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共40页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40
某斜拉桥成桥阶段合理受力状态分析杨海平;马悦【摘要】为确定某斜拉桥的成桥阶段的合理受力状态,该文采用内力平衡法,以控制截面的内力为目标,对主梁及斜拉索各项技术指标进行验算.计算结果表明内力平衡法可以兼顾主梁和主塔的内力,控制截面选择恰当,该方法在该斜拉桥的设计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该斜拉桥的设计分析过程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重庆建筑》【年(卷),期】2018(017)007【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斜拉桥;成桥阶段;受力状态;合理成桥状态;内力平衡法【作者】杨海平;马悦【作者单位】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重庆市设计院,重庆 400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71 概述某工程位于达州市通川区和达川区,工程起点接西外镇的金龙大道,终点止于南外镇临江村。
工程类别为市政道路的桥梁工程,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60km/h。
主桥总长600m,桥跨组合为150+300+150m,采用的车辆荷载为城-A级,人群荷载为2.4kN/m2,桥上附加由管线引起的荷载15kN/m2。
图2 主梁标准横断面2 桥梁总体布置结构形式采用双塔、双索面、密索、对称扇形布置、预应力混凝土倒梯形断面主梁、塔梁分离的漂浮体系结构,两岸各设一辅助墩,辅助墩距交界墩75m。
桥梁整体立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桥梁立面布置图主桥标准段由左至右,分别由2.5m人行道、1.5m锚索区、11.5m车行道、0.5m 分隔带、11.5m车行道、1.5m锚索区和2.5m人行道组成,宽度共计31.5m。
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分离式倒梯形断面,梁中心高3m,顶板厚0.25m,三角箱型的底部宽2.5m,侧腹板厚0.25m,竖腹板厚0.35m,箱梁全宽31.5m,为避免H型塔双塔中心距过大,影响景观效果,设计将人行道设置于斜拉索以外,采用钢箱梁结构。
主桥的主梁标准横断面如图2所示。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
斜拉桥是一种以斜拉索支撑主梁的桥梁结构,其合理成桥状态是指在斜拉桥建成后,其结构应该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以保证桥梁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结构稳定:斜拉桥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各种荷载和风载的作用,同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下也能够保持稳定。
2. 安全可靠:斜拉桥的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同时在发生事故时也能够保证救援和维修的便利性。
3. 经济性好:斜拉桥的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够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成本和资源的浪费,同时能够实现长期的经济效益。
4. 美观性好:斜拉桥的结构应该具有良好的美观性,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创意和技术水平。
为了达到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需要在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规划,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测,确保斜拉桥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桥梁工程X试卷(作业考核线上2)B 卷(共 4 页)1. 桥梁可变作用:答:指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且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作用。
2. 预拱度:答:通过施工时预设的反向挠度来抵消永久作用挠度,使竣工后的桥梁达到理想的线型。
3. 合理拱轴线:答:当拱圈所选择的拱轴线与压力线相吻合时,这样的拱轴线称为合理拱轴线。
4.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答:指斜拉桥在施工完成后,在所有恒载作用下,各构件受力满足某种理想状态,如梁、塔弯曲应变能最小。
5. 圬工结构:答:圬工结构是指以砖、石材作为建筑材料,通过将其与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砌筑而成的砌体所建成的结构为“砖石结构”;用砂浆砌筑混凝土预制块、整体浇注的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等构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通常我们把以上两种结构统称为“圬工结构。
二、选择题(20分)1. 桥梁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B )。
A. 上部结构;B. 路堤;C. 支座;D. 附属设施2. 对于简支梁桥,其净跨径、标准跨径、计算跨径之间的关系是( B )。
A. 净跨径<标准跨径<计算跨径;B. 净跨径<计算跨径<标准跨径;C. 计算跨径<标准跨径<净跨径;D. 标准跨径<净跨径<计算跨径3. 车道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 C )计算,车辆荷载用于桥梁结构的( )计算。
A. 上部结构,下部结构;B. 局部加载,整体;C. 整体,局部加载、涵洞、桥台和挡土墙土压力等;D. 上部结构,整体4 对于跨河桥而言,流水压力属于( C )。
A. 永久作用;B. 基本可变作用;C. 其它可变作用;D. 偶然作用5. 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跨中部分采用下马蹄形截面的目的是( A )。
A. 便于布置预应力筋;B. 增强梁的稳定性;C. 承受梁跨中较大的正弯矩;D. 增强构件美观6. 装配式混凝土板桥的块件之间设置横向连接,其目的是( C )。
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
欧阳锦;曾天宝
【期刊名称】《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卷),期】2011(000)007
【摘要】以九江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以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FBR_CAL_SUO和SUS_ CAL_SUO为计算软件,采用恒载平衡法、应力平衡法和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综合法,以控制结构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主梁的上、下缘的最大、最小应力为主要日标,以调整索力为主要手段,综合考虑恒载、活载、预应力及配重荷载等因素的影响,采用基于正装计算的优化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以这种方法确定的合理成桥状态与设计数据相比较,比较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结果是准确、可靠的.
【总页数】6页(P87-92)
【作者】欧阳锦;曾天宝
【作者单位】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 330038;南昌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南昌 33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8.27
【相关文献】
1.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研究 [J], 张谢东;王金枝;郭俊峰
2.低塔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分析与参数优化 [J], 邱志雄;王军;程利鹏;肖汝诚
3.非对称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静力特性分析 [J], 贺鹏;丁望星
4.大跨度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J], 龚子松
5.大跨度独塔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 [J], 刘娟; 钱思沁; 徐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三章斜拉桥计算①斜拉桥(或者其他桥梁)的计算分类:总体分析局部分析②局部应力分析方法③斜拉桥总体分析的特点a.考虑垂度效应的斜拉索弹性模量修正问题;b.考虑成桥索力可优化的成桥状态确定问题;c. 考虑施工分阶段进行,索力反复可调、施工方便、成桥达到设计内力目标和线形目标的施工张拉力和预拱度确定问题。
3、斜拉索等效弹模与斜拉索水平投影长、斜拉索应力的关系第二节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3.2.1 成桥恒载索力的初拟斜拉桥的设计存在一个通过优化成桥索力来优化斜拉桥成桥内力的合理成桥受力状态确定问题:斜拉桥主梁、主塔受力对索力大小很敏感;而斜拉索索力可以调节。
国内外学者探索出了多种方法:简支梁法、恒载平衡法、刚性支承连续梁法、最小弯曲能量原理法、最小弯矩法、内力平衡法(或应力平衡法)、影响矩阵法、用索量最小法。
讲授:李传习成桥恒载索力的初拟的方法•简支梁法–方法的定义:选择合理的成桥索力,使主梁在成桥状态的恒载弯矩与以拉索锚固点为主梁支点的简支梁的恒载弯矩一致。
(图)–特点:对于不对称结构,塔的弯矩难以照顾,所得结果难以应用。
–适应情况:已用得不多。
•恒载平衡法–方法:主跨斜拉索索力根据简支梁法确定;边跨斜拉索索力根据塔承受的不平衡水平力为零的条件确定;边跨的压重根据简支梁法确定。
–特点:主梁成桥恒载弯矩与简支梁相同;主塔恒载弯矩为零。
–适应情况:用得较多,适用范围较广。
•刚性支承梁法–方法:选择合理的成桥索力,使主梁在成桥状态的恒载弯矩与以拉索锚固点为主梁支点的连续梁的恒载弯矩一致(图)。
–特点:对于不对称结构,塔的弯矩难以照顾;索力跳跃性可能很大,不均匀。
–适应情况:已用得不多。
讲授:李传习成桥恒载索力的初拟的方法(续1)•最小弯曲能量原理法–方法(定义):以弯曲应变能最小为目标函数。
最初该法只适应于恒载索力优化,无法考虑活载和预应力的影响;将该法与影响矩阵结合后,这个缺点得到了克服。
此方法所得结果中一般弯矩均比较小,但两端索力不均匀,如人为调整易使受力状态调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