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7《犟龟》导学案语文版
- 格式:doc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2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犟龟》导学案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优美意境,理解“犟”的含义和小乌龟行为的思想价值。
2、探究文学作品的巧妙构思,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第一课时快乐链接材料一、作家谈童话童话式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
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周扬最奇妙的童话都是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否则我的美丽的接骨树丛就不会从茶壶里冒出来了。
——安徒生材料二、文学常识米切尔·恩德出生于德国,父亲是以为著名的画家。
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之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
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三年之后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为20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体验学习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既然米切尔·恩德已像安徒生一样家喻户晓了,想必他的童话故事一定很精彩,让我们来大声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时要圈点勾画,看一看童话里写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将能表现他们性格特征的词语画出来。
教师出示字幕: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各种小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揣摩它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犟.()龟遗憾.()瞌.()睡荒漠.()障碍.()哀悼.()蜗.()牛三、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要读出感情。
四、复述故事情节,师生共同评议。
五、故事的开端、发展与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大意:六、品味语言:本文是怎样抓住动物自身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的?1、我们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在书中看出他有怎样的性格,他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态应该是怎样的?2、(蜘蛛:嘲笑、自以为是;壁虎:傲慢、无奈;蜗牛:迷糊、明智,弱小而友善;小乌龟:自信、执著、坚定不移)3、这只小乌龟特别在哪?(犟)小乌龟的“犟”究竟体现在哪呢?这一次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犟龟》说课稿毛易中心学校周琳沁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第17课第二课时,是讲读课文。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及作用《犟龟》一文选自初中语文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第17课。
本文是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一则童话故事,它叙述了一只小乌龟执意要求参加狮王婚礼并经历重重困难的故事。
它是学生升初一之后接触到的第一篇童话,它情节生动,并蕴含哲理,发人深省,且将语文知识和思想感情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简介了童话特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情节。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反复品味课文,进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和主题的争论,最后进行拓展创新,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新课改语文第一册的要求,结合《犟龟》一文的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指导学生品味、感悟课文。
(2)发展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回顾课文、师生互动,设疑解疑、感悟课文、发散思维、想象创新。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做任何事情,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心,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困难。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感悟课文。
在品味、感悟的基础上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探讨和主题的理解,进而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自主阅读理解文中的内容。
在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童话,但品味、感悟文章,培养创新意识却是首次。
学生们对于故事中的内容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不满足于老师在讲台上的单独说教。
因此,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去,使他们获得施展才能和品尝成功的机会。
五、说教法与学法1、教法:新课改理念要求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犟龟》导学案(主备人:黄蕾审核:周成云)【学习目标】:1、读课文,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面对困难的态度。
2、品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
3、把握本文的主旨,培养自己用于面对困难并坚持到底的精神。
重点:熟读课文,把握小乌龟的性格特点。
难点:理解“犟”的含义。
导学流程一、课前预习:1、文学常识《犟龟》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国_____家。
本文的体裁是_____,题目中“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犟龟()邀请( ) 遗憾( ) 瞌睡( )荒漠()障碍( ) 哀悼( ) 蜗牛( )二、整体感知1.阅读故事,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划分课文并概括意思。
起因:经过:结果:3.故事塑造了一个极为可爱的小乌龟形象,主要突出小乌龟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在文中表现为哪些方面?4.文题《犟龟》中的“犟”有怎样的内涵?三、探究研读课文:1.小乌龟“犟”的内涵中含有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那么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乌龟参加狮王婚礼是十分困难的呢?2.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一个胜利者?犟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品味语言,把握童话特点。
本文是怎样抓住动物自身特征进行生动有趣的描写的?找出一两个实例来加以分析说明。
蜘蛛——蜗牛——乌鸦——4.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童话有什么特点?童话的特点:四、拓展延伸:课外阅读《龟兔赛跑》和《龟兔第二次赛跑》的故事,试比较一下与课文的异同。
17 《犟龟》导学案班级:姓名:执笔:审批:审核:【学习目标】1、学习字词,理清作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
2、品析角色,体会小乌龟的犟。
3、合作探究,实践体验,培养想象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习重难点】重点:全面理解“犟”的多层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主题。
难点: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自学过程】一、夯实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犟龟()邀请( ) 遗憾( ) 瞌睡( ) 荒漠()障碍( ) 哀悼( ) 蜗牛( )2、文学常识填空。
《犟龟》选自(),作者(),()国()家。
题目中“犟”的意思是()。
二、阅读理解(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开端、发展与高潮、结局分别是什么,复述故事。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故事大意:(二)品味语言,自主合作学习。
2、小乌龟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了那些劝阻呢?它又是怎样对待的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分析说明。
动物特点动物的语言小乌龟的态度蜘蛛蜗牛壁虎乌鸦3、从小乌龟参加婚礼的行途中体现了小乌龟的什么性格?你如何评价这种性格?4、最终小乌龟赶上婚礼了吗?那是谁的婚礼?你怎么看待这个结尾?5、为什么小乌龟在路上遇到的其他小动物们都没去成婚礼,小乌龟却去了呢?6、如果结尾部分小猴子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设想一下,小乌龟会怎样回答小猴子?三、难点解析今天我们认识了一只犟龟,它具有坚定的信念,具有持之以恒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只只管向前,不听任何人劝告的小乌龟。
大家同意老师的看法吗?你怎么看待小乌龟的“犟”?四、拓展延伸回顾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犟”过吗?最终结果怎样?从小乌龟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七年级(上)第五单元语文导学案主备:复备:教务处审批:班级:小组:姓名:编号:课题:17.《犟龟》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童话特点。
2.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反复朗读、讨论,领会课文主题。
【知识链接】有关童话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常常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2.常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以及整个大自然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关于作者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1995),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公认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幻想文学大师。
德语国家的文学评论界称赞他“在冷冰冰的、没有灵魂的世界里,为孩子也为成人找回失去的幻想与梦境”。
米切尔•恩德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嘉•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了两部儿童文学作品之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
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到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由于《毛毛》的出版而成为本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如今的米切尔•恩德,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课前预习】1.完成下列习题。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障.碍()瞌.睡()遗憾.()丧.服()哀悼.()(2)、解释下列词语。
遗憾:荒漠:哀悼:闷闷不乐:2、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下列格式练习说话。
格式:小乌龟,途中,最终。
二、合作探究1.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分角色表演,感受乌龟的“犟”劲。
要求: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蜘蛛:语气()、表情()、动作()蜗牛:语气()、表情()、动作()壁虎:语气()、表情()、动作()乌鸦:语气()、表情()、动作()小猴子:语气()、表情()、动作()小组讨论交流。
2.小乌龟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呢?它遇到什么动物,它是怎样做怎样说?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一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那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4.学了本文,在学习、生活上你可以从乌龟身上学到什么呢?达标测评:1.你说我说(1)老师准备在寒假对你进行家访,事先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在家访时对你的父母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犟龟》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犟龟》导学案(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广西北海市一中)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内涵。
2、通过朗读,推敲品味真正语言。
教学辅助手段电脑课件教学步骤一、说“犟”1、以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吗?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动物界中的老寿星;它还曾跟兔子赛跑;它是谁呢?2、对,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只特别的小乌龟,大家一起来学习童话《犟龟》。
(亮课题)3、这只小乌龟特别在哪?(众答:犟)对,同学们真聪明,把这个字的读音“jiangK”念对了。
4、但“犟”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犟”下面的偏旁,是“牛”。
平时我们爱说,“某某真是牛脾气”,其实是说这人--(让学生解释“犟”的意义)5让学生谈自身“犟”的经历。
二、读“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
三、问“犟”1、学生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和生难字词。
2、申明上述问题在以下的学习中来解决。
四、析“犟”1、由学生所提出的某一个问题引入分析(灵活对待)。
2、布置学生组成每四人一个学习小组,准备动物片段的对话表演,可以上讲台,也可以在坐位上;并研究好该种动物的特点、劝阻内容和小乌龟的反应。
3、表演和分析(1)蜘蛛A、朗读;B、朗读分析;C、再找一个同学来读,前后比较;D、点拨,找准角色特点,就能读出味道;E、分析蜘蛛特点:a、退多、灵巧、不自信;b、哈哈大笑,充满同情,傲慢,轻视小乌龟;F、劝阻内容:路远,走得慢,婚礼两周后就要开始;G、小乌龟的反应:决定不可改变;H、出一道“心灵的选择题”:当你被别人轻视时,你会怎么办?尽力与人争辩,心力不能存在一点委屈;默默忍受,待时机成熟再打算。
(先不下定论,让学生自行感受,以下同)(2)蜗牛A、朗读;B、简评;C、分析蜗牛特点:a、迷迷糊糊,懒,没精神,没劲头,b、难过,不信任小乌龟;D、劝阻内容:方向走反;E、小乌龟的反应:调转方向,为什么小乌龟没听蜘蛛的意见,却听了蜗牛的意见?这说明了什么?(乐于听从正确意见)--小乌龟调转方向,回家了吗?(回答:没有),这说明他的决定仍是--(齐答--不可改变)F、做第二道“心灵的选择题”:当你努力了很久,别人却告诉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错的,你会怎么办?a、改变方向,从头再来;b、一个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价也不改变。
课题:第17课《舉龟》第2课时作者:米切尔•恩徳学习目标:1、品味童话优美的语言,了解童话休裁的特点,学习如何阅读童话。
2、弄清小乌龟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
3、把握课文的主旨,即对“舉”的深沉理解。
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一.内容主旨:本文讲述了小乌龟克服重重困难,执意去参加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的故事,启发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战胜各种摘记艰难险阻的勇气。
二.抓住特征描写动物:本文抓住动物自身的特点來描写,把动物写活要注意以下几点:1 •仔细观察。
首先,耍仔细观察分辨动物齐个部位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
其次,耍找出各个部位形状的特点。
再次,要注意动物的习性特点。
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
描写自己喜爱的动物,目的不在于状物,而是通过状物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情,使读者受到感染,引起共鸣。
3.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例如把动物比拟成人,使动物具有人的情感,这样能使动物变得个性鲜明。
三•“伏笔”是指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人物、事物或事件,予以提示或暗示。
“照应”是指在行文过程中,使前而提到的人、物、事再现,让前而的伏笔显示作用。
解答这类题的一般方法:1.找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落。
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文章屮一再出现,往往是伏笔与照应的关系。
2.找出对前文所设悬念作解答的语句。
3.答题模式:……与下文……情节相照应,突出了……,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谍。
四•梳理故事情节结构:第一部分(1)是故事的开端,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第二部分(2-16)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小乌龟碰到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17)是故事的结局,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五•语言品析。
1.“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课文第13段屮“它来到了一片鲜花盛开的草地”是屈于什么描写?冇何作用?3•分析“这天,小乌龟看到了丛禾亩过旳、最美即、垠傩穴的庆典。
七年级语文第17课《犟龟》教案17、《犟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童话特点。
2、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反复朗读、讨论,领会课文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有表情的朗读﹑表演童话。
2、通过小乌龟的种种表现,把握文章主旨。
三、课前预习1、读。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做。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障碍()瞌睡()遗憾()丧服()哀悼()(2)、解释下列词语。
遗憾:荒漠:哀悼:闷闷不乐:(3)、本文作者,是国当代儿童文学家,题目中“犟”的音为,意思是。
(4)、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下列格式练习说话。
格式:小乌龟,途中,最终。
3、看。
附录一:关于童话。
附录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生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
这个故事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只坚持不懈的乌龟。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乌龟,这只乌龟来自遥远的德国,它的名字叫……二、整体感知课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分角色表演,感受乌龟的“犟”劲。
要求: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蜘蛛:语气()、表情()、动作()蜗牛:语气()、表情()、动作()壁虎:语气()、表情()、动作()乌鸦:语气()、表情()、动作()小猴子:语气()、表情()、动作()三、小组讨论交流。
1、小乌龟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呢?2、想一想,乌龟还可能遇到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又会怎么样劝阻它?它又会怎样回答?结合课文小乌龟与蜘蛛、壁虎、乌鸦的对话,写几句小乌龟与其他动物的对话。
(如:与狐狸、小兔子的对话)3、课文的标题是“犟龟”,说一说小乌龟的“犟”表现在那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4、学了本文,在学习、生活上你可以从乌龟身上学到什么呢?四、课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请在橫线处填上一个四字形容词。
(1)得知乌龟此行的目的后,蜘蛛____________。
(2)在池塘边它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蜗牛。
17.犟龟课型:新讲课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识记生字词。
弄清记述的因由、经过、结果,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2.掌握人物语言、动作描绘,剖析“犟龟”这一人品化形象的特色。
3.掌握本文的要旨,培育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并坚持究竟的精神。
二.知识链接:对于童话童话是一种经过丰富的想象、想象,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应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小孩文学款式。
如我们接触过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童话可分两种:一种与寓言邻近,每篇说明一个道理,这一类比较浅易;另一类与小说邻近,其实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揭露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这一类比较深。
童话最突出的特色是它的想象,想象贵在奇特而又自然,可惊而又可信。
童话语言平常易懂、生动,故事情节一般离奇波折,引人人胜。
童话又常常采纳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能够给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品化。
童话的形象是象征性的形象,而且拥有极大的夸张性。
三.预习导学:1.文学知识:《犟龟》作者,国家。
本文的体裁是,题目中“犟”的意思是。
2.给以下加点字注音遗憾()阻碍()蜗牛()打盹()沙漠()丧......服( )悼念()犟龟()..3.这篇童话构造谨慎,脉络清楚,有故事的因由、发展、热潮、结局。
请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归纳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①故事的因由:( 1~3)。
②故事的发展、热潮:( 4~16)。
③故事的结局:( 17)。
四.合作研究1.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个极为可爱的小乌龟的形象,这一形象有什么特色?作品中的“犟”又如何具体的内涵?2.小乌龟的梦想是什么?小乌龟在找寻梦想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和阻挡呢?它是如何回答蜘蛛、蜗牛、壁虎、乌鸦的劝告的?这些回答表现了它的什么性格特色?3.小乌龟面对这些困难和阻挡时频频重申的一句话是什么?文中频频重申这句话有什么作用?4.文章的结尾,小乌龟说:“我向来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假如小猴子不认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追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你认为小乌龟算不算成功呢?谈谈你的见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犟龟》精品教案语文版第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犟龟》精品教案语文版《犟龟》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童话的特点,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掌握课文主题,了解写作方法,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了解文章内涵;通过朗读,推敲品味真正语言;学习小乌龟认准目标,坚持到底,最终取得胜利的勇气和精神。
4、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培养在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理解“犟龟”的形象特点;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吗?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动物界中的老寿星;它还曾跟兔子赛跑;它是谁呢?(学生回答)。
对,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只特别的小乌龟,大家一起来学习童话《犟龟》。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犟”,意思是固执,不听人劝。
它点明了本文主人公的鲜明个性。
龟,是本文描述的对象。
标题留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富有吸引力。
2、米切尔·恩德(1929-1995)。
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
出生于德国,父亲爱德嘉·恩德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米切尔·恩德曾画过画、演过戏,1960年和1962年接连发表两部儿童作品后,竟像蝉一样沉默了长达十年之久。
1971年他离开了德国迁居意大利,三年之后厚积薄发,发表了小说《毛毛》,并因此成为20 世纪登峰造极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如今米切尔·恩德这个名字,已像安徒生的名字一样家喻户晓了。
3、《犟龟》是20世纪创作的童话作品,渗透了新时代的特征。
米切尔·恩德的创作主张找回失落的文学创作的源泉——“童心”,找回一个能让孩子和大人共同参加的文学领域。
《犟龟》就是这样一篇新时代的佳作。
4、学习生字:邀请(yāo)遗憾(hàn)瞌睡(kē)荒漠(mò)哀悼(dào).....5、理解生词。
17.犟龟
课型:新授课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
弄清记叙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文章故事情节。
2.把握人物语言、动作描写,分析“犟龟”这一人格化形象的特征。
3.把握本文的主旨,培养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并坚持到底的精神。
二.知识链接:关于童话
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或知识教育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如我们接触过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小红帽》……
童话可分两种:一种与寓言相近,每篇说明一个道理,这一类比较浅显;另一类与小说相近,
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揭示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这一类比较深。
童话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幻想,幻想贵在新奇而又自然,可惊而又可信。
童话语言通俗易懂、
生动,故事情节一般离奇曲折,引人人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
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童话的形象是象征
性的形象,并且具有极大的夸张性。
三.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犟龟》作者,国家。
本文的体裁是,题目
中“犟”的意思是。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遗憾.()障碍.()蜗.牛 ( ) 瞌.睡 ( ) 荒漠. ( ) 丧.服 ( ) 哀悼. ( ) 犟.龟 ( )
3.这篇童话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请熟读课文并用自己的
话概括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①故事的起因:(1~3)。
②故事的发展、高潮:(4~16)。
③故事的结局:(17)。
四.合作探究
1.作者在文中塑造了一个极为可爱的小乌龟的形象,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作品中的“犟”又怎
样具体的内涵?
2.小乌龟的梦想是什么?小乌龟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阻碍呢?它是怎样回答蜘
蛛、蜗牛、壁虎、乌鸦的劝说的?这些回答体现了它的什么性格特征?
3.小乌龟面对这些困难和阻碍时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什么?文中反复强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4.文章的结尾,小乌龟说:“我一直说,我会准时赶到的!”如果小猴子不以为然,反问小乌龟:“你可没准时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这是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呀!”你认为小乌龟算不算成功呢?说说你的看法。
5.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能否删去?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设想一下它想了些什么?根据文章内容看,小乌龟最终想的结果是什么?
6.“它坐在客人中间,虽然有些疲劳,但感到非常幸福。
”“幸福”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7.请你说说这篇童话的主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