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第十六课16.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课题:《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课型新授学校枣庄市第十七中学姓名潘中泽职称中教一级第八单元生活在依法治国的国家第十六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课时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十六课的第二框内容,本项目本框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上一节内容的延伸,拓展。
教材分别国家机关、团体组织、公民个人三个层次上介绍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能力:认识维护宪法权威,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知道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教学重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是将上节课的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化,即:通过宪法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突显它的极大的约束力和概括力。
任何人不得做与宪法和法律相违背的事,从而牢牢地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作用。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采用材料分析式教学,具体通过“创设情境——课内探究、明理辨析——拓展延伸迁移实用——收获平台——达标检测”五个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的。
关于“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教学,通过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及国家机关的形成的知识巩固,使学生了解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来源,为下面的具体表现打下基础;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理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如何把遵守宪法当成自己最高行为规范的。
关于“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规范”的教学,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自学和教师的具体分析实现学习目标的。
本环节的重点是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及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遵守宪法。
在讲解时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关于“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的教学,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中国决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的重点讲解,让学生理解公民应该如何维护宪法。
八年级16.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案16.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班级第组姓名【教师寄语】树立宪法观念,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学习重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习难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学习过程】一、[预习提示]阅读文本,整体感知,梳理基础知识。
(粗读教材、圈划重点知识)1.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宪法是一切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把权力交给各类;②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据行使不同国家权力。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利的最高准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做的事;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_________做宪法规定的事;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的事。
(2)宪法是一切和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①从党派、社会团体角度讲:所有团体和组织一般都有自己的章程,而宪法是一个,是我国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是的行为准则;②从中国共产党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了宪法,把中国共产党的一些方针、政策。
只有模范地遵守宪法,把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利益,赢得人民的忠心拥护。
(3)宪法是全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为什么?)①在我国,任何人不论其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在范围内活动,把遵守宪法作为自己的最高行为准则,依照宪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决不允许存在;②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的和人民的,公民守法首先就要宪法,不遵守宪法也就意味着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
2.青少年应如何增强宪法观念?(1)首先应当认真宪法,了解宪法的和;(2)其次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和宪法的习惯,如地参加升国旗、唱国歌等仪式;(3)还要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宪法,并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时时处处用实际行动宪法的尊严。
我的困惑与疑问:二、自主合作获取新知1、情境(一):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案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2、能力目的:能够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3、知识目标:能说出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体现4、教学重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5、教学难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6、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首先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哪位同学告诉我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生: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的三个方面。
师:回答的很好。
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而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就是它的一个重要体现。
现在我们开始今天的课程。
板书: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7、新课教授:师: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下今天的课程,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生: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师:是的,那我们首先来讲一下第一个表现: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师:首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哪些?生:人大、法院、检察院、政府部门、国家主席。
(同学们各抒己见)师:是的,说到这,我们不得不提一下我国权利的分配问题。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又将部分国家权力分别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
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行使着不同的国家权力。
师:那请同学们看一下教材第87-88页的内容,思考一下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都一再说自己要忠实模范的遵循宪法?生:因为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同样的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更要将宪法作为其最高行为准则。
师:很好。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禁止的事情;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规定的事情;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未授权的事情。
第十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节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而且在行动上也要体现宪法的最大权威,做到严格遵守宪法,自觉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勇于维护宪法。
能力目标:结合宪法有关原则或条款,初步具备识辨国家机关或公民个人行为是否违宪的能力。
知识目标: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
因为它既是本项目教育教学的思想觉悟目标,也是本课的教育教学的思想觉悟目标之一。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应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本项目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政治经验所限,再加上当前人们谈论较多的某些党员干部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现象严重干扰,使学生正确理解并真正相信上述正确观点具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准备:搜集当前的热点问题及时政热点,寻找事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制作课件。
四、教法与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素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在相互交流和探究中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促进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主动质疑、探究,使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法,而且在行动上也要体现宪法的最大权威,做到严格遵守宪法,自觉按照宪法的规定办事,勇于维护宪法。
五、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话题媒体出示:我国从2001年起,规定每年的12月4日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下面是历次全国法制宣传日主题。
2001年主题是“增强宪法观念,推进依法治国”,2002年主题是“学习宣传宪法,推进民主法制建设”,2003年主题是“依法治国,执政为民”,2004年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2005年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师:五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中有四次与宪法有关,为什么?生:因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导学案主备: 审核: 【教学目标】1、熟记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原因。
2、生活中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法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3、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学习重难点】重点: 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难点: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 【学习过程】(教师寄语: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 一、导入新课:问题回顾: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国家的 2 根本大法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阅读教材“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的?(2)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3)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任务(二):阅读教材“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2)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和组织的章程共同规定了 。
为什么要这样规定?(3)有同学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你如何认为?(4)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模范的遵守宪法?学习任务(三):阅读教材“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完成下列任务。
(1)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2)宪法与公民有什么关系?公民怎样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3)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遵守宪法?【知识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1、山东省东营市原副市长陈兴銮受贿、贪污案于2010年4月29日开庭,被告人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这说明( )A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B 、国家工作人员犯法应当从重处罚C 、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做宪法和法律未授权的事D 、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做宪法和法律已授权的事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中国共产党党章C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D 、宪法3、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和组织的章程共同规定了要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这是因为()A、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D、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4. 2010年5月28日下午,南开中学为500名18岁高三学子举行成人仪式,每名参加成人仪式的学子都获得了一份由校方送出的别出心裁‘成人礼物’----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学案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二)能力:感受宪法权威,提高守法、护法能力。
(三)知识: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宪法地位的确定,不仅有一系列法律为之配套,而且要有大批国家机关和行政管理人员为之服务。
在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时候,必须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二、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板书)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板书)提问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宪法把国家权力交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人民代表大会有最高的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但这些权力的具体落实要通过各种国家机关,即人民代表大会把部分权利交给政府、法院、检察院等部门行使。
反过来说,不同性质的国家机关依据宪法行使着不同的国家权力。
(阅读教材,回答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提问:行使这些权力的机关和部门人员,如何遵守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规定?(1)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和法律禁止做的事。
(板书)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
在这种政治化社会中,“人治”代替“法治”;政府是全能的,具有巨大的权威。
而现在,这种封建残余思想还在影响着某些人的行为。
分析案例:刑讯逼供(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分析案例:厦门远华走私案(见媒体素材图片)(2)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事。
(板书)刑事诉讼法第84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案设计附件为一份关于《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教案设计,提供给您参考。
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并运用宪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视宪法、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宪法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法治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宪法相关教材、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多媒体设备或黑板、粉笔等。
3. 教学辅助材料:教案、学生手册等。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引起学生对宪法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宪法?宪法在社会中起到什么作用?请同学们做简短的思考并发表意见。
步骤二:宪法概述(15分钟)1. 讲解宪法的定义和地位,并介绍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如人权、国家制度、法治原则等。
步骤三:宪法法律体系介绍(20分钟)1. 分析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如行政法、刑法、民法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制约政府权力等。
步骤四:宪法在社会中的作用(20分钟)1. 引导学生探讨宪法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意义。
2. 结合国内外事例,让学生思考宪法对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步骤五:宪法的普及与宣传(15分钟)1. 分析宪法普及宣传的必要性和途径,如教育、媒体等。
2. 小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各组设计一则宣传海报或口号,表达宪法的重要意义和普及宣传的方式。
步骤六:课堂讨论与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就宪法与法治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2.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原则,并能够从法治的角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宪法的作用和意义,理解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结构,了解宪法的修订和解释;3.培养学生遵守宪法,尊重法律的意识,并培养其成为合法公民。
二、教学内容1. 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宪法的定义: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机构设立与权力行使的根本依据。
•宪法的作用:宪法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最高标准和基本准则。
2. 宪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宪法的体系结构:宪法由总章和各个章节组成,总章规定了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各个章节对具体的法律内容做了具体规定。
•宪法的内容:宪法包括国家的基本制度、人权和公民权利、国家机构和职权、宪法的修订和解释等方面的内容。
3. 宪法的修订和解释•宪法的修订:宪法修订需要经过程序规定的合法途径,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修订。
修订宪法需要保持宪法的稳定性和权威性,遵循适应时代发展的原则。
•宪法的解释:宪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主要是对宪法的具体条文进行理解和解释,以保证宪法在实践中得到正确的适用。
4. 遵守宪法和尊重法律•遵守宪法:全体公民和国家机关应当遵守宪法,保护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权威,发挥宪法作为最高法律的约束力。
•尊重法律:宪法的规定是法律的基础,遵守法律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也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宪法的作用和意义。
2. 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讲解宪法的概念和作用,宪法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宪法的修订和解释等知识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加深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认识。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具有争议性的宪法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举例说明宪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4. 角色扮演(3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国家机关代表和公民代表,就某一宪法条款进行争论和辩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辩论能力。
政治八年级下鲁人版第十六课第二框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学案【教师寄语】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能力:能够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知识:知道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重难点】1、重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2、难点: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学习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初步感悟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探究宪法的相关问题。
了解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治国安邦”方面的具体体现--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环节二、细读教材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87---P91页。
独立思考下列问题:(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人民通过什么方式管理国家的?(2)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分别行使哪些国家权力?(3)宪法作为最高行为准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规定体现在哪些方面?(4)我国有哪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其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哪个?(5)中国共产党应该如何模范的遵守宪法?(6)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7)宪法的尊严和权威关系到国家命运、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要增强,树立,大力宣传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8)作为青少年应该如何遵守宪法?【小结】: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表现?(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环节三、合作探究解难释疑1、师生互动,组间交流,解决自学中个人和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2、我们一起分析判断: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是行政与司法合一,政府凌驾于法律之上。
初二第十六课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学习内容
2、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的、独立负责的协调一致的工作。
——引自《中国共产党章程》本会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一切活动的根本准则,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
——引自《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同盟会一切活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准则,在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按照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开展工作。
——引自《中国民主同盟章程》议一议: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团体和组织的章程共同规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规定?
3、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隆重纪念宪法颁布实行2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宪法,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宪法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各级党校和干校都要开展宪法教育。
”“要坚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全民族的思想建设,促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
议一议:在我国,为什么要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宪法与公民有什么关系?
说一说: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
4、问题探究:
同学甲: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代表就享有最高的权利。
同学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订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谈一谈: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对吗?为什么?请谈谈自己的认识。
三、夯实基础及时反馈
1、如果国家机关的有关制度和规定与宪法相抵触,如果国家机关的活动、公民的行为违反了宪法的规定,这些都是违宪行为。
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这说明我国宪法()
A、具有最高的权威,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B、不能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C、永远不会改变,不得修改
D、违宪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2、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作为公民我们不应该()
A、树立宪法观念,增强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意识
B、违反宪法,应该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C、大力宣传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D、学习宪法、宣传宪法
3、在“以案说法”栏目中,有这样一则案例:某校高三学生张某因高考证被老师扣押而失去了语文考试的机会,他一纸诉状将所在学校告上法庭,经过调查取证,该县法院一审当庭审判:该中学扣证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判决由该校赔偿原告高考报名费219元,精神抚慰金1.5万元。
从法院依据对该案的判决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反思评价】:
◆要点整理: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掌握的基本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智闪烁:
学完本课后,我有如下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评价: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型新授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执笔人郭张奎总第课时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积极宣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权威。
2、能力:能够维护宪法的尊严,自觉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3、知识:能说出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的体现。
【学习重、难点】重点: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的具体表现
难点:理解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合作探究法、讨论、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我最棒!
针对学习目标,自学学习课本P87--91,勾画基础知识,并注意问题之间的联系。
(多媒体给出答案)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通过把交给行使。
人民代表大会又将分别交给等部门行使,这就形成了不同的。
2、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政府行使,法院独立行使,检察院独立行使。
我国的各级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据行使着不同的权力。
3、宪法成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准则,具体表现为:一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做的事;二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做宪法做的事;三是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不得做宪法的事。
4、公民守法首先要遵守,增强的意识,树立,大力宣传。
5、作为青少年,首先应当;其次;还要以。
6、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①宪法是一切的最高行为准则;②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的最高行为准则;③宪法是全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7、违宪行为是违反的行为。
在我国一切违宪行为都要受到的追究。
二、合作共进探究提高
1、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我深知,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我一定忠诚度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竭诚为国家和人民工作,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
吴邦国委员长说:“这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并选举我担任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同全体代表一道,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忠实模范的遵守宪法,尽心竭力的做好工作,竭诚为祖国、为人民服务。
”
温家宝总理说:“我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一定要以人们给我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忠实地履行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不负众望。
”
想一想:国家领导人为什么都一再说自己要忠实模范的遵守宪法?
说一说:你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应怎样忠实模范的遵守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