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1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考点突破(一)
- 格式:ppt
- 大小:539.00 KB
- 文档页数:17
专题一突破文言文阅读重点难点学案1睬准“分点”,精准落实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蔡先生者,讳霁。
服除,补闽之长泰谕。
其立教依经行,而以宽栗剂之。
每出私钱具食讲艺,所拔识多显者。
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
某生持进谢,辞遣之。
先生自为孝廉至官归,二十余年,僦屋而居,瘠田十余亩,义不以贫告人。
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臵之而已。
其子借得邮符,为公归途计,匣之不用。
(节选自明·钟惺《隐秀轩集》,有删改) (1)郡庠有某生为怨家所中,公廉其诬,为督学白之。
译文:(2)将解邑时,有赇二百金,不以污归橐,籍置之而已。
译文:答案(1)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
(采分点:“中”“廉”“白”,被动句式)(2)(蔡公)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
(采分点:“解”“赇”“污”“籍”)参考译文蔡先生,名霁。
服丧期满,补任福建长泰县教谕。
他依据经书来教学,宽严相济。
(蔡先生)经常拿出自己的钱来准备饭食讲学,所选拔赏识的人后来大多声名显扬。
郡里学校有个学生被和他有仇怨的人中伤,蔡公查访清楚他被人诬陷的事实,向督学说清楚这件事。
这个学生拿着财物来感谢蔡公,蔡公拒绝并打发他离开。
先生从中举人到卸任,二十多年,一直租赁房子居住,只有十几亩薄田,讲究节义,不因贫穷求人。
(蔡公)将要卸任离开时,有人贿赂他二百两银子,他没有把赃银放入口袋里,只是登记并放在那里罢了。
其子借来驿站供应食宿车马的凭证,为蔡公回去途中打算,蔡公把它放在匣子里不用。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徐锴,会稽人。
初,锴久次当迁中书舍人,游简言当国,每抑之。
锴乃诣简言,简言从容曰:“以君才地,何止一中书舍人?然伯仲并居清要,亦物忌太盛,不若少迟之。
”锴颇怏怏。
简言徐出伎佐酒,所歌词皆锴所为,锴大喜,乃起谢曰:“丞相所言,乃锴意也。
第12天浅易文言文阅读(1)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9年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
少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
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
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
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
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
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
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
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
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
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注:①迥异:相差根远。
②开:开导,启发。
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
④倍蓰(xǐ):数倍。
⑤影响:影子和回声。
指不切实际、不持久。
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
⑦华: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
⑨《左》《国》:《左传》《国语》。
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
⑪曹:辈。
⑫拱璧:大壁,泛指珍宝。
⑬义蕴:内在的意义。
⑭发越:散播。
⑮举:举出。
⑯去:距。
⑰枵腹:腹中空虚。
⑱极:通“亟”,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时文固.不可不读固:(2)若.朝华夕落若:(3)古人之书,安可尽.读尽:(4)然后思通.其义蕴通: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2)汝辈于此,极宜猛省。
3.作者认为“六经、秦汉之文词诞古奥。
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学案一、考纲要求1.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
2.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
3.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悟浅易文言文中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5.懂的给浅易文言文断句。
二、常见考点1、词语解释2、断句3、内容理解题4、形象分析题三、过关练习(一)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啖:②辄以水沃面沃: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3. 用“/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
(13分)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
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能够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4分)生岁直子( ) 室无完器( )假五六猫( ) 购僮罗捕之( )6、用“/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
(2分)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能够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文言文阅读重点及难点突破一、文言文常见考点1.文言字词:包括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常考的文言实词有: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常考的文言虚词有:之、乎、者、也、于、而、以、其、为、乃、虽、然、焉、则等,它们在句子中做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2.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3.文言文断句、翻译及文意理解二、文言文题型分析及解题方略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实词的理解,将词义带进原文,通顺就对,不通就错。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
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可用“留、补、调、删、换”五个字来概括。
(1)留,就是保留不译。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以及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建筑物名等,可不翻译,直接保留。
(2)补,增补,补充原文中被省略的成分以及量词。
(3)调,即调整词序。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这些特殊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词序。
(4)删,即删除的意思。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某种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去。
(5)换,即替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