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观 高鸿业
- 格式:ppt
- 大小:510.00 KB
- 文档页数:35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讲稿第一章导论内容提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第一节经济学的对象人们心目中的经济学:(1)当人们知道你是教经济学课程的时候,会问你:你认为近来股票市场的状况如何?股票会不会涨?你觉得那一种股票比较好呢?现在的房子价格如何?现在值不值得买房子呢?现在的商品,比过去更贵了还是更便宜了?商品的价格高好还是低好?为什么即使总经理的打字速度比秘书快,仍然是让秘书打字,而不是自己亲自打字?为什么即使丈夫比妻子炒菜速度快、水平高,仍让妻子做菜?这些问题你就很难一一给出准确的答案。
(2)如果你现在看中了一套房子,价格是20万元;同时你正好看中了一辆福特汽车,价格也是20万元。
可是,你现在只有20万元,你如何决策?(3)如果一个人喜欢吃牛肉。
他太太给他买的时候,每次都是正好买10元钱的;而他自己买的时候,每次都是买一斤。
这个人的行为和他太太的行为有差别么?(4)前几年,在美国一家医院,几名有名望的年轻医生联合起来,要求减少对那些年老、且没有治愈希望的病人的治疗,以便将时间和医药用在更有希望治愈的年轻病人身上,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经济学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5)在现代,大家庭在解体,在外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们不喜欢自己下厨房做饭了呢?(6)很多国家的政府喜欢给公务员加薪,而不愿意把更多的钱用来救济穷人,为什么? (7)按照经济学的方式思考:东西跟着钱走;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一头大象会自己从非洲走到你那里。
所以,经济学家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专家也是不一样的:(1)经济学假定:人都是理性的,这叫做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做出一项经济决策的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选择一个花费最少,获利最多的方案。
这样的人就是“经济人”。
经济人会用自己的方式行事,以保证自己的效用最大化。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5.需求定律(需求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故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6.供给定律(供给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故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1.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20.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高鸿业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简介本文档是针对高鸿业教材《微观经济学》第七版的详细解读和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企业、家庭和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供求和价格等宏观经济现象的影响。
本教材由高鸿业教授编撰,是国内经济学教材中的经典之作。
第一章:经济学概述1.1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
本章介绍了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包括稀缺性、选择性和机会成本等。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本节介绍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
还介绍了经济学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1.3 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本节介绍了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2.1 市场和市场机制本章介绍了市场和市场机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市场的定义、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交易等。
2.2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本节介绍了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包括供给的定义、需求的定义和市场均衡等。
2.3 市场调节机制本节介绍了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和影响,包括供求关系的改变和价格的调整等。
第三章:市场与政府3.1 政府的宏观调控本章介绍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3.2 政府的微观调控本节介绍了政府的微观调控措施,包括价格管制和垄断的监管等。
3.3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本节介绍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政府干预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四章:企业行为4.1 企业的目标和约束本章介绍了企业的目标和约束,包括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等。
4.2 企业的市场决策本节介绍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决策行为,包括定价策略和生产策略等。
4.3 企业的组织与市场结构本节介绍了企业的组织形式和市场结构,包括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等。
第五章:市场结构和竞争5.1 市场结构的分类本章介绍了市场结构的分类方法,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等。
5.2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本节介绍了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包括无差异化产品和自由进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