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厦门大学金融学本科课程大纲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金融学英文名称 Finance课程编号开课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学分/周学时 3/51课程类型经济学一级学科类通修课程开课专业经济学院各个专业先修课程经济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微观经济学选用教材 Bodie and Merton(2002)FINANCE, Pearson Education North Asia Limited and High Education Press.博迪、莫顿著,伊志宏、金李译校(2000),《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主要参考书:黄达,《金融学》。
Allen and Gale,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risk sharing . Cambridge: MIT Press 1994.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inancial Management 24, Summer 1995.Bodie, Kane and Marcus, Investment , 4thEd. Boston: Irwin/ MacGraw-Hill.Sharpe, "Capital Asset Prices: 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Journal of Finance 19, September 1964.Hull, 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 , 3 rd Ed. Prentice-Hall, 1997.Black and Scholes,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81, May-June 1973.Moligliani and Miller,"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8, June 1958.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金融学是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稀缺资源(资金)跨期有效配置的专门学科,《金融学》将重点讲授跨期最优配置、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为《公司金融》、《投资学》和《金融机构管理》等更专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结实的理论基础。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微观经济学(英文)Microeconomics课程类别:必修编号: 学时:60主编姓名:赵健单位:经济学院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 本科专业:经院各专业通用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在开放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以经济思维分析现实经济现象的能力对于未来从事管理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微观经济运行规则,使学生能够把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抽象为适当的模型加以分析。
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理论;一般掌握福利经济学、博弈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要素配置理论;对微观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亦有所了解。
二、课程内容第一讲:绪论:稀缺性性与经济学(4学时)稀缺性与经济现实(重点)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含义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难点)经济学研究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第二讲:微观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3学时)第三讲:需求与供给(5学时)生活中的案例市场需求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供给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市场均衡(重点)弹性(Elasticity)及其应用(难点)第四讲:消费者行为(4学时)生活中的案例基数效用分析序数效用分析(重点)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商品组合的优化问题(重点)收入、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难点)福利制度的调整对消费者效用的影响第五讲:生产者行为(4学时)案例导入技术约束、技术特征及规模报酬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重点)等产量线与预算线(重点)生产者均衡(重点)厂商的性质与厂商的目标(难点)第六讲:成本理论(4学时)生产要素与产品各类成本的经济含义短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长期内的生产与成本(重点)第七讲:完全竞争市场(4学时)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难点)第八讲:垄断市场(4学时)垄断厂商的行为及效率(难点)价格歧视(重点)垄断的管制第九讲:不完全竞争市场(6学时)垄断竞争市场分析(重点)寡头市场分析(难点)市场结构与经济效率(重点)案例讨论第十讲:博弈论(5学时)博弈和决策纳什均衡(重点)重复博弈序列博弈(难点)威胁、承诺和可置信性案例讨论第十一讲: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分析(4学时)信息不对称(重点)逆向选择(重点)道德风险(重点)委托代理问题和经济激励(难点)案例讨论第十二讲:劳动市场(5学时)生产要素的需求劳动供给(重点)企业家精神与利润(难点)劳动市场均衡分析(重点)内部劳动市场第十三讲:市场失灵与政府(5学时)一般均衡分析(难点)市场失灵分析(重点)外部经济效应(重点)公共物品(重点)政府职能第十四讲:网络时代的经济学及经济学发展简介(3学时)对生产要素的新透视信息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影响寻租行为分析(重点)公共选择理论(重点)。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课程名称晶体学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 of Crystallography课程编号开课学期5学分/周学时 3 / 3课程类型学科类方向性课程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普通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材料科学基础选用教材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上册,第三版),地质出版社,北京:1993。
宓锦校,晶体学基础(讲义),参见,2004。
主要参考书[1]、埃文思(R.C.Evans) (英),胡玉才译, 结晶化学导论, 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2]、陈焕矗,无机非金属材料,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85。
[3]、陈焕矗,结晶化学, 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1985。
[4]、陈敬中, 现代晶体化学:理论与方法:Theories and technique,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
[5]、陈敬中, 准晶结构及对称新理论,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1996。
[6]、方奇, 于文涛, 晶体学原理,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 2002。
[7]、李中和等,结晶化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杭州:1989。
[8]、梁栋材,X射线晶体学基础,科学出版社,北京:1991。
[9]、梁敬魁,相图与相结构(上、下册),科学出版社,北京:1993。
[10]、罗谷风,结晶学导论,地质出版社,北京:1985。
[11]、罗谷风,基础结晶学与矿物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8。
[12]、宓锦校、吴伯麟、袁润章等,无机材料晶体结构(CD-R),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武汉:1999。
[13]、潘兆橹,结晶学及矿物学(上册,第三版),地质出版社,北京:1993。
[14]、彭志忠,X射线分析简明教程,地质出版社,北京:1982。
[15]、钱逸泰, 结晶化学导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合肥:1999。
[16]、邱关明, 结晶化学,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武昌:1986。
[17]、肖序刚,晶体结构几何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3。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XMU Undergraduate Course Syllabus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大纲填写说明(Notes)
1.须同时填写课程大纲中文版和英文版。
2.课程名称必须准确、规范。
3.课程代码:非任课教师填写。
该课程在教务系统生成后,由学院代为填写。
4.授课对象填写专业。
5.适用年级填写可修读本课程的时间,如本科三年级第一学期。
6.课程类型指公共基本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学科通修课程、专业(或专业方向)课程、其他教学环节。
7.课程课型指理论课、实验课、技能课、实践课。
8.总学时=授课学时+讨论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其他学时
9.先修课程是与该课程具有严格的前后逻辑关系,非先修课程则无法学习该课程。
10.培养目标不少于150字。
11.考核方式包括成绩登记方式、成绩组成、考核标准等。
成绩登记方式包括百分制、
通过/不通过等。
成绩组成指各种考核方式占比。
考核标准指衡量各项考评指标得分的基准。
12.选用教材和主要参考书要求注明作者、书目、出版社、出版年份。
例如,“丹利维
尔:《民主、官僚制组织和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
13.其它信息指课堂规范要求等,如课上禁止使用手机、缺勤要求等。
14.课程英文类别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