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2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学案汇总
为了方便广大教师备课,也让广大初一学生更好地学习初一语文各课,查字典语文网编辑特搜集整理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各课学案,敬请关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雪地贺卡》教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净沙·秋思》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背影》学案(共2个课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农夫和蛇》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渔夫的故事》教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猫的故事》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最后一片叶子》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黑信》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说虎》、《智惩恶少》同步练习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父母的心》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盗草》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鹅的故事》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东郭先生与狼》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复习学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1.春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新、美、力”,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4.培养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1)形容山色明朗润泽。
()(2)比喻姿态优美。
()(3)炫耀。
()(4)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5)原意是酿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三、作者简介四、整体感知1、寻找文章的画面美。
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春”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你喜欢哪一幅图,说说你的理由?3、你在文章中发现了哪些语句优美,试着说说你的理由?4、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5、你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赶快拿起笔来描述一下吧,至少用上两种修辞。
2.济南的冬天一、学习目标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4.感受作者对济南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镶响晴温情安适狭窄贮蓄着落慈善水藻澄清髻看护妇2、解释下面词语。
(1)响晴:(2)温晴:(3)安适:(4)出奇:(5)秀气:(6)着落:三、作者简介四、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作者写了几幅美景,你能试着给他们命名么?3、济南的冬天很美,美在什么地方?根据课文,以“济南的冬天很美,美在----------”的句式来写写你的体会。
4、比较阅读《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3.雨的四季一、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体会作者用笔之细腻,感受画面之美。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语文新学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3(5篇)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部编版语文新学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2023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
2.培养学生不屈不挠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
教学难点:1.托物言志的写法和抒发的情感。
2.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课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他叫贾平凹,凹这个字在普通话里念ao,如凹凸不平,但在北方方言和这位作家的名字里念wa。
来,一齐读他的名字。
我们曾经学过他写的《太阳路》。
今天再来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文章——我的小桃树。
二、夯实基础(一)字词过关伫(zhù)孱(càn)嵬(wéi)懊丧(ào)执着(zhuó)矜持(jīn)猥(wéi)琐(1)伫立:长久地站立。
(2)生灵:生命。
(3)孱头:软弱无能的人。
(4)矜持:拘谨,拘束。
(5)去远足:清明节前后去郊区三步走。
(6)垂垂暮老:形容像老人一样没有生气。
(7)楚楚:较弱柔美。
(8)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
(9)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0)烧:形容外表光亮。
这里用来形容桃花开得旺,开得艳。
(二)简介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创作《废都》。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完整版)第一单元导学目标•了解《修身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掌握文章的基本组织结构。
•能够运用分析方法研读简单材料。
第一课《修身行为规范》1. 学习目标•理解文本的主旨和要点。
•掌握文章的基本组织结构。
•学会运用分析方法阅读材料。
2. 学习内容本课主要学习《修身行为规范》,了解其内容和作用。
3. 学习过程•阅读《修身行为规范》全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行为规范分别是什么?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文章的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写出你对修身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反思回顾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有哪些自己需要再深入学习的地方?请写出你的总结和反思。
第二单元导学目标•学习《论语》中的经典词句,了解其含义和背后的道理。
•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阅读简短的材料。
•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论语选读》1. 学习目标•理解《论语》中的经典词句的含义。
•掌握初步的阅读方法,能够运用分析方法阅读材料。
•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习内容本课主要学习《论语选读》,了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背后的道理。
3. 学习过程•阅读《论语选读》全文,并找出其中的经典词句。
•根据对经典词句的理解,写出你对其中的道理的认识和体会。
•运用分析方法,对你所选的一个经典词句进行分析。
4. 总结反思回顾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困惑?请写出你的总结和反思。
…(继续编写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导学案内容)…总结通过本篇文档,我们详细介绍了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内容,包括第一单元的《修身行为规范》,第二单元的《论语选读》,以及其他单元的导学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
通过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课程的核心要点,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课文同步导学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
2.学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3.学习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入景地描绘景物的写法,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
【预习学案】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代表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创作背景本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作者当时在厦门。
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后五篇(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等)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事物,来获得一丝安慰,排解一些苦闷。
3.关于《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我们必读的文集。
虽然《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
这本书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中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字。
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原名“旧事重提”。
“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
题目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二、初读感悟(一)掌握字词1.明确字音。
确凿.(záo) 菜畦.(qí) 蟋蟀.(shuài)缠络.(luò) 竹筛.(shāi) 觅.食(mì)鼎.沸(dǐng) 鉴.赏(jiàn) 脑髓.(suǐ)盔.甲(kuī) 蝉蜕.(tuì) 秕.谷( bǐ)(tìtǎng) 拗(ǎo)锡箔.(bó) 倜傥..2.理解词语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总七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大全、计划总结、说课评课、观察记录、特殊课程、毕业课件、班务材料、主题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plan summaries, lesson commentary, observation records, special courses, graduation coursewares, class management materials, theme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总七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总七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七级上册语文学案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学案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命制人汶南一中李因娥教师寄语: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
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凝成 () ___________________ 诱惑() 一瞬间()_ 隐秘() 喧腾() 痴想() 二、理解探究2、听读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想像诗歌中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3请学生说出对诗歌意旨的理解。
三、合作释疑4、学生研读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诗句,小组合作探究:⑴“隐秘的想望”指什么?为什么说“隐秘”?⑵怎样理解“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 ?⑶“我常伏在窗口痴想”中“痴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⑷'‘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⑸“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⑹“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5、再探⑴“在山的那边,是海”,对这个“山”字,“我”小时候理解的和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⑵诗人领悟妈妈所说的''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不是自然界的海,那么,什么是“信念凝成的海”?诗中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⑶读第一部分,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⑷结尾表达的信念,如果用议论语言该怎样表达?“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命制人汶南一中李因娥教师寄语: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一荀子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啜泣、纳罕、迂回、训诫、瘦骨嶙峋、小心翼翼”等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古代诗歌阅读与欣赏2.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与欣赏3.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欣赏4.第四单元:写作训练5.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训练6.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古代诗歌阅读与欣赏1.《静夜思》2.《春晓》3.《登鹳雀楼》4.《望庐山瀑布》5.《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与欣赏1.《背影》2.《春》3.《济南的冬天》4.《雨的四季》5.《我的叔叔于勒》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欣赏1.《论语》2.《庐山谣》3.《为学》4.《渔家傲》5.《卖油翁》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单元:写作训练1.记叙文写作2.议论文写作3.描写文写作4.应用文写作5.创新作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训练1.交际礼仪2.交际技巧3.交际场合4.交际语言5.交际实践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交际素养。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1.语文实践活动2.语文知识竞赛3.语文研究性学习4.语文社会实践5.语文素养展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语文素养。
第一周:第一单元古代诗歌阅读与欣赏1.第一课时:《静夜思》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诗人李白,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内容、意境、修辞手法。
诗歌背诵:让学生熟练背诵。
2.第二课时:《春晓》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诗人孟浩然,激发学生兴趣。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内容、意境、修辞手法。
诗歌背诵:让学生熟练背诵。
第二周:第一单元古代诗歌阅读与欣赏1.第三课时:《登鹳雀楼》教学过程:导入:介绍诗人王之涣,激发学生兴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目录:一、第一单元教案二、第二单元教案三、第三单元教案四、第四单元教案五、第五单元教案一、第一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天》、《古代诗歌四首》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古诗十九首》、《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2. 语法知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语法知识。
【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语法知识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查找相关资料。
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 1 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各课学案汇总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伤仲永》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小溪流的歌》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犟龟》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心声》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陌上桑》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文二则》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卖油翁》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六则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伤仲永》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学案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小溪流的歌》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犟龟》导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心声》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美猴王》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空城计》导学案
第 2 页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竹林深处人家》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树林和草原》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故乡》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项链》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想北平》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滹沱河和我》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学案:《苏州赋》
初二语文《胡同文化》学案下载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山中避雨》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学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忆读书》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