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图推断(王)
- 格式:doc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3
初中化学框图式推断题解题三大思路(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大全、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演讲致辞、祝福语、名言句子、感悟故事、心得体会、总结报告、工作计划、党团资料、条据书信、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each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peeches, blessings, famous quotes, sentences, insights, experiences, summary reports, work plans,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nd rules Letters, contract agreement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tay tuned!初中化学框图式推断题解题三大思路初中化学框图式推断题解题三大思路解题步骤1. 审题认真审读原理,弄清文意和图意,理出题给条件,深挖细找,反复推敲。
中考化学中考化学《《框图推断题框图推断题》》突破口分类例析框图推断题是中考化学试题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题型,这类题具有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维强度大、综合性强等特点,是近年来中考必考的热点题型.在近年来各地中考中,框图推断题的命题水平越来越高,试题的灵活度也越来越大,在考查知识的同时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综合应用知识等能力,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而框图推断题的难点就是在于如何寻找推断的突破口,下面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例,略谈一下框图推断题的突破口.一、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例1.已知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 C 的水溶液呈蓝色, D 是一种红色固体,B →D 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 →B 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图中“一”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1)D 的化学式 .(2)C →D 是化学方程式 ,说明反应能够发生的理由 .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方程式 ,其微观实质是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记常见物质的颜色.C 的水溶液呈蓝色,因此C 是可溶性铜盐; D 是一种红色固体,B →D 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 →B 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根据所学知识可推出: D 是铁锈(主要成分Fe 2O 3 ) , B 是铁; A 能够和铁反应,且能够转化为铜盐,因此A 是酸,C 和E 可以相互转化,C 是可溶性铜盐,则E 应该属于碱.(1)D 是铁锈的成分,化学式为Fe 2O 3(或Fe 2O 3·x H 2O)(2)C →D 的反应可以是可溶性铜盐和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的反应,碱与盐反应的条件是: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溶液中发生的一个置换反应可以是B 和C 的反应,也可以是B 和A 的反应.答案:(1)Fe 2O 3(或Fe 2O 3·x H 2O )(2)CuSO 4 +2NaOH===Cu(OH)2↓+ Na 2SO 4反应物碱和盐都可溶,生成物有沉淀Fe+CuSO4===FeSO4+Cu(或Fe + H 2SO 4=== FeSO 4 + H 2↑)铁原子和铜离子转变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或铁原子转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转变为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小结 常见物质的颜色主要是: 白色MgO 、P 2O 5 、 CaO 、Ca(OH) 2、NaO H、Na 2CO 3 、NaCl 、CaCO 3、无水CuSO 4 银白色金属 黑色CuO 、Fe 3O 4、C、MnO 2、铁粉 红色C u、Fe(OH)3、Fe 2O 3、红磷 蓝色CuSO 4溶液、Cu( NO 3)2溶液、CuCl 2溶液、Cu(OH)2、CuSO 4·5H 2O 绿色FeCl 2溶液、FeSO 4溶液、Fe ( NO 3)2溶液 黄色 硫、FeCl 3溶液、Fe 2( SO 4) 3溶液、Fe( NO 3) 3溶液二、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例2.A 、B 、C 、D 、E 、F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 、C 组成元素相同,D 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分别写出E 、F 的化学式:E , F;(2)写出A 和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的推断题.(1)D 为红色固体单质,故D 为铜;A 、C 组成元素相同,则A 是一氧化碳,C 是二氧化碳,B 是氧化铜;根据C 与E 反应生成A ,可知E 是碳,D 和F 反应生成B ,可知F 是氧气.(2)A 和B 反应生成C 和D ,是CO 和CuO 反应生成Cu 和CO 2,反应条件是加热.答案: (1) C O 2 (2) CuO+CO=== Cu+CO 2小结 组成元素相同,或某两者含有相同元素的物质主要有:CO 和CO 2、H 2O 和H 2O 2、SO 2和SO 3 、Fe 3O 4和Fe 2O 3、CuO 和Cu 2O.三、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例3.A ~F 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 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1)写出A、D、F的化学式:A, D, F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中物质相互间发生的反应.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解析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信息和推断问题的能力.(1)C是纯碱,纯碱是Na2CO3的俗名,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F是H2O;由于这六种物质中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由Na2CO3和H2O的化学式可以推知这种元素是O 元素.由于F可以与A相互转化,而A中必须含有O元素,则A是O2.由于C( Na2CO3)与B 可以相互转化,且B可以由A(O2)转化,则符合这一条件的常见物质是CO2,由于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则D、E应是酸和碱,而E能由F( H2O)转化,则最常见的是Ca(OH)2,Ca(OH)2属于碱,则D属于酸,因为必须含有O元素,则最常见的酸是H2SO4. ( 2 ) 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固体二氧化碳即干冰,可以用做制冷剂、人工降雨剂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可以用作气肥.C与E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3)图中F转化为A涉及分解反应,A转化为F、F转化为E涉及化合反应,D、E、C之间的转化涉及复分解反应,所以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答案:(1)O2H2SO4H2O(2)灭火(制冷剂、人工降雨剂、气肥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Ca(OH)2+ Na2CO3===CaCO3↓+2NaOH(3)置换反应小结 以物质的特殊性质为突破口的主要有: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 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 2;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是N 2和CO 2;能使黑色CuO 变红(或红色Fe 2O 3变黑)的物质,气体有CO 和H 2,固体有C ;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CO 2和H 2O 的物质是有机物;加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物质为碳酸盐;加碱产生使酚酞变红的(或紫色石蕊变蓝)气体的物质为铵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有BaSO 4和AgCl.四、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例4.A ~E 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种,B 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 属于酸类.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E 的化学式为 ,B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是 反应.(2)C 与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 → (填化学式).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的推断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B 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则B 为氢氧化钙,E 属于酸类,则E 为硫酸,化学式为H 2SO 4;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此反应属于复分解(或中和)反应.(2)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只有氢氧化钙和铁,根据图中与E (硫酸)相连的实线可推知,C 为铁,而铁还能与氯化铜反应,由C 与D 的连线(实线)可推知,D 为氯化铜,C 与D 的反应,即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3)A (二氧化碳)、E (硫酸)、D (氯化铜)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是H 2SO 4 →CO 2,如硫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水和二氧化碳,B (氢氧化钙)和C (铁)之间不存在转化关系.答案:(1)H 2SO 4 Ca ( OH ) 2+H 2SO 4===CaSO 4+2H 2O 复分解(或中和)(2)Fe+CuC12===FeC12+Cu (3)H 2SO 4 CO 2小结以物质的特殊用途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常用的灭火剂是CO2;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工业上常用于金属除锈的为盐酸和稀硫酸;人体胃液中用于帮助消化的酸是盐酸;可用作生活调味品的是氯化钠;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干冰;常用作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有氧化钙、氢氧化钠,液体物质有浓硫酸.五、以化学反应的特殊条件为突破口例5.已知铜绿[Cu2( OH )2CO3]在加热时分解生成A、B、C三种常见的氧化物,下面是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1)试通过分析推断,确定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G, H.(2)写出C→H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特殊条件为突破口的推断题.Cu2( OH )2CO3受热分解可生成CuO、H2O、CO2,在三种生成物中,通电能分解生成两种气体的是H2O,故A为H2O.根据相关物质的元素组成可推知红色物质G为Cu,因B与气体E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生成G,可知B为CuO, E为H2. 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浊,C为CO2 , H为CaCO3. C→气体F的反应,应为CO2与木炭(X)在高温下生成CO的反应,F为CO. B与气体F的反应,是CuO与CO的反应.C→H的反应是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答案:(1) H2O CuO Cu CaCO3(2)CO2+Ca( OH )2===CaCO3↓+H2O小结以特殊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可燃物燃烧时的反应条件大多数为“点燃”;水分解时的反应条件为“通电”;用氯酸钾、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需用“催化剂”;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H2,C与金属氧化物之间发生的置换反应;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等.六、以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例6.A ~H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 为黑色固体,H 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l)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 H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 与水反应时会 (“吸收”或“放出”)热量.(3)写出D →F 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E →C 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的推断题.A 高温分解生成B 和C ,故A 为碳酸钙,B 为氧化钙,C 为二氧化碳,B (氧化钙)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H 是蓝色沉淀,H 为氢氧化铜,E 为黑色粉末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L)由上述分析可知A 为CaCO 3, G 为CuSO 4, H 为Cu(OH)2;(2)物质B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会放出热量.(3)D 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4)E 为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答案:(1)CaCO 3 CuSO 4 Cu ( OH ) 2(2)放出(3)Ca ( OH)2+Na 2CO 3=== CaCO 3↓+2NaOH(4)CuO+CO===Cu+CO 2小结 以反应的典型现象为突破口的主要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的是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即白色固体的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或淡蓝色)火焰的气体是H 2、CO 、CH 4;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硫;遇水变蓝的固体物质是无水CuSO 4;通入CO 或H 2,或加入C ,加热,由黑色变红色的物质是氧化铜.△七、以化学反应的不同途径为突破口例7.A 、B 、C 、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 若A 是紫红色金属,D 为难溶性碱.则D 的化学式为;由C 转化为A 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 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 A 与水化合得B ,C 是白色难溶固体.则B 的一种用途是 ;由D 转化为C 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化学反应的不同途径为突破口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根据A 是紫红色金属可以确定A 是铜,A 、B 、C 、D 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 为难溶性碱,因此D 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由于C 能够和氢氧化铜相互转化,且C 能够转化为铜,因此C 是铜的盐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等,因此由C 转化为A 可以是铁与硫酸铜等发生置换反应.(2)A 属于氧化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则A 为氧化钙;A 与水化合得B ,B 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C 是白色难溶固体,因此C 是碳酸钙,由D 转化为C 是产生碳酸钙的反应,D 中含有可溶性的Ca2+因此可以是CaCl 2溶液与Na 2CO 3溶液的反应,也可以是CO 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答案:(1)Cu ( OH ) 2 CuSO 4+Fe===Cu+FeSO 4(或CuC12+Zn===Cu+ZnCl 2等)(2)改良酸性土壤(或作建筑材料等) CaC12 +Na 2CO 3===CaCO 3↓+2NaC1[或CO 2+Ca(OH)2===CaCO 3↓+H 2O 等]小结 此类推断题的主要特点是:一种物质可以发生几种反应,几组物质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进而可分别化解之.八、综合性推断题例8.在如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红色金属单质,B 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C 、D 为黑色粉末,F 为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G 为难溶性物质,H 为难溶性蓝色物质(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省略).(1)用化学式表示:D ,G ;(2)写出E 与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在人体内变成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缓慢氧化,同时放出热量,写出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推断题,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典型特征以及各物质相互间的反应,并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推断.A为红色金属单质,故A是铜;B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故B是二氧化碳;C、D为黑色粉末,故C和D为氧化铜和碳;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故F是氢氧化钙;E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性物质,故G为硫酸钡,X是硫酸,C是氧化铜,D是碳;H为难溶性蓝色物质,故H是氢氧化铜,I是硫酸钙.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钙,葡萄糖发生缓慢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1)C BaSO4(2) CuSO4+Ca( OH)===CaSO4+Cu(OH)2↓(3)C6H12O6+6O2===6CO2+6H2O小结在解决综合性推断题时,切忌把各种类型的方法分开使用,往往要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即题中可能存在多个突破口,几种方法必须齐头并进.有时也可用一种方法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用另一方法来检验推断的结果,这样的解答过程就具有了“双重保险”的功效.。
拉分练11 框图类推断题基础1.如下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表示转化关系,部分转化条件未标出。
在通常状况下,A为黑色固体,E为无色液体,B、C、D是常见气体,其中C有毒;A与一定量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可生成C或D;C与D、B与E均可相互转化;G是一种很不稳定的弱酸,易分解成D和E。
(1)写出A、G的化学式:A,G。
(2)D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为。
(3)F在MnO2催化作用下生成B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2.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存在转化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互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其中的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B、C为单质,A是生活中常见液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E的化学式为。
(2)物质C的一种用途。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物质A和D的化学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图中“→”表示相互转化,“—”表示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的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为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E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B为;A与C的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单质,D与E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A、B、C、D、E为不同类别的物质。
则:①D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②能与A反应生成B的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4.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
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的化学式为,B的化学式为。
(2)若C为难溶于水的固体,分别写一个由E→C、E→D的化学方程式:、。
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已知高锰酸钾和锰酸钾能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它们的转化关系是: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推断(写名称):A;B;C;D。
框图型推断解题方法分类点拨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黄庄中学王强物质推断题从出题形式上可分为叙述型、表格型、反应式型和框图型等几种类型。
不管哪种类型的推断题,其解答过程一般包含审题、分析、解答、检验这四个环节。
“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是解推断题的关键,而突破口往往为物质的特征。
物质特征包括两方面:一是表面特征,如物质的色、态、类等;二是反应特征,如特征现象、特征条件、特征性质(特性)等。
框图型推断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综合性和趣味性,在近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率最高,属推断题中的热点题型。
框图型推断题按构图特点又可分为两种:流程式框图和迷宫式框图。
下面就框图型推断题,在解题技巧上分类及加以介绍:一、流程式框图推断题例1(2013年长春市)某固体可能含有NaOH、NaCl、Na2CO3、CaCl2、MgCl2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原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该物质是;(2)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3)A、B、C、D四种无色溶液中,能用来鉴别稀盐酸和Ca(OH)2溶液的是。
参考答案:(1)NaCl(或氯化钠)(2)NaCl 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3)A、B、D解析:加水溶解可得白色沉淀a,且该沉淀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结合所给的五种物质,推知该沉淀中一定含有CaCO3;无色溶液B能与NaOH 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可推知沉淀b是Mg(OH)2,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MgCl2和CaCl2,进而可推知白色沉淀a的成分为CaCO3和Mg(OH)2,进一步推知该固体中一定有MgCl2、CaCl2、Na2CO3、NaOH;由无色溶液A滴加酚酞变红,说明A溶液呈碱性,加过量的CaCl2后得白色沉淀c和无色溶液D,可知沉淀c 是CaCO3,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2CO3和反应生成的NaCl,一定无NaOH。
初三化学专题复习——框图推断
一、近几年南京中考题
1.(2008南京)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
均为非金属单质;A 、B 、E 和丁均为化合物;B 和E 为能产生温室效应
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 ;乙 。
(2)写出丙和E 反应生成A 和B 的化学方程式
(3)D 和A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 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
解生成A 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
2.(2009南京)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B 、C 、M 、N ,属于氧化物的是F 、G ;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 ,可帮助消化;C 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D 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 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 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 的俗名: ;
写出化学式:B N
(4)写出G →M 的化学方程式:
3.(2010南京)图中A ~I 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
略去。
已知圈i 反应.D 和G 种类相同。
组成化合物F 和I 土壤的酸性。
⑴ 写出化学式:A B ⑵ 写出H →E+G ⑶ 写出G →I 的化学方程式:
4.(2011南京)右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所学的,其中A 、B 为单质,B
是可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甲、乙、丙为化合物,甲与过量的丙、乙与过
量的丙两两反应的所有产物相同。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之间能发生化
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B 的化学式 ;写出一种丙的名称。
(2)写出A 和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二、其他省市中考题 5.(2007汕头)右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 、BaCl 2、Na 2C03、HCl 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
乙 ,丙 。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 ;
丙和丁: 。
+F ⅱ
(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又称为 反应。
6.(2000青岛)下图里有A 、B 、C 、D 、E 、F 六种物质,它们是硝酸铜、碳酸钠、
氯化钡、稀硫酸、氢氧化钙五种溶液和单质铁。
凡用直线相连的两物质间均可发生
化学反应。
(1)推断:B 是 。
(2)C 和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2009长沙)已知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
其中A 、D 是
黑色固体,B 、C 、E 是无色气体,B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C ,D 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 是______________。
(2)写出E 转化到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
(3)评述B 物质的“利”与“弊”(各举一例):_____ _____
_______ ____。
8.(2008南昌)右图表示的是物质A-H 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的转
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A 、G 都是单质,气体C
常用于灭火,F 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请你回答:
(1)C 的化学式 ,H 可能是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9.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 、D 两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7,A 、C 、D 均含有一种
相同元素,E 、F 、G 间的反应均在常温下进行,B 与G 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则B 的化学式是 ; G→E 的反应条件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D+E ;
②B+G 。
10.(2008黄冈)A ~F 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
答下列问题:
⑴若A 为固体非金属单质, E 为红色固体单质。
则B 、D 的化学式为:B 、D ;
写出A+B 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⑵若E 为一种盐,则A 、C 的化学式可能是:A 、C ;
写出B+C 反应化学方程式: 。
11.(2008常州)A 、B 、C 、D 、E 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
们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表示两种
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C 是常见气体,D 是常见单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
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 在常温下为液体,则C 的化学式为 ;
(2)若A 在常温下为气体,则C 的化学式为 ;
(3)无论A在常温下为液体还是气体,B的化学式均为,D的化学式均为;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