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430.64 KB
- 文档页数:18
山西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 .3s 23p2B .3d 24s2C .4s 24p2D .3s 23p42.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①电子层 ②原子轨道类型 ③空间伸展方向 ④自旋状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3.下列中的物质的分子,键角最小的是 A .H 2O B .CCl 4C .NH 3D .CH 44.某同学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时,把15P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了1s 22s 22P 63s 23P x 23P y 1,他违背了 A .能量守恒原理 B .泡利不相容原理 C .能量最低原则 D .洪特规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B .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 .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D .H —Cl 的键能为431.8kJ·mol -1,H —Br 的键能为366kJ·mol -1,说明HCl 比HBr 分子稳定6.原子序数在3~9之间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A .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原子半径D .化合价7.“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两倍”,支撑这一结论的理论是 A .质量守恒定律 B .泡利原理 C .洪特规则D .能量最低原理8.某一个元素质量数是51,中子数是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A .4 B .1 C .2D .39.基态硅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A B C D10.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构型3s 23p 3,下列关于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元素的电负性小于1.8B .3p 能级上的3个电子能量相等,自旋状态相同C .它的氢化物分子中有四个键合电子D .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是411.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1s22s22p63s23p63d104s212.4p轨道电子排布达到半充满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B.33C.35D.5113.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③1s22s22p5下列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D.不成对电子数:③>②>①14.下列选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原子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15.在2p能级上最多只能排布6个电子,其依据的规律是A.能量最低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C.洪特规则D.能量最低原理和泡利不相容原理16.若某一个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外围电子排布为4d15s2,则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3个电子B.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ⅡA族C.该元素原子核外第N层上共有9个不同状态的电子D.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有5个空轨道17.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①3d轨道的能量和4s轨道的能量;②同一电子层中第一个p轨道与第二个p轨道的能量;③2s和3s的轨道半径;④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⑤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⑥Mg元素和A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⑦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A.①⑤⑥⑦B.②③⑤C.②④⑦D.全对18.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L电子层电子数为奇数的所有元素都是非金属B.第3、4、5、6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8、18、32、32C.由左至右第8、9、10三列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只有第Ⅱ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19.下列选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的结构是由键角决定的B.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C.CF4、CCl4、CBr4、CI4中C—X键的键长、键角均相等D.H2O分子中的两个O—H键的键角为180°20.以下是一些原子的2p能级和3d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
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 2-甲基-4-乙基戊烷________B . 3,4-二乙基-4-戊烯C . 2-甲基-3-丁炔______________D .对二甲苯2. 下列各组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 )A.乙烷和己烷 B . CH 3 COOH 、 C 3 H 6 O 2 C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HCHO 、CH 3 COOH3. 2-甲基丁烷跟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能得到一氯代物,该一氯代物水解后可得到()种醇。
A.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44. 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右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能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_________ B.能使溴水褪色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5.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28gC 2 H 4 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 AB .1L0.1mol·L -1 乙酸溶液中H + 数为0.1N AC . 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D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6. 下列关于天然物质水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B.油脂的水解可得到甘油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淀粉水解和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7. 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_________ )A.银氨溶液_________ B.浓溴水______________ C.新制Cu(OH) 2 浊液___________ D.FeCl 3 溶液8. 链状高分子化合物可由有机化工原料R和其他有机试剂,通过加成、水解、氧化、缩聚反应得到,则R是(_________ )A.l﹣丁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乙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1,3﹣丁二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乙烯9. 将0.2mol两种气态组成的混合气完全燃烧后得到6.72升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和7.2克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A.一定有乙烯 B.一定有甲烷C.一定没有甲烷 D.可能有乙烷10. 中药狼把草的成分之一M具有消炎杀菌作用,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M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B.1mol M最多能与2mol Br 2 发生反应C.M与足量的NaOH溶液发生反应时,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C 9 H 4 O 5 Na 4D.1mol M与足量NaHCO 3 反应能生成2molCO 211. 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和二氧化碳,则该有机物必须满足的条件是()A.分子中的C、H、O的个数比为1:2:3______________ B.分子中C、H个数比为1:2C.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该分子中肯定不含氧元素12.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油脂、乙酸乙酯都属于酯类,水解后都会生成乙醇B.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考查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内容:选修三全部选修五主要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S:32 O:16 P: 31 Fe:56 Cu:64 Ti:4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B.C. D.次氯酸的电子式:2.已知X、Y均为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
根据下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A. 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 元素Y是ⅢA族的元素C. 元素X与氯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是XClD. 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3.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ns np,则下列说知Y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1n+1法不正确的是()4s4pA. Y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4B. Y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ⅥA族C. X元素所在周期中所含非金属元素最多1s2s2p3s3p3d4s4pD. Z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262610234.已知P4单质的结构如下,P4在 KOH 溶液中的变化是:P4+ 3KOH+ 3H 2O = 3KH2PO2 + 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 PH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共平面B.31gP4含有 1.5N A个 P − P 键C.相关元素的电负性大小顺序:P > O > H > KD.P4中 P 原子为 sp2杂化5.下列关于物质结构的命题中,错误的项数有()①CH3COOH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有sp2和sp3两种②元素Ge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IVA族,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4s24p2,属于p区③非极性分子往往具有高度对称性,如BF3、PCl5、H2O2、CO2这样的分子④Na2O、Na2O2、NaHSO4晶体中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 :2⑤Cu(OH)2是一种蓝色絮状沉淀,既能溶于硝酸、也能溶于氨水,是两性氢氧化物⑥氨水中大部分NH3与H2O以氢键(用“...”表示)结合成NH3·H2O分子,根据氨水的性质可知NH3·H2O的结构式可记为:⑦HF沸点高于HCl,是因为 HCl共价键键能小于HF⑧可燃冰中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存氢键A.4项B.5项C.6项D.7项6.毒奶粉事件曾震惊全国,这主要是奶粉中含有有毒的三聚氰胺()。
山西大学附中2013高二第二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题(考查时间:80分钟)(考查内容:以选修5为主)考生注意:考试培养优秀细节决定未来越考越喜欢喜欢出灵感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所有有机物没有特别说明时必须写结构简式,否则按错误处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食盐、稀醋酸和蔗糖都是电解质B. 甲烷和乙烯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2.下列物质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A.1H2、2H2 ——同位素B.-2O、-22O——同素异形体C.HCOOH、C15H31COOH ——同系物D.HCOOCH3、CH3OCHO ——同分异构体3.某有机物含有下列一种官能团,该有机物既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和酯化反应,又能跟某些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该官能团最可能的是A、—ClB、—OHC、—COOHD、—CHO4、下列分子式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 C5H10B CH4OC C2H6 OD C2H4Cl25.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基态电子排列式错误的是A、N3+ 1s22s22p6B、F- 1s22s22p6C、Fe2+ 1s22s22p63s23p63d6D、O2- 1s22s22p66.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CH3 C2H5 C2H5A.2,4 -二甲基-3-乙基己烷B.3-异丙基-4-甲基已烷C.2-甲基-3,4-二乙基戊烷D.3-甲基-4-异丙基已烷7.用乙炔为原料制取CH2Br—CHBrCl,可行的反应途径是A.先加Cl2,再加HBr B.先加Cl2,再加Br2C.先加HCl ,再加HBr D.先加HCl ,再加Br28.苹果酸的钠盐()可作为调味剂、缓冲剂、保水剂以及防腐保鲜剂,广泛应用于饮料、肉制品、口服液等。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2019·浦东模拟)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右图是硒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关于硒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 位于第四周期B . 质量数为34C . 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D . 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2. (2分) (2016高二上·绵阳期中) 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A . K,L,M,NB . s、p、d、fC . px、py、pzD . ↑、↓3. (2分) (2018高一下·葫芦岛开学考)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F2可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A . +4价B . +5价C . +6价D . +7价4. (2分) (2015高二下·揭阳期中)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丁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丙→丁+己,甲+乙→戊+丁;25℃时0.01mol•L﹣1己溶液的pH为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1.0L0.1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大于0.1molB . 将足量甲加入到酚酞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 . X与W构成的化合物、戊、己均为离子化合物D . W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Z的简单离子半径5. (2分) (2017高一下·惠州期中) 在Na+和Cl﹣两种粒子中,相同的是()A . 核内质子数B . 核外电子层数C . 最外层电子数D . 核外电子数6. (2分) (2019高一下·深圳期中)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人工合成的第 112 号元素的正式名称为“Copernicium”,相应的元素符号为“Cn” 。
山西省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有6种金属元素B . 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有4种非金属元素C . 元素周期表中第1、2、3周期为短周期D . 元素周期表中第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2. (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的是离子的有①H2O2②Si③SO42﹣④ ⑤ ()A . ①②B . ②④C . ③④D . ③⑤3. (2分)在下列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用海水制盐B . 从海水中提取镁C . 从海水中提取溴D . 从海带中提取碘4. (2分) (2019高一下·扶余月考) 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元素代号L M Q R TA . 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B . 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C . 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D . 单质与浓度相等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5. (2分) (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 . KB . AlC . HeD . S6.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Y>X>W>ZB . 原子半径:Z>W>X>YC . 电负性:Y>X>W>ZD .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Y>X7.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某元素的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符合条件的该元素是()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ⅢA族②该元素的三价阳离子核外电子总数与氖原子相同③它的原子中L层电子数比M层电子数的三倍少1个电子④该氧化物的焰色反应颜色呈黄色A . ①③B . ①②③C . ③④D . ①②③④8. (2分) (2016高一上·温州期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P>S>ClB . 最外层电子数:F<O<NC . 金属性:Na>Mg>AlD . 非金属性:Cl>Br>I9. (2分) (2017高二上·广东期末) O、S和Se都是Ⅵ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O>S>SeB . 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 . 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D . 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10. (2分)(2017·黄陵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之和为36;X、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R原子的质子数是Y原子质子数的两倍.下列有关这四种元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 R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更高B . X与Z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碱性C . 只有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D . X、Y、Z、R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依次增大11. (2分) 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反射成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使用的是液氧煤油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工业上通过将空气冷凝成液体后再分离的方式获得液氧B . 推进剂燃烧后的主要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C . 煤油属于纯净物,主要成分是烃D . 氧气与煤油的反应是放热反应12. (2分) (2019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的能源是()A . 石油B . 氢气C . 天然气D . 煤13. (2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B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 .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 . 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14. (2分)(2016·银川模拟) 已知:2C(s)+O2(g)═2CO(g)△H=﹣217kJ•mol﹣1C(s)+H2O(g)═CO(g)+H2(g)△H=bkJ•mol﹣1H﹣H,O﹣H和O=O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62和495kJ•mol﹣1 ,则b为()A . +352B . +132C . ﹣120D . ﹣33015. (2分) (2019高一下·蛟河期中) 在25℃、101 kPa条件下,C(s)、H2(g)、CH3COOH(l)的燃烧热分别为393.5 kJ/mol、285.8 kJ/mol、870.3 kJ/mol,则1/2CH3COOH(l) ═ C(s)+H2(g)+1/2O2(g)的反应热为()A . +244.15 kJ/molB . +488.3 kJ/molC . -191 kJ/molD . +191 kJ/mol16. (2分) (2016高二上·商州期中)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17. (2分) (2018高二上·成都期中)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kJ·mol -1CO(g)+1/2O2(g)=CO2(g) ΔH=-282.8kJ·mol-1现有CO、H2、CO2组成的混合气体67.2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放出的总热量为710.0kJ,并生成18g液态水,则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A . 80%B . 50%C . 60%D . 20%18. (2分) (2016高一下·赣州期中) 已知反应A2+B2=2AB,破坏1mol A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mol B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mol AB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B . 若A2和B2的总能量之和小于生成的AB的总能量,则反应放热C . 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Q1+Q2<Q3D . 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Q1+Q2<Q319. (2分) (2016高一下·长春期中) 2C(s)+O2(g)═2CO(g)△H=﹣221.0kJ.mol﹣1这个热化学方程式表示()A . 2g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221.0kJ的热量B . 2mol碳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时吸收221.0kJ的热量C . 2mol固体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2 mol一氧化碳气体时放出221.0kJ的热量D . 12g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时放出221.0kJ的热量20. (2分) (2016高二上·和平期末) 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O2(g)=H2O(l);△H=﹣285.8kJ/molCO(g)+ O2(g)=CO2(g);△H=﹣283.0kJ/molC8H18(l)+ O2(g)=8CO2(g)+9H2O(l);△H=﹣5518kJ/mol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A . H2(g)B . CO(g)C . C8H18(l)D . CH4(g)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2分)21. (5分) (2016高一下·天水月考) A,B,C,D四种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A元素的离子具有黄色的焰色反应.B元素的离子结构和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排布;5.8g B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100mL 2mol/L盐酸完全反应;B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H2在C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D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里,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上述条件,回答:(1)元素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写出元素名称A________,B________.(3) A与D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4) C元素的单质有毒,可用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吸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22. (8分) (2016高二下·济南期中)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1)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3)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其与③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5)在⑦与⑩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3. (7分)(2018·和平模拟) 含氮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都有重要应用。
化学试卷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B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OH(g)+12O 2(g)===CO 2(g)+2H 2 (g)ΔH =-192.9 kJ/mol ,则CH 3OH(g)的燃烧热ΔH =-192.9 kJ/molC 、H 2(g)的燃烧热ΔH =-285.8 kJ/mol ,则2H 2O(g)===2H 2(g)+O 2(g) ΔH =+571.6 kJ/molD 、葡萄糖的燃烧热ΔH =-2800 kJ/mol ,则 12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 ΔH=-1400 kJ/mol2、已知H 2(g)+Br 2(l)===2HBr(g) ΔH =-72 kJ/mol ,蒸发1 mol Br 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 ,其他数据如表所示,则表中a 为( )3、天然气干法脱硫涉及反应为:H 2(g)+CO(g)+SO 2(g)2O(g)+CO 2(g)+S(s)+Q (Q >0)。
无法提高单位时间脱硫率的措施是 A .增加CO 的浓度B .加压C .分离出硫D .加催化剂4、T ℃时在2L 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
反应过程中X 、Y 、Z 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T 2>T 1)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B .反应进行的前3min 内,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v (X)=0.3mol/(L·min)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减小D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5、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8、由下列物质所配成的0.1 mol·L-1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NH4Cl:c(Cl-)>c(H+)>c(NH+4)>c(OH-)B.Na2CO3:c(Na+)>c(CO2-3)>c(HCO-3)>c(OH-)>c(H+)C.NaHCO3:c(Na+)>c(CO2-3)>c(HCO-3)>c(OH-)>c(H+)D.(NH4)2SO4:c(NH+4)>c(SO2-4)>c(H+)>c(OH-)9、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HCN和NaCN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N-) 小于c(N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 B.c(HCN)>c(CN-)=0.2 mol/LC. c(HCN)>c(CN-) D.c(CN-)>c(OH-)=0.1 mol/L10、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2019-2020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以下物质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制得的是()A. Al(OH)3B. FeCl2C. CuSD. H2SiO3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热就是反应放出的热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仅含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能量变化D. 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H,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反应,△H相同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NH4H的电子式:B. 硬脂酸的分子式为:C17H35COOHC. 基态Mg原子的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D. Cr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S2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B. 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该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C. NaOH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D. 在元素周期表中,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6.2015年10月5日,中目著名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分子中有6个手性碳原子B. 它的分子式为C15H22O5C. 因其具有过氧基团,它不稳定,易受湿、热和还原性物质的影响而变质D. 它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7.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冰熔化时只破坏范德华力而不破坏共价键B. 对于分子,其范德华力只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C. NH3极易溶于水而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NH3是极性分子,CH4是非极性分子D. 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内8.六氟化硫(SF6)具有良好的高压绝缘性,在电器工业中有着广泛的用途,SF6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S 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下列关于SF6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 SF6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SO2B. SF6晶体是原子晶体C. SF6是非极性分子D. SF6中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9.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A. 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越多,金属性越强B. HCl的酸性比H2S强,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元素的强C. 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弱D. 金属单质甲与H2O反应比金属单质乙与H2O反应剧烈,说明甲的金属性比乙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都属于原子晶体B. 分子晶体的状态变化,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C. 金属晶体通常具有导电、导热性能和良好的延展性D. 离子晶体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11.下列各组晶体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①SiO2和SO3②晶体硼和HCl③CO2和SO2④晶体硅和金刚石⑤晶体氖和晶体氮⑥硫磺和碘.A. ①②③B. ④⑤⑥C. ③④⑥D. ①③⑤12.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金刚石为网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4个碳原子B. 12g石墨中含有4N A个C—C键C. 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D. 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6个CO2分子13.一定条件下,Fe吸收CO生成配合物Fe(CO)5.常温下,Fe(CO)5是一种黄色液体,易溶于汽油、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2019学年山西省高二下3月周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钾(K)原子基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H 2 O电子式为C.O的原子基态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D.Ca 2+ 离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22. 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的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A.P原子:1s 2 Q原子:2s 2B.P原子:M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 Q原子:N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C.P原子:2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 Q原子:3p能级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D.P原子:最外电子层L层上只有一个空轨道 Q原子:3P能级上只有一个空轨道3. 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 2 、H 2 S_________ B.C 2 H 4 、CH 4___________ C.C 60 、C 2 H4______________ D.NH 3 、HCl4. 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B.水结成冰体积膨胀,密度变小C.CH 4 、SiH 4 、GeH 4 、SnH 4 熔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升高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5. 下列分子叫手性分子的是A.CH 3 CH 2 OH_________ B.HOOC-CHOH-CHCl-COOHC.CFCl 3 ____________________ D.CH 2 OH-CHOH-CH 2 OH6. 下列粒子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CH 4 和NH 4 +____________________ B.NO和O 2____________________ C.NH 2 - 和O 3________________ D.HCl和H 2 O7.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 HF>HCl>HBr>HIB.微粒半径:K + >Na + >Mg 2+ >Al 3+C.酸性:HClO 4 >H 2 SO 4 >H 3 PO 4 >H 2 SiO 3D.熔点:Li<Na<K<Rb8. 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 1s 2 2s 2 2p 6 3s 2 3p 4 ② 1s 2 2s 2 2p 6 3s 2 3p 3 ③ 1s 2 2s 2 2p3 ④ 1s 2 2s 2 2p 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④ >③ >② >①___________ B.原子半径:④ >③ >② >①C.电负性:④ >③ >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最高正化合价:④ >③ = ② >①9. 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 1 、I 2 …表示,单位为kJ•mol -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10. I 1 I 2 I 3 I 4 … R 740 1 500 7 700 10 50011.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δ键,又有π键的是① HCl_________ ② H 2 O_________ ③ N 2_________ ④ H 2 O 2_________ ⑤ C 2H 4________ ⑥ C 2 H 2 .A.①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③④⑤⑥___________C.①③⑥____________________ D.③⑤⑥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HC H O分子中既含δ键又含π键B.CO 2 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C.NH 3 分子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sp 2D.沸点:PH 3 >NH 3 >H 2 O13. PH 3 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 3 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
化学试卷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则H 2SO 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kJ/molB 、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OH(g)+12O 2(g)===CO 2(g)+2H 2 (g)ΔH =-192.9 kJ/mol ,则CH 3OH(g)的燃烧热ΔH =-192.9 kJ/molC 、H 2(g)的燃烧热ΔH =-285.8 kJ/mol ,则2H 2O(g)===2H 2(g)+O 2(g) ΔH =+571.6 kJ/molD 、葡萄糖的燃烧热ΔH =-2800 kJ/mol ,则 12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 ΔH=-1400 kJ/mol2、已知H 2(g)+Br 2(l)===2HBr(g) ΔH =-72 kJ/mol ,蒸发1 mol Br 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 ,其他数据如表所示,则表中a 为( )H 2(g) Br 2(g)HBr(g) 1 mol 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93、天然气干法脱硫涉及反应为:H 2(g)+CO(g)+SO 2(g)H 2O(g)+CO 2(g)+S(s)+Q (Q >0)。
无法提高单位时间脱硫率的措施是 A .增加CO 的浓度B .加压C .分离出硫D .加催化剂4、T ℃时在2L 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
反应过程中X 、Y 、Z 的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 1和T 2(T 2>T 1)时,Y 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B .反应进行的前3min 内,用X 表示的反应速率v (X)=0.3mol/(L·min)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减小D .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5、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等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 2(g)+3H 2(g)2NH 3(g)' ΔH =-92.4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时反应 中的能量变化 N 2 H 2 NH 3 ①13放出热量a kJ② 2 3 0 放出热量b kJ③ 2 6 0 放出热量c kJA.放出热量关系:a<b<92.4 B.反应的平衡常数:③>①>②C.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①>③ D.N2的转化率:②>①>③8、由下列物质所配成的0.1 mol·L-1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NH4Cl:c(Cl-)>c(H+)>c(NH+4)>c(OH-)B.Na2CO3:c(Na+)>c(CO2-3)>c(HCO-3)>c(OH-)>c(H+)C.NaHCO3:c(Na+)>c(CO2-3)>c(HCO-3)>c(OH-)>c(H+)D.(NH4)2SO4:c(NH+4)>c(SO2-4)>c(H+)>c(OH-)9、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HCN和NaCN配成1 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N-) 小于c(N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 B.c(HCN)>c(CN-)=0.2 mol/LC. c(HCN)>c(CN-) D.c(CN-)>c(OH-)=0.1 mol/L10、实验:①0.1 mol·L-1AgNO3溶液和0.1 mol·L-1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②向滤液b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③向沉淀c中滴加0.1 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2019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3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A .观察外观是否规则B .测定是否有固定的熔点C .进行 X 射线衍射实验D .验证是否有各向异性2. 符号为 M 的能层所含的能级有几种A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 3 ______________C .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 183. 下列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A . SO 2B . BeCl 2C . CH 3 ClD . COCl 2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基态原子是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B .C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不可能是 1s 2 2s 1 2p 3C .焰色反应是金属原子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的光谱D .同一原子处于激发态时的能量一定低于基态时的能量5. 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钾 (K) 原子基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 . Ca 2 +电子排布式为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2C .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 OD . H 2 O 分子的电子式为7. 下列各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均相同的是A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B .金刚石和石墨C .氯化钠和过氧化钠D .铁和铜8. 下列物质中,难溶于 CCl 4 的是A .碘单质 ______________B .氯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甲烷9.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晶体中的化学键都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 .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C .石墨是一种典型的原子晶体D .冰中存在极性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化学键10. 下列关于σ键和π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σ键一般能单独形成,而π键一般不能单独形成B .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π键一定不能绕键轴旋转C . CH 3 — CH 3 、 CH 2 == =CH 2 、CH ≡ CH 中σ键都是 C — C 键,所以键能都相同D .碳碳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碳碳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11. 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A . Ag +、 NH 3 ______________B . BF 3 、 NH 3____________________C . Co 3 +、 H 2 O ______________D . Ag +、 H +12. 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A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 . CI 4 > CBr 4 > CCl 4 > CF 4C . NH 3 > H 2 O > N 2 > CO ________D .生铁>钠>纯铁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非极性共价键B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高于其他晶体C .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的空间利用率最低的是 PoD .构成晶体的粒子一定含有化学键14. 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 2 O>HF>H 2 S 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 3 PO 4 >H 2 SO 4 >HClO 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 - >CH 3 COO - >Cl -①③________ B.②④ ______________ C.①④ _________D.②③15. 已知 C 3 N 4 晶体具有比金刚石还大的硬度,且构成该晶体的微粒间只以单键结合。
下列关于 C 3 N 4 晶体说法错误的是A .该晶体属于原子晶体,其化学键比金刚石更牢固B .该晶体中每个碳原子连接 4 个氮原子、每个氮原子连接 3 个碳原子C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氮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 8 电子结构D .该晶体与金刚石相似,都是原子间以非极性键形成空间网状结构16. 已知 1 ~ 18 号元素的离子 a W 3 +、 b X +、 c Y 2 -、 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质子数 c > d ,离子的还原性 Y 2 -> Z -B .氢化物的稳定性 H 2 Y > HZC .原子半径 X < W ,第一电离能 X < WD .电负性 Z > Y > W > X17.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系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系中 IA 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 n s l 开始至 n s 2 n p 6 结束;④元素周期系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 ls 2 2s 2 2p 3 和 ls 2 2s 2 2p 6 3s 2 3p 3 的两元素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
你认为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⑤⑥ _________B .①⑥C .①④⑥____________________ D .②③⑤18. 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
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 CH 4 和 NH 4 + 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 . NO 3 - 和 CO 3 2- 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C . H 3 O +和 PCl 3 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 . B 3 N 3 H 6 和苯是等电子体, B 3 N 3 H 6 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19. 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① NH 3 的熔、沸点比第Ⅴ A 族相邻元素的氢化物高②小分子的醇、羧酸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④尿素的熔、沸点比醋酸的高⑤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⑥ NH 3 分子加热难分解A .①②③④⑤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①②③④⑤C .①②③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①②③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PCl 3 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 P 原子是以 sp 2 杂化的结果B . sp 3 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 1 个 s 轨道和 3 个 p 轨道混合形成的四个 sp 3 杂化轨道C .凡中心原子采取 sp 3 杂化的分子,其 VSEPR 模型都是四面体D . AB 3 型的分子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二、推断题21. 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A、B、C同周期,C、D同主族,E是过渡元素。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成单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 6 4s 2 。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_ B_____ ___ __ 。
(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
(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 ______ __。
(4)D的氢化物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__ ______ 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__。
(5)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 ______ 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 ______ __族。
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 区等,则E元素在___ ______ ____区。
(6)画出D的核外电子排布图___________,这样排布遵循了构造原理、 ________原理和__ ______ _规则。
三、填空题22. 第四周期的许多金属能形成配合物。
科学家通过 X 射线测得胆矾结构示意图可简单表示如下:( 1 ) Cu 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r 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排布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 NH 3 是一种很好的配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 3 )图中虚线表示的作用力为 ________________ 。
( 4 )胆矾溶液与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 Cu(NH 3 ) 4 SO 4 · H 2 O 晶体。
在该晶体中,含有的原子团或分子有: [Cu(NH 3 ) 4 ] 2 +、 NH 3 、 SO 4 2 -、H 2 O ,其中 [Cu(NH 3 ) 4 ] 2 +为平面正方形结构,则呈正四面体结构的原子团或分子是 __________ ,写出一种与此正四面体结构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 。
( 5 )金属镍粉在 CO 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无色挥发性液态 Ni(CO) 4 ,呈正四面体构型。
Ni(CO) 4 易溶于 ________( 填标号 ) 。
A .水B .四氯化碳___________C .苯________D .硫酸镍溶液23. 通常把拆开 1 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 Δ H ) 。
化学反应的Δ H 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24. 化学键 Si — O Si — Cl H — H H — Cl Si — Si Si — C 键能/kJ · mol -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25. 第一电离能 I 1 是指气态原子 X(g) 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 X + (g) 所需的能量。
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I 1 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认真分析上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 Na ~ Ar 之间六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
( 2 )从上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I 1 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
( 3 ) N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 C 、 O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 4 )气态锂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失去第一电子为 519kJ · mol - 1 ,失去第二个电子为7 296 kJ · mol - 1 ,失去第三个电子为 11 799 kJ · mol - 1 ,由此数据分析为何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