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其他长期筹资-租赁分析的基本方法——比较现金流出总现值
- 格式:pdf
- 大小:156.95 KB
- 文档页数:3
(三)融资租赁1.折旧计算2.决策指标:租赁净现值折现率:有担保税后债务成本3.承租人现金流量确定(1)若期末所有权不转移【提示】因为期末所有权不转移,因此变现价值为0,变现损失=账面净值=计税基础-已提折旧(2)若期末所有权转移4.借款购买的相关现金流量【提示】按照9章原理计算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例13-3】A公司是一个制造企业,为增加产品产量决定添置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将使用4年。
公司正在研究应通过自行购置还是租赁取得该设备。
有关资料如下:(1)如果自行购置,预计设备购置成本10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5年,折旧时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
4年后该设备的变现价值预计为30万元。
设备维护费用(保险、保养、修理等)预计每年6万元,假设发生在每年年末。
(2)B租赁公司可提供该设备的租赁服务,租赁期4年,年租赁费25万元,在年初支付。
租赁公司负责设备的维护,不再另外收取费用。
租赁期内不得撤租。
租赁期届满租赁资产所有权不转让。
(3)A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0%,税前借款(有担保)利率为10%。
【补充要求】判断租赁性质,计算租赁净现值,并决策。
【解析】1.租赁方案(1)判断租赁税务性质。
该合同符合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可使用年限的80%等),租赁费每年25万元,不可在税前扣除。
(2)租赁资产的计税基础。
由于合同约定了承租人的付款总额,租赁费是取得租赁资产的成本,全部构成其计税基础:租赁资产的计税基础=25×4=100(万元)高顿财经CPA培训中心(3)折旧抵税。
按同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计提折旧费:租赁资产的年折旧额=(100-5)÷5=19(万元)每年折旧抵税=19×20%=3.8(万元)(4)期末资产变现。
该设备租赁期满所有权不转移,期末资产变现流入=0万元期末资产账面价值=100-19×4=24(万元)期末资产变现损失=0-24=-24(万元)期末资产变现损失减税=24×20%=4.8(万元)(5)各年现金流量。
第十三章其他长期筹资
第一节租赁
五、经营租赁决策分析
〔1〕如果自行购置该设备,预计购置本钱1 260万元。
该项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购置本钱的5%。
2年后该设备的变现价值预计为756万元。
〔2〕营运本钱〔包括维修费、保险费和资产管理本钱等〕每年66.67万元。
〔3〕A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投资工程的资本本钱为12%。
补充要求:计算A公司的损益平衡租金。
承租人损益平衡租金计算的正确性,可以通过表13-2验证。
置相同。
因此,租金低于501.49万元,A公司才会选择租赁方案。
六、融资租赁决策分析
一项租赁合同,只要是长期的、不可撤销租赁,在财务上都属于融资租赁。
〔一〕决策方法:净现值法
〔二〕折现率确实定
〔三〕现金流量确实定
1.如果租赁合同符合税法关于承租人租金直接抵税的要求〔税法的经营租赁、可抵扣租赁〕
承租人现金流量〔租赁相比自行购置的差量净现金流量〕
〔1〕假设合同约定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等营运本钱由承租人承担。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财务成本管理第十三章 其他长期筹资知识点:租赁分析的折现率和租赁决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详细描述:(一)租赁分析的折现率 计算租赁挣现值使用什么折现率,是个曾经长期争论的问题。
从原则上说,折现率应当体现现金流量的风险,租赁涉及的各种现金流风险并不完全相同,应当使用不同的折现率。
【提示】除非租赁涉及的金额巨大,在实务中的惯例是采用简单的办法,就是统一使用有担保的债券利率作为折现率。
(二)租赁决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在前面的租赁分析中,我们把资产的投资决策和筹资决策分开考虑,并假设该项投资本身有正的净现值。
这种做法通常是可行的,但有时并不全面的。
有时一个投资项目按常规筹资有负的净现值,如果租赁的价值较大,抵补常规分析负的净现值后还有剩余,则采用租赁筹资可能使该项目具有投资价值。
经过租赁净现值调整的项目净现值,称为“调整净现值”。
项目的调整净现值=项目的常规净现值+租赁净现值例题:1.下列有关租赁决策的折现率确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租赁费租赁费现金流的折现率应使用有担保的债券利率,它比无风险利率稍高一些。
折旧抵税额折旧抵税额的风险比租金大一些,折现率也应高一些期末资产余值多数人认为,资产余值应使用项目的必要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A.租赁费定期支付,类似债券的还本付息,折现率应采用类似债务的利率B.折旧数额相对稳定,折现率应低于租赁费的折现率C.持有资产的经营风险大于借款的风险,因此期末资产余值的折现率要比借款利率高。
D.多数人认为,资产余值应使用项目的必要报酬率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折现率。
正确答案:B解析:折旧抵税额的风险比租金大一些,折现率也应高一些,选项B错误。
2.附带认股权证债券的筹资成本(1)计算方法:附带认股权债券的资本成本,可以用投资人的内含报酬率来估计。
(2)成本范围计算出的内含报酬率必须处在债务的市场利率和税前普通股成本之间,才可以被发行人和投资人同时接受。
如果它的税后成本高于权益成本,则不如直接增发普通股;如果它的税前成本低于普通债券的利率则对投资人没有吸引力。
续【例13-1】补充要求:(1)附带认股权证债券的税前资本成本;(2)判断投资人是否接受此投资;(3)为了提高投资人的报酬率,发行公司可采取哪些措施调整附带认股权证的条款。
(4)发行公司应如何调整票面利率,投资人可以接受?【解析】购买1组认股权证和债券组合的现金流量如下:第1年年初:流出现金1000元,购买债券和认股权证;第1—20年,每年利息流入80元;第10年年末:行权价差收入(34.58-22)×20=251.6(元);第20年年末,取得归还本金1000元。
【答案】(1)80×(P/A,IRR,20)+251.6×(P/F,IRR,10)+1000×(P/F,IRR,20)-1000=0 根据上述现金流量计算内含报酬率(试误法或用计算机的函数功能):9.13%。
(2)因为内含报酬率低于普通债券利息率10%,投资人不接受。
(3)提高投资人的报酬率,发行公司需要降低执行价格或提高债券的票面利率。
(4)1000×i×(P/A,10%,20)+251.6×(P/F,10%,10)+1000×(P/F,10%,20)-1000=01000×i×8.5136+251.6×0.3855+1000×0.1486-1000=0i=8.86%。
(四)认股权证筹资的优缺点【例题3·多选题】某公司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
公司计划发行10年期限的附认股权债券进行筹资。
一、租赁【*14年修订*】1.概念○1类型:直接租赁、杠杆租赁(出租人支付20%~40%,剩下的用引入资产做抵押借入)、售后租回○2租赁费用:包括出租人全部出租成本(租赁资产购置成本、营业成本、利息)和利润(收入大于成本的)a.报价形式:分别约定租赁费、利息、手续费:购置成本XX,分X年,按X计息,收手续费XX;分别约定租赁费用和手续费:租赁费XX,手续费XX;约定一项综合租赁费用,没有分项价格:租赁费XX,分X年,每年XX;b.不完全补偿租赁:租赁费不足以补偿租赁资产的全部成本的租赁;完全补偿租赁:租赁费用超过资产的全部成本;○3租赁撤销(←对承租人来说),不可撤销是指不可单方面撤销○4租赁资产维修(←对出租人来说),毛租赁:出租人负责维修;净租赁:承租人负责维修;○5经营租赁:典型的是短期【最主要区别】、可撤销、不完全补偿的毛租赁;融资租赁:典型的是长期【最主要区别】、不可撤销、完全补偿的净租赁;2.租赁会计处理○1融资租赁区分:a.租赁期>=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满足一项即可)b.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用有债务担保的税【前】利率折现)>=租赁开始日公允价值的90%;(考虑前三即可)c.租赁期满,租赁资产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d.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购买价格远低于行权时公允,预期承租人会行权;e.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不做重新改制,只有承租人能使用○2经营租赁:承租人不将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各项直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融资租赁:承租人将租赁资产、租赁引起的债务分别列入资产负债表,提折旧;而出租人不列入报表;3.租赁税务处理→【按会计对融资租赁的分类】【*14年修订处*】○1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租赁期均匀扣除;○2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租赁费支出,构成租入资产价值的部分提取折旧,分期扣除;○3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合同约定付款总额:合同约定付款总额+承租人签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计税基础合同未约定付款总额:该资产公允+承租人签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计税基础4.租赁决策分析【*14年修订处*】结论:○1经营租赁中:在有效市场中,承租人的现金流出就是出租人的现金流入,双方处于零和博弈,双方无法实现双赢。
第十三章其他长期筹资第一节租赁一、租赁的主要概念租赁是指资产的所有者(出租人)授予另一方(承租人)使用资产的专用权并获取租金报酬的一种合约。
(一)租赁的类型(二)租赁费用的报价形式二、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P339三、租赁的会计处理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满足以下一项或数项标准的租赁属于融资租赁:(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价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3)租赁期占租赁资产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通常解释为等于或大于75%);(4)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通常解释为等于或大于90%)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做重新改制,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除融资租赁以外的租赁,全部归入经营租赁。
从会计角度看,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主要目的是分别规定计入损益的方式,准确说是费用化租赁和资本化租赁的区分。
四、租赁的税务处理税务上采用会计准则对于融资租赁(资本化租赁)和经营租赁(费用化租赁)的分类方法和确认标准,会计的资本化租赁就是税务的不可直接抵扣租赁,会计的费用化租赁就是税务的可直接抵扣租赁。
【提示】我国2008年生效的所得税法,使税务的租赁分类与会计的分类一致起来,但是与财务上的分类仍可能不一致。
一项租赁合同,只要是长期的、不可撤销租赁,在财务上都属于融资租赁,需要采用融资租赁的决策分析方法,而不管它在会计上是否需要资本化,也不管它在税务上是否可以直接扣除。
五、经营租赁决策分析【提示】财务管理中的经营租赁是指短期的可撤销的租赁。
(一)基本原理假设拟使用资产已经通过投资评估,在此基础上比较自行购置和租赁取得的成本,选择平均年成本小的方案为优。
【理解】自行购置的平均年成本可以理解为税后租金的上限,也被称为损益平衡租金。
(二)损益平衡租金1.承租人的损益平衡租金【例13-1】A公司是一个制造企业,为增加产品产量决定添置一台设备,预计该设备将使用2年。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财务成本管理
第十三章 其他长期筹资
知识点:租赁分析的基本方法——比较现金流出总
现值
● 详细描述:
租赁净现值=租赁的现金流量总现值-借款购买的现金流量总现值
租赁净现值>0,租赁方案可行;
租赁净现值<0,租赁方案不可行。
【提示】计算现值使用的折现率,通常使用有担保的债券利率。
例题:
1.某企业已决定添置一台设备。
企业的平均资本成本率为15%,权益资本成
本率为18%;借款的预期税后平均利率为13%,其中担保借款利率为12%,无担保借款利率为14%。
该企业在进行设备租赁与购买的决策分析时,下列做法中不适宜的有()
A.将租赁斯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2%,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18%
B.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3%,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15%
C.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4%,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18%
D.将租赁期现金流量的折现率定为15%,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定为13%正确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租赁期现金流量、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计算”。
租赁斯现金流量的折现率为税后有担保借款利率,租赁期末设备余值的折现率为全部使用权益资金筹资时的机会成本(即权益资本成本)。
因此,本题只有选项A的说法正确,选项BCD是答案。
2.下列关于租赁分析中的损益平衡租金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损益平衡租金是指租赁损益为零的租金额
B.损益平衡租金是指税前租金额
C.损益平衡租金是承租人可接受的最高租金额
D.损益平衡租金是出租人可接受的最低租金额
正确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损益平衡租金的内容”。
损益平衡租金指的是净现值为零的税前租金,所以,A不正确,B正确。
对于承租人来说,损益平衡租金是可接受的最高租金额,对于出租人来说,损益平衡租金是可接受的最低租金额,所以,CD正确。
3.一台旧设备账面价值为30000元,变现价值为32000元。
企业打算继续使用该设备,但由于物价上涨,估计需增加经营性流动资产5000元,增加经营性流动负债2000元。
假定所得税税率为则继续使用该设备初始的现金流出量为()元。
A.32200
B.33800
C.34500
D.35800
正确答案:C
解析:丧失的旧设备变现初始流量=旧设备变现价值-变现收益纳税=32000-(32000-30000)X25%=31500(元)垫支营运资本=经营性流动资产增加-经营性流动负债增加=5000-2000=3000(元)继续使用该设备初始的现金流出量
=31500+3000=34500(元)
4.在以实体现金流量为基础计算项目评价指标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项目投
资需考虑的现金流出量的有()。
A.利息
B.垫支流动资金
C.经营成本
D.归还借款的本金
正确答案:A,D
解析:实体现金流量法下,投资人包括债权人和所有者,所以利息、归还借款的本金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