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基础之绪论

机械基础之绪论

机械基础之绪论
机械基础之绪论

_ 机械基础 _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1

_ 机械基础__学科电子教案2

机械制造基础概论复习

机械制造基础概论复习 单选题2分*15题=30分,判断题2分*20题=40分,简答题6分*5题=30分 一、工程材料 金属和合金的力学性能。 P5强度塑性硬度屈服强度弹性极限零件设计时对塑性材料采用屈服强度;脆性材料采用强度极限 铁碳合金杂质对碳钢机械性能的影响。P13 S热脆现象P冷脆现象 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P18 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实质、工艺特点和应用范围。 P19 回火温度是决定淬火钢件回火后硬度的主要因素,中碳钢调质处理,低碳钢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 常用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P13 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非金属材料:陶瓷性能、高硬度、韧性差 二、铸造:P31设置冒口的目的、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的原因、P39离心铸造特点. 三、锻造加工:P31金属的塑性变形原理(位错)、P52自由锻基本工序及应用、P55-56模锻基本工序及应用、P49各种金属的可锻性、 四、焊接 P66电弧焊应用、P71电阻焊种类及应用,P72摩擦焊种类及应用,P72钎焊原理 五、切削加工:P85切削用量三要素,P91 刀具寿命 机械加工质量:P84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 P94车削加工、P95钻孔加工. 六、特种加工:P100电火花加工原理。 七、P128-129数控加工及应用、P131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简答题 1、铸铁种类的根本区别何在?碳的存在形式,化合物为白口铸铁,片状石墨为灰口铸铁,球状石墨为球墨铸铁,团絮状石墨为可锻铸铁。P14-16 2、钢的热处理方法有几种?各有何作用?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退火,降低材料硬度,改善组织和性能;正火,功能与退火类似、但采用空气冷却得到组织较细;淬火,提高材料硬度;回火减少淬火后工件内应力。P18-19 3、铸件的壁厚为什么不能太薄,也不宜太厚,而且尽可能厚薄均匀? 太薄会降低充型能力;太厚,易产生缩松和缩孔。P29 4、为什么铸铁的铸造性能比铸钢好?铸钢流动性比铸铁差。P33 5、什么是热变形?什么是冷变形?各有何特点?生产中如何应用?P49 6、金属在规定的合理锻造温度范围以外进行锻造,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P51 7、常用电弧焊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66-68 8、钎焊有什么特点?应用范围如何?P72 9、试述车床上能完成的主要工作。P94 10、在车床上钻孔与在钻床上钻孔有何不同?P94-95 gdut2011machine@https://www.doczj.com/doc/6c14566908.html, 密码:gdut2011

机械制造基础(专)--学案答案概要

《机械制造基础》(专科)学案 课程名称: 机械制造基础 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学生根据学案学习完每章节内容后,完成每章节练习题,并在期末考试期间上交完成的学案。 第一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本章内容概述 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使用性能决定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工艺性能是材料对某种加工工艺的适应性,决定了是否易于加工。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2.掌握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的表征方法及意义。 三、本章知识点 1.强度、塑性概念。 2.低碳钢的拉伸曲线的意义,各个阶段发生的变化。 3.强度指标: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表征意义。 4.塑性指标: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的表征及意义。 4.布氏、洛氏、维氏硬度的实验方法,主要特点、应用范围及优、缺点。 5.金属冲击试验-冲击韧性的表征及意义。 6.交变应力作用下疲劳试验的原理及应用,疲劳破坏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 7.低应力脆断产生的原因,断裂韧度的表征及意义。 四、本章习题 1.什么是应力?什么是应变? 材料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或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称为应变。

一、本章内容概述 材料性能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金属原子排列的规律和结构缺陷,本章主要介绍金属晶体结构及晶体缺陷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相图的建立及分析、铁碳合金相图等。 二、学习目标 1.掌握钢在结晶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2.掌握铁碳合金相图。 三、本章知识点 1. 晶体结构概念:晶格、晶胞、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2. 晶体缺陷类型:点、线、面缺陷,晶体缺陷类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金属结晶过程:晶核形成、晶核长大;晶粒度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和控制方法 4. 合金、组元、相、合金相结构、固溶体、金属化合物等概念和彼此间的关系 5. 合金的晶体结构特点和基本组织类型,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的性能 6. 二元合金状态图建立方法和匀晶状态图、共晶状态图、包晶状态图的构成特点和分析 7. 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及性能特点 8. Fe-Fe3C状态图的特性点、特性线和区域构成特点、应用 9. 铁碳合金相图的结晶过程分析:合金组织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其室温组织性能随成分的变化规律 10.杂质元素对碳钢的影响:有利、不利 11.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和碳素工具钢的牌号、组织性能特点及应用 12.铸铁的石墨化过程、铸铁的分类 13.灰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蠕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特点及应用 四、本章习题 1.常见的晶体结构类型? 答:(1)NaCl晶体(2)CsCl晶体(3)CO2晶体(4)金刚石晶体(5)石墨晶体

《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4—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 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

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O1A1/OA,q1=O1B1/OB,r1=O1C1/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简称正(斜)二测图;

机械基础教案一(上课用)

课程:机械基础第 1 页 授课日期:班级: 课题: 绪论 目的要求: 掌握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重点难点: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教学方法、教具: 讲授 作业布置:教案审批: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内容 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和液压与气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3、课程任务 学以致用 二、机器、机构、机械、构件和零件 1、机器与机构 机器——人们根据使用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从而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构件系统。 2、零件与构件 零件——机器及各种设备的基本组成单元。 构件——机构(由许多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的构件组成的)中的运动单元体。

第 2 页

三、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1、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低副——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转动副 移动副 螺旋副 高副——两构件之间作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 滚动轮接触 凸轮接触 齿轮接触 2、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低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小,较耐用,传力性能好 摩擦损失大,效率低 不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高副特点: 单位面积压力较大,两构件接触处容易磨损 制造和维修困难 能传递较复杂的运动 3、低副机构与高副机构 低副机构——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 高副机构——机构中至少有一个运动副是高副的机构。 四、机械传动的分类

机械制造基础 知识点汇总

第1章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概论 1.1 金属及合金的基本性能 2、强度指标:屈服点σs ;屈服强度σ 0.2;抗拉强度σb (判别金属材料强度高低的指标) 3、塑性:金属发生塑性变形但不破坏的能力。 5、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布氏硬度:用符号HBW 洛氏硬度:用符号表示 HR 表示 二、习题 1、单项选择题 (1)符号σb 表示材料的 () A 、屈服强度 B 、抗拉强度 C 、疲劳强度 D 、断裂强度 (2)拉伸实验时,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B ) A 、屈服点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D 、疲劳极限 2、多项选择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氏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 B 、洛氏硬度用符号HR 表示 C 、洛氏硬度用符号HBW 表示 D 、布氏硬度用符号HR 表示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CD ) A 、布氏硬度的压痕面积大,数据重复性好,用于成品的测定 B 、洛氏硬度的操作简便,硬度值可以直接读出,压痕较小 C 、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度 D 、金属材料在指定循环基数的变荷作用下,不产生疲劳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3、判断题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

4、填空题 强度按力的性质有___、___、___。 5、简答题 简述拉伸低碳钢过程,拉伸曲线的变化以及金属变形 答案:1、B B 2、AB BCD 3、√ 4、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5、在力到达Fe 之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L 线性增加,超过Fe 以后不仅有弹性变形还有塑性变形,形成永久变形,到Fs 以后出现塑性变形,出现屈服现象,进入强化阶段。 1.2 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及结晶过程 一、知识点整理 1、内部原子在空间按一定次序有规律的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反之为则为非晶体晶体具有。 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 等特征,非晶体则反之。 2、晶体中源于排列规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征的最小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变化,因此,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代表晶格特 3、常见的纯金属晶格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 4、如果晶体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称为单晶体。实际使用的金属材料多由许多位向不同的小单晶体组成,成为多晶。 5、只有用显微镜才能看到晶粒。 6、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晶粒大小、形状和分布称为显微组织。 7、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与非金属融合)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 质。 8、组成合金的元素称为组元,可以是纯金属和非金属的化学元素,也可以是某些稳定的化合物 。 9、合金系是由两种以上的组元,按不同的比例浓度配制而成的一系列合金。按组元的数目不同,合金可分为二元合金系、三元合金系及多元合金系。

机械制图教案教学设计(一).doc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务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年月日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析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教学方法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重、难点及其化解方法学习重点: 1、图线及图幅等的制图基本规定; 2、圆弧连接的分析及画法; 3、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 化解方法: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提示与讲解; 2、学生通过写学习记录、分组讨论、总结答辩化解难点。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课程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机制3Z 姓名:缪润亭 学号: 09321323 关于蒸汽机的故事: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2.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1.机器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 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机器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构造、用途和功能也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实例1: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实例2:小型压力机 2.机器与机构的共有特征 1)人为的实物(机件)组合体。 2)各个运动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3.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作有用的机械功,而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常我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机器的种类很多,但基本机构的种类不多,最常用的机构有: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间歇运动机构。 二、机器的组成 1.按功能分析机器的组成 就功能来说,一般机器主要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动力部分传动部分工作部分 控制部分 动力部分——是机器工作动力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是机器特定功能的执行部分。比如:汽车的车轮、起重机的吊钩、机床的刀架、飞机的尾舵和机翼以及轮船的螺旋桨等。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比如:汽车的变速箱、机床的主轴箱、起重机的减速器等。 控制部分——控制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比如:汽车的方向盘和转向系统、排挡杆,刹车及其踏板,离合器踏板及油门等就组成了汽车的控制系统。 实例3:分析自动洗衣机的组成 2.按结构分析机器的组成 静联接动联接协调组合 零件构件机构机器 与动力源 静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不能也不允许发生变化的联接。 动联接:被联接件的相对位置在工作时能够按需要变化的联接。 构件是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几个零件装配而成的刚性结构(如内燃机中的曲轴,连杆)。零件是组成机器的最基本单元(即制造单元)。通用零件——机器中普遍

机械制图教案(完整版)

绪论 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1、图样的定义 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图样。 2、《机械制图》是研究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原理和方法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 3、主要内容 (1)制图的基本规定 (2)几何作图 (3)正投影法与三视图 (4)轴侧图 (5)组合体视图 (6)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7)常用件的特殊表示法 (8)零件图 (9)装配图 二、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对空间想象和形象思维能力; 4、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5、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严格遵守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和有关的技术标准; 2、掌握正确的看图和画图方法; 3、反复实践,提高看图和画图技能。 单元 1 绘制平面图形 1.1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一、图板 二、丁字尺 三、三角板 四、圆规和分规 五、曲线板 六、比例尺 引言 前面我们讲述了常用绘图工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和注意点,那么在实际的绘

图工作中我们应如何使用工具正确的绘图呢? 教学内容正文 线段的等分法 一、平行线法 二、分规试分法 圆的等分法 一、圆的六等分 二、圆的五等分 三、圆的任意等分 椭圆的画法 椭圆的长轴和短轴:两条相互垂直而且对称的轴。 椭圆的几何性质:自椭圆上任意一点到两定点(焦点)的距离之和恒等于椭圆的长轴。 椭圆的画法 1、理论画法:(同心圆法) 2、近似画法:(四心圆法) 求出画椭圆的四个圆心和直径,用四段圆弧近似地代替椭圆。 已知:长轴 AB 短轴 CD (1)画出相互垂直的且平分的长轴AB和短轴CD; (2)连接AC,并在AC上取CF=OA-OC; (3)作AE的中垂线,与长、短轴分别交于O 1、O 2 ,再作对称点O 3 、O 4 ; (4)以O 1、O 2 、,O 3 、O 4 各点为圆心,O 1 A、O 2 C、O 3 B、O 4 D为半径,分别画弧, 即得近似的椭圆。 注意:取线段要准确,四段圆弧两两相接于1、2、3、4点,必须注意连接处的光滑过渡。 具体作图如下图: 斜度和锥度 一、斜度 1、斜度的概念:指一直线(平面)相对与另一条直线(或平面)的倾斜程度,其大小用该两直线(或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来表示。 斜度 = tanα = CA/AB = H/L 斜度 = (H-h)/L

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多学时) 一、填空题 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构件是机器的基本单元。机器由机构组合而成,而机构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组成。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是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 部分,传动部分组成。汽车的变速箱属于控制部分。 3、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因强度不足而出现的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 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的 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的泄露;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4、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应力可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5、在静应力作用下,零件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

形式是疲劳断裂 。在接触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在挤压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表面塑性变形或表面压溃。 6、根据工作条件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根据破坏部位和破坏形式的不同,机械零件的强度可分为体积强度和 表面强度;

7、根据摩擦副的运动状态可将摩擦分静摩擦和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根据摩擦副的摩擦状态可分为干摩擦、边界摩擦、液体摩擦、混合摩擦。 8、一个机件的磨损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磨合磨损阶段; (2)稳定磨损阶段;(3)剧烈磨损阶段。 9、磨损根据磨损机理和破坏特点可分磨损、粘着磨损、________磨损、 表面疲劳磨损、腐蚀磨损。 10、机械中的润滑形式有流体润滑、润滑、弹性流体动力润滑、边界润滑、 混合润滑。其中流体润滑又有流体静力润滑和流体动力润滑两种情况。 11、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铸造锡基和铅基轴承合金、 工程塑料、橡胶。 12、机械零件的材料选用原则是使用、工艺、经济性。 13、实行机械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基础大纲

1 目录 I 考查目标 (2)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 III 考查内容及参考书..................................................................... 2 2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I 考查目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大类四年制本科的主干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先进制造哲理,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切削与磨削加工原理,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设计,机械装配工艺,机械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初步学会根据不同的加工要求正确地选择加工方法和常用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刀具);初步具有分析、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质量问题的能力及制订工艺规程的能力;初步具备对制造系统、制造模式选择决策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 通常有以下几种题型: (一)名词解释: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二)填空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简答题:5题,每小题5分,共25 分 (四)分析题:3题,每小题10 分,共30分 (五)计算题:4题,每小题15分,共60 分 (说明:以上题型及分值分配仅作参考,根据需要可作调整) III 考查内容及参考书 (一) 机械制造技术概论 1、教学内容 (1)制造、制造系统与制造技术的概念; (2)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先进制造哲理与先进生产模式; (4)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分类。 2、基本要求 (1)掌握制造、制造系统与制造技术的概念; (2)了解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了解先进制造哲理与先进生产模式; (4)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机械制造工艺方法与分类。 3

10《机械制造基础》考研复习大纲(_卢秉恒_

503《机械制造基础》考研复习大纲 绪论 了解机械制造业的作用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1生产过程与组织 了解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决策和实施途径。掌握制造过程与生产组织。 2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了解并掌握机械零件加工表面形成过程,掌握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熟悉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了解并掌握刀具应具备的性能,熟悉常用刀具材料牌号及其含义。理解定位和夹紧的基本慨念,熟练地运用基本理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3切削过程及控制 理解切削运动与切削用量、刀具切削部分的构造要素和刀具角度的基本概念。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合理选择刀具材料和角度、切削用量提高生产力。 4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理解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基本概念。了解工艺系统静态误差、动态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掌握加工精度统计分析和提高加工

质量的途径。 5工艺规程设计 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基本概念。了解工艺规程的作用并掌握其设计步骤。熟悉定位基准的选择,掌握工艺路线的拟定。熟练计算工艺尺寸链。了解机械装配生产过程,熟悉机械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熟练计算装配工艺尺寸链。 6先进制造技术 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内容和发展方向。熟悉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虚拟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 预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金工实习。 参考教材: 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袁国定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周泽华.金属切削原理.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朱正兴.机械制造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曾志新等.现代制造技术概论.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重点要点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重点 一、课程目的和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之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它包含了热加工中的铸造、锻压、焊接及冷加工中的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概论及金属切削加工等方面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最主要的加工方法,综合性和概括性强是本课程的突出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具有机械制造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及零件加工工艺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及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铸造生产(课本上册第六章金属的液态成型) 6.1 合金的液态成型工艺理论基础 6.2 常用液态成型合金及其熔铸 6.3 砂型铸造方法 6.4合金液态成型件的结构工艺设计 6.5 特种铸造 重点掌握:铸造生产的基本概念和工艺特点;合金的铸造性能;铁铸件的生产;铸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分析; 第二篇:锻压生产(课本上册第七章金属的塑性成型) 7.1 金属的塑性成型工艺基础 7.2 金属的锻造 7.3 板料冲压 7.4 金属的其他塑性成型方法 重点掌握: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自由锻造;模型锻造;板料冲压; 第三篇:焊接生产(课本上册第八章金属的焊接成型) 8.1 焊接工艺基础 8.2 溶化焊 8.3 其他焊接方法 8.4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8.5 焊接件结构工艺设计 重点掌握:焊接的基本概念;溶化焊;常用金属的焊接;焊接件的结构设计; 第四篇:金属切削加工(课本下册) 第一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1 切削运动及刀具结构 1.2 金属切削基本规律 1.3 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1.4 金属切削效益分析 重点掌握:金属切削基本规律;刀具结构以及刀具磨损与耐用度;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简介 2.1 金属切削机床基本知识 2.2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

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一)(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数控技术系(部)教师陈贵荣 “机械制图与测绘” 总课时:100 学习任务数:5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日

课程名称机械制图与测绘学习任 务 绘制平面图形课时数12节 上课日期教学周1-2 审批: 年月 日 教学班级12数控技术高2班 学习目标1、能说出常见绘图仪器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2、能说出常见图线的名称及画法; 3、会等分线段和圆周、作圆内接正多边形; 4、会分析圆弧连接类型并完成简单的圆弧连接; 5、能说出机械制图中字体的写法,并能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字体; 6、能说出学生用标题栏的确定方法及与看图方向之间的关系; 7、能说出制图中比例的含义; 8、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A4上绘制较复杂的平面图形; 9、学会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技巧; 10、学会写反思及总结。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特点:授课班级是中职一年级的工科学生,性格活泼,对学习实际的操作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表现欲望,比较喜欢团队的学习形式,非常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但是理论基础较差,表达能力欠缺。 知识基础:学生在初中时学习过物理和数学,有一定的空间立体感,但总的来说基础较薄弱。

学材及分 析1、学材: 教材、课件、与学习任务配套的工作页 2、媒体教具 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适用于一个班的理论教学和反馈教学的教室。 3、工具设备 绘图仪器、模型、绘图纸 4、学习环境 分组讨论区、成果展示区、优秀作品陈列区 教学方法 1、以任务引领教学,创设职业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做中学,做中教”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学生的个体差异优势互补来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的目标,本任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讨论法和集中讲授法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在实施过程中模拟企业的“班组长责任制”。负责人就相当于“班组长”,每个组员都需要承担其中一项,负责人的职责是给每个组员分配任务、督促全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 4、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监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指导和调整教学,保证目标的实现。

《机械制造基础》一体化教案2

《机械制造基础》一体化教案2 学年第1 学期课程类型: 一体化授课班级: 机电15 授课教师: 蔡文华xx 年10 月 09 日课题名称锻压工艺基础授课课时4教学目标 1、锻压工艺概述(生产特点、适用范围、发展趋势)。 2、铸造工艺基础(塑性变形过程、组织性能变化、锻造性)。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5、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实训课时2理论课时2授课日期xx、 10、17- 10、21教具多媒体、实物、挂图教学重点锻造工艺概论教学难点锻压工艺基础教学回顾说明任课教师签名:蔡文华专业部主任签名: 蔡振坚日期: 10、10 教学过程 第页 一、组织教学。(5分钟) 1、点名并登记好出勤情况。

2、讲解注意事项、检查学生自身安全隐患并排除。 3、让学生合编成几个小组、以小组组长为每组负责人。 二、导入新课。(5分钟)铸造是金属液态成形的一种方法,它能铸造各种尺寸、形状复杂的毛坯货零件,铸造具有实用性广、成本低廉的特点,是机械零件毛坯或零件成品热加工的一种重要工艺方法。本节开始将对铸造工艺概论基础知识进行讲解。铸造工艺生产特点,在本讲开始,将讲解另外一种关于制造机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方法,即锻压法。 三、理论新授。 (一)锻造工艺概论(35分钟)(重点讲解) 1、锻造生产的特点锻压是一种借助工具或模具在冲击力或静压力作用下,对金属坯料施加外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改变尺寸、形状及性能,用以铸造机械零件或零件毛坯的成形加工方法。它是锻造和冲压总称。锻压包括轧制、挤压、拉拨、自由锻造、模型锻造、冲压等加工方法,其典型工序实例如图所示。 锻造件特点:晶粒细化、组织致密;具有连贯的锻造流线,力学性能好。优点:(1 )能改善金属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2 )节省金属材料。与直接切削钢材的成形相比,还可以节省金属材料的消耗,而且也节省加工工时。 (3 )生产效率较高。

机械基础绪论

机械基础绪论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机械基础《绪论》一填空题 1、机器是执行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与信息。 2 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一般机器是由部分、部分和装置三部分组成。 4、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5、运动副是两构件直接接触组成的连接。 6、按两构件的接触形式的不同,运动副可分为和。 7、现代工业中主要应用的传动方式有:传动、传动、 传动和电气传动等四种。 8、低副是指两构件以接触的运动副,高副是指两构件以_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 9、按两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低副分为、、。 10、齿轮的啮合属于副。 二判断题 1、传动的终端是机器的工作部分。() 2、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3、机构就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4、构件是一个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整体,它可以是单一整体,也可以是几个相互之间 没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组合而成的刚性体。() 5、铰链连接是转动副的一种具体形式。()

6、内燃机的连杆构件上的螺栓和螺母组成螺旋副。() 7、车床上的丝杠与螺母组成螺旋副。() 8、高副是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所以承受载荷时单位面积压力较小。() 9、火车轮子与导轨组成转动副。() 10、键与滑移齿轮组成移动副。() 11、齿轮机构中啮合的齿轮组成高副。() 12、高副比低副的承载能力大。() 13、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低副的机构称为低副机构。() 14、机床的主轴是机器的工作部分。() 15、电气传动是一种最基本的传动方式。() 16、自行车的链轮与链条组成转动副。() 17、机构中所有运动副均为高副的机构称为高副机构。() 18、轴和滑动轴承组成高副。() 19、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0、机械传动是最基本的传动方式。() 三填空题 1、我们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A.机器 B.机构 C.机械 D.机床 2、机床的主轴是机器的()。 A.动力部分 B.工作部分 C.传动部分 D.自动控制部分 3、下列运动副中属于高副的是()。 A.螺旋副接触 B.带与带轮接触 C.活塞与汽缸壁接触 D.凸轮接触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机械基础》授课教案 第1讲机械概述、力的基本性质 课题:绪论、机械概述、力的基本性质 课型:课堂讲解 目的要求:1、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 2、掌握机器的概念、术语及组成 3、掌握材料的性能 4、掌握力的概念、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 重点难点:1、机器的概念和术语 2、力的概念、基本性质、物体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3、材料的性能

教具: 教学方式及时间分配:课时总计16课时,教师课堂讲解重点内容, 学生复习2节、考试2节。 复习与课外作业:安排学生复习、预习;作业 第1章机械概述 绪论 1、课程的性质:机械专业的综合基础课(我们为非机械专业) 2、课程内容: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机械零件、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等方面 的基础知识。适当补充机械识图知识。 3、学习方法:教师重点讲解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预习和复习相结合 4、目的要求:1)了解和掌握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学(自学)、机械零件、机械传动与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2)能看懂机械原理图和结构图;3)初步具有使用、维护

一般机械的能力;4)初步具备分析一般机械的能力、 机器的概念及组成 (一)机器的概念 1、机械: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2、机器:人工物体组合,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够转换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的机械。 3、机构:人工物体组合,各部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的机械。 构件:相互之间能作相互运动的机件。 零件:机械的构成单元。 零件与构件的区别:零件是制造单元,构件是运动单元,零件组成构件,构件是组成 机构的各个相对运动的实体。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机构只是完成传递运动、力或改变运动形式,同时机构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机器的组成 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由四部分组成 原动机部分(动力装置): 作用是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机器各部分的运动。 执行部分(工作机构):机器中直接完成具体工作任务。 传动部分(传动装置): 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 操纵或控制部分: 显示、反映、控制机器的运行和工作。 教学后记: 三、金属材料的性能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金属材料在各种加工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使用性能:金属零件在使用条件下材料所表现出来的性能。使用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力学性能。 (一)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

基础卢秉恒机械制造基础

参考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于骏一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卢秉恒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第一章绪论 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重点要求:制造活动的定义;生产类型与组织形式;零件的制造过程。 第二章切削过程及控制 基本概念;刀具角度;刀具种类;刀具材料;刀具选用;金属切削层的变形;切屑的类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的磨损与破损、刀具生命及刀具状态监控;切削用量;磨削机理 重点要求:刀具的角度;刀具的材料;切削力;磨削机理 第三章基准及其工件安装基础 机床夹具的概念、用途和分类;基准概念;定位原理及其夹紧机构;定位误差及其计算;工件的安装方案设计。 重点要求:定位原理及其应用;夹紧的基本概念;定位误差计算。 第四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 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和镗削加工方法;机床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型号。 重点要求:常用机床和加工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主要和应用。 第五章机械制造质量分析与控制 机械加工精度与误差;工艺过程的统计分析;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重点要求: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引起的误差;工艺系统受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内应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误差;加工误差的正态分布规律及其计算与分析方法;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器使用性能的影响;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响加工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因素。 第五章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及设计原则和所需的原始资料;工艺规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时间定额的确定;工艺方案的经济分析;机器装配与装配工艺系统图;装配精度与尺寸链;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装配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性评价;机器装配工艺性评价。 重点要求: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零件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常用装配方法及其部件(或产品)的装配方法确定;面向不同装配方法的装配尺寸链计算。 注:教材后面的思考和练习题要求了解及掌握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学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9机制3Z 姓 名: 缪润亭 学 号: 09321323 关于蒸汽机的故事:1688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尼斯·帕潘,曾用一个圆筒和活塞制造出第一台简单的蒸汽机。但是,帕潘的发明没有实际运用到工业生产上。十年后,英国人托易斯·塞维利发明了蒸汽抽水机,主要用于矿井抽水。1705年,纽克曼经过长期研究,综合帕潘和塞维利发明的优点,创造了空气蒸汽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机械的组成及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 2.了解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3.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机械的基本组成; 2.掌握机器、机械、机构、零件等概念。 难点:机器与机构的区别。 教学手段与方式: 课堂讲授 教学内容: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机械基础绪论教案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第二节机械分析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绪论 第一节机械的组成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它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一、机器与机构 在现代的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随处都可见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例如:洗衣机、缝纫机、内燃机、拖拉机、金属切削机床、起重机、包装机、复印机等。 机器——一种人为实物组合的具有确定机械运动的装置,它用来完成一定的工作过程,以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 机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件通过活动联接形成的构件系统。 1.机器的分类( 按工作类型的不同分) 动力机器——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电动机、蒸汽机、发电机、压气机等。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如:机床、织布机、汽车、飞机、起重机、输送机等。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如:复印机、打印机、绘图机、传真机、照相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