”___________,从而预测表面积和体积比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分析讨论:1.通过对琼脂块表面积与体积比的计算及琼脂块变色深度的测量,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2.根据本实验细胞模型的探究,分析细胞为什么普遍较小?3.你认为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为保证细胞代谢需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4.试分析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有哪些?二.细胞的有丝分裂1.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
2.有丝分裂细胞周期:____________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过程。
一个细胞周期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间期:完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_做准备。
间期分为三个时期即G1期、S期、G2期,在G1 期是_________ ,在S 期细胞复制在G2期进行________________ 。
分裂期:前期:__________消失,_________解体,__________高度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由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并通过__________连接在一起。
第二节细胞增殖(B)
教学目的:
1.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D:应用)。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的知识(B:议记)。
教学重点:
1. 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各期的特征。
2.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
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用具:
计算机、投影仪、CAI课件,每个学生准备4根10 cm左右的细铁丝。
教学方法:
本堂课采用的具体教法为“三主·三段·六环”目标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在整体上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工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育思想,将其贯穿于教学的三个阶段(课前、课堂、课后),同时立足课堂,将课堂优化成六个环节,即:预习课本→认同目标;创设情景→点示目标;尝试探究→揭示目标;变式练习→强化目标;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课时安排:1课时。
学案设计第四单元第一章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增殖(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
2.简述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3.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
4.描述无丝分裂的过程。
学习重点1.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
2.简述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异同。
3. 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学习难点归纳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1、回想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前、中、后、末各期的分裂图像(小组成员分工,每人画其中一个时期),并以最精炼的语言描述各期特征。
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特征教师播PPT对正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复习。
2、回顾对细胞结构的学习,思考: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
学生抢答:高等植物细胞有无。
师过渡:细胞结构不相同,那么有丝分裂过程又会有哪些不同呢?3.复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2)(3)二、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教师用PPT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并展示如下图片:(学生抢答)据之前的观察,上图的正确顺序应当是:将以上四图与黑板上动物细胞相应的时期进性比较,并阅读教材P79页,归纳动练习:1、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在末期细胞板处聚集较多的是( )A.内质网 B. 叶绿体 C. 高尔基体 D.核糖体三、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正确填写下图中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在下面方框中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据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推测:体细胞中染色体有12条、有46条,则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等的数量变化,并填写下表:依据表格画出曲线图:四、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依据表格、曲线图结合教材P79,总结:有丝分裂的特征: 有丝分裂的意义: 练习: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形成和分离分别发生在 ( )A.间期和前期 B.间期和后期 C.间期和中期 D.间期和末期4、细胞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 ( )A .有纺锤体出现B .有染色体复制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C .有染色体出现D .有核膜、核仁的消失五、无丝分裂阅读教材P80,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无丝分裂。
第1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学情分析:高一学生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不强,但对生物课程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内容,但是对此了解得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自学导引:1、细胞增殖的意义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殖后代多细胞生物:补充衰老、死亡的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2、细胞增殖方式————细胞分裂3、有丝分裂:(一)细胞周期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2.有丝分裂需要3、不同生物或同一生物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周期长短不一。
(二)有丝分裂的过程(三)有丝分裂过程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中期:形定数清赤道齐后期:粒裂数加均两极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四)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五)有丝分裂的特点和意义特点:⑴(间期)染色体复制一次⑵(分裂期)染色体平均分配结果:亲、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意义:保证了子细胞能得到和母细胞一样的一套遗传物质,从而保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细胞的分化一、细胞分化(一)概念: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二)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三)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四)意义: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二.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原因:生物体每个细胞都含有该物种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3.全能性的表现:条件:离体高低:分化程度越高的细胞全能性越低●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下图表示人体一个细胞分裂时, 细胞核中染色体数(有阴影)和DNA分子数(无阴影)在I、II、III、IV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增殖教案2 人教版【自学导引】一、引言1.细胞增殖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2.细胞增殖的意义是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二、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1)概念: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
(2)理解细胞周期示意图①该图中,由乙→乙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②从图中可知,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由甲→乙表示分裂期,由乙→甲表示间期。
③从图可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远远长于分裂期。
2.细胞分裂间期(1)时间划分: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之前的这段时间。
(3)复制结果:每条染色质丝形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染色质丝,共用一个着丝点,如下图所示。
(4)理解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关系:下图中1和2都称姐妹染色单体,3是着丝点,4称染色体,由于1和2共用一个3,因此它们合起来是一条染色体。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①分列间期:染色质丝复制②分裂期: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到两个子细胞。
可人为分为四个时期。
45.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三、无丝分裂四、减数分裂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
【思考导学】1.某孕妇剖腹产后,腹部伤口愈合是通过什么分裂方式?答案:人体伤口使体细胞受损,这时体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使细胞增殖,进而使伤口愈合。
2.依据生理特点,怎样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答案: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纺锤体的形成不同;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而在低等植物细胞中,含有中心体其纺锤体形成与动物细胞方式一样。
因此只有根据细胞质分裂过程中是否形成细胞板把细胞一分为二,作为鉴别依据。
3.在人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确切地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目是否相同?答案:在人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为92条,而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应该大于92条,因为在细胞质的线粒体也含有DNA分子。
高中细胞的增殖教学案及答案教案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班级姓名学号用时:45分钟编制:刘先明审题:使用时间:2008年10月日教学目标:1.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4.模拟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学习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 数量的变化温故知新: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
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由叶绿体产生的。
(1)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把恩格尔曼的实验加以改进: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临时装片上,结果可发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区域好氧性细菌特别多,在____________区域好氧性细菌特别少。
(3)类同于题(2),将可见光经三棱镜后照到一容器中,请分析:①假如容器中含有一定数量的衣藻,照光后,衣藻分布是否均匀?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假如容器中还有一定数量的乳酸菌,照光后,乳酸菌分布是否均匀?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与要点讲解:一、生物体的生长问题:生物体长大是靠细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靠细胞体积的增大?模拟实验:1、阅读课本P110实验,你能设计出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效率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吗?1.实验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有丝分裂期的过程、特征;
2、简述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关物质的变化。
4、描述有丝分裂的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三、学习方法:
细胞都是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一个新形成的细胞要经历生长、分化以及衰老和死亡的过程;其中也有些细胞始终保持分裂增生能力,不发生细胞的分化过程。
在细胞增殖这一部分中,有丝分裂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是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
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因此不可能象真核细胞那样进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中,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
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增多就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
无论是单细胞真核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他们各种形式的无性生殖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
这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再进一步阐述。
有丝分裂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而减数分裂知识又是学习遗传变异规律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丝分裂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四、知识构建:
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3、在坐标图中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
五、例题分析:
【例1】(05·江苏)下表所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 .分裂期和细胞周期都最短的是肿瘤细胞
B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
C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
D .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的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周期相关基础知识应用。
【解】此题是一个图表题,遇到图表题首先要看它所涉及的内容,针对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同时不能偏题,一定要围绕题目,不能把题目中没有的知识也强加进去。
关于细胞周期我们知道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且分裂间期的时间长于分裂期,这是从图表中可以得出的,同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期
时可以看出不同的细胞其细胞周期所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
故本题的答案为C。
【例2】(06·江苏)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
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D.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思路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
【解】菠菜属于高等植物,所以其细胞中不会含有中心体,则在间期不会出现中心粒的复制。
此外特殊的就是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会形成细胞板,即新的细胞壁,此过程与高尔基体有关。
故本题答案为A。
例3(2000年上海卷)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C.N和Q/2D.N/2和Q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染色体已经复制,复制的结果是:DNA含量增加1倍,染色体数不变,但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本题中,复制后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可知未复制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N,DNA含量为Q/2。
而有丝分裂的结果是,新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完全相同。
本题正确答案是C。
失分陷阱首先审题不当,对题干中的“分裂期开始时”未引起重视。
其次没有理清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与DNA分子的数量变化规律。
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C.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D.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变化规律。
解题思路细胞有丝分裂间期,每对染色体各自复制成为四条染色单体,基因A、a、B、b 也一起被复制。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复制后的相同也基因分开,并随子染色体分别走向两极,所以每一极得到的都是基因A、a、B、b,本题正确答案是D。
失分陷阱不清楚细胞分裂中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不知道染色体在间期复制,同时DNA 也复制,不知道有丝分裂实际上就是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过程。
六、拓展提升
1.细胞的增殖周期
(1)细胞周期的组成。
现在,一般把细胞增殖周
期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
细胞在前一分裂
结束之后就进入间期,这时就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
始。
间期一共分为三个时期。
间期结束就进入有丝
分裂期。
根据目前的认识,整个细胞增殖周期可以
分为G1、S、G2、M四个时期,具体如下:
图4-4
(2)细胞周期的前提:进行连续分裂的体细胞
(3)细胞周期各期的特点
①G1期的特点 Gl期是从上次细胞增殖周期完成以后开始的。
G1期是一个生长期。
在这一时期中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
②S期的特点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时期。
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
DNA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
通常只要DNA的合成一开始,细胞增殖活动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分成两个子细胞。
③G2期的特点 G2期又叫做“有丝分裂准备期”,因为它主要为后面的M期做准备。
在G2期中,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其合成量逐渐减少。
④M期的特点细胞一旦完成了细胞分裂的准备,就进入有丝分裂期。
细胞分裂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可以人为地将它分成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M期的细胞有极明显的形态变化。
间期中的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M期浓缩成染色体形态。
染色体的形成、复制和移动等活动,保证了将S期复制的两套DNA分子平均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细胞分裂的原因
活细胞不停地进行着代谢,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不断地生长。
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地长大而要进行分裂呢?这是因为细胞的生长要受到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表面与体积的比例等因素的制约。
(1)受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限制
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地和周围环境及邻近的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这样它就必须有足够的表面积,否则它的代谢作用就很难进行。
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步增大时,细胞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导致表面积不够,使细胞内部和外界的物质交换适应不了细胞的需要,这就会引起细胞的分裂,以恢复其原来的表面积与体积的适宜比例。
(2)要维持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平衡状态
细胞质中的生理、生化过程都受到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指引和控制。
因此当细胞质的体积增长太大时,细胞核对这样大范围的细胞质的调控作用就会相对地减少,以致造成核质的不平衡,从而引起细胞分裂,以恢复其细胞核与细胞质体积之间的稳定状态。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当人工培养的变形虫快要分裂时,把它的细胞质切去一大块,这个变形虫就不再分裂。
等它长大到又要分裂时,又切去一块,它也不再分裂。
但如果让其继续生长,体积达到一定大小时,它又会分裂起来。
2.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的关系
(1)通过细胞分裂能使单细胞生物直接繁殖新个体,使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也能使多细胞生物衰老、死亡的细胞及时得到补充。
通过细胞分裂,可以将亲代细胞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细胞生物体以有丝分裂方式增加体细胞数目。
有丝分裂过程中,在分裂间期,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经过分裂期一系列
变化,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基因),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3)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由于生物内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差错,而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导致子代(或子代细胞)发生变异。
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交叉和交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细胞水平上导致遗传物质的重组,使亲代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从而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更强的生活力及适应性。
有丝分裂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但一些外界条件或因素(如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受阻,结果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多倍体生物,导致生物变异。
因此,细胞分裂与生物变异密切相关。
(4)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和辨认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而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对于鉴别生物种类、了解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以及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都是不可缺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