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七章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32 MB
- 文档页数:27
00398学前教育原理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第二节学前教育的衔接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入小学前的教育,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何意义?这些是绪论中将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很多分支,比如普通教育学、学前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学前教育学则是教育学其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绪论本章节的知识框架概念绪论本章重点、难点171对象2概念3发展历程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和意义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传递社会经验并培养人的活动,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广义•狭义•33岁至6、7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知识点1: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2、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联系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1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洛克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卢梭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16世纪-18《林哈德与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母亲读物》等教育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从18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318-20福禄贝尔••••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杜威蒙台梭利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蔡元培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420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10~1.5(2 1.5~3(33~5(46~12(512~18(618~25(725~65(865知识点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D小试牛刀2..)A.B.C.D.【正确答案】:A知识点3: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①②③④⑤◆①②③小试牛刀1.)ABC.D【正确答案】:C本章内容概念绪论谢谢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的知识框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本章节重点、难点1234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知识点1:教育的起源(一)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生物现象,在人和某些高等动物中存在。
利托尔格(法),沛西·能(英)。
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
绪论(一)学前教育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对0-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出生后至3岁)和幼儿(3岁-6、7岁)。
2.领会:学前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能够影响和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活动都属于学前教育。
狭义:是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二)学前教育学的概念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学前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应用性质的学科,既要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探索学前教育规律、又要在研究中服务于学前教育实践。
2.领会:学前教育原理与学前教育学的关系学前教育原理<学前教育学<教育学类学前教育原理是对学前教育学中一般、典型问题的研究,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子学科,教育学则是12学科门类之一。
(三)学前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识记: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1)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这时候的学前教育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一次提出学前教育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③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提出未来的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应从婴儿期开始。
④《大戴礼记·保傅》记载周朝统治者注重胎教。
⑤《礼记·内则》篇中有从儿童能食能言便进行教育的记载。
⑥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思想。
⑦宋代思想家朱熹认为应重视儿童入学以前的教育,为婴幼儿选择品行良好的乳母。
(2)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初期)(这时候学前教育理论组建丰富起来,更加系统、完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提出了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泛智学说;《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世界图解》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百科全书。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古代的学前教育第二节近代的学前教育第三节现代的学前教育第四节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第二节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第三节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第四节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第五节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第三章掌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第一节儿童与儿童发展第二节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第四章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第一节学前教育的目标第二节学前儿童体育第四节学前儿童德育第五节学前儿童美育第五章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与社区学前教育第一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六章幼儿园教育第一节幼儿园的性质与任务第二节幼儿园教育目标与原则第三节幼儿园教育内容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第五节幼儿园教育评价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与衔接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合作对于儿童的入学年龄及学前教育的起始年龄的界定关系到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与学前教育有何区别,学前教育学是怎样产生并发展的,研究学前教育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有但什么是学前教育?目前国内外不同的学者尚未取得共识。
学前”,顾名思义,即入小学之前,当儿童入学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进入小学的需要。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各国对于儿童接受划地对出生至6、7岁的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活动。
它的教育对象包括婴儿”在15世纪以前,学前教育学尚未独立,相关思想主要散见于许多教育家、思想家的各种著作之中,这些思想是零散的、片段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此阶段,国外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开始关注学前儿童教育。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标志着学前公共教育思想的诞生。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出应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忧育。
第七章幼儿园教师第一节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一)识记:1.教师的含义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
2.幼儿园教师的含义幼儿园教师是以幼儿教育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肩负着国家和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这种集体教育机构向3-6岁的幼儿进行专门的保育与教育工作。
1.幼儿园教师的一般角色地位(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养护者;(2)幼儿园教师是教育性环境的创设者;(3)幼儿园教师是沟通幼儿和社会的中介;(4)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的榜样示范者;(5)幼儿园教师是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支持者和帮助者;(6)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终身学习和研究者。
2.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1)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2)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3)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第二节幼儿园教师劳动的特点综合应用: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教师的劳动特点1.劳动对象的主体性和幼稚性;2.劳动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幼儿的个体差异;灵活选择教育内容)4.教育手段的主体性;5.劳动对象的长期性和潜在性。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简单应用1.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教师的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幼儿园教师对本工作负全责,其主要职责如下:(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计划,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检查和指导。
2.幼儿园教师的权利1993年公布,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第二章“权利与义务”部分做了明确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其他方式的培训。
日期:contents •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学前教育的实践应用•学前教育的挑战与对策•学前教育的案例分析•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目录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01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包括幼儿园、亲子班、早教班等各种形式的教育。
广义定义学前教育是指3-6岁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过程。
狭义定义学前教育的定义自工业革命以来,学前教育逐渐受到重视,经历了从慈善事业到公共福利的发展过程,最终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发展,经历了不同阶段,如蒙养院、幼稚园等,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
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国外学前教育发展培养良好习惯和行为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对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缩小教育差距通过学前教育,可以为家庭条件不佳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
促进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认知、语言、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后续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学前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0203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阐述儿童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对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01遗传和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探讨儿童发展的内因和外因,以及两者如何相互作用促进儿童发展。
02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系分析儿童生理发展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教育方法促进两者协调发展。
儿童发展理论根据儿童的年龄、性格、兴趣和能力,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儿童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适宜性原则学前教育应注重儿童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不应过分偏重某一方面。
全面性原则学前教育应针对不同的儿童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
多样性原则学前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