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06_晶格热容的量子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46
§3-5 晶格比热容的量子理论研究固体的比热容是探索固体微观结构与运动机理和重要手段。
固体物理学中的比热容一般是指定容比热容,即()()V VE T C T T ⎛⎫∂= ⎪∂⎝⎭…………………………………………………………(3-5-1)其中()E T 为固体在温度T 时的热力学平均能量。
()V C T 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即()()()V Vc Ve C T C T C T =+………………………………………………………(3-5-2)其中()Vc C T 是晶格(离子)热运动的结果,称晶格比热容;()Ve C T 是电子热运动的结果,称为电子比热容。
电子比热容仅在低温下才起作用。
本节仅涉及晶格比热容。
3. 5. 1 经典理论的困难如果不考虑量子效应,用经典的能量均分定理求N 个原子三维运动的总能量E 。
设晶体有N 个原子,则自由度数为3N ,根据经典统计的能量均分定理,每个简谐振动的平均能量为j B E k T =,因而晶体的总能量为3B E Nk T =,比热容为() 3V B C T Nk =,摩尔比热容为V 0B C (T) =3N k =3R (大约为-125J K mol ⋅⋅),是一个与材料性质和温度无关的常数,此即为杜隆—珀替定律。
该定律在高温下成立,但在低温下不成立。
经实验发现,温度很低时,V C 很快下降,并当T →0时,3V C T ∝,很快趋势于零,如图3-5-13. 5. 2 晶格比热的一般公式我们知道,晶体中原子的热振动可归结为3N 个相互独立的简谐振动模。
每个谐振子的能量均是量子化的。
由于量子化,使得每个振动平均热运动能量不再是B k T ,如果忽略零点能,而成为()() j j n ω q q ,则由式(3-3-14)可得:()B ()1j j j k T E T eωω=- ……………………………………………………………(3-5-3)晶体的总的能量为:()B 3()11j Nj k T j E T eωω==-∑…………………………………………………………(3-5-4)晶体的总热容:()()()()3311N N j j V V Vj j VdE T E T C T C T C T dT ==⎛⎫∂=== ⎪∂⎝⎭∑∑或……………………(3-5-5) 但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碰到了求和的困难,计算出成果N 个简正振动频率往往是十分复杂的。
读书笔记第四章 晶格振动Ⅱ—热学性质晶态固体的热学性质来源于固体中原子的振动(晶格振动)和电子运动两方面的贡献,本章主要讨论与晶格振动密切相关的热学性质(热容、热导及热膨胀等),或者说晶格振动对热学性质的贡献。
4.1固体的热容4.1.1 晶体热容的基本物理意义热容是物体温度升高1K 所需要增加的能量。
热容是分子热运动的能量随温度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
单位是J/K 。
不同温度下,物体的热容不一定相同,所以在温度T 时物体的热容为TT Q C ⎪⎭⎫ ⎝⎛∂∂=。
物体的热容还与它的热过程有关,假如加热过程是恒压条件下进行的,所测定的热容称为恒压热容,常用字母C P 表示。
假如加热过程保持物体容积不变,所测定的热容称为恒容热容。
常用字母C V 表示。
即⎪⎭⎫ ⎝⎛∂∂=⎪⎭⎫ ⎝⎛∂∂=T H T Q C P P ,⎪⎭⎫ ⎝⎛∂∂=⎪⎭⎫ ⎝⎛∂∂=T H T Q C P P 由于恒压加热过程中,物体除温度升高外,还要对外界做功,所以温度每提高1K 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即C P >C V 。
C P 的测定比较简单,但C V 更有理论意义,因为它可以直接从系统的能量增量计算。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导出C P 和C V 的关系,即κβT V C C V P 02=- 式中VdTdV =β 是体膨胀系数,1-=K κ是压缩系数,m2/N ;V 0是摩尔容积,m 3/mol 。
4.1.2 固体的热容理论固态晶体的热容理论是依据固体中原子热振动的特点,从理论上阐明热容的物理本质,并建立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
由于固体的内能一般包括晶格振动能量和电子运动的能量,因此固体的热容主要有两部分贡献:一是来源于晶格振动,称为晶格热容;一是来源于电子运动,称为电子热容。
晶格热容理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经典的杜隆-珀替(Dulong-Petit )定律和量子热容理论(包括爱因斯坦(Einstein )热容理论和德拜(Debye )热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