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的第二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用字母表示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3. 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 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熟练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五、教学准备:1. 字母表示数的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材料。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环节1】1.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1.2 讲解: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如用字母表示价格、数量等。
1.3 示例:给出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环节2】2.1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2 讨论: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
2.3 展示:每组选代表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教学环节3】3.1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如加法、减法等。
3.2 练习:让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3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环节44.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运用方法。
4.2 探究:让学生探究如何运用字母表示复杂的数学问题。
4.3 解答: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七、教学环节55.1 应用: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2 分享:学生分享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案
主备:刘晓燕协备:陈学斌邹鹏
教学目标:
1、知道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2、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在用字母表示数时学会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时学会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
难点: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栏目,教师巡回检查完成情况,为课堂展示交流和点拨准备素材。
三、合作学习: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的“合作探究”,并讨论不懂的问题。
四、展示交流:
(1)4-6名学生分别展示合作学习中的1、2,(出示PPT2、3)并试着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
(2)4-6名学生分别展示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并引导讨论,师适时点拨。
五、点拨拓展
(1)学生小组交流题目合作学习中的5后,由两到三个小组代表发言并总结归纳,其他小组补充后,师适当点拨并引导归纳,出示PPT4。
(2)交流合作学习中的6,生板演展示,师点拨。
六、巩固提升:
达标检测,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3题第1小题。
七、布置作业:
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3)。
第56页练习十二,第4题。
板书:
用字母表示数
x×6=6x
教学反思:。
1.简案1课时今天我们先玩一个抓小棒的游戏。
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是老师抓的3倍。
教师先抓,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思考应该抓多少根。
刚才同学们抓的这么快,你们是如何求出应该抓的根数呢?(播放动画,单击)那当老师抓一大把时,你和你的同桌一共抓几根呢?学生发现现在是老师根数的6倍,追问:怎么现在就是6倍呢?当老师抓a根时,你们小组的四个同学一共抓几根?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摆小棒,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应用。
板书课题。
新授探究:形如“ax±bx”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及化简1.教学例5(1)出示连续的几个三角形。
(播放动画,单击)问:摆了x个三角形,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个算式表示什么?(2)出示连续的几个正方形。
(播放动画,单击)问:摆了x个正方形,用了多少根小棒?这个算式表示什么?预设:每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x个正方形就用4x根小棒。
(3)同时呈现正方形和三角形。
它们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
(4)反馈交流。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方法一: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x个三角形就用了3x 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摆x个正方形就用了4x根小棒。
这两个部分合起来就是所用小棒的总数,所以一共用了(3x+4x)根小棒。
根据学生的说的情况,课件同步圈出所反馈内容。
(播放动画,单击)方法二:因为摆的三角形和正方形的个数相等,而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是需要用7根小棒,所以摆x个三角形和正方形,也就是有x个7,也就是一共用了7x根小棒。
根据学生的说的情况,课件同步圈出所反馈内容。
(播放动画,单击)对比优化:(3x+4x)与7x都表示摆x个三角形和x个正方形共用的小棒根数,两者相比,哪种表示法更简单些?(指名回答)(5)揭示化简: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把3x+4x 化简,学生说出化简过程,教师板书:3x+4x=(3+4)x=7x。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4、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内容及方法:、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题目选做。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空。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4、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
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c=a×可以写成:·c=a·或c=a。
5、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c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用S表示,c表示,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试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a×2表示()相加,读作;省略和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袋,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三、过关检测:、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y7×a×ay×3+9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用字母表示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表示数的概念,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符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字母表示数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中的一种符号表示方法,字母可以代表任意的数。
2. 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时,可以将其放在数字之间、数字之后或数学符号之间。
3. 常见字母表示数的例子:例如,用a 表示一个数,用x、y 表示变量,用+、-、×、÷表示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字母表示数。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字母表示数的灵活运用,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字母表示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
2. 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字母表示数的示例题目,以便进行课堂练习。
2. 准备字母表示数的教学道具,如卡片、幻灯片等。
3. 准备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课件,以便进行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如代数和变量,引入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字母可以代表任意的数。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数,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课堂练习:1. 用字母表示下列数字:25、36、49、51。
2. 用字母表示下列运算结果:a + b、a b、a ×b、a ÷b。
3. 请用字母表示下列问题:小明有a 个苹果,小红有b 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八、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目,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方法。
最新用字母表示数教具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第二课时四篇(实用)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才能。
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用字母表示数教具用字母表示数教案第二课时篇一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根底上,进一步进步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认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及读、写法;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法。
小黑板、投影片假设干块。
一、复习。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复习题。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33+24〕+12=33+〔□+□〕50×□=6×□〔5+3.5〕×□=□×□○□×4□+270=□+360〔1.2×0.5〕×□=1.2×〔□×6〕2、用字母分别表示上面4道小题所根据的运算定律〔写在每题的后面〕二、新课。
1、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问:刚刚我们所做的复习,是根据哪些运算定律来做,你能把这些运算定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板书: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问:把文字表达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指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表达运算定律更简明、易懂、易记,也便于应用。
2、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图〔如教科书第95页〕。
让学生在堂上练习本上自己写出这四种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公式,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s=a·a;s=a·h;s=a·h÷2;s=〔a+b〕·h÷2师:s=a·a可以写成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字母进行简单数学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教学内容:一、字母表示数的概念1. 介绍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概念,如a, b, c 表示数。
2.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二、字母表示数的运算1.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加法运算,如a + b。
2.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减法运算,如a b。
3.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乘法运算,如a b。
4.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除法运算,如a / b。
三、字母表示数的实际应用1. 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距离计算等。
2. 引导学生发现字母表示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字母表示数的综合练习1. 设计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进行计算。
2. 引导学生总结字母表示数的运算规律。
五、字母表示数的拓展1.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平方、立方等拓展概念。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字母表示数进行更复杂的运算。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后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字母表示数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
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字母表示数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沟通能力。
六、字母表示数的进阶应用1. 讲解字母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等概念。
2. 引导学生运用字母表示数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如利息计算、比例问题等。
七、字母表示数的简化1. 讲解字母表示数在简化复杂表达式方面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简单的代数方程式。
2.掌握通过字母表示未知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通过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法。
2.解决使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方程式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如何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2.解决简单方程式问题时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学生教具,包括彩色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讲解方程式的概念,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使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方法。
2.通过简单的方程式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知识点1.介绍如何通过字母表示未知数,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2.引导学生理解方程式的意义,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
第三步:引导学生练习1.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练习题进行练习,帮助他们熟练掌握使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四步:总结和反馈1.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于使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
2.回顾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对于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适当指导和反馈。
六、课堂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思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可以设计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提高他们对于数学问题的应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1.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巩固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可以用代数方程式解决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和尝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字母表示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数学水平。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会用数代替字母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进一步掌握常见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把数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值。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自学例题4。
(1)明确题目中图和表的意思。
(2)自学。
a.增加的三角形个数和共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有疑惑的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表。
b.如果增加a个三角形,共用多少根小棒怎么表示?c.当a等于8时,共用多少根小棒?等于15呢?增加几个三角形,共用小棒的根数就是3加几个2。
口答a等于8时,共用多少根小棒。
(3)全班交流。
分析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适当评析。
2.自学例题5。
出示:教材例5情景图。
导入: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的意思吗?(1)根据情景图用式子表示水壶里还剩多少毫升橙汁。
(2)同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谁的式子更简捷。
(3)看书本101页,自学当x等于250时,怎样算还剩多少毫升橙汁,注意写的格式。
1lOO-x-x-x这种算法是依次减去每个茶杯的毫升数,1100一3x的算法是先求出3个茶杯的总毫升数,然后从冷水壶中橙汁的总毫升数减去3个茶杯的总毫升数,求出冷水壶里剩下橙汁的毫升数。
比较:这两种算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展示学生的作业,并让学生上台讲解应该怎样书写:当x=250时,1100—3x=1100—3×250=1100—750=350答:冷水壶里还剩350毫升橙汁。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 在探索现实生活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3.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代数符号表示的简洁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我们昨天一起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你能用带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关系吗?(小明原来有a元钱,妈妈给了他三元,现在他有多少钱呢?)生:a+3。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用字母表示数,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一方面进一步学习用字母表示相乘的数量关系做知识基础。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月球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瞧瞧。
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球上的6倍。
师:在地球上能举起1千克的物体,那么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生:6千克。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吗?生:1×6=6师:在地球上能举起2千克的物体、3千克的物体,在月球上能举起多少千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把表格补充完整吗?出示表格。
师:通过刚才的列式,我们把人在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用字母x表示。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学生自主思考,集体交流。
生: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就是x×6千克。
师:x×6,数字和字母中间的乘号省略不用写,在省略乘号时,一般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所以可以写成6x。
师: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生:6x=6×15=90(千克)师: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人能举起的质量是有限的,因此字母表示的数也是有一定范围的,不能过大。
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相乘的数量关系,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三、巩固练习1.小红买了9本笔记本,每本a元,共需要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学会用字母表示相乘的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用字母表示数(二)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教材P47-P48例4做一做,练习十第4-6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3、能较熟练地利用公式、常用数量关系求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常用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
1、用字母表示数,有哪些好处?但要注意什么?2、用字母a、b、c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
请学生结合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说说其含义。
3、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b表示宽,写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4、下面各式中,哪些运算符号可以省略?能省略的就省略写出来。
2×3a×714+ba÷7a×a5-x0.6×0.6二、新授。
1、教学例4(1):(1)引导学生看书提问: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A、爸爸比小红大30岁。
B、当小红1岁时,爸爸()岁,……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2)启发学生: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可让同桌的两个同学小声讨论)结合讨论情况师适时板书:法1:小红的年龄+30岁=爸爸的年龄法2:a+30提问:比一比,你比较喜欢哪一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让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在式子a+30中,a表示什么?30表示什么?a+30表示什么?(a表示小红的年龄,30表示爸爸比小红大的年龄,a+30即表示爸爸的年龄)想一想:a可以是哪些数?a能是200吗?为什么?(3)结合关系式解答: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把算式和结果填在书上。
2、小结: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不仅可以表示运算定律、公式,也可以表示数量。
3、教学例4(2):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可分成四人小组进行讨论)(1)从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2)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吗?(3)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4)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请小组派代表回答以上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原酸定律。
2、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表示运算的优越性,提升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理解。
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法和略写法。
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实际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填一填:(1)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 页,n 天共看了()页。
(2)一条裤子a 元,一件上衣比裤子贵12 元,一条上衣()元。
(3)水果店运来25 箱苹果,卖出去x 箱,还剩下()箱。
(4)一辆公汽原有35 人,新街车站下去x 人,又上来y 人。
现在车上有()人。
二、迁移学习,学习新知(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吗?比如:师举例,出示文字叙述及字母公式,问哪一种表示方法更简洁、方便?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生指出:用字母表示,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板书:简明易记2、师:你还能再写出用字母表示的乘法运算定律吗?(课件出示填表)生回忆写出,并积极展示师:还有其它的写法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45页的内容。
齐读: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能够记作“·”,也能够省略不写,注意,仅仅乘号能够省略不写,其它的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学生使用知识,尝试写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记法(小组交流订正)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相关连,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记法,尤其是乘法运算的简便记法根据运算定律在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a+(2 + c) =( )+a· b ·4 = 4 ·)3χ+ 5χ)·(2)教学例3,学习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1、用S表示面积,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你能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吗?(出示课件)学生先自己试写,然后小组交流,看书讨论。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略写方法。
2.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中,建立字母式子的模型,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作用和优越性。
3.在学习中逐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新知。
出示黄河边上一个小村庄的图画,村子旁边有一个池塘,课件出示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师生做游戏:儿歌接龙: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老师问:谁能用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找出规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唤起学生的激情和学习的乐趣。
二、走进村庄进行巩固练习。
谈话:想去这个美丽的村子吗?在去的路上还要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1.过河:村子旁的一条大河,大坝高154米,水面到坝顶的高度是x米。
水面以下的大坝高度是()米。
集体分析问题,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做。
2.参观果园:谈话:刚才我们轻轻松松的过了河,继续往前走吧。
(课件出示一个果园)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第9题:一篮香蕉:m千克一篮苹果:n千克你能说出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吗?①m-n ② m+n ③ 4m ④m+2n小组交流,集体订正3.走进学校:(1)学校操场上正在进行一场篮球赛,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第7题:每投中一个得2分。
小云投中了a个,小华投中了b个。
①小云得了()分。
②小华得了()分。
③小云比小华多得()分。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我们再到教室去看看吧,就参观4年级吧,看,黑板上的题你会做吗?出示第8题: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到432千米/时,进站前,平均每分钟减速a千米。
6分钟后,速度减少了()千米;9分钟后,速度为()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第二时教案第二时教学目标:、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4、养成良好的自主、合作学习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内容及方法:、结合问题自学本第4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题目选做。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
在书上填出例1中用图形、符号、字母表示的数。
2、思考: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3、回忆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阅读理解例2后完成下面的空。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4、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中,哪一个运算符号可以省略不写,是怎样表示的。
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a×可以写成:·=a·或=a。
、阅读理解例3,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意义和方法。
用S表示,表示,a表示边长,试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用S表示,表示,a表示长方形的长,b表示长方形的宽,试写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周长公式: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a×2表示()相加,读作;省略和之间的乘号后,数字一定要写在的前面。
2、超市运回10箱方便面,每箱X袋,卖出180袋。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超市还剩下方便面多少袋(2)根据这个式子,求当X=24时,超市还剩方便面多少袋?三、过关检测:、省略乘号,写出下列格式。
x×7×a×a×3+9下面式子对吗?如果不对请改正过来。
用字母表示数(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76页的例3, 练习二十一第1~6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作用和方法,能较熟练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并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符号化思想,充分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能较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及数量关系,并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堂引入。
1、同桌合作完成“课堂活动”的“你说我答”和“说一说”。
2、填一填: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
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1 1 ×323……a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课题:字母表示数(二))二、课堂探索。
1、教学例3。
教师用课件出示图形:用S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独立完成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指名交流:(1)底面积可以表示成:S=a×a或S=a•a或S=a2。
通过引导学生弄清a×a还可以写成a2,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平方”。
(2)体积也可以表示成:V=a×a×a或V=a•a•a或V=a3。
老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吗?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V=a3)介绍a3读作“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2、请同学独立完成书上第75页的“试一试”。
完成后师生共同评议。
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76页第1、2题,指名交流。
(1)乘1次船付2元,乘2次船付()元;小明乘了n次船,应付()元。
(2)12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少a只,白兔有()只。
(3)小林t分走50m,平均每分走()m。
2、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第76页第3、4题。
(1)出示:五(1)班给敬老院送苹果,第1组同学买了8kg苹果,第2组同学买了5kg苹果。
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土梁子明德小学武淑兰
县城学区中心校武洪英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8~9页,用字母表示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含义,会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经历自主探索并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和用字母表示已学过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
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简单的演绎推理和概括能力,体会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点:
知道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含义,会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及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会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 同学们,课前让大家找一找生活中用到的字母缩写,谁找到了?人们为什么用字母表示它们呢?(交流评价)看来,字母不但可以方便、简洁地表示出一些特定的名称或标志,还可以用来表示数及简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用字母表示已学过的计算公式的问题。
(板书课题)
2.看到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预设:(1)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用字母表示已学过的计算公式呢?(2)哪些字母可以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用字母表示已学过的计算公式呢?(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什么?等等。
3.教师整合问题并小结:老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解决其中的很多问题。
二、引导探索,自主建构
(一)加法交换律
1.不计算,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10+20○ 20+10 78+301○301+78 219+86○86+219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全班交流,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再举例验证,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我们写的完吗?
(3)想一想用怎样的方式能表示出所有的这种关系?先自己试一试再小组交流。
预设一:用图形或符号表示加法交换律
例如用■、▲表示任意两个数,在圆圈里应该填什么符号
■+ ▲○▲ +■
预设二: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a表示一个数,用b表示另一个数,那么怎么表示上面的式子?
a+b=b+a
(4)比较哪种表示方式更好些?教师介绍这种规律我们就叫做加法交换律。
(5)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加法交换律。
(二)加法结合律
(教学方式可同上或按教材教学)
(三)用字母表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出示教材9页例题
1.观察正方形,说一说字母x表示什么。
2.试着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
3.展示交流重点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正方形的周长=x+x+x+x 或正方形的周长=4x
正方形面积=x×x 或正方形面积=x.x
4.两个相同字母相乘时,通常采用简便写法。
如x²既可以写成x.x也可写成x²,x²读作x的平方。
比较2x和x²有什么区别。
2x=x+x=x×2,x²=x×x 不能将x²写成2或x2
5.如果用字母S表示面积,用字母C表示周长,那么正方形面积公式表示为S=x²,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表示为C=4x
(四)用字母表示长方形周长和面积公式
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评价。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1.完成练一练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集体纠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小题填写的依据)
2.完成练一练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全班交流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的?学得怎么样?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严谨性、概括性及简洁性。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正方形周长公式:C=4x 2x=x+x=x×2
正方形面积公式:S=x² x²=x×x
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