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化学第八章糖代谢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糖代谢习题一、是非题 1.判断下列关于戊糖磷酸途径的论述对或错:

① 在这一代谢途径中可生成 5-磷酸核糖。

② 转醛酶的辅酶是 TPP,催化 -酮糖上的二碳单位转移到另一个醛糖上去。

③ 葡萄糖通过这一代谢途径可直接生成 ATP。

④ 这一代谢途径的中间物 4-磷酸赤藓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起始物之一。

2.判断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论述对或错:

① 此循环的第一个反应是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② 此循环在细胞质中进行。

③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

④ 该循环中有 GTP 生成。

3.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对或错:

①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 和 ATP。

② 暗反应只能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③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需要两个光反应系统参加。

④ 在三碳(Calvin)循环过程中, CO2 最初受体是 5-磷酸核酮糖。

4.判断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叙述对或错:

1 / 16

① 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葡萄糖激酶高 100 倍。

② 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③ 6-磷酸葡萄糖对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有抑制作用。

④ 在肝和脑组织中既有己糖激酶也有葡萄糖激酶。

5.判断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对或错:

① 糖异生是酵解的逆转。

② 糖异生只在动物组织中发生。

③ 丙酮酸羧化酶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

④ 凡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都是糖异生的前体。

6.判断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叙述对或错:

① 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

② 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在乙酸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细胞中有乙醛酸循环。

③ 乙醛酸循环中不生成 NADH+H+。

④ 该循环不需要乙酰 CoA。

7.判断下列关于酵解的叙述对或错:

① 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丙酮酸不转变为乳酸。

② 从酵解途径中净得 ATP 的数目来看,糖原磷酸解比糖原水解更有效。

③ 酵解途径就是无氧发酵,只在厌氧生物的细胞内发生。

④ 酵解过程没有氧参加,所以不能产生 ATP。

---------------------------------------------------------------最新资料推荐------------------------------------------------------ 8.判断下列关于生物能源的叙述对或错:

① 在绝大多数细胞中核酸不能作为能源物质,② 作为能源的物质降解的第一步是分解为它们的前体物。

③ 能源物质只能在柠檬酸循环中释放能量。

④ 生物所利用的最终能源是太阳光。

9.在磷酸戊糖途径中由于转酮酶与转醛酶催化可逆性反应,所以该循环与糖酵解有密切关系。

10.维生素 B1(硫胺素)缺乏对糖代谢没有影响。

11. AMP 是 1,6-二磷酸果糖磷酸酶变构调节的负效应物。 12.通过 Calvin 循环固定 14CO2,最初生成的葡萄糖第 6 位碳原子有同位素标记。

13.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磷酸化后活性都升高。

14.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氧来自水分子。

15.所有光养生物的光合作用都在叶绿体中进行。

16.作为多糖,淀粉和糖原的合成过程相同。

17.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使血糖升高,两者的作用完全相同。

18.由于激烈的运动,在短时期内肌肉中会积累大量的乳酸。

19.先天性糖代谢中某些酶缺失会导致糖代谢失调。

3 / 16

20.从产生能量的角度来考虑,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参加酵解比糖原磷酸解生成 1-磷酸葡萄糖更有效。

二、填空题 1.两分子丙酮酸通过糖异生转变为一分子葡萄糖消耗分子ATP。

2. Calvin 循环中 CO2的最初受体是,催化该反应的酶是,产物是。

3.四碳循环中 CO2的最初受体是,催化该反应的酶是,产物是。

4.磷酸果糖激酶和果糖二磷酸酶同时作用就会产生循环。

5.奇数碳原子的脂肪酸降解的最后产物丙醋 CoA 可转变为参加糖异生,催化该反应的酶是,需要的辅酶是。 6.柠檬酸循环的关键酶是,和。

7.糖异生的关键酶是,和。

8.糖异生的第一步必须在线粒体内进行,是因为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

9.半乳糖参加酵解的关键酶是,而且必须有葡萄糖参加。

10.光合系统Ⅰ 和Ⅱ 参加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产物是和,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不需要参加,产物只有。

11.分解代谢为细胞提供的三种产物

---------------------------------------------------------------最新资料推荐------------------------------------------------------ 是,和。

12.如果用14C标记G-6-P 的第2位碳原子,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降解,需要轮柠檬酸循环放出带14C 标记的 CO2。

三、选择题 1.在糖异生过程中,若用抗生物素蛋白处理鼠肝抽提物,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丙酮酸草酰乙酸B苹果酸草酰乙酸C烯醇式丙酮酸糖原D丙酮酸烯醇式丙酮酸 2.控制柠檬酸循环第一步的酶是:

A柠檬酸合成酶B丙酮酸脱氢酶系C苹果酸脱氢酶D异柠檬酸脱氢酶 3.如果用14C标记 G-6-P 的第1位碳原子,经过酵解生成下列哪种丙酮酸:

ABCD 4.如果用14C标记 G-6-P 的第4位碳原子,经过乳酸发酵生成下列哪种乳酸:

ABCD 5.将氟化物加入到含用 14C 标记第3位碳原子葡萄糖的细胞抽提物中,分离合成的 5-磷酸核糖,14C 可能出现在戊糖的哪个部位:

A 经磷酸戊糖途径出现在第2位

B 经磷酸戊糖途径出现在第3位

C 经磷酸戊糖途径出现在第4位

D 经磷酸戊糖途径出现在第1位 6.影响柠檬酸循环活性的因素是:

A每个细胞中线粒体数目B细胞内 [ADP]/[ATP] 的比值C细胞内核糖体的数目D细胞内 [cAMP]/[cGMP]的比值

5 / 16

7.糖原降解下来的一个糖基经发酵转变为两分子乳酸可净得的数目是:

A4B3C2D1 8.下列关于糖原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磷酸化酶激酶被蛋白激酶作用后活性增加。

B 磷酸化后的糖原磷酸化酶为有活性形式。

C 被 cAMP 活化的蛋白激酶能激活糖原合成酶。

D 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细胞内[cAMP]增高。

9.醛缩酶催化下列哪种反应:

A 1,6-二磷酸果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糖及其逆反应。

B 1,6-二磷酸葡萄糖分解为 1-和 6-磷酸葡萄糖及其逆反应。

C 乙酰与草酰乙酸生成柠檬酸。

D 两分子的 3-磷酸甘油醛缩合,生成葡萄糖。

10.由两分子乳酸经糖异生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净得的 ATP 数目是:

A4B5C0D7 11. CMP 唾液酸生物合成的关键反应是:

A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 6-磷酸-N-乙酰氨基甘露糖缩合

B 鞘氨醇和甘油酸缩合

C 唾液淀粉酶催化的葡萄糖分解

D 磷酸甘油酸和丙酮酸缩合 12.人体处于静息状态时,消耗葡萄糖最多的组织是:

---------------------------------------------------------------最新资料推荐------------------------------------------------------ A肝脏B肌肉C大脑D肾脏 13.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分子中的金属离子是:

A镁B铁C铜D锌 14.由糖原合成酶催化合成糖原的原料 NDP-葡萄糖是指:

A CDP-葡萄糖B UDP-葡萄糖C ADP-葡萄糖D GDP-葡萄糖 15.用葡萄糖作原料,有氧时彻底氧化可产生:A 32 个 ATP B 38 个 ATP C 30 个 ATP D 12 个ATP 四、问答与计算 1.葡萄糖有氧分解的过程中,哪些反应需要氧参加? 2.在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F-6-P 转变为 F-1,6-P 的反应中, ATP 作为底物是酶促反应所必需的,为什么 ATP 浓度高时反而抑制该酶活性? 3.酵解中生成的 NADH 如何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呼吸链? 4.给正在收缩的蛙腿注射一种阻止 NAD+与脱氢酶结合的药物,收缩立即停止,为什么? 5.根据自由能与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通过计算说明琥珀酸脱氢酶只能以 FAD 作辅基,不能用 NAD+作辅酶。

6.用酵母的无细胞抽提物研究物质代谢途径时加入氟化物,系统中有磷酸甘油和磷酸甘油酸积累,能否确定氟化物抑制的是何种代谢途径?请说明上述物质积累的原因。

7.把用14C 标记第 1、 2 和 3 位碳原子的葡萄糖加到厌氧酵母菌的培养基中,最后产生的乙醇和 CO2 分子中哪个部位有14C 标记,为什么? 8.将琥珀酸、丙二酸以及两者一起分别与

7 / 16

柠檬酸循环进行活跃的线粒体制剂温育,三种处理的氧消耗、 P/O 比各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9.甲醇本身对人体无害,但饮用甲醇可以致命,为什么?对轻度甲醇中毒的患者处理方法之一是让患者喝酒这有什么理论根据?(提示:

甲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甲醛。

) 10.腺苷酸调控系统是指 ATP、 ADP 和 AMP 对糖代谢途径中的许多酶起调控作用,请指出:

(1)酵解和磷酸戊糖途径中各有哪些酶受该系统的调控?(2)醛缩酶和磷酸己糖异构酶是上述两种途径共有的酶,它们受该系统的调控吗? 11.在磷酸戊糖途径中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转酮酶都受腺苷酸系统调控。

是否可以认为:

当细胞中[ATP]高时,激活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抑制转酮酶;当[ATP]低时,抑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激活转酮酶。

请说明理由。

12.请写出苹果酸彻底氧化成4分子CO2的反应顺序和总反应式。

在此过程中除 H2O, Pi, ADP, FAD 和 NAD+外无其它任何物质参加。

13.写出当砷酸在细胞中与 NAD+和 Pi 共存在时,磷酸果糖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总反应式。

---------------------------------------------------------------最新资料推荐------------------------------------------------------ 14.假如细胞内无 6-磷酸果糖激酶存在,葡萄糖可通过哪种途径转变为丙酮酸?写出反应顺序和总反应式。

15.谷氨酸彻底氧化生成 CO2 和 H2O,可以生成多少ATP? 16.柠檬酸循环中并无氧参加为什么说它是葡萄糖的有氧分解途径? 17.指出下列每一种突变产生后对糖代谢的影响:(1)在肌肉中由 cAMP 活化的蛋白激基因缺失;(2)在肌肉中 CaM 基因缺失;(3)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基因缺失。

答案一、是非题11 (1) 对。

(2) 错。

(3) 错。

(4) 对。

2 (1) 对。

(2) 错。

(3) 错。

(4) 对。

3 (1) 对。

(2) 错。

(3) 错。

(4) 错。

4 (1) 对。

(2) 对。

9 / 16

(3) 错。

(4) 错。

5 (1) 错。

(2) 对。

(3) 对。

(4) 对。

6 (1) 对。

(2) 对。

(3) 错。

(4) 错。

7 (1) 对。

(2) 对。

(3) 错。

(4) 错。

8 (1) 对。

(2) 对。

(3) 错。

(4) 对。

9对。

10 错。

11 对。

12 错。

---------------------------------------------------------------最新资料推荐------------------------------------------------------

13 错。

14 错。

15 错。

16 对。

17 错。

18 对。

19 对。

20 错。

二、填空题 1.6 2. 1,5-二磷酸核酮糖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两个磷酸甘油酸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草酰乙酸 4.无效 5.琥珀酰 CoA 甲基丙二酸单酰 CoA 变位酶辅酶 B12 6.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系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7.丙酮酸羧化酶磷酸甘油酸激酶果糖磷酸酶8.丙酮酸羧化酶 9. 1-磷酸半乳糖尿苷酰转移酶 UDP-葡萄糖10. ATP NADPH 光合系统Ⅱ ATP 11. ATP NADPH 代谢中间物 12.两三、选择题 1.A 2.A 3.A 4.C 5.A 6.B 7.C 8.C 9.A 10.C 11.A 12.C 13.A 14.B 15.B 四、问答题1.葡萄糖有氧分解过程中产生 NADH 及 FADH2, NADH 和 FADH2 经呼吸链重新氧化需O2, 3-磷酸甘油醛 1,3-二磷酸甘油酸;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琥珀酸延胡索酸;L 苹果酸草酰乙酸,如果无氧,这些反应就不能进行。

11 / 16

2.尽管 ATP 为底物,但磷酸果糖激酶是一种别构酶, ATP 为负变构剂,高浓度 ATP 能抑制其活性,且在有柠檬酸、脂肪酸时加强抑制效应。

3.通过两种途径:

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系统,磷酸甘油一磷酸二羟丙酮穿梭系统。

4.由于该物质能阻止 NAD+与脱氢酶结合,而使酵解和柠檬酸循环放出的氢无受体,使这些反应停止,无法产生 ATP,就不能供给肌肉收缩的能量,于是收缩停止。

5.延胡索酸/琥珀酸电对 E 为-0.031V,而 NAD+/ NADH 的 E=-0.32V,所以琥珀酸脱下的 H+不能使 NAD+还原,而FAD/ FADH2的 E=-0.0~+0.3V,则可使 FAD 还原。

6.这是酵解途径。

由干氟化物是烯醇化酶的有效抑制剂,使 2 一磷酸甘油酸无法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于是 2 一磷酸甘油酸积累,同时反应由于被抑制, 3 一磷酸甘油酸氧化生成的 NADH 无受氢体,于是迫使磷酸二羟丙酮作为受氢体,还原为磷酸甘油,磷酸甘油因而积累。

7.标记 C1则在乙醇上出现,标记 C5亦在乙醇上出现,标记 C3在 CO2上出现。

8.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它只是增大酶的 Km值,不影响酶的反应机理.它仍然以 FAD 为辅酶,所以 P

---------------------------------------------------------------最新资料推荐------------------------------------------------------ / O 无多大差别。

9.因为甲醇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生成甲醛产生毒害。

乙醇脱氢酶对乙醇的 Km 值比甲醇低,因此大量乙醇能竞争性抑制甲醇氧化,导致甲醇被排泄出来。

10.(1)酵解途径主要作用是产生 ATP。

低浓度 ATP 或高浓度 ADP激活该途径中的关键酶,特别是 F -6-P 激酶。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作用是产生 NADPH 和合成代谢的一些前体物质。

在有利条件下,即ATP 浓度高时,细胞利用这些前体物质进行生物合成。

两种途径的起始物都是葡萄糖,不可能同时进行。

ATP、 ADP 即腺苷酸调控系统以相反方式对两者进行调控,[ATP]高酵解途径不活跃,磷酸戊糖途径活跃,[ATP]低则反之。

(2)醛缩酶和磷酸己糖异构酶是在两种途径中都存在的酶,对这两个酶的调节直接影响两个途径。

这两种酶不受腺苷酸调控系统调控。

在磷酸戊糖途径中, 6 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受 ATP 激活,被ADP、AMP 抑制。

11.这种说法有道理。

13 / 16

当[ATP]高时,转酮酶受到抑制,而 6 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被激活, NADPH 正常产生。

但由于转酮酶被抑制,就会造成磷酸戊糖积累,为核酸合成提供大量前体。

反之,当[ATP]低时,转酮酶被激活,核酸分苹果酸脱氢酶解的磷酸戊糖转变为磷酸己糖进入糖酵解产生 ATP。

12.苹果酸十 NAD+ 草酰乙酸十 NADH +H+ 草酸乙酸丙酮酸十CO2 丙酮酸十 NAD+十 HSCoA NADH+H++乙酰CoA 十 CO2 乙酰 CoA 2CO2十 3NADH+3H+ +FADH2+ATP 总反应式:

苹果酸+5NAD+ + FAD + ADP + Pi + 2H2O4CO2 + 5NADH + 5H+ + FADH2+ATP 13.由于砷酸的存在,阻碍 3 一磷酸甘油醛的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反应.使 3-磷酸甘油醛直接氧化为 3 一磷酸甘油酸,越过了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所以没有 ATP 产生。

总反应:

F-1, 6-P+2NAD+ 2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十 2NADH+2H+ 十 2H2O 11.酵解过程中产生的 6 一磷酸葡萄糖可通过磷酸戊糖途径生成 3 一磷酸甘油醛,后者经酵解途径产生丙酮酸。

草酰乙酸脱氢酶草酰乙酸脱氢酶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酵解途径 6-磷酸葡萄糖 3 一磷酸甘油酸丙酮酸。

---------------------------------------------------------------最新资料推荐------------------------------------------------------

15. Glu+NAD+ -酮戊二酸十 NADH 十 H+十 NH3 -酮成

二酸十 NAD+ +HSCoA琥珀酰 COA 十 NADH+H+ 十CO2 琥珀酰 COA

琥珀酸+GTP( GTP+ADPATP+GDP) 琥珀酸+FAD 延胡索酸+FADHA2 延胡索酸水化成苹果酸,苹果酸十 NAD+ 草酸乙酸十 NADH+H+ 草酸乙酸十 G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十 G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十

ADP烯醇式丙酮酸十 ATP 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合并以上各

式:

草酸乙酸丙酮酸十 CO2 由谷氨酸生成丙酮酸总共产生:

3NADH 十 3H+、 FADH2和 1 个ATP,即 12 个 ATP。

丙酮酸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通过柠檬酸循环可生

成 15 个ATP。

所以,谷氨酸彻底氧化可生成 27 个 ATP。

16.柠檬酸循环中,有几处反应是底物脱氢上成的 NADH 和FADH2,如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 -酮戊二酸琥珀酰 CoA;琥珀酸

延胡索酸; L-苹果酸草做乙酸。

NADH 和 FADH2必须通过呼吸链使 H+与氧结合生成水,否则

就会造成 NADH 和 FADH2的积累,使柠檬酸循环的速度降低,严

重时完全停止。

17.(l)如果细胞中没有蛋白激酶生成,糖原磷酸化酶就不

能活化.糖的分解就会严重会阻。

(2)肌肉细胞中, Ca2+与 CaM 结合,生成 Ca2+-CaM 复

15 / 16

合物,活化糖原磷酸化酶激酶和抑制糖原合成酶,其结果使糖原迅速分解,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

如果 CaM 不能正常合成,就会导致肌肉收缩无力。

(3)蛋白磷酸酶的作用是使糖原磷酸化酶和糖原合成酶去磷酸化,其结果使前者转变为非活性形式,后者成为有活性形式;如果该酶的抑制剂在细胞中不能正常生成,蛋白磷酸酶的活性不能被有效地抑制,糖原生成的速度就会大于糖原分解的速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生化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糖代谢 一、选择题 1、小肠上皮细胞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由肠腔吸收葡萄糖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运输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 2、由己糖激酶催化的反应的逆反应所需的酶是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6-磷酸酶 C、磷酸果糖激酶Ⅰ D、磷酸果糖激酶Ⅱ E、磷酸化酶 3、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A、丙酮酸 B、葡糖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 4、糖酵解的脱氢反应步骤是 A、1,6-二磷酸果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B、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羟丙酮 C、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D、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 E、3-磷酸甘油酸→2-磷酸甘油酸 5、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一摩尔六碳糖裂解为两摩尔三碳糖反应的酶是 A、磷酸己糖异构酶 B、磷酸果糖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烯醇化酶 6、糖酵解过程中NADH+H + 的代谢去路 A、使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B、使α-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C、经苹果酸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氧化 D、2-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E、以上都对 7、缺氧情况下,糖酵解途径生成的NADH+H + 的代谢去路 A、进入呼吸链氧化供应能量 B、丙酮酸还原为乳酸 C、3-磷酸甘油酸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D、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合成1,6-双磷酸果糖 E、醛缩酶的辅助因子分解1,6-双磷酸果糖 8、乳酸脱氢酶在骨骼肌中主要是催化生成 A、丙酮酸 B、乳酸 C、3-磷酸甘油醛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9、糖酵解过程中最重要的关键酶是 A、已糖激酶 B、6-磷酸果糖激酶Ⅰ C、丙酮酸激酶 D、6-磷酸果糖激酶Ⅱ E、果糖二磷酸酶 10、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之2H的辅助因子是 A、FAD B、硫辛酸 C、辅酶A D、NAD+ E、TPP 1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转乙酰化酶的辅酶是 A、TPP B、硫辛酸 C、CoASH D、FAD E、NAD+ 12、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步反应产物是 A、柠檬酸 B、草酰乙酸 C、乙酰CoA D、CO 2E、NADH+H + 13、糖有氧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A、Co 2+H 2 O+ATP B、乳酸 C、丙酮酸 D、乙酰CoA E、柠檬酸 14、最终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为CO 2和H 2 O并产生能量的物质有 A、丙酮酸 B、生糖氨基酸 C、脂肪酸 D、β-羟丁酸 E、以上都是 15、需要引物分子参与生物合成的反应有 A、酮体生成 B、脂肪合成 C、糖异生合成葡萄糖 D、糖原合成 E、以上都是 16、下列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中都有催化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果糖双磷酸酶-Ⅰ D、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E、己糖激酶 17、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B、UDPG焦磷酸化酶 C、糖原合成酶 D、磷酸化酶 E、分支酶 18、1分子葡萄糖经磷酸戊糖途径代谢时可生成 A、1分子NADH+H + B、2分子NADH+H + C、1分子NDPH+H + D、2分子NDPH+H + E、 2分子CO 2 19、肌糖原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 A、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B、缺乏磷酸化酶 C、缺乏脱支酶 D、缺乏己糖激酶 E、肌糖原含量高肝糖原含量低 20、1分子葡萄糖有氧氧化时共有几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A、3 B、4 C、5 D、6 E、8 21、丙酮酸羧化酶是哪一个代谢途径的关键酶 A、糖异生 B、磷酸戊糖途径 C、血红素合成 D、脂肪酸合成 E、胆固醇合成 22、能抑制糖异生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胰岛素 C、肾上腺素 D、胰高血糖素 E、糖皮质激素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5.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2分子乳酸异升为葡萄糖要消耗_________ATP。 7.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________的氧化。 8.延胡索酸在________________酶作用下,可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EC分类中的_________酶类。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自养生物 分解代谢 糖代谢包括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合成代谢 异养生物 能量转换〔能源〕 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 物质转换〔碳源〕 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生物能够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AD、DNA、RNA、A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后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剂操纵。 第一节糖酵解glycolysis 一、酵解与发酵 1、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中进行〕 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完全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 和水,因此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假设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 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那么称乳酸发酵。 假设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P〕 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 在细胞质中进行 1、反应步骤 P79 图13-1 酵解途径,三个不可逆步骤是调剂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 反应式 此反应差不多不可逆,调剂位点。△G0= - 4.0Kcal/mol使Glc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到底物上的酶称激酶,一样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看起来是激酶的共同特点。 P 80 图13-2己糖激酶与底物结合时的构象变化 已糖激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Glc、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中第一个调剂酶,被产物G-6-P 强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Glc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G-6-P抑制。Glc激酶是一个诱导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肌肉细胞中已糖激酶对Glc的Km为0.1mmol/L,而肝中Glc激酶对Glc的Km为10mmol/L,因此,平常细胞内Glc浓度为5mmol/L时,已糖激酶催化的酶促反应差不多达最大速度,而肝中Glc激酶并不活跃。进食后,肝中Glc浓度增高,现在Glc激酶将Glc转化成G-6-P,进一步转化成糖元,贮存于肝细胞中。 (2)、G-6-P异构化为F-6-P 反应式: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专门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操纵。 此反应由磷酸Glc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为C1位磷酸化作预备,同时保证C2上有羰基存在,这对分子的β断裂,形成三碳物是必需的。 (3)、F-6-P磷酸化,生成F-1.6-P 反应式: 此反应在体内不可逆,调剂位点,由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磷酸果糖激酶既是酵解途径的限速酶,又是酵解途径的第二个调剂酶 (4)、F-1.6-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 反应式: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糖代谢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糖异生乳酸循环发酵变构调节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肝糖原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糖核苷酸底物循环巴斯德效应糖原储积症 糖蛋白蛋白聚糖 二、英文符号缩写释义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二、填空题: 1、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分子ATP。 2、糖酵解过程中有3步不可逆的酶促反应,催化其反应的酶分别是、 和。 3、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酶。 4、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分子ATP。 5、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H来自于的氧化。 6、延胡索酸在酶的作用下,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酶类。 7、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阶段,分别称为和,其中两种脱氢酶是、,它们的辅酶是。 8、糖酵解在细胞的中进行,该途径是将转变为,同时生成和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9、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和。 10、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和。 11、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和。 12、参与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 、、和。 13、在磷酸戊糖途径中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二碳单位的酶为,其辅酶

为;催化由酮糖向醛糖转移三碳单位的酶为。 14、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包括3种酶,它们是、和。 15、催化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酶是,它需要和作为辅因子。 16、合成糖原的前体分子是,糖原分解的产物是。 17、糖类除作为能源外,还与生物大分子间有关,也是合成 、和等的碳骨架的供体。 18、体内降解糖原选用方式切断α-1,4糖苷键,选用方式切断α-1,6糖苷键,对应的酶分别是和。 19、丙二酸是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20、TCA循环的第一个产物是,由、和所催化的德反应是该循环的主要限速反应。 21、糖酵解产生的NADH + H+必需依靠系统或系统才能进入线粒体,分别转变为线粒体中的和。 22、磷酸戊糖途径中转酮酶的辅助因子是,转移的基团是,对酮糖供体的要求是。 23、无效循环的主要生理意义在于和。 24、糖异生主要在中进行,饥饿或中毒等病理条件下也可以进行糖异生。 三、选择题 1、指出下列不属于柠檬酸循环途径的酶 A、延胡索酸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 D、丙酮酸脱氢酶 E、顺乌头酸酶 2、糖原分解的第一步产物是 A、6-磷酸葡萄糖 B、1,6-二磷酸葡萄糖 C、1-磷酸葡萄糖 D、1-磷酸果糖 E、葡萄糖 3、磷酸果糖激酶催化的反应可生成哪种之间产物? A、1-磷酸果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 D、1,6-二磷酸葡萄糖 4、EMP途径中醛缩酶的底物是 A、6-磷酸葡萄糖 B、6-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葡萄糖 D、1,3-二磷酸甘油酸 5、TCA循环所生成的许多高能磷酸化合物中,底物水平磷酸化发生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 B、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

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习题及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糖代谢) 、名词解释: 糖异生乳酸循环发酵变构调节糖酵解糖的有氧氧化肝糖原分解 磷酸戊糖途径糖核苷酸底物循环巴斯德效应糖原储积症 糖蛋白蛋白聚糖 二、英文符号缩写释义 1、U 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 DP( 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 ( fructose-1-phosphate ) 5、G-1-P( glucose-1-phosphate ) 6、P EP( phosphoenoIpyruvate ) 二、填空题: 1、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 ______ 分子ATR 2、糖酵解过程中有3步不可逆的酶促反应,催化其反应的酶分别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0 3、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 酶。 4、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 ______ 分子ATF0 5、丙酮酸还原为乳酸,反应中的NADr来自于 _________ 的氧化。 6、延胡索酸在_____ 酶的作用下,生成苹果酸,该酶属于____________ 酶类。 7、磷酸戊糖途径可分为___ 阶段,分别称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其中两种脱氢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它们的辅酶是____________ 0 8、糖酵解在细胞的_______ 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________ 转变为____________ ,同时生成和___________ 的一系列酶促反应。 9、糖酵解中提供高能磷酸基团,使ADP磷酸化成ATP的高能化合物是______ 和______ o 10、乙醛酸循环中不同于TCA循环的两个关键酶是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o 11、糖异生的主要原料为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o 12、参与a -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的辅酶为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0

2023年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映产物是: A、F-1-P B、F-6-P C、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映产物是: A、G-6-P B、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映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a-酮戊二酸 B、 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映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映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映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D、己糖激酶 E、果糖-1,6-二磷酸酯酶 11.催化直链淀粉转化为支链淀粉的酶是:

糖代谢习题及答案

糖代谢习题及答案 糖代谢习题及答案 糖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它涉及到糖的摄入、分解、合成和利 用等方面。对于学习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学生来说,掌握糖代谢的知识是非常 重要的。下面,我们将给大家提供一些糖代谢的习题,并附上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什么是糖代谢? 糖代谢是指生物体内对糖类物质进行分解、合成和利用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它包括糖的摄入、糖的分解产生能量、糖的合成和储存等多个方面。 2. 糖的主要代谢途径有哪些? 糖的主要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糖异生和糖醇代谢等。其中,糖酵解是糖类物 质分解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糖异生是指生物体通过非糖类物质合成糖类物质,糖醇代谢则是指糖醇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3. 糖酵解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糖酵解的主要途径是糖的有氧和无氧分解。有氧分解指的是糖在氧气存在的条 件下通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最终产生能量的过程,无氧分解则是指糖在缺氧 条件下通过乳酸发酵或乙醇发酵产生能量的过程。 4. 糖异生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糖异生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丙酮酸羧化途径合成葡萄糖。在这个过程中,非糖类 物质如乳酸、丙酮酸和甘油等会被转化为葡萄糖。 5. 糖醇代谢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糖醇代谢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糖醇脱氢酶和糖醛酸酸化酶的作用,将糖醇转化为

糖醛酸,再经过糖醛酸还原酶的作用,将糖醛酸还原为糖醇。 6. 糖的摄入和利用是如何调节的? 糖的摄入和利用是由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其中,胰岛素和葡萄糖是两个重要 的调节因子。胰岛素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而葡萄糖则可以通过负反 馈机制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7. 糖代谢异常会导致哪些疾病? 糖代谢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糖尿病 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异常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肥胖症是由于 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脂肪堆积的疾病;代谢综合征则是一组与糖代谢异常相 关的代谢性疾病。 8. 如何预防和治疗糖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 预防和治疗糖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因素。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以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减 少糖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总结: 糖代谢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它涉及到糖的摄入、分解、合成和利 用等方面。掌握糖代谢的知识对于学习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通过糖代谢的习题练习和答案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同时,了解糖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以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也是非常有益的。希 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应用糖代谢知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 和管理能力。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糖代谢

生物化学习题及答案_糖代谢(共16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糖代谢 (一)名词解释: 1.糖异生 (glycogenolysis) 2.Q酶 (Q-enzyme) 3.乳酸循环 (lactate cycle) 4.发酵 (fermentation) 5.变构调节 (allosteric regulation) 6.糖酵解途径 (glycolytic pathway) 7.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 oxidation) 8.肝糖原分解 (glycogenolysis) 9.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10.D-酶(D-enzyme) 11.糖核苷酸(sugar-nucleotide) (二)英文缩写符号: 1.UDPG(uridine diphosphate-glucose) 2.ADPG(adenosine diphosphate-glucose) 3.F-D-P(fructose-1,6-bisphosphate) 4.F-1-P(fructose-1-phosphate) 5.G-1-P(glucose-1-phosphate) 6.PEP(phosphoenolpyruvate) (三)填空题 1.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的_________键,所以不能够使支链淀粉完全水解。 2.1分子葡萄糖转化为2分子乳酸净生成______________分子ATP 3.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4.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__________酶。

生物化学 第八章 糖代谢习题含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生物化学第八章糖代谢习题含答案第八章糖代谢习题一、是非题 1.判断下列关于戊糖磷酸途径的论述对或错: ① 在这一代谢途径中可生成 5-磷酸核糖。 ② 转醛酶的辅酶是 TPP,催化 -酮糖上的二碳单位转移到另一个醛糖上去。 ③ 葡萄糖通过这一代谢途径可直接生成 ATP。 ④ 这一代谢途径的中间物 4-磷酸赤藓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起始物之一。 2.判断下列关于柠檬酸循环的论述对或错: ① 此循环的第一个反应是乙酰 CoA 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② 此循环在细胞质中进行。 ③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 ④ 该循环中有 GTP 生成。 3.判断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对或错: ①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NADPH 和 ATP。 ② 暗反应只能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③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需要两个光反应系统参加。 ④ 在三碳(Calvin)循环过程中, CO2 最初受体是 5-磷酸核酮糖。 4.判断下列关于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的叙述对或错: 1 / 16

① 己糖激酶对葡萄糖的亲和力比葡萄糖激酶高 100 倍。 ② 己糖激酶对底物的专一性比葡萄糖激酶差。 ③ 6-磷酸葡萄糖对己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都有抑制作用。 ④ 在肝和脑组织中既有己糖激酶也有葡萄糖激酶。 5.判断下列关于糖异生的叙述对或错: ① 糖异生是酵解的逆转。 ② 糖异生只在动物组织中发生。 ③ 丙酮酸羧化酶激酶是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 ④ 凡能转变为丙酮酸的物质都是糖异生的前体。 6.判断下列关于乙醛酸循环的叙述对或错: ① 异柠檬酸裂解酶和苹果酸合成酶是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酶。 ② 许多植物和微生物能在乙酸环境中生活是因为它们细胞中有乙醛酸循环。 ③ 乙醛酸循环中不生成 NADH+H+。 ④ 该循环不需要乙酰 CoA。 7.判断下列关于酵解的叙述对或错: ① 在氧气充分的情况下丙酮酸不转变为乳酸。 ② 从酵解途径中净得 ATP 的数目来看,糖原磷酸解比糖原水解更有效。 ③ 酵解途径就是无氧发酵,只在厌氧生物的细胞内发生。 ④ 酵解过程没有氧参加,所以不能产生 ATP。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代谢

生物化学试题库及其答案——糖代谢

一、选择题 1.果糖激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F-1-P B、F-6-P C、 F-1,6-2P D、G-6-P E、G-1-P 2.醛缩酶所催化的反应产物是: A、 G-6-P B、 F-6-P C、1,3-二磷酸甘油酸 D、3-磷酸甘油酸 E、磷酸二羟丙酮 3.14C标记葡萄糖分子的第1,4碳原子上经无氧分解为乳酸,14C应标记在乳酸的: A、羧基碳上 B、羟基碳上 C、甲基碳上 D、羟基和羧基碳上 E、羧基和甲基碳上 4.哪步反应是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高能化合物的? A、草酰琥珀酸→a-酮戊二酸 B、 a-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C、琥珀酰CoA→琥珀酸 D、琥珀酸→延胡羧酸 E、苹果酸→草酰乙酸

5.糖无氧分解有一步不可逆反应是下列那个酶催化的?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丙酮酸激 酶 C、醛缩酶 D、磷酸丙糖异构酶 E、乳酸脱氢酶 6.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反应不需要下述那种物质? A、乙酰CoA B、硫辛酸 C、TPP D、生物素 E、NAD+ 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是: A、丙酮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延胡羧酸酶 8.糖无氧氧化时,不可逆转的反应产物是: A、乳酸 B、甘油酸-3-P C、F-6-P D、乙醇 9.三羧酸循环中催化琥珀酸形成延胡羧酸的琥珀酸脱氢酶的辅助因子是: A、NAD+ B、CoA-SH C、 FAD D、TPP E、NADP+ 10.下面哪种酶在糖酵解和糖异生作用中都起作用: A、丙酮酸激酶 B、丙酮酸羧化 酶 C、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

生物化学第三版 习题答案 第八章

生物化学第三版习题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糖代谢 自养生物 分解代谢 糖代谢包括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 合成代谢 能量转换(能源) 糖代谢的生物学功能 物质转换(碳源) 可转化成多种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进一步转化成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糖的磷酸衍生物可以构成多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NAD、F AD、DNA、RNA、A TP。 分解代谢:酵解(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最终氧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糖醛酸途径等。 合成代谢:糖异生、糖原合成、结构多糖合成以及光合作用。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受神经、激素、别构物调整掌握。 第一节糖酵解glycolysis 一、酵解与发酵 1、酵解glycolysis (在细胞质中进行) 酵解酶系统将Glc降解成丙酮酸,并生成A TP的过程。它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Glc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代谢途径。 在好氧有机体中,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产生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 TP 和水,所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 若供氧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乳酸发酵)。 2、发酵fermentation 厌氧有机体(酵母和其它微生物)把酵解产生的NADH上的氢,传递给丙酮酸,生成乳酸,则称乳酸发酵。 若NAPH中的氢传递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生成乙醇,此过程是酒精发酵。

、视网膜。 二、糖酵解过程(EMP) Embden-Meyerhof Pathway ,1940 在细胞质中进行 1、反应步骤 P79 图13-1 酵解途径,三个不行逆步骤是调整位点。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G-6-P 反应式 此反应基本不行逆,调整位点。△G0= - 4.0Kcal/mol使Glc活化,并以G-6-P形式将Glc限制在细胞内。 催化此反应的激酶有,已糖激酶和葡萄糖激酶。 激酶:催化A TP分子的磷酸基(r-磷酰基)转移究竟物上的酶称激酶,一般需要Mg2+或Mn2+作为辅因子,底物诱导的裂缝关闭现象好像是激酶的共同特征。 P 80 图13-2己糖激酶与底物结合时的构象变化 已糖激酶:专一性不强,可催化Glc、Fru、Man(甘露糖)磷酸化。己糖激酶是酵解途径中第一个调整酶,被产物G-6-P 猛烈地别构抑制。 葡萄糖激酶:对Glc有专一活性,存在于肝脏中,不被G-6-P抑制。Glc激酶是一个诱导酶,由胰岛素促使合成,肌肉细胞中已糖激酶对Glc的Km为0.1mmol/L,而肝中Glc激酶对Glc的Km为10mmol/L,因此,平常细胞内Glc浓度为5mmol/L时,已糖激酶催化的酶促反应已经达最大速度,而肝中Glc激酶并不活跃。进食后,肝中Glc浓度增高,此时Glc激酶将Glc转化成G-6-P,进一步转化成糖元,贮存于肝细胞中。 (2)、G-6-P异构化为F-6-P 反应式: 由于此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很小,反应可逆,反应方向由底物与产物的含量水平掌握。 此反应由磷酸Glc异构酶催化,将葡萄糖的羰基C由C1移至C2,为C1位磷酸化作预备,同时保证C2上有羰基存在,这对分子的β断裂,形成三碳物是必需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