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逻辑用语(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34.08 KB
- 文档页数:4
复习课(一) 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及其关系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设置一些多知识点、知识跨度大的试题,考查命题及其关系,以及对命题真假的判断.[考点精要]四种命题的相互改写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命题;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否命题;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所得的命题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注意] 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典例] 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当mn<0时,方程mx2-x+n=0有实数根.[解] (1)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下:逆命题: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假命题)否命题:若两条直线不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不平行.(假命题)逆否命题: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这两条直线不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真命题)(2)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为:若mn<0,则方程mx2-x+n=0有实数根.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如下:逆命题:若方程mx2-x+n=0有实数根,则mn<0.(假命题)否命题:若mn≥0,则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假命题)逆否命题:若方程mx2-x+n=0没有实数根,则mn≥0.(真命题)[类题通法]简单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题组训练]1.命题“若函数f (x )=x 2-ax +3在[1,+∞)上是增函数,则a ≤2”的否命题( ) A .与原命题同为假命题 B .与原命题一真一假 C .为假命题D .为真命题解析:选D 原命题显然为真,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函数f (x )=x 2-ax +3在[1,+∞)上不是增函数,则a >2”,为真命题,故选D.2.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a >b ,则3a >3b”的逆命题 B .命题“若x 2≤1,则x ≤1”的否命题 C .命题“若x =1,则x 2-x =0”的否命题 D .命题“若a >b ,则1a <1b”的逆否命题解析:选A 对于A ,逆命题是“若3a >3b,则a >b ”,是真命题;对于B ,否命题是“若x 2>1,则x >1”,是假命题,因为x 2>1⇔x >1或x <-1;对于C ,否命题是“若x ≠1,则x 2-x ≠0”,是假命题,因为当x =0时,x 2-x =0;对于D ,逆否命题是“若1a ≥1b,则a ≤b ”,是假命题,如a =1,b =-1.故选A.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命题“余弦函数是周期函数”的否命题是“余弦函数不是周期函数” ②命题“若x >1,则x -1>0”的否命题是“若x ≤1,则x -1≤0” ③命题“两个正数的和为正数”的否命题是“两个负数的和为负数”④命题“x =-4是方程x 2+3x -4=0的根”的否命题是“x =-4不是方程x 2+3x -4=0的根”A .1B .2C .3D .4解析:选C ①错误,否命题是“若一个函数不是余弦函数,则它不是周期函数”;②正确;③错误,否命题是“若两个数不全为正数,则它们的和不为正数”;④错误,否命题是“若一个数不是-4,则它不是方程x 2+3x -4=0的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充要条件是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在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考中有着较高的考查频率,其特点是以高中数学的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判断.[考点精要]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如果p ⇒q ,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典例] (1)(2017·某某高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S n ,则“d >0”是“S 4+S 6>2S 5”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7·某某高考)设θ∈R ,则“⎪⎪⎪⎪⎪⎪θ-π12<π12”是“sin θ<1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1)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所以S 4+S 6=4a 1+6d +6a 1+15d =10a 1+21d,2S 5=10a 1+20d ,S 4+S 6-2S 5=d ,所以d >0⇔S 4+S 6>2S 5.(2)法一:由⎪⎪⎪⎪⎪⎪θ-π12<π12,得0<θ<π6,故sin θ<12.由sin θ<12,得-7π6+2k π<θ<π6+2k π,k ∈Z ,推不出“⎪⎪⎪⎪⎪⎪θ-π12<π12”.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法二:⎪⎪⎪⎪⎪⎪θ-π12<π12⇒0<θ<π6⇒sin θ<12,而当sin θ<12时,取θ=-π6,⎪⎪⎪⎪⎪⎪-π6-π12=π4>π12. 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答案] (1)C (2)A [类题通法]充要关系的判断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2)等价法:利用A⇒B与綈B⇒綈A,B⇒A与綈A⇒綈B,A⇔B与綈B⇔綈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题组训练]1.设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为AC,BD,则“四边形ABCD为菱形”是“AC⊥BD”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若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AC⊥BD,反之,若AC⊥BD,则四边形ABCD不一定是菱形,故选A.2.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是直线且m⊂α,“m∥β”是“α∥β”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当m∥β时,过m的平面α与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因而m∥β⇒/ α∥β;当α∥β时,α内任一直线与β平行,因为m⊂α,所以m∥β.综上知,“m∥β”是“α∥β”的必要不充分条件.3.对于任意实数x,〈x〉表示不小于x的最小整数,例如〈1.1〉=2,〈-1.1〉=-1,那么“|x-y|<1”是“〈x〉=〈y〉”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当x=1.8,y=0.9时,满足|x-y|<1,但〈1.8〉=2,〈0.9〉=1,即〈x〉≠〈y〉;当〈x〉=〈y〉时,必有|x-y|<1,所以“|x-y|<1”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含有逻辑联结词、量词的命题的真假,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考点精要]1.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x ∈M ,p (x )”的否定是“∃x 0∈M ,綈p (x 0)”,特称命题“∃x 0∈M ,p (x 0)”的否定是“∀x ∈M ,綈p (x )”.[典例] (1)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是( ) A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B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C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D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2)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 1:|a +b |>1⇔θ∈⎣⎢⎡⎭⎪⎫0,2π3; p 2:|a +b |>1⇔θ∈⎝⎛⎦⎥⎤2π3,π;p 3:|a -b |>1⇔θ∈⎣⎢⎡⎭⎪⎫0,π3;p 4:|a -b |>1⇔θ∈⎝ ⎛⎦⎥⎤π3,π.其中的真命题是( ) A .p 1,p 4 B .p 1,p 3 C .p 2,p 3D .p 2,p 4[解析] (1)已知全称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故选C.(2)由|a +b |>1可得:a 2+2a ·b +b 2>1,∵|a |=1,|b |=1,∴a ·b >-12.故θ∈⎣⎢⎡⎭⎪⎫0,2π3.当θ∈⎣⎢⎡⎭⎪⎫0,2π3时,a ·b >-12,|a +b |2=a 2+2a ·b +b 2>1,即|a +b |>1;由|a -b |>1可得:a 2-2a ·b +b 2>1,∵|a |=1,|b |=1,∴a ·b <12.故θ∈⎝ ⎛⎦⎥⎤π3,π,反之也成立.[答案] (1)C (2)A [类题通法]1.判断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真假的方法 (1)先确定简单命题p ,q .(2)分别确定简单命题p ,q 的真假. (3)利用真值表判断所给命题的真假. 2.判断含有量词的命题真假的方法(1)全称命题的真假判定: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为真,必须对限定集合M 中每一个x 验证 p (x )成立,一般用代数推理的方法加以证明;要判定一个全称命题为假,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特称命题的真假判定:要判定一个特称命题为真,只要在限定集合M 中,能找到一个x =x 0,使p (x 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特称命题为假.(3)全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一定是全称命题.首先改变量词,把全称量词改为存在量词,把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然后把判断词加以否定.[题组训练]1.设命题p :函数y =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 :函数y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π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为真B .綈q 为假C .p ∧q 为假D .p ∨q 为真解析:选C 由题意p 与q 均为假命题,故p ∧q 为假.2.命题“存在x ∈R ,使得x 2+2x +5=0”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里给出的是一个特称命题,其否定是一个全称命题.等于的否定是不等于. 答案:对任意的x ∈R ,都有x 2+2x +5≠03.已知p :点M (2,3)在直线ax -y +1=0上,q :方程x 2+y 2+x +y +a =0表示圆,p ∨q 是假命题,某某数a 的取值X 围.解:当p 是真命题时,2a -3+1=0,即a =1, 所以当p 是假命题时,a ≠1;当q 是真命题时,1+1-4a >0,即a <12,所以当q 是假命题时,a ≥12.又p ∨q 是假命题,所以p ,q 均为假命题, 所以a ≥12且a ≠1,所以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12,1∪(1,+∞).1.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 A .綈p :∃x ∈A,2x ∈B B .綈p :∃x ∉A,2x ∈B C .綈p :∃x ∈A,2x ∉BD .綈p :∀x ∉A,2x ∉B解析:选C 命题p 是全称命题:∀x ∈M ,p (x ),则綈p 是特称命题:∃x ∈M ,綈p (x ).故选C.2.命题p :若ab =0,则a =0;命题q :若a =0,则ab =0,则( ) A .“p 或q ”为假 B .“p 且q ”为真 C .p 真q 假D .p 假q 真解析:选D 由条件易知:命题p 为假命题,命题q 为真命题,故p 假q 真.从而“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3.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x 0∈R ,e x 0≤0 B .∀x ∈R,2x >x 2C .a +b =0的充要条件是ab=-1 D .a >1,b >1是ab >1的充分条件解析:选D ∵∀x ∈R ,e x >0,∴A 错;∵函数y =2x 与y =x 2的图象有交点,如点(2,2),此时2x=x 2,∴B 错;∵当a =b =0时,a +b =0,而0作分母无意义,∴C 错;a >1,b >1,由不等式可乘性知ab >1,∴D 正确.4.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则“α⊥β”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先证“α⊥β⇒a ⊥b ”.∵α⊥β,α∩β=m ,b ⊂β,b ⊥m ,∴b ⊥α.又∵a ⊂α,∴b ⊥a ;再证“a ⊥b ⇒/ α⊥β”.举反例,当a ∥m 时,由b ⊥m 知a ⊥b ,此时二面角αm β可以为(0,π]上的任意角,即α不一定垂直于β.故选A.5.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命题“若x 2-1=0,则x =1”的逆否命题为“若x ≠1,则x 2-1≠0” B .“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 .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k =1D .对于命题p :∃x 0∈R ,使得x 20+x 0+1<0,则綈p :∀x ∈R ,均有x 2+x +1≥0 解析:选C A 显然正确;当x =1时,x 2-3x +2=0成立,但x 2-3x +2=0时,x =1或x =2,故“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正确;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k =0或k =1,故C 错误;D 显然正确.6.已知p :m -1<x <m +1,q :(x -2)(x -6)<0,且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X 围是( )A .(3,5)B .[3,5]C .(-∞,3)∪(5,+∞)D .(-∞,3]∪[5,+∞)解析:选B p :m -1<x <m +1,q :2<x <6.因为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由p 能得到q ,而由q 得不到p ,所以可得⎩⎪⎨⎪⎧m -1>2,m +1≤6或⎩⎪⎨⎪⎧m -1≥2,m +1<6.解得3≤m ≤5.7.命题“在△ABC 中,如果∠C =90°,那么c 2=a 2+b 2”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ABC 中,若c 2≠a 2+b 2,则∠C ≠90°8.设p :x >2或x <23;q :x >2或x <-1,则綈p 是綈q 的________条件.解析:綈p :23≤x ≤2.綈q :-1≤x ≤2.因为綈p ⇒綈q ,但綈q ⇒/ 綈p . 所以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答案:充分不必要9.已知命题p :“∀x ∈[1,2],x 2-a ≥0”,命题q :“∃x 0∈R ,x 20+2ax 0+2-a =0”,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解析:命题p :“∀x ∈[1,2],x 2-a ≥0”为真,则a ≤x 2,x ∈[1,2]恒成立,所以a ≤1. 命题q :“∃x 0∈R ,x 20+2ax 0+2-a =0”为真, 则“4a 2-4(2-a )≥0,即a 2+a -2≥0”,解得a ≤-2或a ≥1. 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X 围是(-∞,-2]∪{1}. 答案:(-∞,-2]∪{1}10.已知p :x 2-8x -20>0,q :x 2-2x +1-a 2>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a 的取值X 围.解:p :x 2-8x -20>0⇔x <-2或x >10, 令A ={x |x <-2或x >10},∵a >0,∴q :x <1-a 或x >1+a , 令B ={x |x <1-a 或x >1+a }, 由题意p ⇒q 且q ⇒/ p ,知A B ,应有⎩⎪⎨⎪⎧a >0,1+a <10,1-a ≥-2或⎩⎪⎨⎪⎧a >0,1+a ≤10,1-a >-2⇒0<a ≤3,∴a 的取值X 围为(0,3].11.已知函数f (x )=⎩⎪⎨⎪⎧-x -1,x <-2,x +3-2≤x ≤12.(1)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已知m ∈R ,命题p :关于x 的不等式f (x )≥m 2+2m -2对任意m ∈R 恒成立;q :函数y =(m 2-1)x是增函数.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某某数m 的取值X 围.解:(1)作出函数f (x )的图象,可知函数f (x )在(-∞,-2)上单调递减,在⎝ ⎛⎭⎪⎫-2,12上单调递增,故f (x )min =f (-2)=1.(2)对于命题p ,m 2+2m -2≤1, 故-3≤m ≤1; 对于命题q ,m 2-1>1,故m >2或m <- 2.由于“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则p 与q 一真一假.①若p 真q 假,则⎩⎨⎧-3≤m ≤1,-2≤m ≤2,解得-2≤m ≤1.②若p 假q 真,则⎩⎨⎧m >1或m <-3,m <-2或m >2,解得m <-3或m > 2. 故实数m 的取值X 围是(-∞,-3)∪[-2,1]∪(2,+∞).。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常用逻辑用语1.四种命题的形式(1)原命题:若p ,则q (2)逆命题:若q ,则p (3)否命题:若p ⌝,则q ⌝ (4)逆否命题:若q ⌝,则p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2)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没有关系.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I )定义法①若p q ,q p ⇒⇒,则说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q p ,p q ⇒⇒,则说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 ,q p ⇒⇒,则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④若p q ,q p ⇒⇒,则说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II )集合法对于集合}q x |x {B },p x |x {A 满足条件满足条件==, 则①若B A ≠⊂,则说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若A B ≠⊂,则说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B A =,则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④若A 与B 无包含关系,则说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归纳总结:小范围可推出大范围, 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 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不充分条件.(III)等价转换法把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转化为判断“q ⌝ 是p ⌝的什么条件”(正难则反),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命题.5.复合命题"p ","q p ","q p "⌝∧∨ 的真假性判断(1)当q ,p 中有一个为真时,则q p ∨为真;当q ,p 中有一个为假时,则q p ∧为假.(2)p 与p ⌝的真假性相反.6.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 (2)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基础巩固: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A)若1x =1y ,则x=y (B)若x 2=1,则x=1 (C)若x=y, (D)若x<y,则x 2<y 22.命题“若α=π4,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α≠π4,则tan α≠1 (B)若α=π4,则tan α≠1 (C)若tan α≠1,则α≠π4 (D)若tan α≠1,则α=π43.(1)命题“若x>1,则x>0”的否命题是( )(A)若x>1,则x ≤0 (B)若x ≤1,则x>0 (C)若x ≤1,则x ≤0 (D)若x<1,则x<0(2)命题“已知c>0,若a>b,则ac>bc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以下命题:①“若xy=1,则x,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x 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④“若A ∩B=B,则A ⊆B ”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①②③ 5.设点P(x,y),则“x=2且y=-1”是“点P 在直线l:x+y-1=0上”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2x >”是“0)1x (log 2>+”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若p:x ≠1或y ≠2;q:x+y ≠3,则p 是q 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8.已知p:3x 1<<,q:02x 3x 2<+-,则 p ⌝是q ⌝的_____________条件.9.设命题p:函数y=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函数y=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π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 为真 (B)⌝q 为假 (C)p ∧q 为假 (D)p ∨q 为真10. 若命题“p且q”为假,有“⌝p”为假,则( )(A)“p或q”为假 (B)q假 (C)q真 (D)p假11.命题“对任意x∈R,都有x2≥0”的否定为( )(A)对任意x∈R,都有x2<0 (B)不存在x∈R,使得x2<0(C)存在x0∈R,使得20x≥0 (D)存在x0∈R,使得20x<012.若“m≤a”是“方程x2+x+m=0有实数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3.(1)设n∈N+,一元二次方程x2-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2)不等式|x-m|<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3<x<1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14.若“∃x∈R,x2-ax+1≤0”为假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例题讲解例1设p:2x2-3x+1≤0,q:x2-(2a+1)x+a(a+1)≤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p:-2≤x≤10,q:x2-2x+1-m2≤0(m>0),且⌝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c>0,且c≠1,设p:函数y=c x在R上单调递减;q:函数f(x)=x2-2cx+1在1,2⎛⎫+∞⎪⎝⎭上为增函数,若“p∧q”为假,“p∨q”为真,求实数c的取值范围.变式训练:已知命题p:方程x2+mx+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命题q:方程4x2+4(m-2)x+1=0无实根.若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求m的取值范围.课后作业:1.命题“若a2+b2=0,a,b∈R,则a=b=0”的逆否命题是( )A.若a≠0且b≠0,a,b∈R,则a2+b2≠0 B.若a=b≠0,a,b∈R,则a2+b2≠0C.若a≠0或b≠0,a,b∈R,则a2+b2≠0 D.若a≠b≠0,a,b∈R,则a2+b2=02.已知p:a<0,q:a2>a,则p是q的_________________条件.3.“m<14”是“一元二次方程x2+x+m=0有实数解”的_______________条件.4. 已知p:∀x∈R,cos x≥1,则﹁p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命题p:∀x∈R,3x>x,命题q:若函数y=f(x-3)为奇函数,则函数y=f(x)的图像关于点(3,0)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q为真命题 B.p∧q为真命题 C. q为真命题 D.﹁p 为假命题6.已知命题:“∃x∈[1,2],使x2+2x+a≥0”为真命题,则a的取值范围是.。
第2讲常用逻辑用语模块1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一、知识梳理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用文字或符号表述的陈述句叫作命题.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命题,如p,q,r,···一个命题通常可以表示为“若p,则q”和“p是q”两种形式.正确的命题叫作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作假命题.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般地,当命题“若 p,则 q”是真命题时,我们就说由 p 可以推出 q,记作 p ⇒q,读作“p 推出 q”.此时称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必要条件.3.充要条件当命题“如果 p ⇒ q且 q ⇒ p,则称 p 是 q 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简称 p 是 q 的充要条件,记作 p ⇔ q.p 是 q 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p成立当且仅当q成立”或“ p与q ”等价.p 是 q 的充要条件时,q也是p的充要条件.4. p 与 q 之间的四种关系与相应结论二、精讲讲练考点 1: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判断例 1★★★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或“既不充分也不必要”填空.①在同一平面内,同位角相等是两直线平行的条件.②设a∈R,则 a > 1 是a2> 1的条件.③设a,b ∈R,则a+b > 4 是 a > 2 且b > 2 的条件.④x > 1是1x< 1的条件.⑤若A,B 是两个集合,则A∩B ≠∅是A ⊆B 的条件.⑥已知x,y∈R,则(x−1)2 +(y−2)2= 0是(x−1) (y−2) = 0 的条件.例 2 ★★★已知p:x=2,q:x-2=2-x,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例 3 ★★★设a,b ∈R ,则“a+b > 4”是“a > 2 且b > 2”的()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考点 5: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逆向求参问题例 4★★★若“条件α:2 ⩽ x ⩽4”是“条件β:3m−1 ⩽ x ⩽−m”的充分条件,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例 5★★★设α:−1 ⩽ x ⩽ 3,β:x ∈[m−1,2m+5],若α是β的充分条件,则m∈.模块2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知识梳理1.全称量词与全称量词命题在给定集合中,断言所有元素都具有同一性质的命题叫作全称量词命题.在命题中,诸如“任意”“所有”“每一个”“任何”“一切”这样的词叫作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的”.2.存在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在给定集合中,断言某些元素具有一种性质的命题叫作存在量词命题.在命题中,诸如“存在”、“有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这样的词叫作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的”量词的命题,称为存在量词命题.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1)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命题 p 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p,读作“非 p”或“p 的否定”.若 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 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对于全称量词命题p:∀x∈M,具有性质p(x),通常把它的否定表示为:∃x∈M,不具有性质p(x)对于存在量词命题p:∃x∈M,具有性质p(x),通常把它的否定表示为:∀x∈M,不具有性质p(x)二、精讲讲练考点 1:含量词的命题真假判断例 1 ★★下列命题中为存在量词命题的是 ( )A. ∀x∈R, x2 > 0B. ∃x∈R, x2⩽ 0C. 所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D. 矩形的任一组对边相等例 2 ★★下列四个命题中为全称量词命题的是 ( )A. 有些实数是无理数B. 至少有一个整数不能被3 整除C. 任意一个偶函数的图象都关于y 轴对称D. 存在一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例 3 ★★用符号“∀”与“∃”表示含有量词的命题:(1)实数的平方大于等于0;(2)存在一对实数x,y,使2x+3y+3 > 0 成立.例 4 ★★下列命题中是全称量词命题并且是真命题的是()A. ∀x∈R,x2 +2x+1 > 0B. 有一个素数不是奇数C. 所有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D. π是无理数考点 2:含量词的命题否定例 5 ★★已知命题p : ∃x,y∈Z,x2 + y2 = 2015,则¬p 为()A. ∀x, y∈Z, x2 + y2≠ 2015B. ∃x, y∈Z, x2 + y2≠ 2015C. ∀x, y∈Z, x2 + y2 = 2015D. 不存在x, y∈Z, x2 + y2 = 2015例 6 ★★命题“∀x∈R,|x|+ x2⩾0”的否定是()A. ∀x∈R,|x|+ x2 < 0B. ∀x∈R,|x|+ x2⩽ 0C. ∃x∈R,|x|+ x2 < 0D. ∃x∈R,|x|+ x2⩽ 0考点 3:命题与量词的逆向求参问题例7 ★★★已知命题“∀x∈R, a x2+4x+1 > 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4, +∞)B. (0, 4]C. (−∞, 4]D. [0, 4)例8 ★★★若命题“∃x∈R,x2+ (a−1)x+1 < 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 3] B. (−1, 3)C. (−∞, −1]∪[3, +∞)D. (−∞, −1)∪(3, +∞)例9 ★★★命题“∀x∈R,x2+mx+m > 0 恒成立”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0, 4] B. (0, 4) C. [−4, 0] D. (−4, 0)。
第02讲常用逻辑用语第一部分:思维导图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1)若,则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若且,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且,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5)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拓展延伸一: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 是q 的充要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第二部分:知识点(4)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拓展延伸二:集合判断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若p 以集合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B 的形式出现,即p :{|()}A x p x =,q :{|()}B x q x =,则 (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6)若A B ⊂≠且B A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拓展延伸三:充分性必要性高考高频考点结构 (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 ⇒且q p (注意标志性词:“是”,此时p 与q 正常顺序) (2)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q p ⇒且p q (注意标志性词:“的”,此时p 与q 倒装顺序)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3)全称量词命题及其否定(高频考点)①全称量词命题:对M 中的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数学语言:,()x M p x ∀∈. ②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x M p x ∃∈⌝. (4)存在量词命题及其否定(高频考点)①存在量词命题:存在M 中的元素x ,有()p x 成立;数学语言:,()x M p x ∃∈. ②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x M p x ∀∈⌝. (5)常用的正面叙述词语和它的否定词语1.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 .充分条件B .必要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命题“0x ∀>,20x x ->”的否定是( ).A .0x ∀>,20x x -≤B .00x ∃<,2000x x -≤C .0x ∀<,20x x -≤D .00x ∃>,2000x x -≤ 3.命题“0x R ∃∈,00e 1xx -≥”的否定是( )A .0x R ∃∈,00e 1x x -<B .0x R ∃∈,00e 1xx -<C .x R ∀∈,e 1x x -≤D .x R ∀∈,e 1x x -<4.设x ∈R ,则“13x -≤≤”是“|2|13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0<x <4”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x >0B .x <0或x >4C .0<x <3D .x <0高频考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1.祖暅原理,一个涉及几何求积的著名命题.内容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相等,体积相等.设A ,B 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p :A 、B 的体积相等,q :A 、B 在同一高处的截面积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 是q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12p x -≤≤,:11q x -≤≤,则p 为q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已知a ,b R ∈,则“1≥ab ”是“222a b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设R x ∈,则“12x -<”是“111x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5.“50k -<<”是“函数2y x -kx -k 的值恒为正值”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高频考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1.已知()2160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2x -≤或3x ≥”,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 ) A .-2B .-1C .0D .12.函数2()f x x bx c =++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0b ∈+∞B .(0,)b ∈+∞C .,)(0b ∈-∞D .,](0b ∈-∞3.已知集合{}2280A x x x =--<,非空集合{}23B x x m =-<<+,若x B ∈是x A ∈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4.已知命题p :122x x -≥-,命题q :22x a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5.设集合{}()(){}2|20,|30,0A x x x B x x a x a a =--<=--<>,语句:p x A ∈,语句:q x B ∈. (1)当1a =时,求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2)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高频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的”)结构对比1.设p :3x <,q :()()130x x +-<,则p 是q 成立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x R ∈,则“322x -≤”是“2102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使不等式2(1)(2)0x x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1x >-且2x ≠ B .13x C .1x <D .3x >4.使不等式260x x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20x -<< B .23x -<< C .05x <<D .24x -<<5.命题:x R ∃∈,20020ax ax -->为假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80,-∞-⋃+∞B .()8,0-C .(],0-∞D .[]8,0-6.已知0m >,()():120p x x +-≤,:11q m x 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高频考点四: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判断1.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 .任意R x ∈,有230x +<B .任意N x ∈,有21x >C .存在Z x ∈,使51x <D .存在Q x ∈,使23x = 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230,x x x ∃>>B .,ln 0x R x ∀∈>C .,sin 1x R x ∃∈>-D .,20x x R ∀∈>3.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2R,30x x x ∃∈++=B .2R,20x x x ∀∈++>C .2R,x x x ∀∈>D .已知{}{}2,3A aa n Bb b m ====∣∣,则对于任意的*,n m N ∈,都有A B =∅ 4.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2x y R x y xy ∀∈+≥ B .1,2x R x x∀∈+≥ C .2000,230x R x x ∃∈-+≤ D .,sin x R x x +∀∈≥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的是( ) A .B .C .D .高频考点五: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命题“1x ∀>,20x x ->”的否定是( )A .01x ∃≤,2000x x ->B .01x ∃>,2000x x -≤ C .1x ∀>,20x x -≤D .1x ∀>,20x x ->2.命题“0x ∀>,01xx >-”的否定是( ) A .0x ∃<,01x x ≤- B .0x ∃>,01x ≤≤ C .0x ∀<,01x x ≤- D .0x ∀<,01x ≤≤ 3.命题“x ∀∈R ,都有210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__.4.命题“0x R 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__. 高频考点六:根据全称(特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1.已知命题“x R ∀∈,2410ax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B .(),4-∞C .[)4,-+∞D .[)4,+∞2.已知命题p :∀x ∈R ,ax 2+2x +3>0.若命题p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aa ⎧⎫<⎨⎬⎩⎭∣ B .103a a ⎧⎫<≤⎨⎬⎩⎭∣ C .13a a ⎧⎫≤⎨⎬⎩⎭∣ D .13aa ⎧⎫≥⎨⎬⎩⎭∣ 3.已知命题“x R ∃∈,使()212102x a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3a -<<C .3a >-D .31a -<<4.存在[1,1]x ∈-,使得230x mx m +-≥,则m 的最大值为( ) A .1B .14C .12D .-15.命题“2,430x R ax ax ∀∈++>”为真,则实数a 的范围是__________6.已知()24f x x mx =-+,()2log g x x =,若“[]11,4x ∀∈,[]22,4x ∃∈,使得()()12f x g x >成立”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7.命题“x R ∀∈,使得不等式210mx mx ++≥”是真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命题“0x ∃∈R ,使20mx -(m +3)x 0+m ≤0”是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9.命题1:,12p x ⎡⎤∀∈⎢⎥⎣⎦,4x a x +>恒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10.若“存在x ∈[﹣1,1],3210x x a ⋅++>成立”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1.已知命题:,sin 1p x x ∃∈<R ﹔命题:q x ∀∈R ﹐||e 1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2.已知a ∈R ,则“6a >”是“236a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3.“x =1”是“2320x x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已知()f x 是定义在上[0,1]的函数,那么“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增”是“函数()f x 在[0,1]上的最大值为(1)f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a ∈R ,若集合{}1,M a =,{}1,0,1N =-,则“0a =”是“M N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6.设a ∈R ,则“1a >”是“2a a >”的( )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10>且34>B .12>或45>C .x R ∃∈,cos 1x >D .x R ∀∈,20x ≥一、单选题1.设命题:p n N ∃∈,22n n >,则p ⌝为( ).A .n N ∀∈,22n n >B .n N ∀∈,22n n ≤C .n N ∃∈,22n n >D .n N ∃∈,22n n ≤ 2.若“x R ∃∈,2390ax ax -+≤”是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4]B .(0,4)C .[0,4)D .(0,4]3.已知命题“存在()3,27x ∈,使得3log 03xx m +->”是假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12,+∞D .()12,+∞4.已知集合{}32,A x x n n Z ==-∈,{}64,B y y n n Z ==+∈,则“x A ∈”是“x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a b ∈R ,则“1a b -<”是“1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2lg(23)f x x x =-++的增区间为(1,1)-B .“1x =”是“2x -4x +3=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若集合{}2440A x kx x =++=中只有两个子集,则1k =D .对于命题p :.存在0x R ∈,使得20010x x ++<,则⌝p :任意x ∈R ,均有210x x ++≥7.已知函数()24ln f x ax ax x =--,则()f x 在()1,3上不单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1,6a ⎛⎫∈-∞ ⎪⎝⎭B .1,2a ⎛⎫∈-+∞ ⎪⎝⎭C .1,2a ⎛⎫∈+∞ ⎪⎝⎭D .11,26a ⎛⎫∈- ⎪⎝⎭8.“函数()221xx f x a =++有零点”的充要条件是( )A .1a <-B .10a -<<C .01a <<D .0a <二、填空题9.已知“321a x a -<<-”是“2560x x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请写出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一个值____________.10.已知24:()9,:log (3)1p x m q x -<+<,若¬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11.已知函数2()23=-+f x x x ,2()log g x x m =+,若对[]12,4x ∀∈,[]28,16x ∃∈,使得12()()f x g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2.已知函数2()f x x x a =++,若存在实数[1,1]x ∈-,使得(())4()f f x a a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13.已知集合()(){}3|10,|12A x x a x a B x x ⎧⎫=--+≤=>⎨⎬+⎩⎭. (1)若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命题22:,(21)8p x B x m x m m ∃∈+++->,若命题p 为假命题,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4.在①x ∃∈R ,2220x ax a ++-=,②a ∃∈R ,使得区间()2,4A =,(),3B a a =满足A B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已知命题p :[]1,2x ∀∈,20x a -≥,命题q :______,p ,q 都是真命题,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5.在①A B B ⋃=;②“x A ∈”是 “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A B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到本题第(2)问的横线处,求解下列问题:已知集合{}11A x a x a =-≤≤+,{}2230B x x x =--≤(1)当2a =时,求A B ;(2)若______,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第02讲 常用逻辑用语第一部分:思维导图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1)若,则是的充分条件,是的必要条件; (2)若且,则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若且,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则是的充要条件; (5)若且,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拓展延伸一: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3)p 是q 的充要条件⇔q ⌝是p ⌝的充要条件;第二部分:知识点(4)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q ⌝是p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拓展延伸二:集合判断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若p 以集合A 的形式出现,q 以集合B 的形式出现,即p :{|()}A x p x =,q :{|()}B x q x =,则 (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4)若B A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5)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6)若A B ⊂≠且B A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拓展延伸三:充分性必要性高考高频考点结构 (1)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 q ⇒且q p (注意标志性词:“是”,此时p 与q 正常顺序)(2)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q ⇔q p ⇒且p q (注意标志性词:“的”,此时p 与q 倒装顺序)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2)存在量词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 (3)全称量词命题及其否定(高频考点)①全称量词命题:对M 中的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数学语言:,()x M p x ∀∈. ②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x M p x ∃∈⌝. (4)存在量词命题及其否定(高频考点)①存在量词命题:存在M 中的元素x ,有()p x 成立;数学语言:,()x M p x ∃∈. ②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x M p x ∀∈⌝. (5)常用的正面叙述词语和它的否定词语1.王昌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返回家乡”的前提条件是“攻破楼兰”,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2.命题“0x ∀>,20x x ->”的否定是( ).A .0x ∀>,20x x -≤B .00x ∃<,2000x x -≤C .0x ∀<,20x x -≤D .00x ∃>,2000x x -≤【答案】D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的否定是:,故选:D3.命题“0x R ∃∈,00e 1xx -≥”的否定是( )A .0x R ∃∈,00e 1x x -<B .0x R ∃∈,00e 1xx -<C .x R ∀∈,e 1x x -≤D .x R ∀∈,e 1x x -<【答案】D 命题“,”为特称量词命题,其否定为,;故选:D4.设x ∈R ,则“13x -≤≤”是“|2|13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 因为,所以,显然由推不出,由可推出,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5.“0<x <4”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x >0B .x <0或x >4C .0<x <3D .x <0 【答案】A设p: 0<x <4,所求的命题为q ,则原表述可以改写为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q 推不出p ,但p ⇒q .,显然由: 0<x <4,能推出x >0,推不出x <0或x >4、0<x <3、x <0, 故选:A高频考点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1.祖暅原理,一个涉及几何求积的著名命题.内容为:“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幂”是截面积,“势”是几何体的高.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的截面积相等,体积相等.设A ,B 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p :A 、B 的体积相等,q :A 、B 在同一高处的截面积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p 是q 的( )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已知A ,B 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由祖暅原理知,而p 不能推出,可举反例,两个相同的圆锥,一个正置,第四部分:例题剖析一个倒置,此时两个几何体等高且体积相等,但在同一高处的截面积不相等,则p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C2.若:12p x -≤≤,:11q x -≤≤,则p 为q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C对于p ,如果x =1.5,则q 不能成立,如果 ,则x 必然在 区间内,因此p 为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C.3.已知a ,b R ∈,则“1≥ab ”是“222a b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 当时,由,故充分性成立,当时,比如,满足,但,故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4.设R x ∈,则“12x -<”是“111x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 解不等式可得,,又,反之不成立,所以“”是“111x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5.“50k -<<”是“函数2y x -kx -k 的值恒为正值”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B 函数-kx -k 的值恒为正值,则,∵,∴“”是“函数-kx -k 的值恒为正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高频考点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应用1.已知()2160x 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2x -≤或3x ≥”,则实数a 的最大值为( ) A .-2 B .-1C .0D .1【答案】D 由,得或,因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或”,所以,解得,所以实数a 的最大值为1,故选:D2.函数2()f x x bx c =++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0b ∈+∞ B .(0,)b ∈+∞C .,)(0b ∈-∞D .,](0b ∈-∞【答案】B函数2()f x x bx c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依题意,,于是得,解得,所以函数2()f x x bx c =++在[0,)+∞上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故选:B3.已知集合{}2280A x x x =--<,非空集合{}23B x x m =-<<+,若x B ∈是x A ∈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由题意得,,由是成立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得,即解得,,故答案为:.4.已知命题p :122x x -≥-,命题q :22x a -<,若命题p 是命题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或(4,6]解析:122x x -≥-移项整理可得,解得.22x a -<得.由题意得:122a -+≤且132a+>,从而得出.故答案为:5.设集合{}()(){}2|20,|30,0A x x x B x x a x a a =--<=--<>,语句:p x A ∈,语句:q x B ∈. (1)当1a =时,求集合A 与集合B 的交集;(2)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正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1)由题设,,当时,所以;(2)由题设,,且,若p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又a 为正实数,即,解得,故的取值范围为. 高频考点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的”)结构对比1.设p :3x <,q :()()130x x +-<,则p 是q 成立的( )A .充分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 解不等式得:,即,显然{|13}x x -<< ,所以p 是q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C2.设x R ∈,则“322x -≤”是“2102x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D 解:因为,所以,解得;由,即,解得;所以与互相不能推出,故“”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选:D3.使不等式2(1)(2)0x x +->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1x >-且2x ≠ B .13x C .1x < D .3x >【答案】D 因为,故不等式的解集为且,故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所构成的集合应是且的真子集,显然,满足题意的只有.故选:D.4.使不等式260x x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20x -<< B .23x -<< C .05x << D .24x -<<【答案】A 解不等式得:,对于A ,因 ,即是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正确;对于B ,是成立的充要条件,B 不正确;对于C ,因,且,则是成立的不充分不必要条件,C 不正确; 对于D ,因,则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D 不正确. 故选:A5.命题:x R ∃∈,20020ax ax -->为假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80,-∞-⋃+∞B .()8,0-C .(],0-∞D .[]8,0- 【答案】B命题”为假命题,命题“,220ax ax --”为真命题,当时,20-成立, 当时,,故方程的解得:80a -<,故的取值范围是:,要满足题意,则选项是集合真子集,故选项B 满足题意.故选:B6.已知0m >,()():120p x x +-≤,:11q m x m -≤≤+.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答案】.因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于是得,解得,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高频考点四: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真假判断1.下列四个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 .任意R x ∈,有230x +<B .任意N x ∈,有21x >C .存在Z x ∈,使51x <D .存在Q x ∈,使23x = 【答案】C 由于对任意,都有,因而有,故A 为假命题.由于,当时,不成立,故B 为假命题.由于,当时,,故C 为真命题.由于使成立的数只有,而它们都不是有理数,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有理数平方等于3,故D 是假命题.故选:C2.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 .230,x x x ∃>>B .,ln 0x R x ∀∈>C .,sin 1x R x ∃∈>-D .,20x x R ∀∈>【答案】B 解:对A :取,则成立,故选项A 正确;对B :当时,没有意义,故选项B 错误;对C :取,则成了,故选项C 正确;对D :由指数函数的性质有成立,故选项D 正确.故选:B.3.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A .2R,30x x x ∃∈++=B .2R,20x x x ∀∈++>C .2R,x x x ∀∈>D .已知{}{}2,3A aa n Bb b m ====∣∣,则对于任意的*,n m N ∈,都有A B =∅ 【答案】B 选项A ,,即有实数解,所以,显然此方程无实数解,故排除;选项B ,,,故该选项正确;选项C ,,而当,不成立,故该选项错误,排除;选项D ,,当时,当取得6的正整数倍时,,所以,该选项错误,排除. 故选:B.4.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2x y R x y xy ∀∈+≥ B .1,2x R x x∀∈+≥ C .2000,230x R x x ∃∈-+≤ D .,sin x R x x +∀∈≥【答案】D对于A 选项,当0x <且,,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当0x <时,,B 选项错误;对于C 选项,,C 选项错误;对于D 选项,构造函数,其中,则()1sin 0f x x '=-≥,所以,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5.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当时,,显然选项B 错误,故选B. 高频考点五: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1.命题“1x ∀>,20x x ->”的否定是( )A .01x ∃≤,2000x x ->B .01x ∃>,2000x x -≤ C .1x ∀>,20x x -≤D .1x ∀>,20x x ->【答案】B∵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先将量词“”改为量词“”,再将结论否定, ∴“,”的否定为“,”,故选:. 2.命题“0x ∀>,01xx >-”的否定是( ) A .0x ∃<,01x x ≤- B .0x ∃>,01x ≤≤ C .0x ∀<,01x x ≤- D .0x ∀<,01x ≤≤ 【答案】B 由得:0x <或,所以的否定是.所以,命题的否定是“,”.故选:B.3.命题“x ∀∈R ,都有210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__. 【答案】,有 题“,都有”的否定是:.故答案为:.4.命题“0x R x x ∈∃+≥,”的否定是___________. 【答案】,.特称命题的否定,先把存在量词改为全称量词,再把结论进行否定即可,命题“,”的否定是“,”,故答案为:,.高频考点六:根据全称(特称)命题的真假求参数1.已知命题“x R ∀∈,2410ax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4-∞- B .(),4-∞C .[)4,-+∞D .[)4,+∞【答案】C 由题意可知,命题“,”是真命题.当时,则有,不合乎题意;当时,由,可得,则有,,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2.已知命题p :∀x ∈R ,ax 2+2x +3>0.若命题p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aa ⎧⎫<⎨⎬⎩⎭∣ B .103a a ⎧⎫<≤⎨⎬⎩⎭∣ C .13a a ⎧⎫≤⎨⎬⎩⎭∣ D .13aa ⎧⎫≥⎨⎬⎩⎭∣ 【答案】C 先求当命题p :,为真命题时的的取值范围 (1)若,则不等式等价为,对于不成立,(2)若不为0,则,解得13a >,∴命题p 为真命题的的取值范围为13aa ⎧⎫>⎨⎬⎩⎭∣, ∴命题p 为假命题的的取值范围是13aa ⎧⎫≤⎨⎬⎩⎭∣. 故选:C3.已知命题“x R ∃∈,使()212102x a x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 B .13a -<<C .3a >-D .31a -<<【答案】B 因为命题“,使”是假命题,所以恒成立, 所以,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故选:B .4.存在[1,1]x ∈-,使得230x mx m +-≥,则m 的最大值为( ) A .1 B .14C .12D .-1【答案】C由不等式230x mx m +-≥,可化为,设,则,当时,,单调递减;当时,,单调递增,又由,所以函数的最大值为,要使得存在,使得230x mx m +-≥,则,则的最大值为.故选:C.5.命题“2,430x R ax ax ∀∈++>”为真,则实数a 的范围是__________ 【答案】(由题意知:不等式对x ∈R 恒成立,当时,可得,恒成立满足;当时,若不等式恒成立则需,解得304a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6.已知()24f x x mx =-+,()2log g x x =,若“[]11,4x ∀∈,[]22,4x ∃∈,使得()()12f x g x >成立”为真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答案】当,有,则,,使得()()12f x g x >成立,等价于,,即,在上恒成立, 参变分离可得:,当,,当时取等,所以,故答案为:.7.命题“x R ∀∈,使得不等式210mx mx ++≥”是真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解:因为命题“,使得不等式”是真命题当时,10≥恒成立,满足条件; 当时,则解得综上可得即故答案为:8.命题“0x ∃∈R ,使20mx -(m +3)x 0+m ≤0”是假命题,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若,使是假命题,则,使是真命题,当转化,不合题意; 当,使即恒成立,即,解得或(舍),所以,故答案为:9.命题1:,12p x ⎡⎤∀∈⎢⎥⎣⎦,4x a x +>恒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命题,恒成立是假命题,∴ ,,∴ ,,又函数在为减函数,∴ ,∴,∴ 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10.若“存在x ∈[﹣1,1],3210x x a ⋅++>成立”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 【答案】存在x ∈[﹣1,1],成立,即在上有解,设,,易得y =f (x )在[﹣1,1]为减函数,所以,即,即,即,所以,故答案为:.1.已知命题:,sin 1p x x ∃∈<R ﹔命题:q x ∀∈R ﹐||e 1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 B .p q ⌝∧ C .p q ∧⌝ D .()p q ⌝∨【答案】A 由于,所以命题p 为真命题;由于在R 上为增函数,0x ≥,所以,所以命题为真第五部分:高考真题命题;所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故选:A .2.已知a ∈R ,则“6a >”是“236a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 由题意,若,则,故充分性成立;若,则或6a <-,推不出,故必要性不成立;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x =1”是“2320x x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 将代入中可得,即“”是“”的充分条件; 由可得,即或2x =,所以“”不是“”的必要条件,故选:A4.已知()f x 是定义在上[0,1]的函数,那么“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增”是“函数()f x 在[0,1]上的最大值为(1)f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 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则在上的最大值为,若在上的最大值为,比如,但在为减函数,在1,13⎡⎤⎢⎥⎣⎦为增函数,故在上的最大值为推不出在上单调递增, 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是“在上的最大值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已知a ∈R ,若集合{}1,M a =,{}1,0,1N =-,则“0a =”是“M N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 当时,集合,,可得,满足充分性,若,则或,不满足必要性,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6.设a ∈R ,则“1a >”是“2a a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答案】A 求解二次不等式可得:或,据此可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7.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10>且34>B .12>或45>C .x R ∃∈,cos 1x >D .x R ∀∈,20x ≥【答案】D A 项:因为,所以且是假命题,A 错误;B 项:根据、易知B 错误;C 项:由余弦函数性质易知,C 错误;D 项:2x 恒大于等于,D 正确,故选:D.一、单选题1.设命题:p n N ∃∈,22n n >,则p ⌝为( ).A .n N ∀∈,22n n >B .n N ∀∈,22n n ≤C .n N ∃∈,22n n >D .n N ∃∈,22n n ≤ 【答案】B 因为命题,,所以为,.故选:B.2.若“x R ∃∈,2390ax ax -+≤”是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4] B .(0,4)C .[0,4)D .(0,4]【答案】C 因为 “,”是假命题,所以 “,”是真命题,所以当时,90>成立;当时,则,解得04a <<,综上:04a ≤<,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 故选:C3.已知命题“存在()3,27x ∈,使得3log 03xx m +->”是假命题,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B .()2,+∞C .[)12,+∞D .()12,+∞【答案】C 因为命题“存在,使得”是假命题,所以命题“对任意,都有”是真命题.令函数,显然在上单调递增,则,故,即12m ≥.故选:C4.已知集合{}32,A x x n n Z ==-∈,{}64,B y y n n Z ==+∈,则“x A ∈”是“x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第六部分:课后测试因为 ,但,故不充分;因为,所以当时,,故必要;故选:B5.已知,a b ∈R ,则“1a b -<”是“1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得:,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1a b -<⇒,而1a b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6.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 .()2lg(23)f x x x =-++的增区间为(1,1)-B .“1x =”是“2x -4x +3=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若集合{}2440A x kx x =++=中只有两个子集,则1k =D .对于命题p :.存在0x R ∈,使得20010x x ++<,则⌝p :任意x ∈R ,均有210x x ++≥【答案】C A.令,由,解得,由二次函数的性质知:t 在上递增,在上递减,又lg y t =在上递增,由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知:在上递增,故正确;B. 当时,2x -4x +3=0成立,故充分,当2x -4x +3=0成立时,解得或,故不必要,故正确;C.若集合中只有两个子集,则集合只有一个元素,即方程2440kx x ++=有一根,当时,,当时,,解得,所以或,故错误;D.因为命题p :.存在0x R ∈,使得是存在量词命题,则其否定为全称量词命题,即p 任意x ∈R ,均有,故正确;故选:C7.已知函数()24ln f x ax ax x =--,则()f x 在()1,3上不单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1,6a ⎛⎫∈-∞ ⎪⎝⎭B .1,2a ⎛⎫∈-+∞ ⎪⎝⎭C .1,2a ⎛⎫∈+∞ ⎪⎝⎭D .11,26a ⎛⎫∈- ⎪⎝⎭【答案】C,若在上不单调,令,对称轴方程为,则函数与 轴在上有交点.当时,显然不成立;当时,有解得或.四个选项中的范围,只有为的真子集,∴在上不单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故选:C .8.“函数()221xx f x a =++有零点”的充要条件是( )A .1a <-B .10a -<<C .01a <<D .0a <【答案】B 由得,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故选:B 二、填空题9.已知“321a x a -<<-”是“2560x x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请写出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一个值____________. 【答案】 由,得,令,,“”是“”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A ∴.(等号不同时成立),解得,故整数的值可以为.故答案为:中任何一个均可.10.已知24:()9,:log (3)1p x m q x -<+<,若¬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答案】.因为¬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由不等式,可得,由不等式,可得,所以, 因为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解得,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11.已知函数2()23=-+f x x x ,2()log g x x m =+,若对[]12,4x ∀∈,[]28,16x ∃∈,使得12()()f x g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因为若对,,使得,所以,因为的对称轴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即所以12.已知函数2()f x x x a =++,若存在实数[1,1]x ∈-,使得(())4()f f x a af x +>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答案】。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1.2 常用逻辑用语1.与函数、不等式、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考查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及应用,凸显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2.以函数、不等式为载体考查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及真假判断的应用,凸显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1.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A B B A A B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1)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 ”表示. (2)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3)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x M p x ∀∈,读作“对任意x 属于M ,有p (x )成立”. 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1)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2)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3)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0,使p (x 0)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00,()x M p x ∃∈,读作“存在M 中的元素x 0,使p (x 0)成立”.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储备】充要关系的几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①若p ⇒q,q ⇏p ,则p 是q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②若p ⇏q,q ⇒p ,则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③若p ⇒q,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④若p ⇏q,q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等价转化法:即利用p ⇒q 与¬q ⇒¬p ;q ⟹p 与¬p ⇒¬q ;p ⟺q 与¬q⇒¬p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转化法. (3)集合关系法:从集合的观点理解,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精研题型】1.已知a∈R,则“a>1”是“<1”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2.(多选)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a-b=0”的充要条件是“=1”B.“a>b”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C.命题“x R,-<0”的否定是x R,-0”D.“a>2,b>2”是“ab>4”的必要条件3.某班从A,B,C,D四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校艺术节展演,在选拔结果公布前,甲、乙、丙、丁四位教师预测如下:甲说:“C或D被选中,”乙说:“B被选中,”丙说:“A,D均未被选中,”丁说:“C被选中.”若这四位教师中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被选中的是A.AB.BC.CD.D【思维升华】4.满足“闭合开关K1”是“灯泡R亮”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A. B.C. D.5.设a,b∈R,则“a>b”是“a|a|>b|b|”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方法储备】1.求参数的取值范围:(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由集合之间的关系列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得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2.探求某结论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1)准确化简条件,即求出每个条件对应的充要条件;(2)问题的形式:①“p是q的……”,②“p的……是q”,②要转化为①,再求解;(3)准确判断两个条件之间的关系:①转化为两个命题关系的判断;②借助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来判断.【精研题型】6.设p:2x2-3x+1≤0,q:x2-(2a+1)x+a(a+1)≤0,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 B.C. D.7.“,”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 B. C. D.【思维升华】8.“关于的方程有解”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A. B.C. D.9.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不等式的解集是.(1)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且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特别提醒】对于不等式问题:小范围可以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方法储备】1.全称(或特称)命题的否定:①将全称(或存在)量词改为存在 (或全称) 量词; ②结论否定;即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2.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真假的判断:3.常见词语的否定形式有:【精研题型】10.命题“∃x∈R,”的否定是A.∀x∈R,B.∃x∈R,C.∀x∈R,D.∃x∈R,11.(多选)若“∀x∈M,|x|>x”为真命题,“∃x∈M,x>3”为假命题,则集合M可以是A.{x|x<-5}B.{x|-3<x<-1}C.{x|x>3}D.{x|0≤x≤3}12.公元1637年前后,法国学者费马在阅读丢番图《算术》拉丁文译本时,曾在第11卷第8命题旁写道:“将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之和,或一个四次幂分成两个四次幂之和,或者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被提出后,经历许多著名数学家猜想论证,历经三百多年的历史,最终在1995年被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彻底证明.其中“一般地,将一个高于二次的幂分成两个同次幂之和,这是不可能的”,这句话用数学语言可以表示为A.∀x,y,z,n,m,p∈Z且n≥2,x n+y m≠z p恒成立B.∀x,y,z,n,p∈Z且n>2,x n+y n≠z p恒成立C.∀x,y,z,n∈Z且n>2,x n+y n≠z n恒成立D.∀x ,y ,z ,n ∈Z 且n≥2,x n +y n ≠z n 恒成立【思维升华】13. (多选)下列四个关于三角函数的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A., B.,C.,D.,14. 在①∃x ∈R ,x 2+2x +2-a =0,②存在集合A ={x |2<x <4},非空集合B ={x |a <x <3a },使得A ∩B =∅这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求解问题中的实数a .问题:求解实数a ,使得命题p :∀x ∈{x |1≤x ≤2},x 2-a ≥0,命题q :_______都是真命题.注: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全称(存在)量词命题的综合应用【方法储备】含有量词的命题求参数的问题是恒成立或有解问题:(1)全称量词命题()x M a f x ∀∈>,(或()a f x <)为真: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通常转化为求()f x 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即max ()a f x >(或min ()a f x <);(2)存在量词命题()x M a f x ∃∈>,(或()a f x <)为真:不等式能.成立问题,通常转化为求()f x 的最小值(或最大值),即min ()a f x >(或max ()a f x <).【精研题型】15. 若“,使得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6.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f(−x)=2,且在[0,+∞)上单调递减,若对任意的x∈R,f(x2−a)+f(x)<2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 B.(-∞,-1) C. D.(1,+∞)17.若∃x0∈R,为假,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思维升华】18.已知函数f(x)=x,g(x)=-x2+2x+b,若对任意的x1∈[1,2],总存在x2∈[1,9],19.(多选)已知p:,q:,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的否定是:B.q的否定是:C.p为真命题时,D.q为真命题时,。
常用逻辑用语(讲义)知识点睛一、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___________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________的语句叫做真命题,_____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2.命题及其关系(1)四种命题原命题:若p,则q(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________的真假性;②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______.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相关概念(2)集合与充要条件二、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命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逻辑联结词.2.简单复合命题的真假关系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1)全称量词: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符号:∀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一个、有些、某些等.符号:∃(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1.把下列命题改写为“若p,则q”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同时指出它们的真假.(1)两条异面直线没有公共点;(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命题“若x 2+y 2=0,则x =y =0”的否命题是( )A .若x 2+y 2=0,则x ,y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B .若x 2+y 2≠0,则x ,y 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C .若x 2+y 2≠0,则x ,y 都不为0D .若x 2+y 2=0,则x ,y 都不为03.命题“若π4α=,则tan 1α=”的逆否命题是( )A .若π4α≠,则tan 1α≠B .若π4α=,则tan 1α≠C .若tan 1α≠,则π4α≠D .若tan 1α≠,则π4α=4.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命题“若x >1,则x 2>1”的否命题B .命题“若x >y ,则x >|y|”的逆命题C .命题“若x =1,则x 2+x -2=0”的否命题D .命题“若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5.已知集合A ={1,a },B ={1,2,3},则“a=3”是“A B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设R ∈ϕ,则“0ϕ=”是“()cos(+)()f x x x R =∈ϕ为偶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在p ⌝,p q ∧,p q ∨形式的命题中,p q ∨为真,p q ∧为假,p ⌝为真,那么p ,q 的真假为( ) A .p 真q 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D .p 假q 假8.已知命题p :“x >2是x 2>4的充要条件”,命题q :“若22a bc c >,则a b >”,则( ) A .“p 或q ”为真 B .“p 且q ”为真 C .p 真q 假D .p ,q 均为假9.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是( )A .1 20x x R -∀∈>,B .*2 (1)0x x N ∀∈->,C . lg 1x x ∃∈<R ,D . tan 2x x ∃∈=R ,10.命题“300x x R Q Q ∃∈∈,”的否定是( ) A .300x x R Q Q ∃∉∈, B .300x x R Q Q ∃∈∉, C .3x x ∀∉∈R Q Q ,D .3x x ∀∈∉R Q Q ,11.已知命题p :122121[()()]()0x x f x f x x x ∀∈--R ,,≥, 则p ⌝是( )A .122121[()()]()0x x f x f x x x ∃∈--R ,,≤ B .122121[()()]()0x x f x f x x x ∀∈--R ,,≤ C .122121 [()()]()0x x f x f x x x ∃∈--<R ,,D .122121 [()()]()0x x f x f x x x ∀∈--<R ,,12.已知命题p : sin 2R x x ∃∈=,; 命题q :x R ∀∈,都有x 2+x +1>0.给出下列结论:①命题p q ∧是真命题;②命题p q ∨⌝是假命题;③命题p q ⌝∧是真命题;④命题p q ⌝∨⌝是假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13.给出下列三个结论:(1)若命题p 为真命题,命题q ⌝为真命题,则命题p q ∧为真命题; (2)命题“若xy =0,则x =0或y =0”的否命题为“若xy ≠0,则x ≠0或y ≠0”;(3)命题“0R x ∃∈,020x >”的否定为“ 20≤x x R ∀∈,”, 则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A .3B .2C .1D .014.设命题p :2(43)1≤x -;命题q :2(21)(1)0≤x a x a a -+++,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回顾与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精讲精练一、1.判断真假判断为真判断为假2.(1)若q,则p若⌝p,则⌝q若⌝q,则⌝p (2)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3)相同没有关系3.(1)充分必要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2)真子集真子集A=B包含二、1.且或非2.真真假假真假假真真假假真精讲精练1.略2.B 3.C 4.B 5.A6.A 7.B8.A 9.B 10.D 11.C 12.B13.C 14.1 02a≤≤。
常用逻辑用语”命题”这个词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见到.例如:“从最直接的生态保护方式之一植树造林,到多种更具创新性的环保活动的开展,如何建立起公众与自然沟通的桥梁,引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思考,成为时下的环保‘新命题’.”(2017年12月21日《中国青年报》)我们在数学中也经常接触到”命题“这两个字,你知道新闻报道中的”命题”与数学中的”命题”有什么区别吗?新闻报道中的”命题”往往是”命制的题目”的简写,常常指的是待研究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等.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数学中的”命题”与新闻报道中的”命题”不一样.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数学中的命题,知道类似”对顶角相等”这样的可供真假判断的陈述语句就是命题,而且,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假命题.数学中的命题,还经常借助符号和式子来表达.例如,命题“9的算术平方根是3”可表示为.1. 命题一般地,在数学中我们把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称为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称为,判断为假的语句称为.中学数学中的许多命题可以写成“若,则”(或“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称为命题的条件,称为命题的结论.后面我们主要讨论这种形式的命题.经典例题(1)(2)(3)(4)(5)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是命题;如果是命题,写出其真假.实数是有理数.如果一个数是有理数,则这个数的平方也是有理数.苏必利尔湖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常泽昊老师长得很帅.A.若,则 B.若,则C.若,则D.若,则2.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 ).巩固练习3.下列语句不是命题的有(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①;②与一条直线相交的两直线平行吗?③;④.4.能够说明“设是任意实数.若,则”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的值依次为.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下列“若,则”形式的命题中,哪些是真命题?哪些是假命题?(1)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若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3)若,则;(4)若平面内两条直线和均垂直于直线,则.一般地,“若,则”为真命题,是指由通过推理可以得出.这时我们就说,由可以推出,记作,此时称是的,是的.如果“若,则”为假命题,那么由条件不能推出结论,此时称不是的充分条件,不是的必要条件.将命题"若,则"中的条件和结论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若,则”,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逆命题.如果“若,则”和它的逆命题“若,则”均为真命题,即既有,又有,则记作,此时既是的充分条件,也是的必要条件,我们说是的,简称为.显然,如果是的充要条件,那么也是的充要条件.概括地说,如果.那么与互为充要条件.类似的,如果是的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条件,那么就是的必要不充分(充分不必要)条件.注意:对于某一命题,要首先明确谁是条件、谁是结论,对于条件才能判断其充分、必要性!用集合间的关系描述充分性和必要性设{满足条件},{满足条件}.若,则是的;若,则是的;若,则称是的.若,则称是的.若且,则称是的.若,则称是的.经典例题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已知集合,则“”是“”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设,,则“”是“”的( ).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7.有限集合中元素的个数记作,设 ,都为有限集合,给出下列命题:①的充要条件是;②的必要条件是;③的充分条件是;④的充要条件是;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8.已知集合,,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巩固练习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王昌龄的《从军行》中有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A. B.C.D.或10.关于的方程至少有一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 ).11.三个逻辑学家走进酒吧,侍者问:“每个人都要来一杯啤酒吗?”第一个逻辑学家说:“我不知道.”第二个说:“我也不知道.”第三个说:“是的!”请问第三个人为什么知道每个人都要一杯啤酒?12.已知,求证:成立的充要条件是.3. 量词我们知道,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在数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含有变量的陈述句,由于不知道变量代表什么数,无法判断真假,因此它们不是命题.但是,如果在原语句的基础上,用一个短语对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限定,就可以使它们称为一个命题,我们把这样的短语称为量词.下面我们将介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以及如何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1. 全称量词()概念: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全称量词命题的符号记法:将含有变量的语句用,,,表示,变量的取值范围用表示.那么,全称量词命题“对中任意一个,有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读作“对任意属于,成立”.2. 存在量词()概念: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存在量词命题的符号记法:“存在中的一个,使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读作“存在一个属于,使成立”.3. 命题的否定你能说出命题:”的相反数是“和命题:”的相反数不是”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吗?它们的真假性如何?可以发现,命题是对命的否定,命题也是对命题的否定.而且,是真命题,是假命题.一般地,对命题加以否定,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记作””,读作”非”或”的否定”.如果一个命题是真命ρ题,那么这个命题的否定就是一个假命题;反之亦然.4.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全称量词命题:,,它的否定:,.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5.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一般地,对于含有一个量词的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有下面的结论:存在量词命题:,,它的否定:,.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全称量词命题.经典例题(1)(2)13.用量词符号“,”表示下列命题,并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存在一对实数,,使成立.有理数的平方仍为有理数.A.B.C.D.14.命题“,”的否定是().,,,,15.命题“,”的否定是.A. B.C. D.16.已知命题,.若命题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17.已知,,,,若命题是真命题,且命题是真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巩固练习(1)(2)(3)18.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存在性命题,并判断真假.是无理数,是无理数.对任意实数,有成立.有一个实数乘以任意一个实数都等于.19.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不是的根;():有些质数是奇数;():,;A.B.C.20.已知命题:,都有,则为().,使得,都有,都有D.,使得A. B.C.或D.21.已知:,,:,,若都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2)22.已知,命题:,,命题:,.若命题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若命题“”命题“”一真一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A. B.C.D.23.命题“,”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导图总结你学会了吗?快用思维导图来总结本节课所学吧!出门测24.已知命题:对任意实数都有恒成立;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如果与中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A.B.C. D.25.已知命题,,则( ).命题,,为假命题命题,,为真命题命题,,为假命题命题,,为真命题A. B.C.D.26.含一个量词的命题“,使得”的否定是( ).,使得,使得,,。
常用逻辑用语
1.四种命题的形式
(1)原命题:若
p ,则q (2)逆命题:若q ,则p (3)否命题:若p ⌝,则q ⌝ (4)逆否命题:若q ⌝,则p ⌝
2.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3.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2)互逆或互否的两个命题真假性没有关系.
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I )定义法
①若
p q ,q p ⇒⇒,则说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
q p ,p q ⇒⇒,则说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
p q ,q p ⇒⇒,则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④若p q ,q p ⇒⇒,则说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II )集合法
对于集合}q x |x {B },p x |x {A 满足条件满足条件==, 则
①若B A ≠⊂,则说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A B ≠
⊂,则说
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③若B A =,则说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
④若A 与B 无包含关系,则说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归纳总结:小范围可推出大范围, 大范围不能推出小范围 . 小范围是大范围的充分不必
要条件, 大范围是小范围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III)等价转换法
把判断“p 是q 的什么条件”转化为判断“
q ⌝ 是p ⌝的什么条件”(正难则反),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命题.
5.复合命题"p ","q p ","q p "⌝∧∨ 的真假性判断
(1)当q ,p 中有一个为真时,则q p ∨为真;当q ,p 中有一个为假时,则q p ∧为假.
(2)p 与p ⌝的真假性相反.
6.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
(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 (2)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基础巩固:
1.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为( )
(A)若1x =1
y ,则x=y (B)若x 2=1,则x=1 (C)若x=y, (D)若x<y,则x 2<y 2
2.命题“若α=π4
,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α≠π4,则tan α≠1 (B)若α=π4
,则tan α≠1 (C)若tan α≠1,则α≠π4 (D)若tan α≠1,则α=π4
3.(1)命题“若x>1,则x>0”的否命题是( )
(A)若x>1,则x ≤0 (B)若x ≤1,则x>0 (C)若x ≤1,则x ≤0 (D)若x<1,则x<0
(2)命题“已知c>0,若a>b,则ac>bc ”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以下命题:
①“若xy=1,则x,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m ≤1,则x 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④“若A ∩B=B,则A ⊆B ”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①②③
5.设点P(x,y),则“x=2且y=-1”是“点P 在直线l:x+y-1=0上”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2x >”是“0)1x (log 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若p:x ≠1或y ≠2;q:x+y ≠3,则p 是q 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条件也不必要条件
8.已知p:3x 1<<,q:02x 3x 2<+-,则 p ⌝是q ⌝的_____________条件.
9.设命题p:函数y=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函数y=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π2对
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 为真 (B)⌝q 为假 (C)p ∧q 为假 (D)p ∨q 为真
10. 若命题“p 且q ”为假,有“⌝p ”为假,则( )
(A)“p 或q ”为假 (B)q 假 (C)q 真 (D)p 假
11.命题“对任意x ∈R,都有x 2≥0”的否定为( )
(A)对任意x ∈R,都有x 2<0 (B)不存在x ∈R,使得x 2<0
(C)存在x 0∈R,使得20x ≥0 (D)存在x 0∈R,使得
20x <0 12.若“m ≤a ”是“方程x 2+x+m=0有实数根”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
13.(1)设n ∈N +,一元二次方程x 2
-4x+n=0有整数根的充要条件是n= .
(2)不等式|x-m|<1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3<x<12,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4.若“∃x ∈R,x 2
-ax+1≤0”为假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1设p:2x 2-3x+1≤0,q:x 2
-(2a+1)x+a(a+1)≤0,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
已知:p:-2≤x ≤10,q:x 2-2x+1-m 2≤0(m>0),且⌝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例2 已知c>0,且c ≠1,设p:函数y=c x 在R 上单调递减;q:函数f(x)=x 2-2cx+1在1,2⎛⎫+∞ ⎪⎝⎭
上为增函数,若“p ∧q ”为假,“p ∨q ”为真,求实数c 的取值范围.
变式训练:
已知命题p :方程x 2+mx +1=0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命题q :方程4x 2+4(m -2)x +1=0无实根.若p 或q 为真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求m 的取值范围.
课后作业:
1.命题“若a 2+b 2=0,a ,b ∈R ,则a =b =0”的逆否命题是( )
A .若a ≠0且b ≠0,a ,b ∈R ,则a 2+b 2≠0
B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
C .若a ≠0或b ≠0,a ,b ∈R ,则a 2+b 2≠0
D .若a ≠b ≠0,a ,b ∈R ,则a 2+b 2=0
2.已知p :a <0,q :a 2>a ,则p 是q 的_________________条件.
3. “m <14
”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m =0有实数解”的_______________条件. 4. 已知p :∀x ∈R ,cos x ≥1,则﹁p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命题p :∀x ∈R ,3x >x ,命题q :若函数y =f (x -3)为奇函数,则函数y =f (x )的图像关于点(3,0)成中心对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p ∨q 为真命题
B .p ∧q 为真命题
C .⌝q 为真命题
D .﹁p 为假命题
6.已知命题:“∃x ∈[1,2],使x 2
+2x+a ≥0”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