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12.00 KB
- 文档页数:3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陈成奋;冯正权【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7)006【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对优势.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病例共338例,其中中药联合化疗组177例,化疗组161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临床证候积分、KPS评分、免疫指标、体重及生存期的差异.结果中药联合化疗组和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44.6%、40.4%(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联合化疗组总稳定率为81.9%、高于化疗组66.5%(P<0.05),中药联合化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生存期方面明显优于化疗组(P<0.05),稳定体重方面(P >0.05)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联合化疗组在稳定体重方面无优势,但其能够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稳定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疾病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免疫功能及生存时间.【总页数】4页(P60-62,66)【作者】陈成奋;冯正权【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53;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相关文献】1.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J], 李冬华2.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疗效观察 [J], 赵建清;钱海红;刘晓;李旺;张淑萍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单魁中;姜子瑜;黄辉4.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J], 李冬华;5.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J], 狄冠麟;朱振刚;郑延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入我院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4例,并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患者应用nc方案(长春瑞宾和卡铂)进行化疗,而观察组42例患者在使用nc方案化疗的同时,加服消积逐瘀、益气养血的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者6例,部分缓解(pr)者8例,总缓解率为33.3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缓解者9例,部分缓解者13例,总缓解率为52.38%,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nc方案:第1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长春瑞宾4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 中备用。
地塞米松5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化疗前快速静脉滴入50 ml,改换为长春瑞宾,10 min内快速滴注。
化疗药输完后立即快速滴注剩余的50 ml地塞米松盐水。
第2天,化疗开始前,君凯9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滴注。
卡铂50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中,静脉点滴4 h。
本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
肝肾功能1次。
第8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
休息2周,中间每周至少复查血常规2次,根据骨髓抑制程度注射升白药。
第22天,同样方法注射长春瑞宾。
第23天,同样方法静脉点滴卡铂。
第29天,同样方法静点长春瑞宾[3]。
观察组患者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化疗的同时,每日加服中药方剂:黄芪20 g、浙贝母12 g、瓜蒌20 g、丹参20 g、郁金6 g、皂角刺9 g、夏枯草30 g、枳壳12 g、穿山甲6 g、莪术20 g、苦杏仁10 g、三棱6 g、法半夏10g、甘草30 g,煎汤内服,日1剂。
连续治疗8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的情况。
1.3 疗效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2011年制定的肺癌诊疗规范,制定出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6例疗效观察
薛玉保;周学义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2(018)005
【摘要】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将7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
治疗组36例用中药配合化疗,对照组36例单用化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3.89%,对照组为36.11%。
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1.1%、47.2%、25.0%,对照组为36.1%、25.0%、5.6%,治疗组总有效率及1、2、3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明显优于单纯西药化疗。
【总页数】2页(P26-27)
【作者】薛玉保;周学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淮安 223002;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
院淮安 22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陈文海;田逸;师彦敏;孙金峰;王
勇
2.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温鸿清
3.中西医结合治疗7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晓风
4.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J], 刘志
5.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J], 张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4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候,给予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64%,高于对照组的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9.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作为治疗肺癌较为理想的途径。
标签:肺癌;中西医结合
肺癌[1]全称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瘤细胞源于腺体或粘膜。
临床较为多见,且死亡率及发病率逐年增高,近些年调查显示肺癌已成为全世界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且男性多于女性。
病情发展迅速,转移早、病程短,对于放、化疗较为敏感,常伴有播散性[2]病变出现,单纯西医疗效不明显。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对其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肺癌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肺癌诊断与分期标准;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咯血、咳嗽、乏力、胸痛、消瘦等;其中男200例,女13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5.6±1.9)岁;病程22~182天,平均病程(78.9±1.6)天;其中大细胞癌41例,腺癌89例,鳞癌83例。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分型、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临床症候,给予化疗及氨基酸、维生素、胸腺肽α1等西医治疗。
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具体如下:气滞血瘀型,组方:郁金、薤白各9 g,杏仁、降香、枳壳各10 g,瓜蒌仁、鳖甲各14 g,鱼腥草15 g,当归16 g,赤芍19 g,海藻29 g,生薏苡仁30 g;痰湿壅肺型,组方:杏仁9 g,制南星、川贝各14 g,姜半夏、百合、白术各16 g,党参20 g,茯苓23 g,白花蛇草、生薏苡仁、牡蛎、海藻、龙葵各24 g;阴虚毒热型,组方:贝母、半枝莲各9 g,黄芩10 g,炙鳖甲14 g,蒲公英、玄参各19 g,沙参、生蛤壳各20 g,百合21 g,
生薏苡仁、白花蛇草、石斛、生地、鱼腥草各29 g,麦冬30 g;气阴两虚型,组方:五味子、白术、陈皮各14 g,大枣15 g,栝楼、甘草各16 g,当归、熟地
黄、黄芪、白芍各19 g,茯苓、人参各21 g。
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续服用14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灶全部消失并在4周以上未出现;部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无新病灶出现;疾病稳定: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新病灶在4周内又出现;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新的病灶又出现,病情极度恶化。
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6.64%,高于对照组的5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 毒副反应
试验组轻度恶心、呕吐2例,发热2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各3例,毒性反应发生率为9.28%;对照组轻度恶心、呕吐3例,发热4例,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各5例,毒性反应发生率为16.04%。
试验组毒性反应发生率为9.2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目前环境的日益恶化,肺癌的发病率[3]逐年上升,发现时多处于中晚期,临床多采用放疗、化疗等西医治疗,但疗效较差。
肺为开放性器官,外界致癌物质侵入直接对肺造成影响,且目前肺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中精神状态、肿瘤生长部位有很大关系。
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表明,中西医可取长补短[4],充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作用。
中医认为肺癌初期患者症状多表现为痰湿毒蕴[5]、气滞血瘀,中晚期症状多表现为阴虚热结、气阴两虚,因此给予患者中医辩证治疗疗效较好。
气滞血瘀型以行气化滞、活血祛瘀为主,痰湿壅肺型以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为主,阴虚毒热型以解毒消散、养阴清热为主,气阴两虚型以清养肺胃、
益气养阴为主。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可作为治疗肺癌较为理想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马敬文,梁立国,杨建辉,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滨州第一人民医院出版社,2014,
29(30):99-101.
[2] 元紫灰,杨宇平.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价值探讨[J].湖南臨床中医院,2013,39(20):111-112.
[3] 李俊霞,牛莉娟.中西医结合在肿瘤外科的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59(34):555-556.
[4] 姜文哲,吴紫函,马谢君,等.肺癌患者的化疗毒性分析与研究[J].湖南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59(34):222-223.
[5] 默陆丰,王海涛,李红梅,等.肺癌的中西医结合的探讨价值研究[J].现代临床中西医结合杂志社,2013,38(10):
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