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听力会话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 格式:pdf
- 大小:187.66 KB
- 文档页数:2
日语听力课程的教学改革听的能力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能够灵活运用日语进行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因此,日语听力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尤其重要。
标签:日语听力;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一、听力教学传统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单一化当前大部分听力教程还是以“教师播放音频资料→学生做题→讲解答案→再听一遍录音→检查答案”的传统教学模式。
即使在使用多媒体设备,但是电脑仅仅只作为一台录音机使用,学生只停留在单纯的做题上,听后不再对听力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扩展,忽略了听力材料的实际应用,那么听力课程设置的目的也就未能达到。
2.教学内容单调大多数教师在上听力课的时候只是按照教材来进行,按部就班地讲解书本上的内容,没有选择性,也没有扩展,使得听力课堂显得单调、枯燥,课程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创新,而无法激起学生对听力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上课就会缺少激情。
3.教学活动单向化听力课堂大多是以教师放录音和教师讲解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偏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只是在一味地听录音,导致无法提高学习热情,更无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就会导致学习不主动,不预习,不复习,也就无法提高学习能力。
二、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听力教学的重要性就在于“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流的第一前提,因此,需开发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授课过程中的教学模式应以教师讲授为引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为任务,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活动,以教师的提问与点评为师生互动。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1.导入型教学模式导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教师可以在听录音之前给出课文标题或是提出几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预测,有方向性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这样有目的地去听,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力效果。
浅谈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日语作为一门外语,我国的学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偏重课文背诵和语法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因此,对于日语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日语会话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传统教学往往以读写为主,忽视了口语表达的训练。
然而,只有通过口语交流,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语言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将重点放在日语会话的培养上,将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日语会话的教学方法应当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日语会话的基本规则和应用方法。
同时,互动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对话练习、情景模拟等,来培养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此外,教学改革中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日语会话的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语言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已经逐渐成熟。
通过这些工具,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录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口语的练习和展示,与全球各地的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语言环境,提高其语言学习的效果。
此外,对于教师而言,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日语会话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和较高的语言教学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法和技巧,将课堂教学与实际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研讨会和培训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之,日语会话的培养是日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也是教学改革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
高职日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探索一、现状分析传统的听力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CD和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但是,这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过于注重表面的听力技巧,而忽视了对学生真正的语言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固化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再次,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导致学生兴趣不足。
二、改革措施1.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语言能力是听力教学的核心,因此应该注重从基础训练入手,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语言的构成和规律。
此外,还应该强化口语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要涵盖各种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兴趣点的针对性满足。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遵循学生的学业兴趣和特长。
3.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式学习、课外阅读、参观实践等方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实施效果通过以上改革措施的实施,高职日语专业听力教学逐渐开始显现出改革后的效果。
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构成和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
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利用语言的优势,加强与外界交流,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综上所述,高职日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现在是刻不容缓的,只有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真有效的进行听力训练,才能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培养具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人才,为外语教育不断贡献力量。
浅谈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教学改革是当今教育界的热门话题,而日语会话则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以日语会话作为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日语语言,尤其对于在日语语言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更具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关于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关于教学改革中的日语会话的重要性在教学改革中,日语会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和跨国交流的不断加强,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国际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学生所学习的第二外语。
因此,教学改革中必须将日语会话放在重要位置。
通过日语会话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与外籍友人的交流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跨国交流的需求。
其次,日语会话的教学也有助于加强学生们的文化交流和了解。
日本作为一个东方文化的代表国家,其礼节教育和社会习惯等都与西方文化不同。
通过日语会话的学习,学生们将更加了解日本文化,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为未来的跨国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日语会话也是日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在日本留学或工作的学生来说,流利的日语口语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工具,更是全面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关键。
因此,教学改革中必须将日语会话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
二、实践改革方法了解日语会话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也应探索实践方法。
在实践方法的探索中,教学改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两个方面应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创新。
1. 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在传授日语会话时,应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应该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形势模拟法等,让学生们在学习日语会话的过程中,模拟真实情景,更深入地了解日语语言和文化。
同时,教师也应注重跨学科教学,结合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日语会话教学中加入更多的文化背景介绍和历史演变阐述,使学生们全面了解日本文化,并加深对日语语言的理解。
2. 线上教学在线上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们远离机械的翻译和语音识别,并通过实践来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与日本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日语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外语。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日语水平,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人才,我校开设了日语听力课程。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大学日语听力课的实践,总结课程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日语听力教学提供参考。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1.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围绕日语听力的基本技能展开,包括日语语音、词汇、语法、听力理解等方面。
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阶段:(1)初级阶段:重点学习日语语音、基础词汇和简单语法,培养基本的听力感知能力。
(2)中级阶段:增加词汇量,学习中级语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对话。
(3)高级阶段:深入学习日语词汇、语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理解专业领域的日语材料。
(4)实践阶段: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日语听力实战演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日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设置具体的听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听力技能。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日语听力水平。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习效果1. 学生日语听力水平提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日语听力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初级阶段的语音、词汇、语法基础,到中级阶段的日常对话理解,再到高级阶段的专业材料理解,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2.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外主动查找学习资料,积极参加日语角等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日语水平。
3. 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听力练习,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日语交流,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日语听力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改革[摘要]学语言强调“听、说、读、写、译”,其中,“听”是第一位的,是衡量个凡日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
在目前的日语听力教学中,虽然基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但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局限在教师放磁带,学生听,最后一起核对一下答案,教师解释一下语法。
偶尔放放日剧。
如此培养出的大都是“聋子式和哑巴式日语”。
本文中,笔者对两所大学学生参加2006年12月日语等级考试二级的听力成绩进行分析,结合国内一些较为实用的语言教学法,根据多年听力教学经验,认为将学校教学中一般都开设的“听力课”和“会话课”合成一门——听说课,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大于单一的一门课。
注重师生互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场景,运用功能意念法,加强学生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开开心心的主动学习的气氛中,实现自身听力水平的质的飞跃。
[关健词]日语听力日语听说教学法一、日语听力教学效果现状征对2006年的日语能力等级考试2级,笔者对两所大专院校的41人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听力成绩在26分-63分,平均成绩为46.05分。
而没有通过2级的学生平均分仅为28.47分。
通过的学生的平均分为40.66分。
同时其余两部分的成绩则在通过者与来通过者中相对均衡。
以此可以明显看出,听力的成绩在能力等级考试中是学生最大的失分项目。
近年来,日语教育在全国,特别是长三角洲地区方兴未艾,听力的教学可以说也同样花了大力气,可是教学效果十分不尽人意。
二、传统模式及弊端如此的教学效果,其原因,笔者通过调查,可以看到:1、基本上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
虽然有一些很优秀的听力教材,但基本上是教师放磁带、学生听磁带,听完后核对答案。
2、多数为大班教学。
学生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听力训练。
3、全面偏向于“听”,而忽视了“听”与“说”是一体的。
众所周知,听与说是中国学生学习外语中最难把握的技能。
而将商者人为的割开,则是教学中最大的错误!4、偏重于纯语言能力,而忽视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日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及改革策略□庞晶【摘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但是日语专业的学生都存在着听力恐惧症的现象,这是现如今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以及必须改革的地方。
其实,只要我们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漫长的日语学习生活中充满信心,有了兴趣和信心,日语听力等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关键词】日语;听力;现状;改革;策略【作者单位】庞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日语专业学生由于受语言环境的限制,在日本语能力考试中,一直以来听力成绩都不太理想,有的甚至因此拿不到证书,有的即使拿到1级证书也不一定被用人单位录用。
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学生大多是“哑巴日语”。
日语专业学生“十聋九哑”的现状告诉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力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听力教学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日语人才。
改革传统的重语法轻听力的教学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一、目前日语专业的听力教学现状国内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听力课的教学,教师一直以来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在语音室里,老师先放听力录音,学生做题,然后老师报答案,最后老师将疑点、难点进行讲解。
下课前两分钟,布置作业。
学生回寝室后,花一点时间听听带子,做作业。
由于听力作业基本上是选择题,一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之内把上一次课的作业做好上交(当然,这样的学生根本就不是做作业了,而是抄作业,更加没有起到通过练习提高听力水平的效果)。
部分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偶尔采用在课堂上播放DVD的教学方法,试图通过一些有意思的视频短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是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传统型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几点弊端:这就需要撇开汉语的影响。
否则落入汉语的误区,影响日语地学习和教学。
(二)汉语语言的消极影响。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假名发音很类似语汉语的拼音字母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