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之转变_图文
- 格式:ppt
- 大小:710.50 KB
- 文档页数:42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一、山水诗的产生与发展1、在《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诗中就出现了山水景物,但那往往只是作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而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
2、汉末建安时期,曹操的《观沧海》才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3、西晋左思的《招隐诗》和郭璞的游仙诗都写到山水的清音和美貌。
这类诗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毕竟在客观上为后来的山水诗提供了艺术经验。
4、山水诗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杨方、李颙、庾阐、殷仲文和谢混等人,都曾有过一定的贡献。
但真正大力创作山水诗,并在当时及对产生巨大影响的,则是谢灵运。
5、谢灵运之后,山水诗在南朝成为一种独立的诗歌题材,并日渐兴盛。
在南朝很多诗人都有一些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如谢混连、颜延之、鲍照、谢朓、王融、沈约、何逊、阴铿等人。
而成就最高的则是谢朓。
二、谢灵运:1、生平: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
祖玄,晋车骑将军。
父瑍,生而不慧,为秘书郎,蚤亡。
……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谢灵运画像知,常怀愤愤。
庐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
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
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
在郡一周,称疾去职,从弟晦、曜、弘微等并与书止之,不从。
(《宋书·谢灵运传》)2、诗歌创作:(1)思想内容:谢灵运的山水诗,大部分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所写。
这些诗,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彭蠡湖(即洞庭湖)彭蠡湖景色(一)彭蠡湖景色(二)彭蠡湖景色(三)彭蠡湖景色(四)会稽山景色(一)会稽山景色(二)(2)艺术特征:a、自然可爱、鲜丽清新。
b、注重自然山水景物的描摹刻画,再现自然山水之美。
表现出一种追求外在形似,追求华辞丽藻的艺术倾向。
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谢灵运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国古代小说有两个系统,即文言小说系统和白话小说系统。
魏晋南北朝小说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只有文言小说。
这时的小说可以统称之为笔记体小说,采用文言,篇幅短小,记叙社会上流传的奇异故事、人物的逸闻轶事或是其只言片语。
小说,是指那些琐屑的言谈、无关政教的小道理。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志怪与志人魏晋南北朝小说可以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
志怪小说记述神仙方术、妖魅鬼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虽然许多作品中表现了宗教迷信思想,但也保存了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志怪小说按内容可分三类:一,地理博物。
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二,鬼神怪异。
如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王嘉的《拾遗记》,吴均的《续齐谐记》。
三,佛法灵异。
如王琰的《冥祥记》、颜之推的《冤魂志》。
《搜神记》中《董永》写董永的孝心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织女下凡与他结婚。
志人小说今传较少,按其内容也可分为三类:一、笑话。
邯郸淳《笑林》二、野史。
葛洪委托刘歆所作《西京杂记》,如王昭君、毛延寿的故事,司马相如、卓文君的故事。
三、逸闻趣事。
刘义庆《世说新语》是成就和影响最大的一部。
唐以后的文言小说中始终有志怪一类,《聊斋志异》是这类小说的顶峰。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趣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了解)《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