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240.00 KB
- 文档页数:6
爱优选:精、卵如何融合在一起?精子穿透透明带后,可在透明带与卵细胞膜(质膜)之间作短暂的游动,然后与卵细胞膜接触,精卵融合开始。
其过程分四步进行:①精、卵质膜融合,精子进入卵内;②卵母细胞完成第二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二极体;③雌、雄原核形成并融合;④受精卵开始第一次卵裂。
(一)精、卵质膜融合卵细胞膜上有大量的微绒毛,这些微绒毛可以运动,当精子与卵细胞接触时,微绒毛首先将精子抱合,接着卵细胞膜先将精子头部的前部包围,精子细胞膜与卵质膜(卵细胞质膜)逐渐融合,致使整个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内。
体外研究证实,精子与卵质膜接触5~15秒后,精子尾部的摆动就突然变慢;接触15~25秒钟以后,精子即完全丧失了运动能力,随后精子顶体后膜与卵膜相贴。
精子与卵质膜接触3分钟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即可见到卵质膜表面的许多微绒毛将精子头抱合,在精、卵融合过程中,卵子表面的大量微绒毛起重要作用:它可使精子头定向与卵子膜贴合;由于它的曲率半径小,可以克服两层膜之间同性电荷相斥的作用而有利于融合。
融合发生于精子顶体后模(即精子头部的中段)与卵质膜之间,一旦融合后二者之间很快相互混杂,形成新的质膜结构。
值得提出的是,顶体反应后暴露出来的顶体内膜并不与卵膜融合。
研究表明,顶体内膜流动性很差,而顶体后模的流动性极大,膜的流动性是发生膜融合的首要条件。
融合时,卵母细胞的胞质形成突起覆盖于精子头部上方以吞噬作用方式将精子头包入卵母细胞胞质内。
从受精开始到此时约为15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精子与卵子膜的融合无严格的种属特异性,而精子与卵子透明带的识别则有严格的种属特异性。
(二)多精受精的阻扰许多昆虫、软体动物、软骨鱼、有尾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均为多精受精,即在受精时有多个精子进入卵内,但仅有一个精子起作用,其余的精子逐渐退化消失。
在人类,受精卵是一个卵与一个精子结合形成的。
在正常情况下,虽然有数个精子穿越透明带,但只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使卵子受精。
一轮复习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是通过生殖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完成的。
这个过程又称为生殖细胞发生或胚胎发生。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分别介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精子形成过程:在雄性生殖器官内,生殖细胞发生开始于一个特殊的细胞群,称为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了大量的精子母细胞。
接着,精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I,形成两次减数分裂。
这两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细胞,其中只有一个细胞保留下来,最终发育成成熟的精子。
(2)卵细胞形成过程:在雌性生殖器官内,生殖细胞发生发生开始于胚胎的其中一特定时期一些特定细胞形成。
这些特定细胞称为卵原细胞。
与精子形成类似,卵原细胞也经历了一次减数分裂。
然而,与精子形成不同的是,当卵原细胞发生减数分裂时,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三个小的极体。
这三个小极体通常会退化,而大的卵细胞继续发育并成熟。
2.介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细胞和关键分子(1)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是生殖细胞发生的起始细胞。
它们通过连续的有丝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母细胞。
(2)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关键分裂过程。
两次减数分裂导致染色体数量减半,确保了精子和卵细胞具有一半的染色体数量。
(3)极体:在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三个小的极体同时形成。
三个极体通常会退化,而大的卵细胞继续发育。
(4)染色体重组: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了重组。
这种重组通过染色体间的产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
3.精子和卵细胞的功能和特点(1)精子: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具有能够游动和受精的能力。
它们通常较小,具有长尾巴,适合于在生殖道中游动到卵细胞处受精。
(2)卵细胞:卵细胞是雌性生殖细胞,具有能够受精和发育成为胚胎的能力。
卵细胞通常较大,具有丰富的营养贮备,为胚胎最初的发育提供能量和营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Ⅱ)1.运用模型、装片或视频观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卵细胞,并和精子的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重点) 3.归纳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规律。
(重、难点)4.学会辨析细胞分裂的图像。
知识点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学生用书P23]阅读教材P19~P201.形成场所:卵巢。
2.细胞的变化写出上图中各种细胞的名称:a.卵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次级卵母细胞;e.第二极体;f.卵细胞。
1.卵细胞形成过程图解(假设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2.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差异项目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方式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结果一个精原细胞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3个极体1.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解析]选C。
卵细胞与精子的产生过程基本相同,它们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产生部位、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量、细胞质的分配特点及其是否变形等。
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两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右图是某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一定是两个精细胞[解析]选C。
该细胞分裂图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B两项均正确;细胞质进行的是均等分裂,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知识点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等数目的变化规律[学生用书P24]完成表中内容(假设生物正常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核DNA数为2C)细胞分裂图像分裂次数分裂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2N2C→4C0→4N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2N4C4N中期2N4C4N后期2N4C4N末期2N→N4C→2C4N→2N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N2C2N中期N2C2N后期2N2C0末期2N→N2C→C0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1.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相对值。
期末复习提纲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应注意:姐妹染色单体经着丝点分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相同染色体。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注意:(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第二课时生殖细胞的形成【目标导航】 1.结合减数分裂,说出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比较,说出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一、精子的形成1.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在睾丸中形成。
2.过程(1)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2)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3)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4)精细胞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形成的。
2.过程(1)分裂间期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复制,成为初级卵母细胞;(2)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细胞和一个小的细胞,大的细胞叫次级卵母细胞,小的叫极体;(3)次级卵母细胞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体积较大)和一个极体(体积较小),与此同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也分裂为两个极体。
这样,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其他三个极体退化消失)。
判断正误(1) 所有动物的精子都在睾丸中形成。
()(2) 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增殖并形成精子。
()(3)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完全相同的精子。
()(4)初级精母细胞比精原细胞体积增大。
()(5)卵细胞减数分裂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6)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和极体内的染色体组成不同。
()(7)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答案(1)×(2)×(3)×(4)√(5)√(6)×(7)√一、精子的形成1.精子的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精子是在睾丸(精巢)中形成的。
睾丸里面有许多极度弯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中含有大量的原始生殖细胞,叫做精原细胞。
当雄性动物性成熟以后睾丸里的一部分精原细胞就开始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再经变形形成精子。
2.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图解在减数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稍微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成为4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能形成精子。
人类精子和卵子的形成与发育人类的繁衍是通过卵子与精子的结合来完成的。
卵子来自于女性的卵巢,精子则来自于男性的睾丸。
那么,这些卵子和精子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精子的形成过程男性的精子是通过在睾丸内部的一种复杂过程生成的丝状结构,这个过程被称作精子发生。
精子发生总共分为以下几步:1.造精细胞发生:这是一种原始细胞,它们会生长分裂,直到体内的数量达到一定数量。
2.减数分裂: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造精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来减少染色体,这样它就可以连接到卵子中的细胞。
3.分化成为精原细胞:由于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孢子已经包含了减少的染色体数量,它们被称为精原细胞。
4.成熟精子细胞的形成:最后,精子从精原细胞这开始诞生。
在这个过程中,精子的头部,尾部和中间部分会分别形成。
这个过程中,一个造精细胞通常可以形成几亿个精子。
在没有生殖器官损伤或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健康的男性通常每天都可以进入大约1亿的精子。
卵子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的区别在于,卵子的发展部分形成在女性的子宫内,而非卵巢上。
卵子的发生过程分为以下几步:1.克卵细胞发生:这是一种原始的细胞,它们同样会生长分裂,直到体内的数量达到一定数量。
2.分裂:克卵细胞会进行几次有所不同的分裂过程,形成一个包含小卵细胞的储藏室。
随后,每个小卵细胞都会分化成为一个卵母细胞。
3.卵母细胞分裂:卵母细胞的形成是通过一种叫做减数分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卵母细胞又会分化成为子细胞。
4.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最后,卵子的细胞核就会分化成为第二次减数分裂。
只有在遇到精子的情况下,卵子才会走向下一步——产生胚胎。
卵子的这个过程始于女性婴儿在母腹内的期间,直到她达到青春期成熟的时候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产生大约400个排卵。
而且每个女性在排卵过程中只会产生一个卵子。
结语卵子和精子对于人类的繁殖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这两个细胞结合的方式,我们的后代得以诞生。
虽然这种过程繁琐而又神奇,但它恰恰也是我们能够享受家庭温暖的基础之一。
受精的全过程受精的全过程1受精过程就是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精子通过宫颈黏液、宫腔、输卵管获得能量后与卵细胞周围的放射冠结合,释放出顶体酶。
2、第二阶段:顶体反应即获能后的精子接触卵细胞释放溶酶体,溶解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
3、第三阶段:透明带反应即精子的细胞膜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结合后融为一体的过程。
受精过程中,精子进入卵子后可防止其它精子再次进入,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DNA也发生融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受精是人类重要的生殖过程,受精卵的形成也标志着生命的开始。
受精的全过程2具备条件1、男子的睾丸能产生正常的精子。
正常成年男子一次射出的精液量为2—6毫升,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应在6000万以上,有活动能力的精子达60%以上,异常精子在30%以下。
如精子达不到上述标准,就不容易使女方受孕。
2、女性的卵巢能排出健康成熟的卵子。
月经正常的女性,每个月经周期都有一个健康成熟的卵子排出,这样才有机会怀孕。
对于卵巢功能不全或月经不正常造成不排卵的女性,就不容易受孕。
3、在女性排卵期前后要有正常的性生活,使精子和卵子有机会相遇受精。
精子在女性阴道内能生存1—3天,卵子排出后能生存1天左右,女性排卵时间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在排卵前后几天内性交才有受孕的可能性。
在非排卵期性交是不会受孕的。
4、生殖道必须通畅无阻。
男性的输精管道必须通畅,精子才能通过正常性生活排出而进入女性生殖道与卵子结合。
女性的生殖道也必须通畅,这样性交时进入阴道内的精子可以毫无阻挡地通过宫颈、子宫到达输卵管与卵子相遇受精。
受精卵也可以顺利地进入宫腔。
若输卵管发生了堵塞,精子与卵子也就失去了结合的机会,所以一但输卵管堵塞,也就完全失去了自然受孕的机会。
5、子宫内环境必须适合受精卵着床和发育。
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受精后,一边发育一边经输卵管向子宫方向移动,3—4天后到达子宫腔,6—8天就埋藏在营养丰富的子宫内膜里,然后继续发育为胎儿。
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过程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主要负责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生殖细胞是指男性的精子和女性的卵子,它们在生殖系统中经历一系列的过程来形成和完成繁殖。
一、精子的形成与生殖过程精子的形成主要发生在男性的睾丸内,这个过程被称为精子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1. 原始生殖细胞分裂:在胚胎时期,原始生殖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分裂和增殖,形成大量的生殖细胞。
2. 减数分裂:原始生殖细胞进一步发育,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生生殖细胞。
3. 第二次减数分裂:次生生殖细胞再次发生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细胞。
4. 成熟过程:四个精子细胞进一步成熟,形成四个有运动能力的精子。
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及细胞的减数分裂保证了每个精子只含有半套染色体,保证了受精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正常。
精子形成后,会进入附睾等输精管道,待遇到适当的时机,通过射精进入女性生殖系统进行受精。
二、卵子的形成与生殖过程卵子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女性的卵巢内,这个过程被称为卵子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1. 卵子发育:在女性的卵巢中,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为初级卵母细胞。
2. 第一次减数分裂:初级卵母细胞发生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和一个极小的极体细胞。
3. 第二次减数分裂:较大的卵细胞再次发生减数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卵细胞和一个较小的第二极体细胞。
4. 成熟过程:较大的卵细胞发育成为成熟卵子,成熟卵子含有充足的细胞质和遗传物质,准备进行受精。
卵子的形成过程中,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不对称性使得卵子中包含了大部分的细胞质和遗传物质,从而为受精和胚胎的发育提供了足够的营养和遗传物质。
卵子形成后,会进入输卵管,并等待精子的到来进行受精。
三、受精过程与胚胎发育受精过程是精子和卵子相遇、融合,并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 精子进入卵子:精子经过运动途径进入女性生殖道,穿过阻碍层,最终进入输卵管。
2. 受精卵形成:在输卵管中,精子与卵子相遇和融合,形成受精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