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
- 格式:ppt
- 大小:16.82 MB
- 文档页数:56
园林植物真菌的主要类型鞭毛菌亚门是较低等的真菌,共同的特征是产生具鞭毛,能游动,不具细胞壁的游动孢子。
低等水生鞭毛菌多生活在水中的有机物残体上或寄生在水生植物上。
比较高等的鞭毛菌生活在土壤中,常引起植物根部和茎基部的腐烂与苗期猝倒病。
具陆生习性的鞭毛菌可以侵害植物的地上部,其中许多是专性寄生菌,引起极为重要的病害,如霜霉病,疫霉病等。
(1)腐霉属(Pythium)菌丝发达,有分枝,无分隔,生长旺盛时呈白色棉絮状。
孢子囊在菌丝顶端形成,形状与菌丝无大差别,或者球形或者姜瓣形,成熟后一般不脱落。
孢子囊萌发时产生排孢管,顶端膨大成泡囊,孢子囊内含物经排孢管进入泡囊内形成游动孢子。
游动孢子肾形,双鞭毛。
藏卵器圆形,内含一个卵孢子。
雄器侧生,卵孢子圆形或近圆形(图2-9)。
大都腐生在土壤或水中,有的能寄生植物引起幼苗猝倒及根,茎,果实的腐烂。
其中瓜果腐霉,德巴利腐霉引起苗木猝倒病。
(2)疫霉属(Phytophthora)菌丝无隔,发达,多分枝,直径4~8um,孢子囊顶生,顶部具乳突或不具乳突。
卵孢子具厚壁,光滑,呈浅黄至黄褐色(图2-10)。
绝大多数具寄生性,寄主范围广,可侵染植物的根,茎,叶和果实,引起组织腐烂和死亡。
其中恶疫霉危害苹果引起茎基病,果腐;危害草莓引起湿腐;还可危害柑橘,橡胶树,凤仙花等植物。
樟疫霉可侵染上千种植物,主要寄主有:凤梨,山茶花,雪松,木瓜,香樟,杜鹃花,刺槐,凤仙花等。
危害雪松根及茎基部引起根,茎腐烂;危害山茶,杜鹃引起根,茎腐烂;危害刺槐引起茎腐;危害凤梨引起心腐。
棕榈疫霉危害凤梨,无花果,橡胶树,胡椒,芒果,卫茅等引起根腐或茎溃疡。
2.接合菌及其所致病害接合菌亚门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接合菌几乎都是陆生的,多数腐生,少数弱寄生。
接合菌亚门分两个纲,毛菌纲不含植物病原真菌,接合菌纲能引起植物花及果实,块根,块茎等贮藏器官的腐烂,病部初期产生灰白色,后期呈灰黑色的霉层。
五大亚门真菌五五大亚门真菌引起病害类型1、鞭毛菌亚门2、接合菌亚门3、子囊菌亚门4、担子菌亚门5、半知菌亚门(1)鞭毛菌亚门(低等)病种:腐霉、疫霉、白锈、猝倒、根腐、黑胫、叶腐、果腐、绵腐、茎基腐、晚疫、疫病、溃疡、斑点、根肿、叶霉等。
(2)接合菌亚门(低等)病种:褐腐、果腐、花腐、腐烂、茎腐、蒂腐、冠腐。
(3)子囊菌亚门(高等)病种:白粉、缩叶、丛枝、黑痣、落叶、菌核、叶斑、芽腐、果畸、煤污、树脂、黑痘、赤霉等。
(4)担子菌亚门(高等)病种:黑粉、黑穗、纹枯、锈病、紫纹羽、白纹羽、黄粉、木腐等。
(5)半知菌亚门(高等)病种:灰霉、早疫、炭疽、褐斑、叶斑、黑斑、(角、圆、大、小、黄、网、灰、紫)斑、赤霉、流胶、轮枯、轮纹、斑点落叶、立枯、茎枯、折梢、枝枯、恶苗、黄萎、枯萎、黑星、赤星、稻瘟、稻曲、疮痂、纹枯、房枯等大亚门真菌真菌引起症状1、不仅有病症:如,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
2、有明显病症:霉状物,粉状物,颗粒物。
(子实体)。
3、如子实体(霉状、粉状、堆装)没形成则将叶片保湿24小时,即可出现。
半知菌亚门真菌四大菌属1、无孢菌类:主要为害根、茎、果等部位,引起立枯、茎腐和果腐等症状,如:幼苗立枯和花生白绢病。
2、丛梗孢菌类:主要引起叶斑病、穿孔病、灰霉病、红斑病、黄萎病、轮斑病、黑斑病。
3、球壳孢菌类:主要引起斑点、斑枯、褐斑、枝枯病等。
4、盘菌类:引起植物,炭疽、叶斑、叶枯、黑斑、灰斑病等。
二、半知菌小结1、半知菌,除少数侵染维管束,引起系统性萎嫣外,大多数引起局部坏死和腐烂症状,如侵害叶片,可以引起圆斑、角斑、轮斑。
为害果实引起果实腐烂,如黑腐,褐腐。
侵害根、茎,引起根腐,茎腐和枝干腐烂。
侵害幼苗引起立枯等症状。
2、注:半知菌是指一群只有无性或有性阶段未发现的真菌,它们中大多数属于子囊,部分属于担子菌,由于为观察到他们的有性阶段无法定性分类地位,暂归半知菌担子菌亚门真菌三大菌属1、层菌类:为害叶、茎、果、受害部位常发生膨肿状,有的组织坏死。
实验三藻状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及其所致病害一、实验目的认识藻状菌所致的几种主要病害症状及病原物形态。
学会使用病原物分类检索表。
二、讲解要点1、根据病原物形态特征,特别是孢子和子实体的形态,参照个体发育及系统发育过程、细胞学和生物学特征等,可将病原物分门别类。
而检索表是病原分类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主要依据病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外部明显特征,用对比的方法,就某一特征或某些特征或有或无,或是或否,分为二类,每一类以下再按另一些特征继续分下去。
一般排列方法为二歧式,也有的采用定距式。
有的检索表仅适用于一定的地区,或一定的目的要求。
要学会使用检索表查出你观察到的病原物所属的科、属、种;同时也要学会编制当地或某种作物上主要病害的分类检索表,这样的检索表会使实际工作者很快地识别常见的植物病害。
2、关于新旧两种生物分界和真菌的分类体系详见教材的说明,本试验仅观察藻状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主要植物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物形态,建立二者的联系。
藻状菌菌丝体都是多核无隔膜丝状,鞭毛菌和结核菌的区别在于前者产生游动孢子,有性阶段产生卵孢子,而后者不产生游动孢子,有性阶段产生接合孢子。
3、霜霉病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害,其病原物为鞭毛菌(亚门)、霜霉目(Peronosporales)。
孢囊梗单生或串生以及胞囊梗的形状为分科分属特征,其分类检索表如下:A.孢子囊单生在孢囊梗和孢囊梗分枝的顶端B.孢囊梗与菌丝无差别或差别很小腐霉科(Pythiaceae)C.孢子囊一般不脱落,萌发时产生泡囊,其中形成游动孢子腐霉属(Pythium)C.孢子囊一般脱落,萌发时不产生泡囊,游动孢子在孢子囊中形成,从乳头状突起部泄出疫霉属(PhytoPhthora)B.孢囊梗与菌丝有显著差异,极个别为菌丝状霜霉科(Peronosporaceae)C.卵孢子壁与藏卵器壁愈合D.孢囊梗粗壮,顶端生小枝指梗霉属(SclerosPora)D.孢囊梗丝状指疫霉属(Sclerophthora)C.卵孢子壁与藏卵器壁愈合D.孢囊梗单轴分枝至近双叉分枝E.小枝与主轴呈直角,顶端钝单轴霉属(PlasmoPora)E. 小枝与主轴呈锐角,顶端尖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D.孢囊梗双叉分枝E.分枝顶端盘状,四周有小梗盘梗霉属(Bremia)E.分枝顶端尖霜霉属(PeronosPora)A.孢子囊串生在短棍棒状孢囊梗上白锈科(Albugiaceae)白锈属(Albugo)三、实验材料及用具病害症状标本、玻片、盖片、解剖针、安全刀片、病原物制片、显微镜、新鲜病害材料。
实验五鞭⽑菌亚门真菌、接合菌亚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实验五鞭⽑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5-14)⼀、⽬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要求了解鞭⽑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2)认识接合菌亚门真菌的⼀般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类型,了解异宗配合与同宗配合的含义及同型配⼦囊、异型配⼦囊的差别。
⼆、材料与⽅法观看实验教学录像三、内容鞭⽑菌亚门1 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2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3 卵菌纲(Oomycetes)接合菌亚门1.根霉属(Rhizopus)2 ⽑霉属(Mucor)3犁头霉属(Absidia)4 异宗配合现象与接合孢⼦四、作业与思考题1、卵菌纲真菌有哪些特点?结合它们的⽣物学特点、寄⽣性及病害特点说明本纲真菌的进化情况。
答:卵菌纲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殖以雄器和藏卵器交配产⽣卵孢⼦,因此这类菌物通常称作卵菌。
卵菌的另⼀个特征是产⽣具鞭⽑的游动孢⼦。
卵菌⼤多为⽔⽣菌物,少数是两栖或接近陆⽣。
卵菌有的是腐⽣的,有的寄⽣在⽔⽣植物、菌物或昆⾍上,有的寄⽣⾼等植物,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
⼤多数卵菌主要以游动孢⼦萌发产⽣的⽛管侵⼊寄主⽣物的,因此引起的植物病害在潮湿、多⾬、低洼积⽔、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条件下发⽣普遍,危害较严重。
⼀般认为,卵菌的进化是从⽔⽣演变到陆⽣,由腐⽣到专性寄⽣。
从低等到⾼等。
2、鞭⽑菌亚门与接合菌亚门真菌有什么区别?3、何谓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答:(1)同宗配合:有些真菌单个菌株⾃⾝的雌雄器官结合就能完成有性⽣殖称为同宗配合。
(2)异宗配合:即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长在⼀起才能完成有性⽣殖,多数真菌如鞭⽑菌、结合菌、⼦囊菌及少数担⼦菌为异宗配合。
第二节侵染性病害一. 病源微生物(Pathogen)(一)真菌1. 鞭毛菌亚门(1)疫霉属(Phytophthora de Bary)特征:土壤传染症状:产品病部开始出现水渍状,局部变色,然后扩展使整个瓜果腐烂,长出白霉状物。
(2) 霜疫霉属(Peronophythora)特征:土壤传染,高温高湿易发病,低温可控制发病。
症状:果蒂开始出现不规则,无明显边缘的褐色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霉层,病斑扩展迅速,全果变褐,果肉发酸成浆,溢出褐水。
2. 接合菌亚门(1) 根霉属(Rhizopus Ehrenb. Ex. Corda)特征:病菌通过伤口或自然开孔入侵,低温可抑制病害发生。
症状:开始表现为水渍状圆形小斑,逐渐变成褐色,病斑表面长出蓬松发达的灰白色菌丝体,有匍匐丝(stonlon)和假根(rhizoid)。
病部组织软化,易破,有酸味。
(2) 毛霉属(Mucor Mich.Ex.Fr.)特征:病菌通过伤口入侵,低温下也可发生。
症状:病果表皮变成深褐色,焦干状,病斑下的果肉变成灰白或褐色,逐渐变软和水化,但没有臭味。
3. 子囊菌亚门(1) 核盘菌属(Sclerotinia Fuck.)特征:潜伏期长,低温下仍可发生,并可通过腐烂果实接触传染。
症状:病部组织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上面长出棉絮状的白色菌丝,并出现黑色的菌核,病部组织变软,汁液外流,无臭味。
(2) 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Honey)特征:低温下仍可传染,并可通过腐烂果实接触传染。
症状:果实受害初期病部为浅褐色软腐状小斑,数日内迅速扩大及全果,果肉松软,病斑表面长出灰褐色绒状菌丝,上面产生褐色或灰白色孢子,呈同心圆的轮纹状排列。
4. 半知菌亚门(1)交链孢菌属特征:通过伤口或自然开孔入侵,潜伏期长。
症状:黑腐病、黑心病等、瓜果上病部呈褐色圆斑,稍凹陷,外有淡褐色晕环,逐渐扩大变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状物,果肉变黑,坏死,海绵状。
(2)葡萄孢霉属特征:病菌在田间时入侵,潜伏期长,且病菌极耐低温,造成园艺产品腐烂损失严重。
真菌门的主要类群真菌是生物界中很大的1个类群,据统计,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约有1万属12万余种,真菌学家戴芳澜教授估计我国约有4万种。
分为5个亚门,即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一)鞭毛菌亚门(Mastigomycotina)1.鞭毛菌亚门的特征本门菌类除一部分为典型的单细胞外,大部分是分枝的丝状体。
菌丝通常无横隔,多核,只在繁殖时期繁殖器官的基部产生横隔,把繁殖器官割成1个典型的细胞。
无性繁殖时产生单鞭毛或双鞭毛的游动孢子。
有性生殖时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低等的种类为同配或异配生殖。
无性孢子具鞭毛是本亚门的主要特征。
本亚门菌类大多数是水生、两栖生,少数是陆生、腐生或寄生。
世界上已知有1100种,分为4纲10目。
2.鞭毛菌亚门的代表属(1)水霉属(Saprolegnia)属于卵菌纲(Oomyce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
多为腐生的,也有寄生的如寄生水霉(Saprolegniaparasitica Coker),水霉常生活于淡水鱼的鳃盖、侧线或其他破伤的皮部以及鱼卵上,是鱼类的大害;也生活在死鱼、蝌蚪、昆虫和其他淡水动物的尸体上(图2-9)。
菌丝体白色,绒毛状,分枝多,无隔壁,多核,是由1个细胞发展来的。
有两种菌丝,第一种是短的根状菌丝,穿入寄主的组织中,吸收寄主的养料;第二种是细长分枝的菌丝,从基质的表面向各方面生长,形成1小团分枝繁茂的无色菌丝体。
在良好的环境下,菌丝的顶端稍微膨大,多数细胞核向这里流动,在膨大部分的基部,产生横隔壁,便形成1个长筒形的游动孢子囊(图2-9,2)。
孢子囊通常为300—650×30—65微米,成熟后顶端开1圆孔,游动孢子顺序地从孔口游出,此后在旧孢子囊的基部再生第二个孢子囊,伸入旧孢子囊空壳中,如此,孢子囊可以重夏产生三四次,顺序地1个套着1个,这种现象称为孢子囊的层出形成,是本属的主要特征之一。
游动孢子球形或梨形,顶生2条鞭毛,称初生孢子(图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