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地区超高压石榴橄榄岩超微构造特征――快速折返的新证据
- 格式:pdf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7
橄榄岩野外地质描述橄榄岩是一种具有特殊地质特征的火成岩,其形成过程中融合了丰富的橄榄矿物,因而得名。
橄榄岩常见于构造活跃地区,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本文将对橄榄岩的野外地质描述进行详细探讨。
橄榄岩的岩石成分主要由橄榄矿物、辉石、石榴石等构成。
橄榄矿物是橄榄岩中最重要的矿物组分,其含量一般在30%以上。
橄榄岩的颜色常常呈现出深绿色到黑绿色,质地坚硬,有时还会出现针状或纤维状结构。
橄榄岩的形成与地壳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在板块运动过程中,岩石经历了高温高压的作用,橄榄矿物在这种环境下发生了结晶反应,形成了橄榄岩。
因此,橄榄岩常见于大陆边缘构造带、造山带和火山岛弧等地质环境。
在野外地质观察中,橄榄岩常常呈现出特殊的地质特征。
首先,橄榄岩的结构密度相对较高,岩石中的矿物颗粒紧密排列,呈现出均质的细粒结构。
其次,橄榄岩中的橄榄矿物常常呈现出较大的晶粒,有时甚至可见肉眼。
此外,橄榄岩还具有较好的断口特征,断口面呈现出细腻的光泽。
橄榄岩的野外地质观察还包括对其产状的研究。
橄榄岩的产状是指岩石在地层中的位置、倾向和倾角等参数。
通过对橄榄岩的产状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揭示出地壳运动的过程和规律。
橄榄岩的产状常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岩石体,呈现出弯曲、断裂和变形等现象。
橄榄岩的野外地质描述还需要关注其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关系。
橄榄岩通常与变质岩、火山岩等岩石形成接触带。
观察橄榄岩与周围岩石的接触关系,可以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变质作用的强度。
此外,在橄榄岩的接触带还常常会出现矿物的交代作用,形成富含矿物的矿脉。
橄榄岩还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橄榄矿物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可用于制取高温耐火材料和珍贵的宝石。
此外,橄榄岩中还常常含有辉石、石榴石等矿物,丰富的矿产资源为地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机遇。
橄榄岩作为一种特殊的火成岩,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通过对橄榄岩的野外地质描述,可以了解到其在构造活跃地区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橄榄岩的野外地质观察包括对岩石成分、结构、产状和接触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其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张泽明;肖益林;沈昆;高勇军【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05(021)003【摘要】在南苏鲁东海地区,部分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变斑晶石榴石具有复杂的生长成分环带和多期矿物包体组合,它们记录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多阶段变质演化过程,即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柯石英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石英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运用相关的地质温、压计,使用代表最高变质温度的变斑晶石榴石幔部(具最低的Fe/Mg比值)和与其平衡的绿辉石包体成分,获得了>900℃和4.1~4.5GPa的超高压变质条件.联合其他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一个顺时针的变质作用P-T轨迹得以建立.它的特征是进变质与退变质路径近于平行,早期退变质作用为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的保存说明超高压变质岩在峰期变质阶段有非常短暂的停留时间,并以很快的折返速率抬升到地壳浅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明显降温是石榴石生长环带得以保存的另一个有利条件.【总页数】10页(P809-818)【作者】张泽明;肖益林;沈昆;高勇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北京,100037;Geoscience Center, Goettingen University, Germany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3;Geoscience Center, Goettingen University, Germany【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48【相关文献】1.新疆西南天山哈布腾苏一带榴辉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变质作用P-T轨迹 [J], 吕增;张立飞;曲军锋;李慧娟2.非保守元素在苏鲁超高压榴辉岩退变质作用中有限迁移和近原地重新分布 [J], 曾令森;张泽明;刘福来;梁凤华3.榴辉岩的地震波性质:对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地壳成分和折返机制的探讨 [J], 王勤;嵇少丞;许志琴;Matthew H.SALISBURY;夏斌;潘明宝4.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海ZK703钻孔榴辉岩的变质作用 [J], 张泽明;许志琴5.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内变形分解作用对榴辉岩透镜体群发育的影响——以碧溪岭地区为例 [J], 索书田;钟增球;周汉文;游振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省东海县青龙山矿区榴辉岩型石榴子石矿成矿特征
刘跃青;赵盛博
【期刊名称】《四川地质学报》
【年(卷),期】2022(42)3
【摘要】榴辉岩型石榴子石矿与高级区域变质岩-榴辉岩密切相关,本区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四个变质阶段: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阶段、柯石英榴辉岩相峰期进变质阶段、石英榴辉岩岩相阶段、角闪岩相退变质阶段。
榴辉岩体呈长条状、透镜状产出,接触面产状以及岩体延伸方向均与围岩片麻岩一致。
本区榴辉岩根据结构构造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块状榴辉岩和面理化榴辉岩,矿石中石榴子石含量15%~70%,平均35.69%,其赋存状态主要呈它形粒状集合体,与绿辉石镶嵌在一起。
本区榴辉岩矿石中富含金红石、绿辉石等,综合利用价值高,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总页数】4页(P393-396)
【作者】刘跃青;赵盛博
【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4
【相关文献】
1.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地质特征及原岩性质探讨
2.江苏省新沂市小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3.柴北缘鱼卡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成矿物理条件
4.东昆仑夏日哈木铜镍矿区榴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响应
5.榴
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成矿的地球化学制约——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揭示的榴辉岩及其金红石矿化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鲁造山带池庄超高压榴辉岩中变质脉:大陆俯冲带超临界流体活动的证据田野;黄建;回迎军;肖益林【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5(031)007【摘要】高压-起高压变质岩中的变质脉能够反映俯冲带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为了探究大陆俯冲带超临界流体活动及伴随的元素迁移,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苏鲁造山带南部江苏东海池庄地区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脉.变质脉主要是由石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黝帘石、金红石和锆石等矿物组成,与寄主榴辉岩的矿物组成类似.相比于榴辉岩,脉体中的石榴石更加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黝帘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变质脉和榴辉岩中各主要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石英的δ18O分别为2.42‰和2.79‰;石榴石为-0.30‰和0.010‰;绿辉石为0.25‰和0.071‰),说明变质脉的形成与榴辉岩释放的内部流体有关.综合已有的研究,发现大别-苏鲁造山带不同地区的变质脉和榴辉岩具有极不均一的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在陆壳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有限.利用矿物温压计得到变质脉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692±65℃和3.6 ±0.3GPa,脉体中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的形成时代为218 ±2.4Ma,指示变质脉形成于深俯冲陆壳折返初期的超高压变质阶段.变质脉中矿物组合和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说明成脉流体富集Si、A1、Ca、K、LILE、REE和HFSE等元素,表明成脉流体可能是溶解能力极强的超临界流体.【总页数】23页(P1818-1840)【作者】田野;黄建;回迎军;肖益林【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348;P597.3【相关文献】1.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和脉体中磷灰石氯含量和流体盐度关系的研究 [J], 张灵敏;刘景波;程南飞;叶凯;郭顺;陈意;毛骞2.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的进变质、超高压和退变质时代的准确限定:以双河大理岩中榴辉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为例 [J], 刘福来;薛怀民;许志琴;梁风华3.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榴辉岩类岩石退变质过程--对超高压变质地体隆升的启示[J], 游振东;苏尚国;梁凤华;张泽明4.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脉状"榴辉岩的锆石U-Pb年龄 [J], 钱存超;汤加富;李惠民;高天山5.青龙山榴辉岩的退变质显微结构及相关的物质迁移--南苏鲁榴辉岩退变质过程中流体活动的证据 [J], 杨天南;徐文华;陈方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陆碰撞造山带的两类橄榄岩——以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为例宋述光;张立飞;牛耀龄;张贵宾【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7(014)002【摘要】论述了大陆俯冲碰撞带中地幔橄榄岩的基本特征和成岩类型,并重点讨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不同性质的橄榄岩及其成因.根据岩石学特征,我们确定柴北缘超高压带中发育有两种类型的橄榄岩:(1)石榴橄榄岩,岩石类型包括石榴二辉橄榄岩、石榴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石榴辉石岩,是大陆型俯冲带的标志性岩石.金刚石包裹体、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出溶结构、温压计算等均反映其来源深度大于200 km.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橄榄岩的原岩是岛弧环境下高镁岩浆在地幔环境下堆晶的产物.(2)大洋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与变质的堆晶杂岩(包括石榴辉石岩、蓝晶石榴辉岩)和具有大洋玄武岩特征的榴辉岩构成典型的蛇绿岩剖面,代表大洋岩石圈残片.这两类橄榄岩的确定对了解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性质和构造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总页数】10页(P129-138)【作者】宋述光;张立飞;牛耀龄;张贵宾【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北京大学,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 Durham University, Durham, DH1 3LE, UK;北京大学,造山带和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2;P542.5【相关文献】1.东昆仑造山带早古生代的大陆碰撞:来自榴辉岩原岩性质的证据 [J], 孟繁聪;崔美慧;贾丽辉;任玉峰;冯惠彬2.苏鲁-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迟家店和碧溪岭石榴二辉橄榄岩橄榄石组构 [J], 宋衍茹;金淑燕;叶凯3.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沙柳河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及其意义 [J], 张贵宾;宋述光;张立飞;牛耀龄;舒桂明4.青海都兰榴辉岩的发现及对中国中央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的意义 [J], 杨经绥;Marc Jolivet;许志琴;宋述光;吴才来;史仁灯;张建新;万渝生;李海兵;金小赤5.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花岗岩两期变质作用和造山带抬升的年代学证据 [J], 方中;徐士进;王汝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组合中石榴硬玉石英岩及相关岩石的特征:
陆壳成因岩石的
庄育勋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查明超高压变质岩系的原岩、原岩建造,是认识变质前历史、探讨超高压
变质作用地球动力学机制和陆壳再循环的重要环节。
近来的研究表明,大别山造山
带中出露的超高压变质岩系的原岩,主要为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等陆壳
岩石。
安徽省岳西县境内超高压变质岩分布较广,其中碧溪岭地区发育了大别山造
山带中出露面积最大的以榴辉岩为主的超高压变质岩组合(图1)。
大多数研究者认
为碧溪岭超高压变质岩组合的原岩属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因而称为碧溪岭岩
体(张旗1993。
【总页数】5页(P30-34)
【作者】庄育勋
【作者单位】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88.3
【相关文献】
1.南大别山毛屋榴辉岩相岩石组合的矿物学和岩石学特征 [J], 张勇;江来利;吴维平;孙先如
2.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中石榴石的环带和成因 [J], 夏琼霞;郑永飞
3.大别山南山岭石榴橄榄岩成因的岩石学研究 [J], 路凤香;金振民;桑隆康;储玲林;金淑燕
4.大别山双河硬玉石英岩石英中的纳米—亚微米级流体包裹体 [J], 吴秀玲;孟大维;韩郁菁;韩勇;郑建平
5.大别山菖蒲硬玉石英岩退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地球化学的变异 [J], 苏文;徐树桐;吴维平;石永红;江来利;刘怡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南苏鲁超高压带和高压带边界的准确限定--来自变质岩锆石中矿物包体的证据刘福来;许志琴;杨经绥;薛怀民【期刊名称】《岩石矿物学杂志》【年(卷),期】2005(24)1【摘要】南苏鲁地区由4个岩片组成,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正片麻岩岩片(Ⅰ)、表壳岩岩片(Ⅱ)、含蓝晶石石英岩-大理岩岩片(Ⅲ) 和副片麻岩-变火山岩-片岩岩片(Ⅳ).上述构造岩片均经历了强烈的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退变质作用的改造.采用激光拉曼、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南苏鲁方圆约3 800 km2范围内93件锆石样品中的矿物包体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在第Ⅰ和Ⅱ岩片样品的锆石中均发现以柯石英为代表的超高压(UHP)矿物包体,而在第Ⅲ和Ⅳ岩片锆石中则保存以文石和多硅白云母为代表的高压(HP)矿物包体.由此推断,第Ⅰ和Ⅱ岩片应归属超高压变质带,而第Ⅲ和Ⅳ岩片应归属高压变质带.结合变质作用温压条件的研究结果,确定超高压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723~852℃,p≥2.8×103 MPa; 而高压变质岩石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t=500~600℃,p=1.2×103~2.5×103 MPa.最新区域填图结果表明,南苏鲁东海地区超高压和高压带之间的接触界线为一典型的韧性剪切带.【总页数】15页(P32-46)【作者】刘福来;许志琴;杨经绥;薛怀民【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7;P588.3【相关文献】1.苏鲁超高压岩石部分熔融时间的准确限定:来自含黑云母花岗岩中锆石U-Pb定年、REE和Lu-Hf同位素的证据 [J], 刘福来;薛怀民;刘平华2.南苏鲁毛北地区片麻岩锆石中的特殊矿物包体:指示》120 km深俯冲的证据 [J], 刘福来3.北苏鲁超高压变质岩锆石中的矿物包体 [J], 刘福来;叶建国;薛怀民4.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非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的准确识别:来自锆石微区矿物包体及SHRIMP U-Pb定年的证据 [J], 刘福来;许志琴;宋彪5.苏鲁超高压带内石桥浅变质岩的地质成因及其研究意义 [J], 刘建辉;周建波;郑常青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