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鞭药和尝药》《爱国的心》《他的遗物——》《祖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69 KB
- 文档页数:2
九年级语文上下册教学设计:《祖国山川颂》教案1_初三语文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1 教学目标一、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情赞美,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了解“颂”的文体特点,学习片断式的表现形式。
三、能够通过朗读深入品味作品隽永的散文语言。
教学重点一、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二、领略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祖国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建议一、本文属“祖国土”专题“江山多娇”板块。
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拳拳的爱国之心是本文教学的核心。
二、教材就本文所提出的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立足文本,仔细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努力发掘其巾的深层含义。
三、本文是一篇”颂”.不仅感情热烈,而且语言优美,节奏感强,教学时还应该重视发挥诵读的效用,要在反复的吟哦中走近文本.领会文本。
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播放汤灿的歌曲《祝福祖国》。
祝福祖国都说你的花朵真红火,都说你的果实真丰硕;都说你的土地真肥沃,都说你的道路真宽。
我把壮丽的青春献给你,愿你永远年轻.永远快乐。
都说你的信念不会变.都说你的旗帜不褪色;都说你的苦乐不曾忘,都说你的歌声永不落。
祖国.我的祖国!祝福你,我的祖国!我把满腔赤诚献给你,愿你永远坚强,永远蓬勃!是的.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祖国.祖国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灵魂的寄托,在每个人的心里.祖国永远是最关的.最值得深情祝福的。
今天.我们就米共同欣赏黄药眠先生的《祖国山川颂》.共同米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并深情地为之祝福。
二、一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
《祖国山川颂》,顾名思义.是歌颂祖国的优美山川。
作者通过对祖国优美山川的细致描绘,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热情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美、祖国文化积淀的丰厚、祖国劳动人民的质朴和崇高.表达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从而大大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一)理解作者情感的抒发。
1直抒胸臆。
作者在写作本文时的情感是炽热的.而表达炽热情感的最有效方法莫过于直抒胸臆。
祖国山川颂教案教学设计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1.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4.抄写并背诵文中优美的语段。
【目标重点】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目标难点】1.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2.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第一课时板块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导入新课: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1.祖国是什么?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二、了解作者:黄药眠(1903— 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
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沉思集》《黄药眠文艺论文选》等。
《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祖国山川颂》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教材纲要《祖国山川颂》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文阅读材料,作者是元稹。
这篇文章笔调高昂,讴歌了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表现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祖国的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了解元稹的生平与文学成就,掌握《祖国山川颂》这篇古文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掌握各单元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式。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并进行分析解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川河流,感受祖国的美好之处,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了解元稹的生平和文学成就,把握《祖国山川颂》的文学特点和表达方式;2. 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点,加深对文学鉴赏的认识;3.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情感。
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抒情手法和诗意美学,提高对古代文学鉴赏水平;2. 了解文章中的文学典故和历史背景,培养学生文学史观念。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式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小组讨论法、问答式教学法、抒情朗诵法。
教学活动活动一:课前导学(10分钟)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环境,先播放一段介绍元稹和《祖国山川颂》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和《祖国山川颂》的背景,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活动二:呈现图片(15分钟)教师分组分别展示祖国各地的山川风景图片,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的山水之美,唤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三:阅读分析(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读《祖国山川颂》一文,让学生自读、合读、朗读,并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讨论的形式,一起发现文中的诗意、抒情和修辞手法。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祖国山川颂》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3)认识并掌握一些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
(2)学会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掌握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结构。
难点:分析课文的表达技巧;欣赏祖国山川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1)教师出示我国著名山川的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名称。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关于这些山川的故事或特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祖国山川颂》,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山川地理位置、特点等。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分析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4. 合作探讨(2)每组选取代表性句子,进行朗读和分享。
5. 实践活动(1)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一段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描写。
(2)学生互相交流,评选出最佳作品。
6.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祖国山川景色画,并附上简要文字描述。
3. 写一篇关于我国山川美景的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祖国山川颂》。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绘手法,写出关于自己家乡山川的优美段落。
祖国山川颂【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2.学习本文全景式描画,铺陈与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文本研习法、合作讨论法、点评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爱国是无地域限制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象一支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的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二、走近作者,走进时代1、关于黄药眠黄药眠,广东梅县人,诗人、教授和文艺理论家。
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命派到莫斯科担任青年共产国际英文翻译;他曾带着共产国际建立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指示回国,却遭到怀疑与误解;他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又受到审查与猜疑……此后,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2、了解文章背景《祖国山川颂》发表于1980年,此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知识分子,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对此激动万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大好河山,表现了祖国广袤大地壮阔伟大的自然风光,赞美了创造祖国一切的劳动者,表达了质朴而崇高的爱国热情,激发起人们以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决心。
三、解题释题1、关于“颂”:“颂”,是一种文体。
颂的文体特征在内容上多为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后世界定更为宽泛,凡是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为“颂”。
2、解题:题目中的“颂”字,表示这是一则散文,“祖国山川”表明了本文颂的内容与对象。
祖国山川颂(黄药眠)导入阶段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几句名言: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雨果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爱国是无地域限制的,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都有着深深地眷恋之情,就像一只风筝,无论身在何处,无论飞多远,总有一根线紧紧地攥在手中,祖国永远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黄药眠,他又是如何在《祖国山川颂》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吧。
二、准备知识,确立目标(多媒体展示)知识储备1.关于黄药眠黄药眠,黄药眠先生是诗人、教授和文艺理论家,广东梅县人。
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奉命派到莫斯科担任青年共产国际英文翻译;他曾带着共产国际建立抗日统一民族战线的指示回国,却遭到怀疑与误解;他曾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又受到审查与猜疑……此后,他一直以民主人士的身份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黄药眠的一生,经历了封建王朝没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八年抗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些大事,他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这就使他对祖国的理解比别人更加深刻。
2.了解文章背景《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发表于1980年,此时正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祖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
黄药眠这位历经新旧中国的老知识分子,从文化大革命的劫难中走出来,对此激动万分。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伟大祖国的多个侧面,用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大好河山,表现了祖国广袤大地壮阔伟大的自然风光,赞美了创造祖国一切的劳动者,表达了质朴而崇高的爱国热情,激发起人们以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和建设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决心。
《祖国山川颂》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祖国山川颂》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教学设想:本文编排在苏教版“祖国土”的板块,编者的意图是,借该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感,再借本篇继续赏析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苏教版有标新立异之嫌,该文其实算不上经典,不要以为所谓名家的文章就篇篇精到。
个人以为不太适合选作研读教材。
本文的阅读也没有什么难度,文中部分句子有虚写实写的转换,转换未必精当,含义未必隽永,也没必要花太多的力气去咀嚼。
语言虽美,但节奏和韵律似乎未能精到。
教学时还是以分析镜头素材为主,进而体会作者的一腔爱国之情;也进一步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和学习散文的写法。
教法以自读讨论为主。
目标要求:1、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和历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
2、理会本文的取材和写法,进一步了解“散文”这一文体的特点。
课时设置:2教时。
安排:自读一教时,讨论一教时。
第2教时要点:在自读的基础上讨论。
一、整理出在读和写上要积累的字词广阔无垠盎然层峦叠嶂抚摩襞褶婉转悠扬唧唧汲水翠锦斑斓寥廓涟漪yín 艮(kèn)zhàng fǔ mó bì zhě jì jí lián yī黄鹂石矶汀泗桥折戟沉沙溪涧澄澈萦回咆哮飞流急湍山巅云雾缭绕lí jī dīng sì jǐ jiàn déng chè yíng huí tuān diān鹰隼嵯峨帏幔雁荡龙湫丘壑云蒸霞蔚千仞sǔn cuō é wéi màn qiū hè rèn二、概括归纳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描写对象和感情抒发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祖国山川颂》教案3祖国山川颂黄药眠教学目标:1,了解“颂”的文体特点,了解全角度写景铺陈的写法,体会排比在颂中的作用;2,思考,什么是祖国,人和祖国是什么关系,人对祖国应该是怎样的感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和“颂”:1,今天我们一起研习的文本是黄药眠的《祖国山川颂》。
2,黄药眠是谁?请看注释①。
先看生卒年,想想,黄药眠的一生,他所赖以生存的大地上发生过哪些大事?(1903——1987)封建王朝没落,皇帝退位,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军阀混战,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日军侵华,八年抗战,国共两党大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
可以想见,黄药眠的一生,跟着时局的变化,个人的命运也随之起起伏伏。
作为现代作家,黄药眠不是一流的,不能和鲁迅等人比肩。
作为文艺理论家,黄药眠长期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地位。
2003年,黄药眠诞生100周年,北师大专门举办了黄药眠学术研讨会。
3,“颂”是一种怎样的文体?问:你了解的最早的“颂”是什么样的?复习:诗经六义。
《风》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是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
《大雅》、《小雅》之分,众说不同,大约其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都有些区别。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
今天的颂,带有颂扬、赞美之意,适宜歌功颂德的文章。
注意:在殷商周朝,中国人的心中是没有鬼神的。
他们敬畏的是祖先。
祭祀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诵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1,看过全文,你觉得在朗读的时候应该带有什么样的语气?(面带微笑,深情赞美)2,诵读全文,在书上划出作者赞颂的对象。
3,正音:吟哦(é)盎(áng)然汀(tīng)辨析:浩浩荡荡:水势大;形容广阔壮大。
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1.祖国是什么?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二、了解作者:课文注释①。
作适当补充。
三、解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
“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
四、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春夏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 “文化”“语言”。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
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
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
五、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
祖国山川颂【教学过程】一、导入: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黄药眠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
从题目上看,“祖国山川颂”就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文章不仅只歌颂自然的大好河山,同时歌颂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用的是诗一般凝炼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的是火一般炽热的情感,具有散文诗的一些特点。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2段),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在这一部分里,又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个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个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语文ⅲ人版第一专项第一课( 祖国山川颂 ) 教学设计【一】解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点了然文体:内容上多是美、歌;写法上多用叙。
“ ”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中:“ 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文聚》中也提到:“ ,之美者也。
” ,原歌神的舞歌,歌功德的,以后就更泛,全部以美、歌主的都能称“ ”。
【二】学生文,掌握文章思想内容。
1、学生速文,思虑: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平原、黄河⋯⋯春夏秋冬,晨曦夕阳;家小溪,子江,黄果瀑布2、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写了什么?什么原由要写些内容?明确:写了“人民”“文化”“ 言”。
祖国是一个详细的观点,有她的地理地点,决定了她的自然特色、山川物、天气特点。
期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依据些特色、造了合适自己生计的生与生活方式,在此基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进而与国区开来。
所以,个体来,祖国不是其出生的国家,并且他供给了生计的境与文化的背景,同予她承、并造种文化的使命。
捍国家尊,促国家繁华,也所以成每一个公民的任。
所以,国主是古往今来最朴实也是最崇敬的思想感情之一。
3、小内容:《祖国山川》是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的感情,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注了作者祖国无穷之情。
【三】理清思路,领会叙的特色。
1、思路构:文章段落多,共34 段,体上能分三大多数,第1、 2 段第一部分,第3— 32段第二部分,第33— 34 段第三部分。
在从整体上掌握作者的写作格,从大着眼,认识作者的描绘象和感情抒。
第一部分 (1-2) ,点了然全文主旨——祖国,祖国的美丽的景和河山大地。
第二部分 (3-32) ,是国主的详细化,是景如画的祖国的歌与美。
能分红假干次,它从不一样角度表了祖国山川光景的秀美多姿。
第 3-7 段是第一,作者从南到北,从到西,充骄傲地列数祖国大地的美景致,以情的笔墨,尽兴地吐美之情。
第 8-12 段能当作是第二,三段均以“我⋯⋯”开,从“人民”、“文化”和“ 言”三个了国感情的详细象身,表达了作者的腔。
四川省射洪县高二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1)新课推进一、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黄药眠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
从题目上看,“祖国山川颂”就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文章不仅歌颂自然的大好河山,同时歌颂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用的是诗一般凝炼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的是火一般炽热的情感,具有散文诗的一些特点。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2段),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在这一部分里,又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个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第三部分(第33—34段),是对主题的升华。
小溪汇人大海,群山默默相送,流水化作羽云,回首瞭望故乡,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二、重点语段品读第一部分(第1—2段):总领下文,点明全文主旨。
[品味]第一句点题,“也爱”突出表明本文主要歌颂祖国的大自然的风景,紧扣标题“祖国山川颂”。
语文必修Ⅲ苏教版第一专题版块一《祖国山川颂》最新同步教案《祖国山川颂》教案4【教学目标】1.把握散文诗的特点。
2.学习本文写景形象生动、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歌颂祖国的思想感情。
理解爱国这一主题思想在一个民族文化内涵中的重要意义和核心地位。
4.抄写并背诵文中优美的语段。
【目标重点】1.感悟作者真挚的爱国感情。
2.欣赏本文极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和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
【目标难点】1.品味散文诗的语言。
2.展开想像和联想,进入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展开心灵对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解说: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人与国家的关系是复杂的,从历史上看,正如法学家潘大道所说,国家“都是为少数人所独占——君主、军阀、资本家及专业之官僚、政客等”(《为什么要爱国》),他们在阶级社会中常常是作为国家的代表,这必然造成个体对国家的复杂态度,为什么历史上经常出现忠君与爱国的矛盾,道理就在这里。
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当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与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责任,都发扬国家主人翁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一步步走向民主,走向繁荣,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导入新课:由对以下两个问题的讨论导入新课。
1.祖国是什么?2.一个人为什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二、了解作者:黄药眠(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
广东梅县人。
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
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
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等。
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
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
《祖国山川颂》导学案(点评式)说明:楷体字为课文,宋体字为点评,有★的部分是说作品的优点;有■符号的为笔者对课文的批评;有★●符号的为教材对作者文章的修改,加上笔者的点评;有●符号的为教材对作者文章的修改;斜体字为作者发表时有但在作教材的时候被教材编者删掉的部分.祖国山川颂★(①题显主旨。
好的拟题法中的一种)1我爱祖国,也爱祖国的大自然的风景。
★(②开篇点题,因爱而颂。
)★③用第一人称写,便于抒发感情,使读者感到亲切。
作为写者的“我”与作为读者的“我”在读者的读中有时可以融为一体。
■④作为点题句中“风景”一词,与题目中的“山川”并不完全对应。
山川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但“风景”一般来说是具体的。
风景的概念大于山川,但表现的气势又小于山川。
若要与题目中的山川对应,可以将第二分句改为“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可能要好些。
■⑤由题目中很大气的“山川”,到开篇第一句的风景,文气由强而弱,显得不够协调。
2我不仅爱祖国的山河大地,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感到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⑥(“爱抚”一词不当。
此词一般用于人,意为带着感情的抚摸。
对花草而言,勉强;对石头、砖瓦用“爱抚”,给人怪怪的感觉。
可将该句改为“值得我流连忘返”。
)★⑦1、2两段为全文的总领,定下全文表达的是“爱祖国”的基调。
3 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峡,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
★⑧(前后句用对比法,前实后虚,先虚后实)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⑨(该句领起下文,使上下文的内容衔接)。
4我们有头顶千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有莽苍的黄土高原,有草树蒙密的西双版纳,有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西北诸省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的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⑩第四段用排比句铺陈中国的壮丽伟大的风景。
句式为“动词(有)+定语(修饰语)+宾语(地域名词)”;但该段的7、8、9分句却又有变化,表地域的中心词变成了修饰语,读起来让人稍感不畅,不如用原句式一贯到底的好。
《神农鞭药和尝药+爱国的心+他的遗物——访北京鲁迅博物馆印象之一+祖
国山川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自由阅读图书,积累优美词句,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受到家国天下的熏陶。
二、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师: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下面就让我们自由阅读“中国精神”章节下的几篇文章,看看你有哪些收获。
(二)自由阅读
1.出示自读篇目。
《神农鞭药和尝药》
《爱国的心》
《他的遗物——访北京鲁迅博物馆印象之一》
《祖国山川颂》
2.出示自读提示。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完成下列表格:
3.自由读文。
4.全班交流
师PPT出示好词佳句,和孩子一起品读,积累。
三、板书设计
自由阅读
《神农鞭药和尝药》
《爱国的心》
《他的遗物——访北京鲁迅博物馆印象之一》
《祖国山川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