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接合菌亚门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18
植物病原-接合菌亚门观察
一、目的要求
识别接合菌亚门与植物病害关系密切的各代表属特征,了解所致病害的种类和症状特点。
二、材料和用具
甘薯软腐病、百合球茎软腐病等标本或病原菌玻片。
显微镜、扩大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挑针、小剪刀、刀片、蒸馏水,有关病害症状其病原挂图、照片、光盘、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三、内容和方法
接合菌亚门主要病原形态及病害症状观察。
根霉属:用挑针挑取植物软腐病菌的绵毛状菌丝体制片或示范玻片观察。
注意观察匍匐菌丝及假根,孢子囊梗、孢子囊及孢囊孢子等形态特征。
观察典型的新鲜标本或浸渍、干制标本,注意观察甘薯软腐病等症状特点。
四、实验作业
1.绘软腐病根霉属的病菌形态图。
2.接合菌亚门所致病害症状有何特点?
(a)
(b)
图1 匍枝根霉
(a) 孢囊梗、孢子囊、假根、匍匐丝(b) 放大的孢子囊。
第六章 菌物 (Fungi)第一节:菌物概论 第二节:粘菌门 第三节:真菌门 第四节:鞭毛菌亚门 第五节:接合菌亚门 第六节:子囊菌亚门 第七节:担子菌亚门 第八节:半知菌亚门 第九节:菌物的演化 第十节:菌物与人类生活第一节 菌物概论一、概念 菌物:缺乏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行腐生或寄生的一群真核生物。
菌物通常呈单细胞或菌丝体状,具细胞 壁,能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生殖。
1753年,林奈将菌物归入植物界; 目前大多数学者赞成将菌物独立为菌物界。
菌物界的建立 (1) 1969年, 魏泰克(Whittaker)提出五界系统,即: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动物界。
其中, 多细胞的真核生物,按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吞食等)分为 3界: 植物界Plantae、真菌界Fungi、动物界Animalia。
(2) 1993 年, 在全国菌物学会上,裘维蕃院士认为早期将 “Fungi”翻释为“真菌界”是一个错误,应译为: 菌物界。
(3) 1971年,安兹沃斯(Ainsworth) 提出“菌物界的分类系统”, 并于1973年进行修订。
他认为“Fungi Kingdom”是革新的、向 前看的,有意义的。
目前,大多数生物学家都赞成成立菌物界。
二、 营养方式:异养 寄生:从活的生物组织中吸收营养,被寄生的生物称寄主。
腐生:通过分解死的生物残骸,有机物或土壤腐殖质吸收营养。
¾ 专性寄生 ¾ 专性腐生 ¾ 兼性腐生物 ¾ 兼性寄生物 *寄生和腐生并无严格的界线,很多真菌先寄生于活体上,待 活体死亡之后这些真菌仍继续生活,此时寄生转为腐生。
三、分类 自然界菌物约150万种,实定种的仅约10万种,我国 被记录的约1万种。
本教材仍采用Ainsworth (1973) 提出的分类系统,该 分类系统根据营养阶段是否为原生质团或假原生质团 将菌物划为粘菌门和真菌门。
实验五鞭⽑菌亚门真菌、接合菌亚门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实验五鞭⽑菌亚门(Mastigomycotina)真菌、接合菌亚门(Zygomycotina)真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5-14)⼀、⽬的和要求(1)通过实验要求了解鞭⽑菌亚门真菌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与植物病害有关重要属的形态特征、分类依据及所致病害的症状特点(2)认识接合菌亚门真菌的⼀般形态及其所致病害的症状类型,了解异宗配合与同宗配合的含义及同型配⼦囊、异型配⼦囊的差别。
⼆、材料与⽅法观看实验教学录像三、内容鞭⽑菌亚门1 根肿菌纲(Plasmodiophoromycetes)2 壶菌纲(Chytridiomycetes)3 卵菌纲(Oomycetes)接合菌亚门1.根霉属(Rhizopus)2 ⽑霉属(Mucor)3犁头霉属(Absidia)4 异宗配合现象与接合孢⼦四、作业与思考题1、卵菌纲真菌有哪些特点?结合它们的⽣物学特点、寄⽣性及病害特点说明本纲真菌的进化情况。
答:卵菌纲真菌的共同特征是有性⽣殖以雄器和藏卵器交配产⽣卵孢⼦,因此这类菌物通常称作卵菌。
卵菌的另⼀个特征是产⽣具鞭⽑的游动孢⼦。
卵菌⼤多为⽔⽣菌物,少数是两栖或接近陆⽣。
卵菌有的是腐⽣的,有的寄⽣在⽔⽣植物、菌物或昆⾍上,有的寄⽣⾼等植物,引起严重的植物病害。
⼤多数卵菌主要以游动孢⼦萌发产⽣的⽛管侵⼊寄主⽣物的,因此引起的植物病害在潮湿、多⾬、低洼积⽔、通风透光条件差的条件下发⽣普遍,危害较严重。
⼀般认为,卵菌的进化是从⽔⽣演变到陆⽣,由腐⽣到专性寄⽣。
从低等到⾼等。
2、鞭⽑菌亚门与接合菌亚门真菌有什么区别?3、何谓同宗配合、异宗配合?答:(1)同宗配合:有些真菌单个菌株⾃⾝的雌雄器官结合就能完成有性⽣殖称为同宗配合。
(2)异宗配合:即单个菌株不能完成有性⽣殖,需要两个性亲和菌株共同⽣长在⼀起才能完成有性⽣殖,多数真菌如鞭⽑菌、结合菌、⼦囊菌及少数担⼦菌为异宗配合。
简述真菌5个亚门的不同特点简述真菌5个亚门的不同特点真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生物,它们与植物和动物有着很大的区别。
根据形态、生理、生态等多种特征,真菌被分为五个亚门:接合菌亚门(Zygo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子囊菌亚门(Ascomycota)、隐花植物亚门(Deuteromycota)和糖蜜菌亚门(Chytridiomycota)。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亚门的不同特点。
一、接合菌亚门接合菌是一类形态简单的真菌,它们没有分化出真正的组织器官,而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接合菌主要以无性生殖繁殖,但也有少数种类能够进行有性生殖。
接合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对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接合菌还可以用于发酵生产食品和药品。
二、担子菌亚门担子菌是一类具有明显组织器官的真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担子孢子。
担子菌的菌丝体内含有一种叫做“担子”的特殊细胞,这些细胞在适当条件下能够分裂成孢子。
担子菌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环境中。
担子菌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三、子囊菌亚门子囊菌是一类真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形成孢囊器官,并产生孢子。
与担子菌不同的是,孢囊器官在形态上更为复杂,而且可以分化为不同的类型。
此外,子囊菌还能够进行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子囊菌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包括森林、草原、农田等不同环境中。
它们对土壤的营养循环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四、隐花植物亚门隐花植物是一类没有明显性状的真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产生性孢子或者性孢子未知。
由于这类真菌的繁殖方式不明确,因此它们被归为一个亚门。
隐花植物主要分布在陆地上,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环境中。
它们对土壤的营养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五、糖蜜菌亚门糖蜜菌是一类早期真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产生游动孢子。
这些孢子能够在水中游动,寻找适合生长的环境。
糖蜜菌主要分布在水域中,包括淡水和海水。
它们对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