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 格式:pdf
- 大小:263.41 KB
- 文档页数:2
02.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2.1)用户操作手册技术组2018年03月目录1 概述 (5)1.1开发背景 (5)1.2功能简介 (6)1.3平台组成 (7)1.4平台使用环境 (8)1.5平台基本操作 (8)1.6数据处理流程 (10)2 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 (13)2.1功能简介 (13)2.2监控概况 (13)2.3国家站监控情况 (17)2.4区域站监控情况 (18)2.5辐射站监控情况 (18)2.6酸雨站监控情况 (19)2.7土壤水分站监控情况 (19)2.8高空站监控情况 (20)2.9快速质控异常文件信息显示 (20)3 质控信息处理 (22)3.1功能简介 (22)3.2省级处理与查询反馈 (23)3.3统计值质控信息处理 (50)3.4台站处理与反馈 (51)3.5系统性偏差检测 (55)3.6台站更正数据文件人工干预 (59)3.7黑名单管理 (62)3.8观测项不一致 (68)4 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 (73)4.1功能简介 (73)4.2数据流转痕迹显示 (73)4.3观测数据人工质控 (74)5 快捷通道 (75)5.1功能简介 (75)5.2日清 (76)5.3月清 (79)5.4数据空间分析 (88)5.5综合一致性分析 (90)5.6探空曲线显示 (94)5.7任意数据修改 (95)5.8数据查询与质疑 (98)5.9支撑表与服务表数据对比 (102)6 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 (106)6.1功能简介 (106)6.2文件制作 (106)6.3观测数据显示 (117)6.4统计值显示 (119)7 元数据基本信息 (121)7.1功能简介 (121)7.1.1 模块功能 (121)7.1.2 模块组成 (121)7.1.3 用户分类 (122)7.1.4 页面构成 (123)7.2台站基本信息 (124)7.2.1 功能简介 (124)7.2.2 操作说明 (125)7.3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信息 (139) 7.3.1 功能简介 (139)7.3.2 操作说明 (139)7.4台站变动登记 (144)7.4.1 功能简介 (144)7.4.2 操作说明 (144)7.5台站疑误登记 (147)7.5.1 功能介绍 (147)7.5.2 操作说明 (147)7.6年报附加信息 (149)7.6.1 功能介绍 (149)7.6.2 操作说明 (149)7.7附加信息登记 (155)7.7.1 功能介绍 (155)7.7.2 操作说明 (155)7.8文件管理 (159)7.8.1 功能简介 (159)7.8.2 操作说明 (160)7.9元数据消息管理 (162)7.9.1 功能简介 (162)7.9.2 操作说明 (162)7.10变动信息及附加信息处理 (163) 7.10.1 功能简介 (163)7.10.2 操作说明 (163)7.11疑误处理 (166)7.11.1 功能简介 (166)7.11.2 操作说明 (166)7.12土壤水分站信息表格导入 (168) 7.12.1 新增功能简介 (168)7.12.2 操作说明 (168)7.13高空站沿革文件导入 (171)7.13.1 新增功能简介 (171)7.13.2 操作说明 (171)8 质量与处理情况 (173)8.1功能简介 (173)8.2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统计 (173)8.3数据质量情况统计 (176)9 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 (179)9.1功能简介 (179)9.2台站信息管理 (179)9.3邻近参考站信息 (183)9.4参考要素信息显示 (185)9.5更正消息管理 (186)9.6更正数据文件管理 (187)9.7报警短信显示 (190)9.8提示消息管理 (191)10 系统管理 (193)10.1功能简介 (193)10.2用户管理 (194)10.3菜单管理 (197)10.4报警子系统配置管理 (200)1 概述1.1开发背景系统的核心需求是将现有运行在Windows Server + SQL Server 环境下的系统移植到Linux + Oracle 环境下,并与CIMISS 系统实现对接,对接体现在两个方面:数据源:系统将使用新建设的MDOS支撑库(读和写)和CIMISS 系统的SOD存储中的服务表(只读)数据;功能:CIMISS 在数据处理方面与MDOS系统进行双向交互,实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操作平台业务流程一、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上传按业务规定上传国家级测站实时地面气象分钟数据文件、小时数据文件、日数据文件、日照数据文件、 (辐射数据文件。
每日定时观测后, 登录 MDOS 平台查看本站数据完整性, 对缺测时次及时补传。
二、疑误信息处理与反馈台站配置应值班手机,用于接收台站疑误信息短信;值班手机要保证 24小时开机,手机号码变动应及时向省级管理部门上报。
台站对疑误信息的反馈包括定时反馈、被动反馈和更正数据反馈。
(1定时反馈:在每日定时观测后,登录 MDOS 操作平台,查询本站国家站和区域站未处理疑误信息并反馈。
保证疑误数据在下一次定时观测前完成反馈。
A:国家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B:区域站数据质控信息处理——台站处理与反馈——台站未处理台站级数据处理:处理并反馈省级提交给台站的疑误查询信息。
包括 3种处理流程:流程 1:确认数据无误→处理完成。
流程 2:确认数据错误→修正(给出修改值→处理完成。
流程 3:批量数据为缺测→处理完成。
(2被动反馈:收到疑误信息短信和电话后,实时登录 MDOS 操作平台反馈; 接到显性错误短信后, 先核对显性错误数据值, 检查相应观测仪器, 查明可能引起出现错误数据的原因, 并及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和观测仪器维护等工作。
对省级转交台站处理的疑误信息, 及时查明原因, 通过 MDOS 操作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反馈。
台站在收到疑误信息 12小时之内完成反馈。
守班时段应急响应期间, 接收到疑误短信或电话后 1小时内进行反馈。
(3更正数据反馈:对台站本地更正过的数据要及时向省级进行反馈,更正报时效内的数据既可通过“ MDOS 数据查询与质疑”功能主动填报反馈, 也可发送更正报进行修改;时效外的数据可通过 MDOS 平台的“数据查询与质疑”进行修改。
三、台站变动登记包括变动信息登记(名称,台站号,级别,观测时间,机构,位置,要素, 仪器,障碍物,守班,其他 ,图像、观测记录和规范。
附件2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地面气象数据处理技术规程2015年5月目录1 疑误数据分类 (1)2 疑误信息来源与疑误数据处理依据 (2)2.1疑误信息来源 (2)2.2数据处理依据 (3)3 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 (3)4 疑误数据处理流程 (4)4.1时清 (4)4.2日清 (4)4.3月清 (4)5 疑误数据处理 (5)5.1国家级站显性错误数据处理规则 (5)5.2区域站显性错误数据处理规则 (5)5.3可疑数据处理规则 (5)5.4缺测数据的处理 (6)6 数据处理任务布局 (7)6.1省级数据处理任务 (7)6.2台站数据处理任务 (7)本规程基于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数据处理流程,依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相关技术规定,对MDOS质量控制系统产生以及收集的疑误数据进行确认,以省级数据处理为核心,对错误数据和缺测数据进行修正处理,对元数据进行审核,以保障气象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可靠。
本规程规定了省级和台站数据处理人员的任务、疑误数据处理原则和方法。
1 疑误数据分类为便于对疑误数据处理,将疑误数据分为显性错误数据、可疑数据和缺测数据3类。
显性错误数据:各类气象要素不在气候学界限值范围内的数据(见表1)。
可疑数据:没有通过气候极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时间和空间一致性检查等质量控制方法检查的数据。
缺测数据:有观测任务,但无有效值的数据。
表1 各要素气候学界限值2 疑误信息来源与疑误数据处理依据疑误信息是指某个气象数据没有通过1个或多个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检查的信息,如“某站气温没有通过空间一致性质量控制方法的检查,与周围邻近站相比偏低”即为一条疑误信息;疑误数据为具有疑误信息的观测数据或元数据。
2.1 疑误信息来源疑误信息来源主要包括5部分,分别为:(1)MDOS系统的质量控制系统自动生成(2)国家级查询省级(或其他省查询,由国家级下发)(3)省级数据处理人员人工质量控制(4)台站观测人员提交(5)省级其他业务单位人员质疑查询(6)元数据疑误信息上述6部分疑误信息由MDOS系统融合后,统一提供给省级数据处理人员进行处理。
第35卷 第3期 福 建 电 脑 Vol. 35 No.32019年3月Journal of Fujian ComputerMar. 2019———————————————钱成伟(通信作者),男,1987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通信技术。
E-mail :qcw1987125@ 。
张淑莹,女,1978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数据处理。
E-mail :290698373@ 。
李波,女,1972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数据处理。
E-mail :1798356823@ 。
李珏,男,1985年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通信技术。
E-mail :25092594@ 。
MDOS 系统运行中的问题类型及处理方法钱成伟 张淑莹 李波 李珏(贵州省气象信息中心 贵阳 550002)摘 要 MDOS 系统是气象资料业务系统的简称,在该系统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各类数据信息的实时性滚动控制,提升对错误判断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从而确保资料信息的安全、有效。
为此,本文在阐述MDOS 系统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分析MDOS 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功能,并从降水量、气温、气压、数据失真等方面具体分析MDOS 系统运行问题的处理方法,旨在能够更好的发挥出MDOS 系统在气象工作部门的作用。
关键词 MDOS 系统;功能;构成;气象服务;问题;处理 中图法分类号 P412 DOI:10.16707/ki.fjpc.2019.03.029Types of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of MDOS System and Their SolutionsQIAN Chengwei, ZHANG Shuying, LI Bo, LI Jue(Guizhou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er, Guiyang, China, 550002)1 引 言在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业务的快速发展下,气象观测业务的自动化水平、综合观测能力、技术装备保障水平等均有提升。
科教论坛科技风2019年1月DO I:10.19392/ki.1671-7341.201901044MDOS平台雨量常见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梁丹1杨德荣2陈海霞1李婷1劳均健11.云浮市气象局广东云浮597300;2.郁南县气象局广东郁南527199摘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是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与应用一体化业务系统,台站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反馈 MODS平台中省级查询的疑误信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雨量疑误较为常见,文章针对最常见的雨量疑误信息总结出相应的处理 方法,帮助台站人员更高效、准确的反馈该类疑误信息,提高雨量数据质量。
关键词:MDOS平台;雨量疑误信息;台站;处理方法MDOS是 Meteorological Data Operational System的缩写,即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是实现一体化的载体,由数据库、数据入库 系统、质量控制系统、业务操作平台、统计处理系统、报警系统、文件上传系统、元数据管理系统等组成。
[1]省级和台站级数据 处理人员每天通过MDOS业务操作平台开展实时数据的质量 控制工作。
MDOS操作平台要求台站及时上传制作报表所需的观测 数据、元数据,接收到疑误信息后,及时査明原因,进行数据处 理、反馈。
实践工作发现,雨量异常是比较常见的疑误信息,本 文总结出常见雨量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1当新型站雨量分钟数据异常或滞后时,正点长Z文件的处理方法当新型站出现雨量分钟数据异常或滞后时,在“台站地面 综合观测业务软件”的正点观测编报界面中,[2]首先点击“小 时降水量”的“修改”,弹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对话框,找到 相应的分钟数据进行删除或前移,保存后上传整点长Z文件; 如果发现雨量异常时间较晚,其它时次的累计降水量也受到了 影响时,还要将受影响时次依次编发更正报,系统将自动更新 这些时次的累计降水量。
例:某日天气现象为阵雨15点37 分一 16点14分,[3]18点05分出现0.1m m非自然降水量,观测 员判断为滞后降水,此时应按以下步骤处理:第一步,在16时 14分的分钟降水量加0. lm m,保存并质控17时整点长Z文件; 第二步,质控18时整点长Z文件,发送更正报;第三步,删除18时〇5分的分钟降水量〇.1mm,然后质控19时整点长Z文件。
附件5: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常见技术问题解答2015年6月目录一、系统流程 (3)二、质量控制系统 (4)三、MDOS业务操作平台 (7)四、A、J文件制作 (10)五、元数据管理 (15)六、消息系统 (17)七、其他 (20)自全国开展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试运行工作以来,各省市对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提出了许多问题、意见和建议。
为了各省市在遇到问题时,能尽快找到出现问题原因及其解决办法,实时历史资料一体化工作组对各类常见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反馈,主要包括系统流程、质量控制系统、业务操作平台、A、J文件制作和元数据管理共五个部分。
一、系统流程1.当更正报先于PQC文件进入MDOS系统时,为何省级不作质控,质控码均为9?答:台站上传的更正报文件中的省级质控码均为9,更正报不接入快速质量控制模块进行快速质量控制,而是直接进入MDOS系统,所以此时省级质控码为9。
更正报入库后,MDOS数据质量控制系统自动进行数据质量控制。
为防止因为省级质控码更新密集,而导致省级上行至国家级的更正报过多,设计了以下质控码更新及上传规则: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后,(1)当快速质控结果为正确或可疑,MDOS 数据质量控制结果为错误时(即省级质控码由0或1变动为2),自动实时更新标注省级质控码;(2)当MDOS数据质量控制结果为可疑时(即省级质控码变动为1),不实时更新标注省级质控码,待经过人工确认后的结果更新标注省级质控码;(3)其他情况下,均不再更新标注省级质控码。
2.PQC文件入库后台站再发更正报,质控码为何没有更新?答:同1。
3.服务器上经常“遇到QCMODIFY遇到问题,需要关闭”的窗口弹出,什么原因,如何处理?答:问题出现原因:MDOS系统对部分数据未提供修改功能,所以当修改这些数据时会提示该信息,不会影响其它数据的修改。
解决办法:遇到该提示窗口,关闭数据修改程序(QCMODIFY)即可解决。
建议不修改未提供修改功能数据,待流程完善后再处理,数据包括:编报云量、云状编码(云码)、现在天气现象编码、过去天气描述时间周期、过去天气、地面状态、龙卷尘卷风距测站距离编码、龙卷尘卷风距测站方位编码、最大冰雹直径、小时内每分钟降水量。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降水类疑误数据处理作者:盖晓波陈明宫丽艳杨晓艳魏琴王静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16期摘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简称MDOS)中降水量类疑误信息是最常见的,2014年10月—2016年3月辽宁省61个台站处理省级数据小时降水类质控信息3440条,其中小时降水量可疑数据信息和错误数据信息分别占46%和54%,过去24h降水量错误数据信息占96.3%。
经分析,台站降水类各种疑误数据信息产生与台站自动站运行是否正常有关,主要以过去24h累计降水错误较多。
关键词:MDOS系统;实时历史数据;降水数据处理;农业气象中图分类号:P40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833177降水类气象观测的实时资料包括气象要素数据、日数据和分钟数据文件等。
历史资料包括月报表数据、分钟数据和年报表数据文件等,MDOS系统使实时和历史资料的处理实现了整合,消除时间界限,但是目前基层台站业务人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61个国家站的2014年10月—2016年3月出现的降水类各种疑误信息原因和处理方法,对加强台站数据监控和质量控制的能力,及时处理省级反馈信息,提高数据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降水类疑误数据信息分类MDOS系统将疑误数据分为显性的错误数据、可疑的数据和缺测数据3类。
61个台站18个月共出现降水类疑误信息3440条,其中小时数据中降水量、过去3h、过去6h、过去12h和过去24h累计降水量的错误类型信息分别占总数的5.7%、4.9%、6.5%、7.6%和75%;小时数据中降水量可疑数据和错误信息分别占总数的46%和54%。
2 小时降水类疑误数据的诊断与处理2.1 小时降水类疑误数据信息出现原因产生原因有硬件、软件和其他人员操作等原因。
因雷击损坏整个主采集器或降水传感器;自动站电缆老化,造成数据缺测或出现野值;台站参数设置或季节转换时候、更换仪器后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台站由于网络异常传输报文后,网络恢复正常后没有及时发送更正报,导致省级MDOS中小时的降水累计值缺测或者错误;滞后降水等未补传造成数据错误。
常见MDOS平台疑误信息反馈与处理方法作者:王淑,王行松,张振顺来源:《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6年第8期王淑1,王行松1,张振顺2(1.霞浦县气象局,福建355199;2.福建省宁德市三沙气象台,福建355101)摘要:本文通过对气象资料处理平台(MDOS)常见质量控制疑误信息反馈与处理的分析,帮助县级数据处理人员解决MDOS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逐渐熟悉实时一历史资料一体化业务流程,实现各类数据实时滚动同步更新,提高地面观测业务的数据质量。
关键词:气象资料处理平台(MDOS);疑误信息;气象要素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3969/j.issn.1674-9146.2016.08.0851气象资料业务系统平台的运行和要求自2014年5月20日08:00起,全国所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和区域气象观测站开展一体化试运行业务,每天10:00和16:30两次在气象资料处理平台(MDOS)上对省级疑误数据信息进行反馈,及时填报国家级地面站的元数据信息。
2015年7月10日正式运行后,国家级地面观测站不再承担地面观测报表预审任务,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由省级MDOS系统完成。
因此要求综合气象业务人员既要做好地面观测,同时又要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提高疑误数据的处理能力。
笔者分析和总结MDOS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常见疑误信息的反馈与处理方法,以供从事综合观测业务的同行参考。
2各种疑误信息的产生和处理2.1未通过持续性检查持续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气象要素会随着时间、地域的变化而变化。
如果某要素长时间无变化,可能是仪器发生故障或是天气原因而导致。
出现这种疑误信息并不能说明数据就是错误的,而应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具体分析。
如冬季的全日阴天,浅层地温可能长时间无变化而无法通过持续性检查,这种情况应确认地温是正确的【1】。
2.2未通过时变检查时变检查是指大气中有些气象要素与时间显著相关,具有较好的时间一致性。
辽宁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常见疑误数据信息分析辽宁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常见疑误数据信息分析关惠戈1陈明2盖晓波3宫丽艳3杨晓艳3(1.辽宁省气象局,辽宁沈阳100001;2.锦州市气象局,辽宁锦州121001;3.大连市气象局,辽宁大连116001)摘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简称MDOS)的应用,优化了气象资料业务流程,将历史资料的定期审核汇交改为实时审核、及时汇交,历史资料可用时效由以前的2-3个月提高到1-2d,主要气象观测要素可用时效提高到小时级。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辽宁省61个台站处理省级数据指控信息35767余条,其中小时数据疑误数据信息和分钟数据疑误数据信息分别占总数的66%和29%。
经分析,疑误数据信息与台站自动站运行是否正常有关,运行正常时主要以降水、能见度、天气现象、蒸发、日照等要素较为常见。
自动站出现故障时疑误信息涉及到温度、海平面气压和降水、能见度等基本气象要素较多。
关键词:气象资料;实时历史数据一体化;分析处理1.引言气象观测的实时资料包括:国家级站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文件)、国家站的日照数据文件、国家站的日数据文件、辐射文件、国家站的分钟数据文件、区域站气象要素文件等。
历史资料包括:地面气象观测月报表数据文件(A文件)、地面气象观测每月的分钟数据文件(J文件)、地面气象年报表数据文件(Y文件)等,长期以来,实时和历史资料的加工处理处于相互独立的脱节状态、实时资料的数据质量较差、历史气象资料的时效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为了解决气象数据资料业务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中国气象局于2011年启动了地面基础气象资料发展与改革专项工作,建立了历史实时一体化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目前基层台站业务人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61个国家站的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出现的各类疑误信息,对加强台站数据监控和质量控制的能力,及时处理省级反馈信息,提高数据传输时效和数据质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附件2:MDOS平台疑误信息及其处理办法MDOS平台从5月20日开始运行至今已近3个月,期间运行总体稳定,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类疑误信息,现将各类疑误信息及其处理方法具体归纳如下:一、国家站数据1、日数据、日照数据文件缺失主要是因为每日20时后在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后没有形成日数据文件或日照数据文件。
解决方法:要求值班员在20时逐日地面数据维护后要注意检查日数据文件和日照数据文件是否正确形成,同时要通过传输软件(CNIS或MOIFTP)查看是否上传,并通过172.24.1.113平台查看是否上传。
2、降水1)Z文件中的24小时降水量与实际统计计算值不相等①台站在处理了滞后或空翻雨量后未将修改后的正确数据上传,造成MDOS和本地数据不一致。
解决方法:台站在处理滞后降水和空翻降水后,应将修改后受影响时次的数据以更正报的形式上传。
如12时40分修改了9时25分的滞后降水到8时45分,修改后应将受影响的9时、10时、11时、12时的正点数据形成更正报上传,以确保本站保存的数据与上传到MDOS平台的数据一致。
②使用OSSMO上传数据的台站,由于软件版本(V5.0.2)更新问题造成,主要表现在3、4、5时次24小时累计量错误:解决方法:使用OSSMO(V5.0.2)升级包OSSMO_UpdatePack 5.0.2(20140503)进行升级。
2)分钟合计降水量(60个分钟值求和)与小时正点降水量14不一致台站在修改降水时,只改了小时降水量未修改分钟降水量或只改了分钟降水量未修改小时降水量造成。
解决方法:在修改雨量时保证小时和分钟的一致,并同时上传修改后的数据。
注意:在测报业务软件中小时降水量栏和分钟降水栏不允许出现微量的情况,即在小时和分钟栏中输入0是错误的处理方式。
3)未通过空间一致性检查,与邻近站相比偏高主要是台站降水量与周边台站差距太大造成。
解决方法:查看备份站或备份雨量筒与现用站降水量比较,若相差不大,做正确处理;反之则错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MDOS系统运行中异常数据处理分析[摘要]自气象业务资料系统操作平台(MODS系统)运行之后,逐渐开展了实时资料与历史资料一体化业务流程,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气象观测资料质量。
本文首先对MDOS 系统进行介绍,接着着重对MDOS系统运行中常见的异常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供同行人士参考。
[关键词]MDOS系统;功能;异常数据;处理中图分类号:P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109-01引言随着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自动气象观测业务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实时传输的数据作为质控对象的质量控制方式也在全国广泛开展。
气象业务资料系统操作平台(MODS系统)的运行,进一步提升了气象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完整性以及一致性,为气象科研、气象服务等气象业务给予了高质量的数据资料支撑。
然而,因为各类软件精度有所差异,若人员操作不规范或者软件不够完善均会出现数据采集异常或者缺测现象,对气象观测资料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MDOS系统运行中异常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以期不断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1.MDOS系统介绍MDOS系统包括观测站(含国家站、区域站、辐射站、土壤水分站、酸雨站、高空站)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质量信息处理、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元数据基本信息、元数据审核与反馈、质量与处理情况、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系统管理,处理数据类型包括小时数据、分钟数据、小时辐射数据、日数据、日照数据、小时土壤水分数据、酸雨数据、规定层数据、秒级数据等基本气象数据和台站元数据信息,是一个集数据传输监控、质控信息处理与查询反馈、基础信息管理、信息报警、产品制作与数据服务、元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为一体,以省级数据监控、处理与查询为核心,涵盖台站级处理与反馈,衔接国家级处理与查询的综合性气象资料业务平台。
MDOS系统平台涵盖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质量信息处理、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元数据基本信息、元数据审核与反馈、质量与处理情况、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系统管理等9个子系统。
宜宾市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简析发表时间:2019-07-24T09:48:39.15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5期作者:曾晓燕[导读] 业务人员要加强工作的责任心,高度重视业务培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业务水平,才能切实提高地面观测业务质量。
(长宁县气象局,四川长宁,644317)摘要:本文通过对宜宾市各气象台站2019年1月-5月,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质量控制疑误信息反馈与处理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MDOS平台常见质量控制疑误信息反馈与处理方法,帮助台站业务人员及时、准确地处理MDOS系统反馈的质量控制疑误信息。
关键词:MDOS;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引言2015年,全国正式运行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该系统的实施运行调整了气象资料业务布局和流程,完善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国家省台站三级气象资料数据质量控制时效,但同时也对台站业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够正确、及时处理MDOS平台反馈的质量控制疑误信息尤为重要。
1.宜宾市各台站MDOS平台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统计图1宜宾市2019年1-5月MDOS平台疑误信息反馈情况统计宜宾市各气象台站2019年1-5月MDOS平台共反馈疑误信息共计508条,其中因高县光电式数字日照计故障造成的111条疑误和长宁年检数据缺测造成的127条信息不具有代表性,不计入分析。
MDOS平台国家级自动站质控对象包括降水、气温等47个要素,从图1可以看出,除天气现象、降水量外各类要素数据异常疑误信息占54%,而天气现象、降水量两类已占到33%。
1-5月,宜宾市各气象台站共有10条疑误信息处理错误,均为天气现象与降水量配合的有关问题。
2.各种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2.1降水类疑误信息2.1.1 Z文件中的24小时降水量与实际统计计算值不相等台站在处理了滞后或空翻雨量后未将修改后的正确数据上传,造成MDOS和本地数据不一致。
解决方法:台站在处理滞后降水和空翻降水后,应将修改后受影响时次的数据以更正报的形式上传。
环境科学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129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6.129探讨MDOS系统中降水量疑误信息处理与改进方法①顾俊英(霍城县气象局 新疆伊犁 835200)摘 要:出现降水是天气预报工作中关注的问题,是天气预报员判别预报准确与否的依据。
本文对(MDOS )中出现降水的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做了总结,阐述了出现滞后降水量、非降水量在不同情况的处理方法。
MDOS系统是实时收集气象资料的系统,只有台站的仪器正常工作,才能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及时性,所以维护仪器是台站工作中的重点,是确保业务顺利运行的关键,对台站人员和处理MDOS业务人员都可以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MDOS系统 降水疑误信息处理 降水仪器 改进维护方法中图分类号:P4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6(a)-0129-02①作者简介:顾俊英(1964,9—),女,锡伯族,新疆伊犁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地面气象观测。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是将国家站和区域站的各类气象资料入库后,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质量控制,对错误数据进行跟踪式实时处理,对可疑数据进行反馈查询,并回答确认台站的质疑信息,确保每日各类气象数据没有异常值,为天气预报、气候分析、以及专业气象服务等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气息信息的系统。
这是新的气象业务运行模式,在处理MDOS的疑误信息处理过程中出现,降水的疑误信息出现较多,尤其是降水过程结束后,出现降水滞后量的处理程序复杂,涉及修改的数据多,稍有疏忽就会出错,这不仅困扰MDOS业务值班员、台站的观测员,还困扰着气象预报员。
预报员时常疑惑,在实时滚动的数据显示中,个别台站无端出现0.1的降水量或较大的降水量,预报员就会分析是否有天气过程,而事实是由于降水滞后量或是露水、雾水、或维修等因素造成的非降水量,数据实时更新,几个小时后又删除了。
MDOS系统应用及疑误数据的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18-11-20T10:51:17.27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9期作者:孙民[导读] 本文对MDOS系统使用背景、一体化业务对现有资料业务流程方面的改变和台站级数据处理任务进行介绍商丘市气象局河南商丘 47600摘要:本文对MDOS系统使用背景、一体化业务对现有资料业务流程方面的改变和台站级数据处理任务进行介绍,并通过台站出现的各类实例,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对其它台站出现类似情况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MDOS;系统应用;疑误数据;处理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气象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各项业务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观测系统自动化和气象通信能力快速提高,自动气象站资料实现5分钟一上传,但目前以历史资料为主要工作对象的气象资料业务不能满足气象现代化的要求。
1 MDOS系统背景介绍对于自动站实时上传资料主要以实时应用为主,在省级审核部门并不对其作更多的加工处理和管理,造成气象资料业务主要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调整地面气象资料处理业务方式与流程,建立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与应用一体化业务系统,建立质量控制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台站、省、国家三级资料同步一致,逐步消除实时和历史资料界限,实现资料一体化加工处理与管理。
2 一体化业务对现有资料业务流程方面的改变2.1省级数据处理中心将成为地面资料处理的核心与枢纽;台站的所有观测数据及时上传,元数据适时上传;数据修改和处理发起点集中在省级;台站“被动”反馈省级的查询;数据一旦被“省级修改”,立即同步到台站、省级业务单位和中国局(数据同步)。
2.2 MDOS部署后业务任务的调整,主要分为台站级和省级,台站级一体化工作业务正式运行后,台站将取消制作A、J、Y文件,台站任务可归纳为:(1)实时上传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
(2)及时反馈省级查询的疑误信息。
(3)及时上传元数据。
相比较原来减少了月末的月报表人工审核任务,减少了预审员工作量,但相应的对值班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班出现的问题就要及时解决。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中降水常见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冯海霞; 王磊; 王建民【期刊名称】《《新农民》》【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23-24)【关键词】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 降水疑误信息; 处理方法【作者】冯海霞; 王磊; 王建民【作者单位】[1]甘肃省通渭县气象局甘肃通渭743300; [2]甘肃省陇西县气象局甘肃陇西748100; [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气象局甘肃定西7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6.71 前言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系统(MDOS)是2014年5 月在全国开展试运行的气象资料处理系统,2016年8月升级为MDOS2.0,该操作平台包括观测站(含国家站、区域站、辐射站、土壤水分站、酸雨站、高空站)数据接收与上传监控、质量信息处理、数据质量分析与处理、文件制作与数据显示、元数据基本信息、元数据审核与反馈、质量与处理情况、基本信息显示与管理、系统管理,处理数据类型包括小时数据、分钟数据、小时辐射数据、日数据、日照数据、小时土壤水分数据、酸雨数据、规定层数据、秒级数据等9类基本气象数据和台站元数据信息,是一个集数据传输监控、质控信息处理与查询反馈、基础信息管理、信息报警、产品制作与数据服务、元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为一体,以省级数据监控、处理与查询为核心,涵盖台站级处理与反馈,衔接国家级处理与查询的综合性气象资料业务平台[1]。
台站业务值班人员每天通过MDOS业务操作平台开展实时数据的质量控制工作。
当接收到或有疑误信息时,及时查明原因,进行数据处理、准确反馈疑误信息。
实际工作中,降水异常是比较常见的疑误信息,本文总结出常见降水量疑误信息的处理方法,为保证降水数据准确、完整的采集和上传、提高数据质量及的数据可用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
2 降水的处理方法2.1 微量降水的处理方法当出现微量降水时,雨量传感器(称重式或翻斗式)尚未反应(例08时前有雨,到正点观测时降水量不足0.1mm),或无降水但因滞后致使自动站有降水记录影响到长Z文件编发时应进行人工干预,按微量降水处理,正常情况下,分钟、小时降水量为0。
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发表时间:2018-07-20T12:04:05.02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8年5期作者:赵建军
[导读] 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农业大旗。
(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气象局,内蒙古达拉特旗 014300)
摘要: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是实时和历史资料加工处理与应用的一体化业务系统,业务人员日常主要工作任务是及时反馈疑误信息,对上传数据实时质量控制。
本文结合多年基层台站工作,总结了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疑误信息的分析及处理方法,以帮助业务人员进一步强化处理气象数据的处理能力,增强气象资料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水平。
关键词:MDOS平台疑误信息数据质量分析处理
引言
达拉特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北端, 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是鄂尔多斯市农业大旗。
本区域建有一套中心自动站,33套区域自动站,达拉特旗气象局自建站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及时为种植大户提供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为农业防灾减灾,农民增收做好保障服务。
地面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属于资料一体化加工处理与管理业务系统,可以处理和应用实中心站及区域站的数据资料,其主要功能是数据传输监控、质控信息处理和查询反馈、基础信息管理、信息报警、产品制作与数据服务等。
自达拉特旗气象局开展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运行工作以来,对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该业务系统的应用使得主要观测要素的时效性提高到小时级,实时气象要素自动质量控制时效达到了15min,历史资料时效达到1-
2d,逐渐消除了实时和历史资料的限制,实现了各级台站之间的资料同步。
在上传和实时质量控制气象资料的过程中对业务人员操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业务人员应对疑误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和处理,在确保观测数据完整的情况下,增强气象要素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水平。
1、MDOS数据质量控制检查内容
对于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操作平台来说,在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进行实时质量控制时,主要包括有气候学界限值检查、气候极值检查、数据内部一致性检查和数据时间一致性检查。
其中气候学界限值检查主要是查看记录到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范围极值检查,将时间和空间插值进行结合,在广义极值分布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任意地点多年日要素极值,并通过数据插值技术,结合气象要素日变化规律,对任意地点逐时阈值进行计算;时变检查,随着时间的变化某些气象要素会发生变化,具有时间一致性特征,将该类数据对比前后观测值,来判断是否出现异常;持续性检查,某些气象要素会随着时间和区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例如某气象要素值长时间没有变化,则可能是观测仪器故障或传输设备异常造成的。
2、常见疑误信息分析处理
2.1数据缺测的分析处理
2.1.1台站单一或多个气象要素数据缺测
首先借助于业务软件查看对应时间段内的气象要素数据是否缺测,如果缺测应重新卸载相应时次的数据信息,检查缺测数据是否恢复正常,若仍旧没有恢复正常,应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替代缺测数据或者选用人工补测,同时在备注栏中详细标明。
若在多个时次内气象要素数据均出现缺测,应做好相应气象要素仪器设备与传输线路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第一时间排除故障问题,增强观测数据的完整性水平,进一步提升地面测报质量。
2.1.2人工观测数据缺测
若定时时次人工观测到的降水,冻土,日照,雪深,雪压等人工观测项目气象要素数据出现缺测,应检查业务软件对应的相关气象要素数据是否出现缺测,若缺测则可能是因人为粗心大意造成数据未输入或输入数据后没有进行保存,应结合气薄、日照纸记录反馈对应的数据信息。
若气象要素出现漏测,应确保在1h内补测完成并将修正值反馈出来,若超过1h应根据缺测情况处理。
2.1.3自动站所有数据缺测
若新型自动站内所有观测数据均出现缺测,则可能是正点长Z文件缺报造成的,应查看在业务软件中是否有长Z文件形成并传输。
若没有长Z文件形成,应在业务软件中选择“正点地面观测数据维护”选项,通过人工方式对“正点观测编报”进行调取,对长Z文件进行保存编发操作;若在业务软件中形成了长Z文件却没有正常传输,应使用人工的方式尽快恢复网络,并立刻补发传输长Z文件;若长Z文件在正常编发后还是有自动站气象要素数据缺测的情况,则可能是网络异常导致长Z文件传输丢失,应重新对其进行编发。
2.2数据错误处理
若天气现象与积雪深度、极大风速、最小能见度气象要素数据出现矛盾,可能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人工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同自动观测到的能见度数据矛盾。
使用人工方式观测到的能见度数据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水平,且观测空间范围较大,使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器只能实现观测点的采样,直接造成人工和自动观测到的能见度数值存在偏差的情况,环境亮度和天气现象不同,二者之间的偏差也有一定的差异。
若人工观测能见度时出现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而自动观测却没有发现,就会有能见度同天气现象不匹配的疑误信息,此时应以人工观测记录的天气现象为准,而能见度数据应以自动观测数据为准,当视程障碍类天气现象同能见度数据不匹配,可以将其看作是正常数据。
其二是人工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同气象要素数据值矛盾。
例如没有出现积雪、大风天气,但却观测到积雪深度大于0cm和极大风速超过17.0m/s的情况,这种错误数据可能是人工录入天气现象时粗心造成的,应对输入的气象要素数据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进行修改和反馈。
2.3可疑数据的处理
受到观测仪器设备技术性能、各个气象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单独气象要素数据的变化规律,正常的气象要素数据应满足极限范围值检查、空间、内部和数据时间一致性的要求,否则该气象要素是可疑的疑误数据。
结合MDOS气象资料业务系统,包含有数据显示查询功能和空间图查看模块,借助于数据显示查询功能可以对可疑的正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查询,同时还能对比分析前后时次的气象要素数据,根
据气象要素数据变化规律判断是否可疑;结合空间图查看模块只能对违背空间一致性原则的数据进行查看,可以检查台站同临近站点之间气象要素数据的差异性,并根据站点周围环境和气候特征对可疑数据进行判断。
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对比人工观测数据,判断自动观测仪器是否出现故障问题。
另外,若台站定时观测气象要素数据出现缺测,可以选用整点前/后10min内同正点气象要素数据接近的数据替代缺测数据;若没有合适的数据替代,可以选用人工观测到的气象要素数据;若这些都不能替代,应通过内插法求出缺测的数据信息;若海平面气压、水气压、露点温度数据缺测,禁止使用内插法,应通过其他方法解决处理。
3结论
随着观测资料使用者对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地面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显得至关重要,在充分发挥出现代化观测仪器设备优势的同时,还要对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以更好的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气象资料完整性、时效性、一致性和高质量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季芳.MDOS平台常见疑误信息处理方法[J].青海气象,2015(4).
[2]陈静.MDOS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类型及处理方法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7).
[3]季,雷志光,孙晓娜.浅谈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基本内容及疑误信息处理方法[J].黑龙江气象,2015,32(1).作者简介:赵建军(1980-),男,汉族,内蒙古人,大学学历,工程师,从事综合气象观测业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