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富锌金针菇营养菌丝体的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134.15 KB
- 文档页数:2
金针菇液体培养提取菌丝体多糖的工艺
金针菇液体培养提取菌丝体多糖的工艺,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 选取优良的金针菇菌株,接种到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保存于25℃下。
2. 用金针菇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在28℃、180rpm的条件下培养2-3天。
3. 培养结束后,通过高速离心分离菌丝体和培养基,将菌丝体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
4. 洗涤干净的菌丝体用去离子水重悬,加入0.1mol/L的NaOH 进行超声破细胞处理。
5. 破细胞后,用去离子水洗涤数次,去除残渣和碎细胞。
6. 用去离子水调整溶液pH至
7.0左右,加入适量的酸进行沉淀,后过滤取沉淀物。
7. 最后,取沉淀物用去离子水重悬,经过凝胶色谱等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金针菇菌丝体多糖。
以上工艺流程可用于金针菇菌丝体多糖的大规模生产和提取。
富硒食用菌种植技术(合集五篇)第一篇:富硒食用菌种植技术富硒食用菌种植技术硒(Se)是人体内的高效氧化剂,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1973年,WHO和国际营养组织确认它为人体和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是,全世界有近50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硒缺乏的问题,通过生产富硒农产品可以使该问题得到解决。
早在1984年,芬兰就已利用含硒酸钠的肥料生产谷物并取得成功。
90年代初,我国各地也陆续开始富硒农产品生产。
由此,富硒农产品生产经历了一个从低效分散到高效集中的过程。
目前我国富硒农产品已初具规模,主要有富硒食用菌、富硒稻米、富硒茶叶等30多个品种。
其中,富硒食用菌的发展有着明显优势。
1、富硒食用菌的优势大部分食用菌都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其进行富硒培养,生产出的食用菌将兼具自身和硒的优良效用,成为保持人体健康的高效农产品。
大量研究还表明,食用菌通过富硒栽培后,其自身药用活性物质水平呈现增高。
如,赵雷等研究发现硒可以明显提高灵芝中多糖、蛋白质以及氨基酸的含量,但并不改变灵芝蛋白质的分布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配比,铜和钼等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一定量的增加。
孙娟等发现硒还可以同时提高菌丝体的灵芝多糖和灵芝酸含量,添加40 mg/L亚硒酸钠培养,灵芝多糖含量比对照提高42.3%,灵芝酸含量比对照提高10.6%。
在富硒培养对金针菇、茶树菇等食用菌的影响研究中,硒不仅能够缩短金针菇的生长周期,而且能够增加其生物量;硒能促进茶树菇菌丝多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脂肪含量下降。
另一方面,国内外已开发的诸如富硒茶叶、富硒稻米、富硒水果等农产品存在发展限制。
其一,受到富硒地域限制且硒转化效率没有食用菌高;其二,会因为土壤中的有机质,使得胶体矿物质与硒结合,从而影响硒的植物吸收和富集。
如,当土壤酸度偏高时,硒就很难被植物体吸收。
再则,硒常以硒蛋白、硒多糖等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因此,比起农作物,食用菌可利用低廉的原料进行栽培生产,不受富硒土壤的地域限制,同时其菌丝和子实体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均较高,可以实现有机硒的大量富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13972.3(22)申请日 2018.06.29(71)申请人 江西天和食用菌开发有限公司地址 330700 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奉新工业园区苗圃路555号(72)发明人 邱桂根 邱耀民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代理人 姜华(51)Int.Cl.A01G 18/40(2018.01)A01G 18/20(2018.01)(54)发明名称一种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培养及应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该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2)有机硒猴头菇菌液的培养;(3)富硒原料的制备;(4)富硒固体培养基的培养。
本发明的培养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结合固体培养基培养,大大缩短了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时间,其生产周期只有固体培养基的1/2-1/3,生产成本低,并易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并且通过猴头菇菌种的自身代谢,将无机硒转化为人体更能吸收的有机硒后再进行富硒猴头菇菌丝的培养,得到的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硒含量高,更易被人体吸收,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CN 109076881 A 2018.12.25C N 109076881A1.一种富硒猴头菇菌丝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将猴头菇母种依次经过PDA培养基培养、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充气培养得到猴头菇液体菌种;(2)有机硒猴头菇菌液的培养:制备无机硒培养基,并将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部分猴头菇液体菌种接种至无机硒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得到有机硒猴头菇菌液;(3)富硒原料的制备:将大豆、玉米和小麦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使用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有机硒猴头菇菌液浸泡一定时间,然后晾干,得到富硒原料;(4)富硒固体培养基的培养:将步骤(3)中制备的富硒原料灭菌、冷却后制备成富硒固体培养基,然后接种所述步骤(1)中的剩余猴头菇液体菌种并进行培养,得到富硒猴头菇菌丝体。
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金针菇是一种菌类食用菌,其培育方法如下:
1. 培养基的准备:准备好金针菇的培养基,可选择稻草、麦秸、木屑等有机物质为基材,并加入适量的脱脂米糠或麸皮等副材料,进行充分混合。
2. 培养袋的消毒:将培养袋以及培养用具进行高温蒸汽或煮沸水的消毒,确保无害菌存活。
3. 培养袋的填充:将准备好的培养基填充到消毒后的培养袋中,填充量略低于袋子的容积,确保有足够的空气流通。
4. 菇种接种:选择优质的金针菇菌种进行接种,通常可以选择害菌少、生长快、菇体鲜嫩的菌种。
5. 培养袋的封口:将菌种接种后,用橡皮筋或其他材料将培养袋封口,以避免任何杂菌的侵入。
6. 培养条件的控制:将封好的培养袋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培养。
通常来说,金针菇的适宜温度为15-20摄氏度,湿度应保持在85-90%左右。
7. 培养时间的控制:金针菇的培养周期约为20-30天。
在培养的过程中,要保
持适当的通风和光照,以促进菇体的生长。
8. 菇体采摘:当金针菇的菇盖膨大、菌褶展开时,就可以采摘了。
采摘要注意轻拔,让菌柄留在培养基内,以便二次生长。
以上就是金针菇的培育方法。
要注意的是,金针菇的培养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因素,以避免杂菌的侵入和菌体的受损,从而得到高质量的金针菇产量。
微量元素锌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作者:吴宝杰,李金渔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8期吴宝杰,李金渔(聊城市茌平县胡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山东茬平 252100)摘要:本研究主要进行了不同浓度的硫酸锌培养金针菇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微量元素锌能够促进金针菇生长,提高金针菇产量、品质;以浓度为10~100mg/L硫酸锌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微量元素锌;金针菇;产量;生长速度中图分类号:S64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17)08-0018-03DOI:10.19590/ki.1008-1038.2017.08.006金针菇是大众喜爱的食物,对智力发育以及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又称“增智菇”。
近些年,国内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关于微量元素锌在金针菇种植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本次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金针菇进行不同浓度硫酸锌溶液处理,观察锌元素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试剂1.1.1供试品种供试品种为“白金一号”高产金针菇原种,由山东省农业科技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1.2试剂硫酸锌(ZnSO4),山东省化学试剂二厂提供,分析纯。
1.1.3栽培原料/培养料PDA培养基原种配方:棉籽壳70%+麸皮20%+白糖4%+石膏粉4%+过磷酸钙2%[4]。
棉籽壳、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碳酸钙,均由山东省农业大学食用菌研究所提供。
1.2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各处理设计见表1(见下页)。
除硫酸锌含量,其余条件包括培养液成分、栽培方法等因素均完全一致。
采用容量500mL罐头瓶进行栽培,硫酸锌直接加到培养料中。
金针菇培养:采用罐头瓶(容量500mL)盛放原料,每个处理10瓶,湿料320g(干料150g,水170g),126℃灭菌处理1.5h,冷却后在无菌接种室内接等量菌种,瓶口均匀布满,培养室内22~24℃培养,定期检查菌丝发育情况。
菌丝发满后,转移至菇房,随机排列,正常出菇管理[5]。
金针菇栽培技术掌握金针菇栽培的技巧金针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味道鲜美,富含营养,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
因此,掌握金针菇的栽培技巧对于想要种植金针菇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帮助您成功种植金针菇。
一、选种与繁育金针菇的选种是成功栽培的基础。
首先,选择优质的菌种。
优质的金针菇菌种应该是外观均匀,表面光滑,无病斑、无杂色的菌梗。
其次,进行繁育。
可以通过合适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将菌丝培植到菌种上,促进其繁殖生长。
二、基质的准备金针菇的生长需要有机质作为基质。
常用的基质有木屑、秸秆、麦麸等。
选择基质时,要确保质量好,无异味,没有病虫害。
准备基质时,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菌的感染。
三、种菌在准备的基质中进行种菌。
首先,将基质装入培养袋中,蒸汽消毒30分钟。
冷却后,将菌种均匀撒在基质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基质。
然后,将菌袋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孢子的产生。
四、光照与温度控制金针菇的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条件。
光照对金针菇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合理安排光照时间是很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金针菇需要12小时的光照和12小时的黑暗。
此外,温度的控制也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金针菇的生长温度在20℃左右最为适宜。
五、湿度管理金针菇喜欢湿度大的环境,因此,湿度的管理是金针菇栽培的关键。
种植环境中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保持在80%左右。
可以通过定时喷雾或者覆盖保湿膜的方式来增加湿度,防止基质过早干燥。
六、病虫害防治金针菇的栽培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金针菇的正常生长,防治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采用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方式来进行防治,及时清除基质中的病菌和虫害,保持种植环境的干净和卫生。
七、收获与保鲜金针菇的生长周期一般为15-20天。
当金针菇的菌盖完全张开,菌峰伸展开来时,即可进行收获。
为了保持金针菇的新鲜度和口感,应及时收获,并进行适当的保鲜措施,如降温、包装等。
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一种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菌类食材,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
本文将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帮助读者了解如何种植金针菇,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确定栽培季节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菌类,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0-18℃。
因此,确定合适的栽培季节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金针菇的栽培季节应该选择在气温较为稳定的秋季或春季,以保证菌丝生长缓慢且健康。
二、培养基制备金针菇的培养基主要由木屑、麦麸、玉米粉、豆粕等组成。
将这些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水搅拌均匀后,调节pH值至6.5-7.0,然后装入塑料袋中。
培养基的质量直接影响金针菇的生长和产量,务必注意选用优质原材料。
三、接种与培养将制备好的培养基放入接种箱中,进行无菌操作。
将金针菇菌种接入培养基中,轻轻压实,然后继续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
当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即可进行出菇管理。
四、出菇管理出菇管理是金针菇栽培的关键环节。
在出菇前,要将菌袋移至出菇室中,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
出菇室温度应保持在10-18℃,相对湿度为85%-90%。
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以促进子实体生长。
五、采收与保存当金针菇的子实体长到七八成熟时,即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受伤。
采收后,要将金针菇放入保鲜袋中,置于阴凉处保存。
如需长期保存,可将其晾干后密封保存。
总之,金针菇的栽培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巧,包括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与保存等方面。
在栽培过程中,要关注环境条件和菌丝生长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品质。
专利名称:一种富含硒锌的金针菇生产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杜树旺,张合庆,杜现民
申请号:CN201310149745.X
申请日:20130426
公开号:CN103229665A
公开日:
201308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富含硒锌的金针菇生产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
该方法包括母种制备、原种制备、金针菇栽培,在母种制备培养基、原种制备培养基配方中均添加有亚硒酸钠和硫酸锌,金针菇栽培培养料中添加有亚硒酸钠和硫酸锌,所述的母种制备培养基配方组成及重量比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亚硒酸钠:七水硫酸锌:水=200g:25g:30g:3g:0.5-1g:0.5-1.5g:11—13mg、02—0.4g:1000g 本方法金针菇在生长过程中硒锌吸收高,产量高。
申请人:汤阴县食用菌协会
地址:456150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关镇人民路东段
国籍:CN
代理机构: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王晖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富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正宽
申请号:CN201810188500.0
申请日:20180307
公开号:CN108464189A
公开日:
2018083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富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木屑、山药粉、玉米芯、富锌稻谷壳、玉米粉;2.制备培养基,将步骤一中的原料研磨成粉加入水、硫酸锌和果胶粉并进行三次搅拌;3.装瓶,将混合料装入到培养瓶中,培养瓶的上部内套设置有弹性套,弹性体与培养瓶之间形成有集液空腔,培养瓶内还固定设有转动筒,转动筒内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若干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与转动筒的内壁滑动密封,集液空腔内设有弹性出液口,弹性出液口上连通有出液管,出液管与转动筒连通,转动筒的底部设有单向阀;4.灭菌;5.接种;6.养菌;7.搔菌;8.培育;9.采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申请人:重庆市宽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402360 重庆市双桥经开区邮亭元通村1组
国籍:CN
代理机构: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文怡然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专利名称:一种富硒金针菇培养基质及其栽培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胡俊凯
申请号:CN201811174318.6
申请日:20181009
公开号:CN109006185A
公开日:
201812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硒金针菇培养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废弃菌棒30‑40份、土豆粉20‑25份、鸡粪6‑11份、高粱壳7‑13份、大蒜根须6‑10份、苹果树皮8‑15份、瓜蒌子粕5‑12份、富硒酵母1‑3份、硒发酵液提取物1‑2份、富硒小麦秸秆1‑5份、维生素B 0.3‑0.6份、过磷酸钾
4‑6份、柠檬酸螯合锰0.4‑0.7份、柠檬酸螯合锌0.5‑0.8份、γ‑聚谷氨酸0.06‑0.08份、糖渣8‑14份、石膏粉1‑5份、轻质碳酸钙2‑4份,本发明通过富硒金针菇培养基质制备的金针菇,可以获得硒成分,成为富硒金针菇,即把无机硒变成具有生物活性有机硒,具有保健养生作用。
申请人:胡俊凯
地址:245300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华阳镇洪川村17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沈尚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