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语教程二下:第15课京剧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 格式:pptx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36
二年级戏曲欣赏课12《唱脸谱》3设计理念: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
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淡化45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把知识融入情感交流活动中来学习,真正把学生看做6是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重视学生对音乐7审美的体验。
8《唱脸谱》属于欣赏课,编者设计此内容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走进京剧的大门,9进而喜爱这门艺术。
而这里有许多专业的术语(比如:行当、脸谱)学生不懂,教师就必须逐步指导学生了解这些知识。
因此这课中,我一方面多指导,另一1011方面让学生合作,注重他们的自主操作及积极参与音乐表现活动,使学生在轻12轻松松的氛围中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音乐学习过程尽显其中。
1314学情分析:15这是在学生能初步对身边的艺术现象进行分类归纳后,引导他们了解艺术形16式中的戏曲,并把京剧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多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17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18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
在课前了解发现,现在的学生对京剧知识了解不1920多,对京剧音乐更是了解甚少。
似乎距离学生们越来越远,同学们都知道京剧21是国粹,然而京剧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唱腔有何特点?我们同学们可能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清楚。
在教学程序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2223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24教学内容:欣赏歌曲《唱脸谱》25教学目标:261、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京剧脸谱,初步了解脸谱分类知识及所代表的人物性27格。
282、欣赏歌曲,感受京剧旋律的音乐美,教师指导教会学生演唱歌曲,并能合29作表演。
303、通过欣赏脸谱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戏曲艺术的情感。
31教学重难点:32重点:欣赏歌曲《唱脸谱》,并能初步随音乐合作演唱。
第1篇自从小时候第一次听到京剧的唱腔,我便被那古朴、典雅、韵味无穷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而念白,作为京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让人陶醉其中。
有幸参加了京剧念白课程,让我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京剧念白的基本概念京剧念白,又称“京白”,是京剧表演中的一种独特的念诵方式。
它既有韵律美,又有音乐美,既有表演美,又有语言美。
念白讲究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要求演员在演唱过程中,通过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停顿等变化,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二、京剧念白的重要性1. 塑造人物形象念白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念白,演员可以准确地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2. 推动剧情发展念白在推动剧情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演员通过念白,可以揭示剧情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3. 传承民族文化京剧念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念白,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三、京剧念白课程的学习体会1. 声音训练在京剧念白课程中,首先进行的是声音训练。
老师教导我们如何发声,如何控制气息,如何运用共鸣。
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我逐渐掌握了京剧念白的发声技巧。
2. 字正腔圆京剧念白要求字正腔圆,这是学习念白的基本要求。
在课程中,老师反复强调这一点,并让我们进行大量的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念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3. 表现力训练念白不仅仅是念诵文字,更是一种表演。
在课程中,老师教我们如何运用眼神、手势、身姿等来表现角色的情感。
通过实践,我学会了如何将念白与表演相结合,使角色更加生动。
4. 情感投入京剧念白要求演员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将情感融入念白之中。
在课程中,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要用心去感受角色,用情去表达。
这使我明白了,只有真正理解角色,才能将念白演绎得更加出色。
5. 团队合作京剧念白并非个人表演,而是需要演员之间的默契配合。
初级汉语教程教案一、教学对象本教案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汉语基础的留学生,学习时间在400个学时左右,掌握的汉语词汇在2000个左右。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主要词语及语法,能正确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有关中国的胡同及四合院文化,能复述全部或部分文章内容。
3、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能模仿课文进行简单的说明文的写作。
重点目标1、理解并掌握“随”“加以”“简直”等重点词语,理解并掌握“之所以,是因为”“使”“无论,都”等连词的用法。
2、在交际会话中,谈论到有关胡同等住宅文化时,会运用本课的一些重点词汇。
三、教学内容本课型教学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主,辅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中文写作方法。
1、教学重点: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及新语法点,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中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随”“简直”“穿”“加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有关中国胡同及四合院文化,在此基础上拓展深化有关中国各地有特色的民居文化。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每一课都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复习,做好准备,从生词到课文都要如此。
上课时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预习或复习情况。
主要采取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等方法,对于语法点的操练主要遵循交际性原则,可以设置情境来操练。
、教学媒体PPT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拓展到中国的民居文化时可以辅之以教学视频。
五、教学过程本课共需要四个课时,基本上按照生词一个课时、课文两个课时、练习一个课时来分配。
第一课时导入让大家分享一下各自对中国胡同的了解情况根据大家说的情况和时间,在课件上展示一些北京的胡同及四合院的照片。
生词的学习依据需要,将要学的生词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或者让大家看书中的生词表。
1、读生词:老师先每个词领读3遍2、讲解生词1)、在读词的时候就在幻灯上展示了每个词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课文中将这些生词用笔勾出来。
2)、具体讲解每个生词,涉及到重点语法点的词语重点讲解。
《微格教学》教学大纲学时数:34 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微格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的依据,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作为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桥梁.微格教学强调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
它能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能力分为不同的单项教学技能并分别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微格教学主要技能包括科设计技能、讲解技能、演示技能、提问的技能、导入技能、板书技能、科举例技能、多媒体教学技能说课技能、评课技能。
微格教学实际上是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让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为学生把教育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提供了一个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有重要作用。
对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教育专业的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
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及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教学的基本要求《微格教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课程,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地发挥。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在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讨论、教学评论等活动,使其掌握教学基本技能.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工作技能训练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加强实践环节,并在精讲有关教学工作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并及时反馈训练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实践中获得初步的教学技能。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声像等多种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师教学技能的示范,并重视调动全体学生参加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
初级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第二十九课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一)我看得懂,但是听不懂郑怡:你看过京剧吗?丁兰:看过。
郑怡:看得懂吗?丁兰:看得懂,但是听不懂。
看了演出能猜得出大概的意思。
郑怡:我一点儿也听不懂演员唱的是什么,只是觉得很热闹。
丁兰:我觉得京剧的音乐特别好,武打动作也很精彩。
我还喜欢京剧的脸谱,京剧用各种脸谱来表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性格,十分有趣。
郑怡:我只是觉得京剧的服装很华丽。
听说不少年轻人不太喜欢看京剧,觉得京剧的节奏太慢,而且又多是古代的故事,离现实生活太远。
你怎么这么喜欢京剧呢?丁兰:我受老师的影响,他是一个京剧迷。
我想,京剧是传统艺术,要把汉语学好,也应该多了解一些传统文化。
郑怡:要是有时间的话,咱们一起去看,好吗?丁兰:好啊。
词语:懂:dǒng了解,明白:懂事。
懵懂。
他懂得这是什么意思。
演出:yǎn chū1.演变而出,演变而来。
2.偷偷地出行。
3.表演。
猜:cāi推测,推想:猜测。
猜断。
猜透。
猜中。
猜想。
猜度。
疑心,嫌疑:猜疑。
猜忌。
猜嫌。
猜拳(饮酒时助兴的游戏。
亦称“划拳”)。
演员:yǎn yuán戏剧、电影、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者的通称。
只是:zhī shì1.仅仅是;不过是。
2.就是。
3.一直;一味。
4.表示轻微的转折。
不过;但是。
5.只因为。
武打:wǔdǎ传统戏曲中用武术表演的搏斗。
动作:dònɡzuò1.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这一节操有四个动作ㄧ动作敏捷。
2.活动;行动起来:弹钢琴要十个指头都动作。
精彩:jīnɡcǎi1.(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优美;出色:晚会的节目很精彩ㄧ在大会上,很多代表做了精彩的发言。
2.〈书〉神采;精神。
脸谱:京剧和其他戏曲中角色脸上画的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人物:rén wù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
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
文艺作品大多通过人物和人物的活动来反映现实生活。
唱好京剧的关键——吐字、归韵、收音(来源:青山的博客)吐字、归韵、收音是我国戏曲、曲艺中的常用要领,是指导演唱者在唱念时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完整、适度,做到行腔纯正、收音正确、四声贴切而提出来的。
京剧唱念对吐字、归韵、收音要求历来非常严格,不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和要领,就绝对演唱不好京剧。
一、字音头、腹、尾与吐字、归韵、收音京剧中的吐字、咬字都是在唱念中进行的。
特别是有些唱词句,行腔很长,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的拼音常常不是在一个节拍中进行的,而是在几个甚至几十个节拍中进行的。
唱词的每个字明显的要分字头、字腹、字尾三个部分。
这与歌曲中歌词的每个字只分声和韵两个部分,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切字角度讲,一般情况反切一个字只要用两个字,比如“江”,用“几”和“羊”这两个字去切就行;但在京剧中,反切一个字必须用三个字,比如还是这个“江”,就要用“几”、“啊”、“恩”这三个字去切了。
在戏曲里,把字头、字腹、字尾及声调(四声),共称“四音素”。
字的韵母亦分四个部分:一是韵头,由介母i、u、ü组成;二是韵腹,韵腹由九个元音承担,即a、o、e、i、u、ü、ê、er、-i;三是韵尾,由四个字母承担,即i、u、n、ng,前两个为元音韵尾,后两个为辅音韵尾;四是声调。
字头的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声母加韵头,例如“剑(jian)”,字头是ji;二是只用声母,例如“大(dai)”,字头是d;三是只用韵头,例如“王(uang)”,字头是u(w)。
字腹由韵母中的韵腹构成。
字尾由韵母的韵尾构成。
整个出字的过程分吐字(发)、归韵(放)、收音(收)三个步骤,字调(声调)则贯穿于吐字的全过程。
每个字必定有字腹,但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头,例如安(an)、埃(ai)、昂(ang)等;有的字可以没有字尾,例如家(jia)、爸(ba)等;有的字甚至可以既没有字头,也没有字尾,例如啊(a)、喔(o)等。
如果是头、腹、尾俱全的字,整个出字的过程逞枣核形,两头尖中间大。
关于京剧唱念中文词的辨误作者:梦笔山人不应忽视的一种现象|王玉柱唱腔(包括念白)是京剧塑造人物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表现手段,当我们欣赏优美的唱段时,往往为一些优秀演员动人的演唱和念白所陶醉。
笔者亦是如此,常常为学会一段自己喜爱的唱腔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 许多传统戏中经常有一些文理欠通的唱词或念白(有时甚至是错别字)的出现,究其原因之一,是因为旧社会的许多老艺人,包括一些有相当造诣的艺术家,没有什么文化,他们所学的戏均是师傅口传心授,当他们课徒传艺时,沿用的仍然是这种方法,这样就造成了以讹传讹,使一些文理欠通的唱词或念白的“生命”得以延续。
再加之当时到戏园子看戏的一般观众,主要是为了欣赏演员的演唱艺术,只要腔好,味浓,则吾愿足矣,对于剧本的文学性并无很高的要求,这也在另一方面为错误的唱词或念白的通行开了“绿灯”。
如果说由于历史的原因,上述情况尚可谅解的话,时代的脚步走到了今天,这种现象就不应听之任之了,但遗憾的是,此类现象直到现在非但没有得到改变,而且还在日复一日地发生着。
最近笔者先后欣赏了于魁智、言兴朋、张建国、李军等当代京剧名家演唱的《失空斩》、《白帝城》、《南天门》、《野猪林》、《珠帘寨》等剧的主要唱段,他们的水平,都具有一定的造诣。
就宗余学杨的于魁智先生来说演唱技巧确实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可他演唱的《空城计》中却出现了“恨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这样十分别扭的唱词(为什么不能改为“小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 )。
而言兴朋这位嫡系言派传人演唱的《白帝城》中也有“军国大小要听教训”,“纵死在九泉下死也甘心”这样表述有误的词句(何不改为“军国大事要听教训”,“纵死在九泉下孤也甘心” )。
再如李军先生在《珠帘寨》“数太保”一段唱腔中也有“六太保上阵似白袍“这样比喻欠妥的唱词出现。
另外,作为当之无愧的奚派传人的张建国先生,不知是什么原因,在他演唱的《南天门》中把“怕的是到不了大同地面”这个唱句里的“大”字唱成了“代”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