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子宫肌瘤挖除术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6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而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
那么这两种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究竟有何不同?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以便患者和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腔镜将手术器械引入腹腔,通过腹壁上的小孔进行子宫肌瘤的切除。
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则是传统的腹部开放手术,通过腹壁切口将子宫肌瘤切除。
两种手术的操作方式有所不同,那么在临床效果上又有何不同呢?首先从手术创伤上来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较于传统的经腹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恢复周期更短。
腹腔镜手术在手术中仅需在腹部开3-4个小孔,而经腹手术需要开较大的腹部切口。
腹腔镜手术减少了腹部组织的损伤,减轻了患者术后的疼痛和恢复时间,这是腹腔镜手术相对于经腹手术的明显优势之一。
从手术效果上来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效果是相似的。
两种手术都可以将子宫肌瘤切除,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子宫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而且由于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腹腔镜手术已经可以应用于各种大小和位置的子宫肌瘤,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手术需求。
从手术效果上来看,腹腔镜手术与传统的经腹手术并无明显差异。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所需的时间和技术难度有一定差异。
腹腔镜手术需借助显微镜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手术时间可能较长。
而传统的经腹手术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但手术创伤和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医院设备和技术水平来进行判断。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比较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子宫肌壁内的一种良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病之一。
子宫肌瘤可导致盆腔疼痛、月经不规律、盆腔脏器压迫症状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功能。
目前,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治疗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1.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在患者的腹部做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和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治疗。
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腹腔镜手术有以下优点:(1)微创性:腹腔镜手术不需要大范围切开腹部,减少了创面,降低了手术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2)恢复快: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能够减少术后的疼痛和不适感,加快康复速度。
(3)保留生育功能: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同时可以保留子宫的组织和功能,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通过在患者的腹部做较大的切口,直接对子宫进行剖腹手术,切除子宫肌瘤。
这种手术方法有以下特点:(1)彻底性:经腹手术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盆腔的情况,有利于彻底清除子宫内的病变组织,对于较大的、多发的子宫肌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操作简便:经腹手术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来说,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于较复杂的子宫肌瘤情况也能够较好地处理。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比如创面大、创伤重、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也较高。
3. 临床效果比较(4)术后美观: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瘢痕较小,术后的美观效果较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推荐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大的、多发的子宫肌瘤患者,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子宫平滑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一、子宫平滑肌瘤(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ICD-10:D25)行经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ICD-9-CM-3:68.41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月经紊乱等;2.体征:子宫增大、质硬;3.辅助检查:超声检查(必要时需要行盆腔核磁和/或CT 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子宫肌瘤诊断明确,有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1)子宫增大,子宫≥妊娠10周大小;(2)月经过多、继发中、重度贫血;(3)有膀胱、直肠压迫症状或肌瘤生长较快;(4)单个肌瘤最大直径≥5cm;(5)保守治疗失败;(6)子宫活动度好;2.无手术和麻醉禁忌证;3.术前检查齐全;4.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5子宫平滑肌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2.尿常规、粪常规;3.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4.凝血功能;5.感染性疾病筛查(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6.心电图;7.肺部CT;8.超声检查:妇科、双下肢B超;心脏、颈动脉B超(年龄为40周岁以上必须查,40周岁以下酌情);9.宫颈涂片(TCT或CCT)和宫颈HPV病毒学;10.阴道清洁度检查;11.酌情宫颈分泌物培养;12.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清CA125、hCG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应用预防性抗菌药物;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手术超时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抗生素使用参照抗生素使用规范。
子宫正常大小,浆膜层上见一肌瘤向外突起,直径约4cm,蒂较粗,与肠段、左卵巢粘连将子宫直肠窝封闭,分解粘连过程中见巧克力样液体流出。
子宫后壁浆肌层另及一肌瘤,直径约5cm。
双附件外观无异常。
肠壁间可见散在紫蓝色结节。
全麻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脐耻之间直切口,长8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洗手探查腹腔。
所见如上。
放置拉钩,填塞纱布,纱布排垫肠段。
锐性及钝性分离子宫与肠壁间粘连,分解粘连后,将子宫托出腹腔,电刀切开肌瘤表面浆膜层及包膜层,剥离下肌瘤组织。
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肌层,关闭瘤腔,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肌层和浆膜层。
切开子宫后壁肌层至肌瘤包膜内,钝性分离瘤体,开来钳夹肌瘤蒂部,电刀切下瘤体,检查发现内膜完整,无损伤,1-0可吸收线8字缝合子宫浆肌层,彻底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子宫创面盖止血纱布、明胶海绵。
置迪康膜1张于创面。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腹。
术毕,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200ml。
导尿畅,色清,量约200ml。
遂安返。
子宫前位,常大,子宫前壁近峡部向外生长一直径8cm的肌瘤,向阔韧带突起,肌瘤大部分呈浆膜下型,小部分呈壁间型,双附件外观无异常。
连硬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脐耻之间直切口,长8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洗手探查腹腔。
所见如上。
放置拉钩,填塞纱布,纱布排垫肠段。
将子宫托出腹腔,电刀切开肌瘤表面浆膜层及包膜层,剥离下肌瘤组织。
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肌层,关闭瘤腔,1-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肌层,2-0可吸收线缝合浆膜层。
彻底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盆腔,子宫创面置迪康膜1张。
清点纱布、器械无误,逐层关腹。
术毕,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100ml。
导尿畅,色清,量约200ml。
遂安返。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两种止血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止血带联合垂体后叶素及垂体后叶素两种方法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的临床分析。
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
结果:观察组止血带束扎宫颈峡部配合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既减少子宫体大血管供血,同时又减少切面毛细血管渗血,使术中出血明显减少,节省了止血花费的时间,使手术时间缩短。
由于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从而使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相对减少。
对照组子宫肌壁注射缩宫药物方法,亦能减少术中出血,但由于注射药物时盲目性较大,受注射部位深度、方向限制,注射层面难以把握,所以止血效果相对较差。
结论:止血带联合垂体后叶素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比单纯垂体后叶素应用出血少,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关键词止血带垂体后叶素子宫肌瘤剔除出血量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好转,女性从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要求保留子宫的越来越多,从而使子宫肌瘤剔除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及完善。
子宫肌瘤剔除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是剖腹手术,近年来陆续应用腹腔镜、宫腔镜及经阴道等微创手术。
我院仍沿用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主,但在手术技巧上逐步完善。
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为创面出血。
为探讨减少术中出血,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简单、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通过要求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其中观察组使用止血带束扎宫颈峡部、垂体后叶素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用垂体后叶素),观察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收治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年龄25~45岁,单发肌瘤34例,多发肌瘤26例。
肌瘤大小0.5cm×0.5cm×0.5cm~10cm×10cm×10cm。
有腹部手术史6例。
研究方法:①病例分组:随机选择30例为观察组,其余30例为对照组。
观察组单发肌瘤16例,多发肌瘤14例,有腹部手术史2例,用止血带穿过两侧阔韧带透明区束扎宫颈峡部,垂体后叶素6U子宫肌层注射。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导读: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也并非一定要依靠手术治疗,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特点而决定治疗方案,但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方面的治疗方案,比如,患者若是早期病情的话,也可以适当的进行饮食调理……
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的早期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另外,虽说早期的子宫肌瘤不会恶变,但其实,随着肿瘤的进一步生长,恶变的几率就会增大,一定要对子宫肌瘤有足够的警惕。
*1、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手术
这是近年来发展应用的新技术,以现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已经普及,这种治疗方案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顺利进行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切除术。
这是近20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式,它是通过的腹壁上打上3-4个直径0.5~2cm 的切口,通过手术器械把子宫肌瘤切除的一种手术方法,由于腹壁手术疤痕小,术后恢复快,因此得到了患者的欢迎。
*2、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剔除术
这是现在各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技术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但除此之外,也还有一点要有所了解的是,在手术治疗之后,受术者应该科学的进行护理,这点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经阴道手术也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对于阴道松弛的经产妇,尤其子宫
脱垂的患者较为合适,但是手术视野局限,对于肌瘤体积较大患者不适合。
这也属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3、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对于子宫肌瘤疾病的治疗,主要就是针对病情不严重的患者,一般就是指肿瘤小于2厘米的患者,这种治疗方案可以使得肿瘤萎缩,从而彻底治愈子宫肌瘤疾病。
子宫肌瘤手术方式及进展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病因尚未十分明确,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现将目前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疗效及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1 经腹手术1.1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目前多采用腹壁横切口,小切口手术。
TAH主要优点是不受子宫体积大小的限制和盆腔粘连及病灶部位的影响,但需开腹,腹壁有切口,术后有切口痛,住院时间相对长。
1.2 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保留宫颈、阴道形状不变,有利于提高性生活质量,但术后要定期复查,以防残端宫颈癌的发生。
1.3 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不受肌瘤数目限制,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功能,但肌瘤有复发的可能,黏膜下肌瘤禁忌。
1.4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适用中等大小的2~3个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并且直径小于10 cm或6~7 cm,也有学者认为腹腔镜下切除较大的肌瘤亦是安全的。
LM术中应避免剔除过多的肌瘤壁间肌瘤,肌瘤多于4个或者肌壁间肌瘤直径大于6 cm,手术时间将明显延长且出血增多。
增加转为开腹的机会。
1.5 腹腔镜辅助下肌瘤剔除术(LAM)该手术保持了LM的优点,LAM适用于直径大于10~12 cm或者多个浸润深的肌瘤,且需多层缝合的患者。
其优点是缝合子宫较快,易清理切除的肌瘤,能够保持子宫的完整形态。
LAM能够切除更大的肌瘤,出血量和开腹手术相近,故可以代替开腹手术。
小于5 cm的浆膜下肌瘤可以很容易通过LM剔除,但是肌壁间和更大的肌瘤需要长时间手术分离肌瘤并缝合。
LAM 通过小切口缝合,取出大的肌瘤,减少了手术时间且不需要太多的腹腔镜手术经验。
2 经阴道手术2.1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 TVH除具有子宫良性疾病切除术的一般指征外,需综合考虑子宫活动度,是否盆腔广泛粘连,子宫体积及瘤体部位等。
但子宫体积的大小,并非绝对,取决于子宫的解剖和医生经验。
而瘤体部位更为关键,有学者提出子宫<3个月妊娠大小或<500 g为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体会近日,我见证了一个令人激动的高科技手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
虽然紧张,但我仍然保持冷静,负责护理患者,协助医生完成手术。
首先,我根据病人的情况,为手术作准备工作。
我给病人分类,检查身体指标,根据状态给病人安排合适的手术室。
同时,我还提前为手术行准备所有必要的药物和物资,为手术做准备。
其次,我在手术室,给患者安排好麻醉操作,并且确保手术室的卫生清洁。
在手术过程中,我全程跟进,并且看病人的情况,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最后,我在术后进行持续护理,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健康状况恢复正常。
并且,我还给患者宣传有关手术后恢复的知识,鼓励患者按照医嘱的指示进行护理。
参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护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护理能力的提升。
我有明确的步骤,更加熟练的操作,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在护理过程中,我发现,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也能够减少病情的复发。
这次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护理让我领悟到,作为护士,要熟悉手术流程,积极配合手术,以熟练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保佑。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宣传正确的护理知识,科学护理,确保患者的恢复和健康。
此次护理经历,让我深深感受到,护士要做好自己的职责,负
责任地贯彻执行,全力以赴,把优质的护理服务送给患者,为患者恢复健康构筑起一道蓝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
手术类别:切口等级:
麻醉方法:全麻
手术体位:仰卧位或截石位、骨盆高位,肩托固定(备用),双手包入
仪器准备:摄像系统、电刀(单极、双极)、子宫粉碎机、电池、
物品准备:摄像头、手术衣布包、腹腔镜包、干杯、小碗、腹腔镜器械、镜头、光源双极单极线、脚套、手套若干、6*7Cm创口敷贴4个、镜头保护套2个、11#刀片、吸引皮管2个、吸引头1个、4-0三角微乔(422)、O微乔(358)、3000ml生理盐水、子宫肌瘤粉碎器17件、尿管、集尿袋、20ml注射器、垂体后叶素6u(病房带来记得术中医嘱执行)备用:举宫时需要举宫加包、举宫杯,45*45cm薄膜、大匙状钳、防倒刺针、O微乔鱼钩针
收费标准:有组套,腹腔镜手术加收+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医生习惯:习惯用大匙状钳将肌瘤碎末取出
垂体后叶素用法:将6u垂体后叶素稀释到20ml
解剖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