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培它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时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干预
- 格式:pdf
- 大小:196.81 KB
- 文档页数:3
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5例。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
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较多,涉及到患者全身的诸多器官,主要以上消化道反应、口腔粘膜炎和皮肤损伤为主,观察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预后良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进行干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良反映情况,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为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提供较好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晚期鼻咽癌;强调放疗;化疗中晚期鼻咽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该疾病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50岁的成年阶段,而发病年龄以男性为主。
鼻咽癌的发病因素涉及到较多,一般有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和环境因素等[1]。
分析鼻咽癌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主要以放疗治疗为主,对于中晚期的鼻咽癌患者进行化疗,临床上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
但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会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相关功能受限,导致患者机体体质下降,甚至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为正常的治疗带来一定的阻力[2]。
本研究主要分析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强调化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研究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同时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取得较为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卡培他滨辅助化疗的疗效分析陈贵平【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9(010)016【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鼻咽癌; 放射治疗; 卡培他滨; 化疗; 临床表现; 安全性【作者】陈贵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肿瘤放疗科福建漳州 3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相关资料显示,在全身恶性肿瘤中,头颈部肿瘤的占比约为20%~30%[1]。
现阶段,在我国南方多数省份中,作为头颈部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鼻咽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2-3]。
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该病患者放疗后的生存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从原有的60%上升至94%。
然而,局部晚期鼻咽癌根治性放化疗后复发及远处转移率仍较高。
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人员提出,采用卡培他滨对放疗进行辅助,可以在促进治疗效果提升的同时有效加强治疗的安全性[4-7]。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放疗后使用卡培他滨进行辅助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研究资料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在医院放射科的患有鼻咽癌的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在35~62岁,平均年龄(47.56±5.38)岁;在进行放疗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且未进行再次治疗;在分期方面,按照现行分期标准,Ⅲ期患者12例,Ⅳa期患者13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在34~64岁,平均年龄(48.96±6.02)岁;在分期方面,按照现行分期标准,Ⅲ期患者11例,Ⅳa期患者14例。
在一般资料上,P>0.05,表示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中的意义。
1.2 纳入标准(1)患者经临床诊断后确诊为患有局部晚期鼻咽癌(T3~4N2~3M0);(2)患者年龄在18~75岁;(3)放射治疗均在加速器设备上进行并完成,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4)患者头颈部均无手术史;(5)在治疗前对患者血常规、血脂、血糖、吸烟情况等信息进行过详细的检查并存有系统的检查记录。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副作用及管理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曾经被认为是癌症治疗中难以克服的挑战之一。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积累,放射治疗已经成为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虽然放射治疗在控制肿瘤和延长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其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重点探讨鼻咽癌的放射治疗副作用及如何管理这些副作用。
一、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常见副作用1. 口腔及咽喉干燥:放射治疗会对唾液腺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导致患者口腔及咽喉干燥,咀嚼和吞咽困难。
2. 食欲不振:鼻咽癌患者常常因为口腔干燥和喉咙疼痛而导致食欲减退,进而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康复进程。
3. 恶心呕吐: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对患者的消化道有一定的损害,导致恶心和呕吐。
4. 咳嗽和呼吸困难:放射治疗对鼻咽部附近的正常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咳嗽和呼吸困难。
5. 皮肤反应:放射治疗会导致患者皮肤发红、疼痛以及干燥脱屑。
二、鼻咽癌放射治疗副作用的管理1. 口腔护理: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使用含有氟化物的牙膏和口腔保湿剂,可有效缓解口腔干燥和咽喉疼痛。
2. 营养支持:鼻咽癌患者在放射治疗期间可能面临食欲不振的问题。
此时,患者可以通过增加进食次数、摄入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来提高营养摄入量。
此外,医生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给予口服或静脉营养支持。
3. 恶心呕吐的控制:对于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患者可通过分次进食、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及接受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必要时,医生还可以建议患者进行抗恶心呕吐治疗。
4. 呼吸困难的缓解:放射治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
此时,患者可通过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适度运动提高呼吸功能,同时避免过度劳累和刺激性气味的刺激。
5. 皮肤护理:放射治疗导致的皮肤反应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使用特殊保湿剂和避免暴露于阳光下等方式进行管理。
如有必要,患者可请医生开具适当的药膏来减轻皮肤不适。
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观察与处理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我国南方各省,其发病有明显的种族、地区和家族聚集现象。
由于鼻咽癌对放疗敏感,早期患者约80%可由放疗治愈。
根据病变侵犯的范围,不同病期放疗后5年生存率约在15%~50%之间。
由于该肿瘤的早期转移率很高,多种形式的化疗方法都成为控制疾病的必要手段。
已有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对改善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作用最为肯定。
但同步放化疗同时其不良反应亦明显增加。
现将我们对26例同步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及相应处理方法、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5年10月~2006年8月期间共收治Ⅱ~Ⅳ期鼻咽癌患者26例(均为初治),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27~62岁,入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鼻咽低分化鳞癌,临床分期Ⅱ~Ⅳ期,WBC≥4.0×109/L,PT≥100×109/L,肝、肾功能正常,KPS评分≥80分。
1.2治疗方法:经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无明显放化疗禁忌,给予放射治疗,每天1次,每次2GY,每周5次。
采用低熔点铅挡块不规则野技术,根据患者临床和CT扫描所示的肿瘤范围,先以双面颈联合野照射36~40GY,配合颈前切线野,然后缩小为不规则耳前野;另外视鼻咽肿瘤侵犯范围补充辅助野如:颅底野、咽旁野及鼻前野等。
原发灶总剂量70~40GY。
颈淋巴结转移灶根治剂量60~64GY,颈预防剂量为50GY。
放疗同时每周给予DDP 40 mg/m2静脉滴注或NVB 20 mg/m2静脉推注1次,连续4~6周。
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见表1。
2结果从表1可知,患者在同步放化疗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口腔反应及颈部皮肤反应较重,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下降和胃肠道反应,血小板、血红蛋白轻度下降,其他不良反应少见。
3讨论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目前更多研究表明放疗过程中辅以小剂量每周化疗方案能明显增加疗效。
卡培它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时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干预范育英;李秋梅;肖彩琼;陈雪琳【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07(22)18【摘要】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应用卡培它滨进行同时期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探讨此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将35例接受卡培它滨进行同时期放化疗的鼻咽癌病人分为10个剂量组,观察各组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腔炎及皮肤炎,发生率均为94.3%;其次为恶心呕吐,发生率达到77.1%;再次为轻度骨髓抑制反应,占34.3%,其中3例为2级毒性反应,57.1%患者都发生了体重降低、降低5%以上有20例患者,平均减重达3.48 kg.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症及腹泻,为剂量限制毒性反应,其中手足综合症发生率为25.7%,腹泻发生率为11.4%.结论尽早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口服卡培它滨联合同期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不良反应,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总页数】3页(P1701-1703)【作者】范育英;李秋梅;肖彩琼;陈雪琳【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广东,广州,510060;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鼻咽科,广东,广州,51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R739.6.6【相关文献】1.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疗效观察2.卡培他滨应用于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Ⅰ期临床试验3.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服卡培卡滨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4.长春瑞滨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5.卡倍他滨与氟尿嘧啶分别联合奈达铂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培他滨治疗恶性肿瘤43例不良反应观察目的:观察卡培他滨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对43例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卡培他滨1 000 mg/m2,2次/d,连续14 d,每3周为1个周期,单独或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对辅助治疗的患者,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2~5年期间,每半年复查1次,5年以上的,1~2年复查1次。
对复发、晚期的肿瘤患者,每2个月复查1次,期间如果出现新的情况,可随时检查,以随时观察病情进展。
结果:43例患者,总体疗效较好,毒副反应:有2例(4.7%)出现Ⅲ度胆红素升高,有2例患者(4.7%)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是值得注意的。
结论:卡培他滨治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较好,但仍要密切注意不良反应。
标签:恶性肿瘤;卡培他滨;疗效;不良反应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商品名为希罗达(XELODA),在消化道肿瘤、头颈部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5],并且大家普遍认为该药的毒副反应小,可以在家中口服应用。
本院近几年来应用该药治疗恶性肿瘤(包括辅助治疗)。
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是值得注意的。
本院收治43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于2006年9月~2010年10月,共收治43例住院患者,均经过病理确诊,对辅助治疗的患者,要求切口已经愈合,对晚期患者或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要求停止放疗或化疗1个月以上,有可测量病灶及检测指标评价疗效。
所有患者要求KPS评分≥70分,预计可生存3个月以上。
患者年龄28~82岁,平均56.8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
其中结直肠癌的辅助治疗10例,复发和转移患者8例,胃癌患者辅助治疗5例,复发和转移的9例,晚期胆管癌患者1例。
鼻咽癌患者中,辅助治疗1例,复发转移2例,乳腺癌患者7例均为复发和转移的。
其中应用单药卡培他滨的18例,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的有25例。
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