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 27 江姐》教案_10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3
《江姐》教学设计【知识与能力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师:阅读《红岩》,了解当时的背景资料。
PPT课件学生:搜集有关江姐的故事。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1、出示关于江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2、了解渣泽洞(出示图片)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1、轻声细读课文,要求:(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2、交流。
字词积累(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
(2)根据意思写词语,并认真读一读,把他们记在心里。
3、听读课文,了解课文,理清脉络(1)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江姐临上刑场前,面对死亡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的崇高革命精神。
)(2)课文哪几节写了江姐的从容不迫、视死如归?(3)课文段落可分为三段:第一段:(1)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特务要把江姐和一部分通知转移到别的地方。
第二段:(2-16)写了面对死亡,江姐毫不畏惧,从容不迫。
第三段:(17)写江姐和其他男同志英勇就义,视死如归。
三、作业1、作业本第2题和第4题。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江姐》这一课,谁来说说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7课《江姐》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27课《江姐》教案设计《江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思,深刻领会词句的意思。
学会“推敲”词语的方法。
2. 学会11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个词语。
3. 能理解课文的思路,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4. 能辨析反问句和设问句,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作用。
5.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
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读课文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说明江姐高贵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认识插叙的段落,懂得插叙的作用。
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学习生字和有关词语。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那些值得我们敬仰、怀念、纪念和永远不忘的优秀人物、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
2. 初读课文。
(1) 听录音读课文。
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从课文中哪一句话可看出来?(2) 讨论上面的问题。
(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铸成的。
)(3) 简介江姐的情况。
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 多音字组词。
解(jiě jiè) 强(qiáng qiǎng jiàng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确书写。
万籁俱寂匪首(3)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令人心悸万籁俱寂懦夫4. 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课文反映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这些品质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a.江姐奉命去农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杀害的打击,她强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
B。
江姐经受了一夜的残酷折磨,坚贞不屈。
)(2)根据课文内容的改变,给课文分段。
5. 布置作业。
(1) 指导完成作业本第1、2、3题。
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细读课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江姐教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江姐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3.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1.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江姐,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文。
师:你们看过《红岩》这本书或电视剧吗到过渣滓洞参观吗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江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姐的事迹。
(板书课题)(多媒体:简介江姐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个部分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3.小结:文章用2~15段重点叙述了面对死亡时,江姐的从容不迫。
一方面从特务不停地催促来反衬江姐的不慌不忙与从容平静,另一方面从难友们难过、不安、痛哭、舍不得烘托出江姐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条线索,深刻体味江姐那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四、细读课文,感悟积累。
1.再次默读课文2~15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江姐动作与神态的句子或词语,并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在这部分中,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同桌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江姐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时期为什么要学习革命先烈的事迹,从中认识优秀人物的品质和精神。
2.熟读课文,理解江姐的事迹和精神,进一步认识她的伟大精神及其意义。
3.通过课文训练学生的语感,观察语言的用法,启发学生运用语言,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认识名人的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懂得如何做好人,如何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江姐的事迹和精神,进一步认识她的伟大精神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课文训练学生的语感,观察语言的用法,启发学生运用语言。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与预习(5分钟)用“舌尖上的中国”视频教学,让学生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国饮食文化。
带领学生读课本课文第一段,预习课文内容。
第二步:熟读课文(20分钟)1.让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要求学生遇到生字、生词可以实时讲解,掌握一些词汇。
3.让学生分别读课文每一段,理解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
4.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理解情况。
第三步:了解江姐事迹(15分钟)1.让学生了解江姐生平事迹,从课文中总结江姐做人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江姐的精神,总结江姐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第四步:写作练习(20分钟)1.让学生以江姐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总结江姐的品质、精神和意义。
2.老师讲评学生的作文,指出他们需要注意的部分,以便加以改进。
第五步:思考与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回答课题“江姐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传奇人物”,思考老师所讲述内容的重要性和价值。
2.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谈谈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3.整理笔记,总结所学内容。
四、教学后记本课让学生了解江姐的足迹,感受她的精神,从而增强学生对优秀人物的敬仰和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通过课文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综合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让学生体会到团队与个人之间的协同关系,学会倾听、讨论、总结,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27、江姐(西师版五年级第十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段。
3.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1分析人物言行、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积累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感受江姐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片(文字)。
学生:了解江姐,了解文章的背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文师:你们看过《红岩》这本书或电视剧吗?到过渣滓洞参观吗?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江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姐的事迹。
(板书课题) (多媒体:简介江姐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重点叙述了哪个部分?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3.小结:文章用2~15段重点叙述了面对死亡时,江姐的从容不迫。
一方面从特务不停地催促来反衬江姐的不慌不忙与从容平静,另一方面从难友们难过、不安、痛哭、舍不得烘托出江姐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条线索,深刻体味江姐那英勇无畏、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四、细读课文,感悟积累1.再次默读课文2~15段,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江姐动作与神态的句子或词语,并多读几遍,边读边体会在这部分中,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同桌交流: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3.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有关句子。
4.讲解4~5段。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五年级下语文说课-27江姐西师大版(2014)一、说教材《江姐》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西师大版第十册27课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特务要把江姐和一批同志转移走。
接下来具体写了富有斗争经验的江姐知道情况后,首先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到床铺下,然后从容地梳妆打扮,饱含深情地与难友话别,鼓励战友勇敢的和敌人斗争,最后英勇就义,表现了江姐从容不迫,临危不乱,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读记本课生字。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品质。
2、过程与方法(1)能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英勇气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江姐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感受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钢铁般坚强的意志,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争业绩,激发学生对先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重难点与观念:1、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革命先烈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
三、说教法品词悟情法、朗读感悟法、创设情境法四、说学法合作探究法、感情朗读法、五、说教学过程一、激情简介,创设情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四、研读课文,体会品质五、拓展延伸,感悟品质六、课堂小结,升华情感一、激情简介,创设情境《红岩》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革命形象,其中有一位女性,不管老人还是小孩,都尊称她为“江姐”,吟唱她品质的歌曾经成为特定时代的流行曲,她舞台上的艺术形象更深入人心。
她就是江姐——江竹筠。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江姐是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小学语文《江姐》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江姐》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能够运用语文知识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
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提高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故事。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1.2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江姐》全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深入理解故事主题。
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词语和句式的学习和运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
写作与表达: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运用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2 教学手段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提供视觉支持。
阅读材料:提供《江姐》的文本和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写作与表达:提供写作指导和示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导入:通过引入话题和背景介绍,激发学生对《江姐》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江姐》全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
写作与表达: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写作和口头表达,运用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阅读理解:20分钟分析与讨论:30分钟写作与表达:20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学生通过写作和口头表达,评估运用词语和句式的能力。
4.2 教学反馈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表达,了解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江姐》单位:庙街乡中心小学教师:刘莉杰日期:2013年3月师:同学们,文中介绍了当时的渣滓洞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敌人眼见末日就要来临,在做垂死挣扎,疯狂杀害关押在那里的革命志士,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江姐从容不迫地做了几件事?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板书@.把稿塞床铺下(机智考虑事情周密@.梳妆打扮(热爱生活愿意献身)@与难友依依话别(勇敢坚强) }四、细读课文,感悟积累【百度搜索】江姐视频/u60/v_ODg1NDI5MjE.html师:从这些事情中,你体会到江姐是一个怎样的革命战士?(出示幻灯片-----江姐是一位【】的战士!)你为什么这样说?从课文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生找句子,同桌讨论后回答)(一)把稿塞床铺下【机智考虑事情周密】1.这方面你是从哪一段看出来的?(第二段)。
2.在第二段中找一找你喜欢的词语(不慌不忙、随即),从这些词语中你看一看出江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齐读该段。
4.出示幻灯片——江姐是一位【机智考虑事情周密】的战士!(二)梳妆打扮【热爱生活勇于献身】1.出示幻灯片4-5段,让生读。
2.该段着重是对江姐的(外貌)和(动作)进行描写。
请分别找出描写江姐外貌的句子和描写动作的词语。
(1)读这两段,思考从“梳好了头”“取出”“脱下”“用手拍拍”“理着”“擦去”“在镜子面前看了一下”“试着走了几步”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江姐面对死亡时的从容不迫,这一系列动作描写烘托出了江姐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但为了崇高的革命事业,她置生死于度外。
)3. 让生补充幻灯片的问题:江姐是一位【热爱生活勇于献身】的战士!4.理解后有感情地朗读。
(齐读)(三)与难友依依话别【勇敢坚强】1.请同学们读6---16段,画出段中语言的描写的句子,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然后找一生读一读。
2.分角色读。
3.从文中对江姐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江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4.出示幻灯片句子---江姐是一位【勇敢坚强】的战士!5.齐读6---16段。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册):《江姐》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掌握本课 5 个生字。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第4~5 段。
3.经过描绘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感觉江姐英勇无畏、刚毅不屈的革命精神,领会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课重、难点1剖析人物言行、心理,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累积描绘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
2感觉江姐英勇无畏、刚毅不屈的革命精神,领会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课准备教师:幻灯片 (文字 )。
学生:认识江姐,认识文章的背景。
教课时间2课时。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课文师:你们看过《红岩》这本书或电视剧吗?到过渣滓洞观光吗?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说 )江姐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江姐的事迹。
(板书课题 )(多媒体:简介江姐的状况。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迅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虑江姐是如何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新词。
三、阅读课文,掌握文章脉络1.师:请大家迅速阅读课文,思虑作者要点表达了哪个部分?2.学生沟通,教师指引。
3.小结:文章用2~15 段要点表达了面对死亡时,江姐的从容不迫。
一方面从特务不断地敦促来反衬江姐的不慌不急与冷静沉静,另一方面从难友们悲伤、不安、痛哭、舍不得烘托出江姐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我们能够经过这两条线索,深刻体会江姐那英勇无畏、刚毅不屈的革命精神。
四、细读课文,感悟累积1.再次默读课文2~15 段,边读边勾勒出描绘江姐动作与神态的句子或词语,并多读几遍,边读边领会在这部分中,江姐给你留下了如何的印象?为何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同桌沟通:把你找到的这些段落或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感觉最深的地方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3.组织沟通:联合学生的回答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相关句子。
4.解说 4~5 段。
江姐梳好了头,从枕头下边拿出了她那件洗得干洁净净的、被捕时穿的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27、江姐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感受江姐从容不迫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3、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
1、体会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2、感受江姐面对死亡从容镇定、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教学难点:
感受江姐从容不迫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江姐的资料、PPT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揭示课题,生齐读。
(生读课题)
2、回忆江姐临刑前做了哪几件事?(生交流)
二、自主学习:细读课文,解读人物。
1、出示自学提示:
师:解读人物内心,需要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传递。
默读2-16自然段,找出有关江姐的语句,反复读,用心体会。
用笔在旁边简单批注江姐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根据提示自学。
3、展学:(指名汇报,学生补充,老师板书)。
(1)展学“藏提纲”部分。
抽生交流,师相机出示藏提纲的相关语句。
(课件)“这时,江姐正伏在桌子上……像平常一样梳着她的头。
”
从“不慌不忙”中,充分体现了江姐的机智,勇敢,考虑事情周密。
江姐会想些什么?
板书:机智、考虑事情周密、有丰富的斗争经验。
(2)展学“梳妆打扮”部分。
生交流,师相机出示江姐临刑前梳妆打扮的相关句段。
(课件)“江姐梳好头……像要去赴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
可以烘托出江姐对生活的热爱,将生死置之度外,愿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
板书:热爱生活、献身理想。
指导多形式的朗读训练。
试背诵4、5自然段。
(3)出示与难友话别的相关语句。
(课件)
“留给大家吧。
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此时江姐心里会想些什么?)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最后的考验”指的是什么?)
“同志们,永别了!”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江姐的镇定,宁死不屈。
)
板书:勇敢、宁死不屈
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呢?练习朗读。
读出镇定,坚毅。
4、江姐的回眸,是生与死的话别,此时她的内心是复杂的,,她同样有对亲人的牵挂,对同志的不舍,然而她的内心又是平静的,因为她早就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准备。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齐读,读出革命者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心来。
5、师生共同小结并完善板书。
三、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文中还出现了特务和同牢房的难友,说说他们的表现。
想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互学——展学——评学)
2、小结并相机板书。
(课件展示:烘托是一种表现手法,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文中写特务和同牢房的人就是为了烘托出江姐,表现江姐从容镇定、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3、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4、生展学,教师小结。
四、人物情感升华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敌人为了获取共产党的机密,对江姐进行了非人的折磨,你知道江姐受了哪些刑法吗?(吊着用鞭子抽打、坐老虎凳,坐电椅子触电,用烧红的煤块烙,手铐脚镣,夹手指,把竹签子钉进十个手指甲缝里。
据说,江姐,在狱中一个多月来就经受了七次这样的酷刑,每次都被折磨得昏过去。
但是江姐她都凭着她坚强的意志,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硬挺过来,还用她钢铁般的意志鼓舞着狱中的难友与敌人顽强地斗争。
有一首歌家喻户晓,就是写的江姐。
2、课件展示《红梅赞》的歌词。
默读歌词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生齐读歌词。
五、推荐
1、观看有关江姐的电视、影片,感受江姐的革命精神。
2、读革命经典小说《红岩》。
六、达标检测。
1、课堂练习见课件
2、片段赏析:
边读边圈出小丽的动作、神态的词语,用心体会小丽的内心活动。
小丽目不转睛地盯着这只粉蝶。
她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脚地,一步一步地慢慢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只见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张开的两个手指一合,夹住了粉蝶的翅膀,小丽高兴得又蹦又跳。
1.生独立完成。
3.抽生交流。
在音乐中背诵课文4、5段。
板书设计:
27、江姐
动作
神态──>机智、从容不迫、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