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8学前教育原理课件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435.00 KB
- 文档页数:42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幼儿发展概述2.幼儿身体发展3.幼儿认知发展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5.幼儿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二、教学目标1.理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幼儿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学会分析幼儿的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培养教师的观察、评价和指导幼儿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发展中的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教学重点: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幼儿在园所生活中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幼儿发展的关注,提出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2.理论讲解:(1)幼儿发展概述:讲解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以及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
(2)幼儿身体发展:介绍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幼儿认知发展:分析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4)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阐述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过程、特点以及教育启示。
3.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幼儿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幼儿发展与学习概述身体发展认知发展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学习特点与教育启示2.教学难点与重点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发展的基本概念及阶段划分。
(2)分析幼儿身体发展的规律及教育启示。
(3)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解。
2.答案:(1)幼儿发展是指幼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包括身体、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
幼儿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三个阶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宽知识视野,提高专业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讲解部分,特别是幼儿认知发展和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第二节学前教育的衔接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入小学前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何意义?这些是绪论中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很多分支,比如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一、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2.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3.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二、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明确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 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实际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3. 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定义、性质、目标与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教育实践照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理论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让学生明确学前教育的概念。
(2)分析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强调其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3)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3. 例题讲解: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解,促进课堂氛围。
六、板书设计1. 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2. 内容:(1)定义与性质(2)目标与功能(3)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与性质。
(2)论述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功能。
(3)举例说明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2. 答案:(1)学前教育的定义: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之前,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性质:具有公益性、全面性、启蒙性、生活性等特点。
(2)学前教育的目标:培养儿童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情感丰富、个性独立、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人。
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提高国民素质。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绪论(一)学前教育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对0-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2.领会:学前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狭义: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2.领会: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原理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子学科,教育学则是12学科门类之一。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这时候的学前教育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次提出学前教育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③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提出未来的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④《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
⑤《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便进行教育的记载。
⑥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⑦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行良好的乳母。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这时候学前教育理论组建丰富起来,更加系统、完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古代的学前教育一、识记:1.教育起源的三大理论2.保傅制度3.《颜氏家训》4.性恶论5.预成论二、领会: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3.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世纪儿童观形成的社会原因三、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4.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四、综合运用: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洛和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2.观点: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3.缺陷: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1860-1947)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三)劳动起源说◆恩格斯(1820-1895)《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生产劳动/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特点:简答题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入在一起3.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面。
2024年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重点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以及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案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现状,引发他们对学前教育原理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第一章的三个节次内容,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节次的内容,精选一道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例题类似的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巩固学生记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学前教育原理00398第一章2. 板书内容:1.1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与内涵1.2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任务1.3 学前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目标、任务、原则与方法。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理解。
2. 答案:(2)答案开放,只要能结合实际,合理解释学前教育原则与方法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文章,了解学前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同时,关注实际生活中的学前教育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节次划分与详细讲解。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
一、教学内容的节次划分与详细讲解1. 概念阐述:清晰、准确地解释基本概念,避免模糊不清。
学前教育学原理绪论第一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章内容选自《学前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以及发展历程等。
详细内容如下:1. 学前教育的定义及内涵2. 学前教育的特点与功能3. 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原则4. 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5.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目标、原则等基本理论知识。
2. 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情怀,激发他们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前教育的目标与原则、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功能、目标与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园活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1)讲解学前教育的定义、内涵及特点。
(2)阐述学前教育的功能、目标与原则。
(3)介绍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幼儿园园长或教师进行分享,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与学前教育目标相关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选择题、简答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教育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2)论述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谈谈你对学前教育目标与原则的理解。
2. 答案:(1)定义:学前教育是指在儿童进入小学前,对儿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特点:基础性、全面性、启蒙性、游戏性、生活性。
功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初创阶段、发展阶段、改革阶段。
现状:普及程度不断提高,质量参差不齐,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00398自考《学前教育原理》版--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只是分享2014版《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考核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古代的学前教育一、识记:1.教育起源的三大理论2.保傅制度3.《颜氏家训》4.性恶论5.预成论二、领会:1.教育起源于原始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2.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是儿童公育3.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4.中世纪儿童观形成的社会原因三、简单应用: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2.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3.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4.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四、综合运用:分析和评价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一、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1.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洛和英国的沛西?能。
生物起源说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2.观点:看到了动物学习与人类教育的相似性,从人类本能的角度对教育做出了生物学解释。
3.缺陷:该学说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把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混为一谈,把教育过程看作按照生物学规律完成的本能过程,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观点。
(二)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史学家和心理学家孟禄(1860-1947)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不管人们意识到与否,儿童总是要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这种模仿心理就是教育的基础。
(三)劳动起源说◆恩格斯(1820-1895)《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劳动创造人本身”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者/生产劳动/社会现象◆教育起源于劳动,并随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起源说,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人类自身生产的需要。
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一)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特点:简答题1.儿童教育采取了公养、公育方式,教育无阶级性,教育权利平等。
2.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入在一起3.以生产劳动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原始简单但又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