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苏教必修)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618.00 KB
- 文档页数:19
祖国山川颂【教学过程】一、导入:不管对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来说,祖国都是一种魂,是擎天巨树上的落叶飘向大地母亲怀抱时的那一种殷殷深情;是一种使一个国家虽然饱经沧桑忧患却仍然能焕发出生命光泽的力量支柱;是一种使自己的儿女无论走到哪里、身处何方,都将魂萦梦绕、日牵夜挂的精神召唤;是一种流在每个人血管里,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光照千秋、与日月争辉的魂!更是一支中华儿女心中永恒的赞歌。
二、文章的内容与结构黄药眠的散文《祖国山川颂》又名为《我爱我的祖国》。
从题目上看,“祖国山川颂”就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其实文章不仅只歌颂自然的大好河山,同时歌颂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改造自然、创造灿烂文化的劳动者。
这是一篇典型的写景抒情的散文,用的是诗一般凝炼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抒发的是火一般炽热的情感,具有散文诗的一些特点。
文章段落较多,共34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第3--32段为第二部分,第33--34段为第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2段),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在这一部分里,又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
第3--7段是第一个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
第8--12段可以看成是第二个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和“语言”三个浓缩了爱国情感的具体对象出发,表达了作者的满腔挚爱。
第12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对前面的总括,又很好地引领下文,由人文过渡到景色。
第13--25段是第三层,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描摹,眼中景与心中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第26--32段是第四层,在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家乡的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的瀑布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以点代面,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
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乳源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祖国山川颂教案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祖国山川颂》教学目标:1。
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
2.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ﻫ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容与感情的把握。
ﻫ学习课时:1课时。
学习方法:文本研习。
以学生讨论为主,并加强朗读,通过朗读准确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ﻫ课前预习:ﻫ词语积ﻫ字形: ﻫ累:ﻫ层峦叠嶂翠锦斑斓林阴道蹒跚晨曦冈峦万卉争荣ﻫ词义:云蒸霞蔚: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ﻫ课前思考:本文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文章是否仅仅赞美了山川?ﻫ这些内容围绕什么中心写?教授新课:一、导入专题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说过:“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意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俄国诗人普希金说:“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
"法国大作者雨果说:“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我国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也以“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倾诉了拳拳报国之情。
ﻫ祖国就是自己的国家,自有国家以来,每个人都天然地与祖国连在了一起。
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
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
祖国山川颂理清文章的结构本文共37节,不仅段落较多,而且采用片断式的表现形式,因此在把握文章结构时,宜从大处着眼,首先了解作者总体上的行文框架。
一般来说,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2节):这是总领,点明了全文主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风景、山河大地。
第二部分(第3—35节):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
第三部分(第36—37节):这是对主题的升华,群山目送小溪入海,流水化作雨云回望故乡,满含象征,是作者内心爱国情感的真切流露。
至于文章第二部分内部的结构,我们需要结合“颂”的文体特征来分析。
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对象和主题的都可以称做“颂”。
颂的表现形式多为片断式,因为这样更便于作者自由地,不受时间、究竟以及思维限制地报发自己的情感。
作者黄药眠在《祖国山川颂》一文里,灵活地运用这一表现形式,采取合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完美地歌颂了心中所记的山河美景。
全景式的描画和铺陈共将文章第二部分分成五个层次,五幅优美的画卷。
第一层次(第3—5节):自然历史图。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优美的自然景致,以及在历史的变迁中巍然屹立、不可动摇的形象。
第二层次(第6—7节):祖国人民关系图。
以动情的笔墨说明,人民有情,山水更有情。
第三层次(第8—10节):民族语言图。
这是无形的图案,唯有用心才能感受它的存在,它的活力,它的神奇。
第四层次(第11—24节):四季晨昏图。
文章对祖国自然景色的描写在这一层次才得到了重点展示。
这里有对春夏秋冬四季美景的细腻勾勒,有对晨光落日的生动描摹,语言优美,景致宜人。
第五层次(第25—35节):祖国山川图。
这是以点代画的手法,从异国的思念写起,描绘心中时时念起的山川图景。
无论是扬子江的涛声,还是登高远眺时的长啸、临海观景时的胸怀,无论是黄果树瀑布的壮观,还是门前小溪的潺潺,江南风景的秀丽,无不渲染出作者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