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4《聊斋志异》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 格式:doc
- 大小:628.50 KB
- 文档页数:10
4 《聊斋志异》香玉 王六郎[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璀璨..(cuǐ)(càn) 遁.去(dùn) 朝暾.(tūn)夙.夜(sù) 谶.语(chèn) 涕洟.(tì)汍.澜(wán) 狎昵..(xiá)(nì) 连袂.(mèi)愀.然(qiǎo) 曩.故(nǎnɡ) 创痏.(wěi)泫.然(xuàn) 悒.悒不乐(yì) 唐棣.(dì)酹.地(lèi) 欷歔..(xī)(xū) 唼.呷(shà)恻.隐(cè) 觇.视(chān) 腆.物(tiǎn)卮.酒(zhī) 折柬抱襆.(pú) 致赆.(jìn)橐.(tuó) 歘.(xū) 綦.贫(qí)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要当以为长(“长”通“常”)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而⎩⎨⎧ 女乃止,过宿而.去(连词,表顺承)自下而.上(介词,到)迄无所获,而.许独满筐(连词,表转折)扬手掷足而.啼(连词,表修饰)(2)之⎩⎨⎧ 问:“何之.?”以袖拭泪(动词,往,到)请于下流为君驱之.(代词,鱼)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结构助词,的)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胶州黄生,舍.读其中(名词用作动词)居住(2)醒而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3)急命仆马.(名词用作动词)备马(4)星.驰至山(名词用作状语)像流星一样(5)生乃日.加培植(名词用作状语)每天(6)子舆.之归家(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运送(7)业.渔(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业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名绛雪,乃妾义姊。
(判断句)译文:她的名字是绛雪,是我的义姐。
(2)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判断句)译文:香玉是我的爱妻,绛雪是我的好朋友。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4《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作业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年级:姓名:《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__①__。
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它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__②__。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
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
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之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引用、比喻、夸张B.对偶、反复、排比C.对偶、夸张、拟人D.排比、引用、比喻【答案】D [“也仿佛一条长河”使用了比喻手法;“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使用了引用手法;“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使用了排比手法。
]2.请在文中画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①有着自己的上游(源头) ②便晕染成一幅幅画卷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案】①原文使用了三个短句,节奏明快、有力,并和前文句式保持一致,改成长句后,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课后课时作业时间:40分钟满分:38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A.,,《》。
B.。
;“”。
C.,;《》?D.。
,“”?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
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
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两项;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项;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项正确。
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蒲松龄三百六十五年之际,人们以各种方式来怀念这位优秀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作者。
②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来自五十六个民族的人大代表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商。
③为什么某种生物的分布而繁多,它的邻种却分布得狭小而稀少呢?A.诞生国是普遍B.诞辰国事普遍C.诞辰国是广泛D.诞生国事广泛答案 C解析①“诞生”意为出生,是动词。
它也是个中性词,对任何人都可使用。
而“诞辰”意为生日,是名词。
它也是褒义词,多用于值得尊敬的人,除诞辰外,还有华诞、寿诞,都用于值得尊敬的人。
此处应为“生日”。
所以这里应用“诞辰”。
②“国事”专指“国家大事”,是比较具体的指称;而“国是”仅做书面用语,意为“国家大计”,是比较宽泛、广义的指称。
因此“共商国是”一词中的“是”是不能用“事”来代替的。
“国是”比“国事”郑重。
4 聊斋志异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胶州黄生,舍()读其中(2)每使邀绛雪来,辄不至,生以为恨( )(3)何之()以袖拭泪(4)乞早见()示,仆将抱植家中(5)愀然()曰:“妾有大难!君急往尚得相见;迟无及矣。
”(6)俾()香玉复降宫中。
(7)归后,以金遗()道士(8)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9)如不弃,要当以为长()耳(10)明日,许货()鱼,益沽酒(11)祖()送出村(1)安排住宿(2)遗憾 (3)到,往(4)动作偏指一方,我(5)忧郁、凄切的样子(6)使(7)赠送(8)为什么呢(9)通“常”(10)卖(11)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2、文学常识填空。
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聊斋志异》是一部小说集,共有短篇小说431篇。
其内容大致有四部分:一、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嘲讽贪官污吏、恶霸豪绅贪婪狠毒的嘴脸,笔锋刺向封建政治制度。
这类作品以等篇最有代表性。
二、蒲松龄对腐朽的科举制度有切身的体会,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禁锢与腐蚀,谴责了考场中营私舞弊的风气。
这类作品以等篇最有代表性。
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而努力抗争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予以衷心的赞美。
有代表性的篇章有等。
《聊斋志异》中还有相当多狐鬼精灵与人的恋爱故事,颇具浪漫情调。
在这些故事里,塑造了很多容貌美丽、心灵纯洁的女性形象,如等。
四、有些短篇是阐释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如等。
柳泉居士,文言短篇,《促织》、《席方平》、《商三官》等,《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鸦头》、《细侯》等,红玉、婴宁、香玉、青凤、娇娜、莲香,《画皮》等、《劳山道士》等。
4.《聊斋志异》(54分钟,56分)一、语言应用(26分)(2020·济南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
(①)。
泉太好了。
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
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 ,老那么翻滚。
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
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着,使你不由得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②):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的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着;有的半天才上来一个泡,大,扁一点,慢慢的,有姿态的,摇动上来,碎了;看,又来了一个!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
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名胜不舍昼夜游荡涌B.名胜昼夜不停飘荡挤C.圣地昼夜不停游荡挤D.圣地不舍昼夜飘荡涌【解析】选B。
名胜:有古迹或优美风景的著名的地方。
圣地: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
不舍昼夜: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昼夜不停:白天和夜晚都不停息。
游荡:闲游放荡,不务正业;闲游,闲逛;漂浮晃荡。
飘荡:在水上浮动;在空中飘浮,飘摆或飞升。
涌:水或云气冒出;从水或云气中冒出。
挤: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永远那么纯洁,活泼,鲜明”,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3分)答:参考答案:①原文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层次感明显;②原文用三个分句表达了更强烈的情感,有强调作用。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3《西游记》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角色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美猴王”。
后历经千山万水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
后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除魔,不畏艰难困苦,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
【课内挖掘】《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
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展现了一种奇幻之境。
在这奇境里,奇人、奇事融于一体,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技法点拨]如何进行环境描写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除情节外,也要写好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写好这两种环境,可较好地烘托人物,进而充分、明确地表达中心。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客观描写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原形的描写,通过写景来写情,即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
主观描写是指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写客观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感情融入景物之中,这在写作中称作“寄情于景”。
自然环境是文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社会环境,可以是居室陈设、布局、人物活动场所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
场面则是特定的时间与场合内人物活动的总面貌。
写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要写好环境。
有人说要画好两幅画,即围绕人物活动的一幅“风景画”和另一幅“风俗画”。
⊙精彩运用写一段文字,侧重环境描写,以表现某种氛围。
不超过200字。
【示例】乡村的夜,轻柔得像湖水,隐约得像烟雾。
月光像水一样从天空中泻下来,静静地泻在农舍上。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2单元第4课聊斋志异习题练习二(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肄业/酒肆荟萃/精粹着实/着魔B.馈赠/匮乏冀望/羽翼刹那/刹车C.缔造/谛听箴言/缄默伺候/窥伺D.慑服/蹑足沙砾/闪烁开拓/拓片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亲狎溺死攀岸凄楚B.俨然款洽憔悴流黄C.培植曩故孤寂唱酬D.凋敝垂帘情痴栖处3.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朝暾已上窗朝暾:刚出来的太阳B.昔日佳作,今成谶语矣谶语:指事后应验的预言。
C.饮则酹地酹地:将酒洒在地上以祭祀鬼神。
D.兄于河畔视之,亭午,有女子渡河…… 亭午:太阳中午照着亭子。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含情对短缸B.要当以为长耳C.启户内之D.二人同寝,款洽一如从前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日就萎悴B.醒而异之C.星驰至山D.夜梦少年来二、语言表达6.“文革”动乱时期,蒲松龄的墓椁被挖,与蒲松龄合葬的一部力作遭到破坏。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关于这部书风格的推断,你是否赞成下面文字中作者的观点?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次去拜谒蒲松龄先生正是“文革”动乱年代,当我听说蒲松龄的墓椁被挖开了时,我的心震颤了,便乘公共汽车到洪山,再沿乡间泥路磕磕绊绊地去了蒲氏墓园。
那时墓园没有围墙,老远就能见到几丛高大的古柏下新挖的黄土堆积如丘。
走近了,看清墓穴洞开着,只见些许朽木、碎骨、发丝,墓地周遭纸灰飘零,据附近一老者言,这是墓中一部书的残迹。
这是一部从未面世的书,是作者临终前叮嘱家人务必与其合葬的一部书。
果真如此,这太可悲了。
日后若以现代高科技摄像技术,必将全真迹大白于天下。
先生《聊斋志异》成书后,王渔洋1688年题写了那首著名的《戏书蒲生<聊斋志异>卷后》的绝句:“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
”这一年,蒲松龄48岁,离他驾鹤西去,还有27年的人生旅程,作为一生勤奋笔耕的蒲留仙,决不会坐等时光,我想坟前这部“飞天”之作,很可能就是他继《聊斋志异》之后,又一部力作。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爱一曲,唱尽心泪,血写情愁恨,彼岸花开无归期,读着自己的故事,一份爱情,一段情殇,让此生为之感动,让此刻为之落泪,让多少无悔墨笔为之抒写不老的怨曲。
涅槃阙词,允我于冰冻三尺之下,任相思静水流深,夜又更深时,幽问帘外风,何人剪影,慰我薄凉?我看过蒲松龄的画像,彩色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绺胡须。
他希望留下一个官的形象,尽管一辈子求官不得。
据说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极多。
求官不得,又发现官坏,就所以关于他的行迹考证起来并不难。
山东一带是他生活的地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为了写好《聊斋志异》,专门作的一首自勉的对联。
⊙精彩运用请认真体会上面的这副对联,选择某一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示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古往今来,不管是帝王将相、开国元勋,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从小都立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也就是这个志向,支持着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奋斗。
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他的上进心就越强,求知欲就越强烈,而奋斗也就更为努力。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
高昂的志气,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灵魂。
立志,就是在为你的人生打基础。
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古至今,无数事例表明:一个人在生活的起点,选择了什么目标,树立了什么志向,就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命运,对人类有什么样的贡献。
只有那些立志高远、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才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把一个个“?”变成“!”,最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走近蒲松龄(节选)“走,咱们先去看一看蒲老先生的生平。
”走出蒲松龄的聊斋,无影之带领我们来到了介绍蒲松龄生平的展厅里。
“在前几年,我来过一次。
”无影之对我们说。
“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
4 《聊斋志异》香玉王六郎爱一曲,唱尽心泪,血写情愁恨,彼岸花开无归期,读着自己的故事,一份爱情,一段情殇,让此生为之感动,让此刻为之落泪,让多少无悔墨笔为之抒写不老的怨曲。
涅槃阙词,允我于冰冻三尺之下,任相思静水流深,夜又更深时,幽问帘外风,何人剪影,慰我薄凉?美字体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美文蒲松龄之道我看过蒲松龄的画像,彩色的,坐在大圈椅子上,穿了官服,一绺胡须。
他希望留下一个官的形象,尽管一辈子求官不得。
据说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就是刺向官府的,寓意极多。
求官不得,又发现官坏,就刺官。
他离我们很近,所以关于他的行迹考证起来并不难。
山东一带是他生活的地方,所以去的地方也比较多。
他还曾到南方短期生活过。
崂山上,太清宫面南大殿,左边的厢房就被指定为蒲先生当年写书的地方。
这个厢房阴气甚重,方砖铺地,小桌卷边,很有些特色。
我已经去了崂山许多次,每一次都小心地探着身看那个小厢房。
里面有浓烈的香味和烧纸味。
这气味传达的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但非常熟悉。
我并未觉得有多么浓烈的宗教气息;相反,一种世俗的、底层的感觉,一种迷信状态,总是在烟火里环绕着。
真正的宗教并不完全依靠迷信支撑,相反,它总是由求知的主体来确立。
宗教离开了科学与思辨,也就开始变质。
蒲松龄的书总由极多的矛盾所交织,并不像一些研究者说得那么简单和纯粹。
他们说他是借说鬼道妖来刺贪刺虐。
其实他的兴趣分散得多,思想也芜杂得多。
比如对待官场,他的态度就有羡有嫉,有恨有鄙,更有些不可割舍的情结在。
他是一个迷信的人,而迷信,与我们现在讲的“宿命感”又有所不同。
迷信是一种更简单的、更浅直的思维。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民间化、底层化,非常世俗化的文人。
他是个文章高手,但又仅仅是个乡下秀才。
他的境界还停留在乡间秀才的水平上,这又与他极高的文字技巧与修养不太相符。
其实这现象古今皆同,当今文场也是这样。
不少人在走“大俗大雅”的文路,这样做不是深得文章之道的结果,而是囿于各种条件走不出自身屏障的缘故。
这样的道路也只能“大俗”,并由此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但这样做到了极致,往往也只是第二流境界。
因为这样做其实只是“民族唱法”与“通俗唱法”的混合物。
而第一境界常常由“美声唱法”或“民族唱法”才能到达。
因为手法本身也需要一种纯粹性。
蒲松龄之道,是松弛就便之道。
我从浓浓的烟火气中,真实地感受到了这位说狐的高手。
小桌冷清,冬天会格外艰苦:想一想这里的寒夜,烛光跳跃,老先生勉强握住一支毛笔,写出自娱的文字。
一个失意的秀才如果没有自娱,简直就是要了他的命。
从崂山的写作厢房再回头看淄博故居,那里的陈设也像一个庙,那里面供的是蒲先生。
(有删改)【课内挖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为了写好《聊斋志异》,专门作的一首自勉的对联。
⊙精彩运用请认真体会上面的这副对联,选择某一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示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古往今来,不管是帝王将相、开国元勋,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他们从小都立有一个远大的志向,也就是这个志向,支持着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奋斗。
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他的上进心就越强,求知欲就越强烈,而奋斗也就更为努力。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
高昂的志气,代表了一个人的生命动力,体现了一个人的灵魂。
立志,就是在为你的人生打基础。
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从古至今,无数事例表明:一个人在生活的起点,选择了什么目标,树立了什么志向,就决定了他有什么样的命运,对人类有什么样的贡献。
只有那些立志高远、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才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把一个个“?”变成“!”,最后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课外应用】走近蒲松龄(节选)“走,咱们先去看一看蒲老先生的生平。
”走出蒲松龄的聊斋,无影之带领我们来到了介绍蒲松龄生平的展厅里。
“在前几年,我来过一次。
”无影之对我们说。
“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
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衷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
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他把满腔愤怒寄托在《聊斋志异》的创作中。
《司文郎》《考弊司》《书痴》等篇,无情地揭开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勾画出考官们昏庸贪婪的面目。
”“社会的黑暗,贪官污吏的横行,再加上他那足迹不践公门的处事,使他终生不第。
这《聊斋志异》正是他的孤愤之作呀!”我看了感慨地说。
无影之接着说:“是啊,《聊斋志异》不但鞭挞了黑暗的科举制度,而且内容丰富多彩,可以说包罗万象,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故事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述井然,被誉为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作品集。
”“真不愧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呀!”大家听了,都赞叹不已。
“来,你们看,这是什么?”无影之指着展柜里的一叠叠的影印件问我们。
我看了,大吃一惊:“这是蒲老先生《聊斋志异》的手写稿的影印件。
”手稿的影印件,全都是用蝇头小楷写成,字迹大小一致,就像刻印的一般,整篇无一处改动,可见蒲老先生之认真和专注。
“他的手稿,现在存放在黑龙江博物馆。
”无影之介绍说,“蒲老先生的后人,在家难以维持生活,便下了关东,《聊斋志异》的手稿,他随身携带,后来捐献给了黑龙江博物馆。
”“原来如此,这可是为国家保存下来的一笔财富呀!”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
“快来看,这是蒲老先生的遗物。
”无影之的妻子喊了一声,我们围过去仔细地观看:一支烟袋,一盏菜油灯,一个酒壶,一个香炉,一串佛珠,还有四枚印章。
据介绍,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蒲老的坟墓遭红卫兵破坏,出土了这些遗物,可见老先生在世的时候是多么清贫。
管理员介绍,这四枚印章弥足珍贵,是国家一级文物,所以,只有印记,实物没有展出。
站在这些遗物前,我们仿佛看到,蒲老先生在昏暗的菜油灯下,奋笔疾书;有时候,拿出旱烟袋,放上烟叶,狠狠地吸上几口,闭目沉思,然后,又伏案书写;劳累了的时候,他抬起头,凝视着案前的座右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便忘记了疲劳,又继续写作。
“生逢乱世心怀孤愤善恶难言神仙妖总不忘灯下著稗史,隐居穷乡目注尘寰是非混淆人狐鬼最可敬笔端绽鲜花。
”望着著名作家姚雪垠的亲手题词,我感慨地说:“这真是对蒲老先生高度的概括呀!”我陷入了无限的遐想和思考之中。
“走,我带你们再到别的展厅里看一看。
”无影之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考,我们几个人,跟着无影之,走出了这个展厅。
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朝暾.(tūn)怅.惋(chànɡ)汍.澜(wán) 连袂.(mèi)B.愀.然(qiū) 悲恸.(tònɡ)诘.问(jié) 夙.夜(sù)C.酹.地(lèi) 觇.视(chān)窥伺.(sì) 忌惮.(dàn)D.溺.水(nì) 殉.情(xùn)腆.物(tiǎn) 綦.贫(qí)解析:B项,“愀”应读“qiǎo”。
答案:B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和他是少年夫妻,情浓爱深,据说这个夫人秀外慧中....,十分机灵。
B.作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不仅要学好所从事领域的科学知识,而且要得陇望蜀....,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C.班会上,老师义正词严地要求大家,对于某些同学的不良行为,要勇于批判,决不能助纣..为虐..,听之任之。
D.大家在一起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言差语错,产生隔阂的现象,这时应该多找一找自身的不足,毕竟我们都是有恻隐之心....的。
解析:A项,“秀外慧中”形容容貌清秀,内心聪慧(多指女子)。
符合语境。
B项,“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含贬义。
C项,“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使用对象有误。
D项,“恻隐之心”是指见人遭遇不幸所引起的同情怜悯之心。
不合语境。
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遂隐身丛书中,以.伺其至使生以.两爪齐搔之B.及坐,生把之.觉虚前君之.获鱼,独胜于他人者C.不知君乃.骚雅士乃.往祭于祠而祝曰D.数年于.此矣兄于.河畔视之解析:A项“以”,前者为目的连词;后者为介词,用。
B项中的“之”前者为代词,代香玉;后者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C项中的“乃”前者是表肯定的副词,就是、原来是;后者是表顺接的连词,于是、便。
D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在。
答案:D4.下列加点字与“许亦异之”中的“异”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生怪.之B.醒而异.之C.生急止.之D.见白牡丹,悦.之解析:C项中的“止”为使动用法,其余各项与例句均为意动用法。
答案:C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白下程生,性磊落,不为畛畦。
一日,自外归,缓其束带,觉带端沉沉,若有物堕。
视之,无所见。
宛转间,有女子从衣后出,掠发微笑,丽绝。
程疑其鬼,女曰:“妾非鬼,狐也。
”程曰:“倘得佳人,鬼且不惧,而况于狐!”遂与狎。
二年生一女,小字青梅。
每谓程:“勿娶,我且为君生男。
”程信之,遂不娶,亲友共诮姗之。
程志夺,聘湖东王氏。
狐闻之怒,就女乳之,委于程曰:“此汝家赔钱货,生之杀之,俱由尔,我何故代人作乳媪乎!”出门径去。
青梅长而慧,貌韶秀,酷肖其母。
既而程病卒,王再醮去。
青梅寄食于堂叔。
叔荡无行,欲鬻以自肥。
适有王进士者,方候铨于家,闻其慧,购以重金,使从女阿喜服役。
喜年十四,容华绝代,见梅忻悦,与同寝处。
梅亦善候伺,能以目听,以眉语,由是一家俱怜爱之。
邑有张生,字介受,家窭贫,无恒产,税居王第。
性纯孝,制行不苟,又笃于学。
青梅偶至其家,见生据石啖糠粥,入室与生母絮语,见案上具豚蹄焉。
时翁卧病,生入,抱父而私,便液污衣,翁觉之而自恨。
生掩其迹,急出自濯,恐翁知。
梅以此大异之。
归述所见,谓女曰:“吾家客,非常人也。
娘子不欲得良匹则已;欲得良匹,张生其人也。
”女恐父厌其贫。
梅曰:“不然,是在娘子。
如以为可,妾潜告,使求伐焉。
夫人必召商之;但应之曰‘诺’也,则谐矣。
”女恐终贫为天下笑。
梅曰:“妾自谓能相天下士,必无谬误。
”明日往告张媪,媪大惊,谓其言不祥。
梅曰:“小姐闻公子而贤之也,妾故窥其意以为言。
冰人往,我两人袒焉,计合允遂。
纵其否也,于公子何辱乎?”媪曰:“诺。
”乃托侯氏卖花者往。
夫人闻之而笑,以告王。
王亦大笑。
唤女至,述侯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