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指导公开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3.87 MB
- 文档页数:32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有一个想法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我有一个想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例文,了解怎样把想法写清楚。
(重点)2.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重点)3.学习例文,了解怎样把想法写清楚,能清楚地写下生活中的某种现象及自己对此的想法。
(难点)【教学过程】【一】观看微课,引出话题师:好,同学们请坐,呀,真有精神。
上课之前,咱们先来看一看本单元的导读微课。
观看微课:同学们好,我是黄老师。
从今天开始,咱们就要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了。
打开单元导读页,神奇的大自然赐给了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
咱们一起去寻找吧,细心的你会发现导读页的右下角,提示我们寻找的方法。
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什么样的语言才是生动的?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去发现,去收获。
这个单元一共有3 篇课文,按下暂停键,读读课题,听滴滴嗒嗒,叽叽喳喳,大自然的音乐家们正在演奏,他们是谁?课文,大自然的声音会告诉你的,小麻雀蹦蹦跳跳,老鹰猛扑而下,蚂蚁搬家,这些好玩的事儿,都在这篇读不完的大书里。
父亲树林和鸟中,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却能判断林子里有不少鸟。
怎么样,厉害吧?想继续了解他的话,那就走进课文。
这些课文中不仅有许多大自然的乐趣,还藏着许多生动的语言。
理解了他们,就能更好地读懂课文。
那用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理解?聪明的你一定能从课后题找到答案。
朗读课文,抓关键语句,联系生活想象,还可以结合画面想象,用这些方法去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
这么生动的语言想积累下来,看交流平台为我们梳理了许多积累的好方法。
摘抄好词佳句,归类摘抄,摘抄时写感受,摘抄完署名出处怎么样?那就让我们尝试着来积累语文园地中这些生动的语言吧。
学到了这儿,我们感受到了生动的语言,积累了喜欢的语句。
聪明的你还应用耳朵听,眼睛看,用心想,留心生活。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你会更热爱我们的生活。
【新课标】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第1课时导读课课件+大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导读课单元目标1.了解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
2.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启动大任务,进行任务分析,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单元内容单元任务对话美好事物,感受人文主题。
学习任务一任务要求任务要求:一、出示单元导语页图片,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
二、说说通过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什么内容。
三、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篇章页有哪几项组成。
四、重点点明本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新知讲解每个单元都有专属的人文主题和语言要素要求,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们就能了解每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和单元主题。
篇章主题请同学们打开第八章的篇章页,你有哪些新发现吗?读一读它的内容。
主页内容单元名称插图阳光大手拉小手这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是什么?揭示要素语文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习作要素:学习写一件简单的事情单元导语—人文主题:美好品质要素进阶《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默读时思考课题的含义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默读时梳理文章的内容单元要素分布横向联系:交流平台交流默读的方法单元任务明确单元学习主题与活动,宣布大单元任务学习任务二单元任务任务要求: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主题为“感受温暖向阳而生",并计划开展“读名人故事,获成长力量”的活动。
情景导入本单元以“感受温暖向阳而生"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以“说说遇到的困难、寻找温暖的力量、分享幸福的瞬间”三个小任务展开。
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初步感受好品质带来的温暖;通过诵读小古文,带着问题默读现代文,了解课文内容,发现人性的美,获取温暖的力量;通过习作训练分享自己的快乐时光,感受真正的幸福在于传递温暖。
任务要求子任务一:说说遇到的困难设计意图小朋友在学习生活中肯定遇到过许多困难,谈谈遇到困难时的心情,引起共鸣,激起寻找解决问题策略的好奇心,一边交流一边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最终解决问题。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写日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写日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注意日记的格式。
2.选择自己当天的生活写日记。
3.准备日记本,开始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1.注意日记的格式。
2.选择自己当天的生活写日记。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话题,激发习作动机1.同学们,生活就是一个万花筒,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来说说今天发生的事吧。
(学生自由交流)2.大家说得特别好。
把今天看到的、听到的事记下来,就是日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日记。
板贴课题:写日记二、借助内容支架,开阔习作思路(一)学生自由交流同学们写过日记吗?日记里可以写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二)多角度打开习作思路1.刚才听了很多同学的发言,有的同学说了自己看到的,有的同学说了自己听到的,有的同学说了自己做过的,还有的同学说了自己想到的。
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依次板贴: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想到的2.有两个小朋友也想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写一写。
他们在日记里写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文字,播放音频:①今天中午休息的时候,我读了《雷锋日记》,很受感动……②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谁来说说他们写的是什么?(学生自由交流)依次板贴:读到的梦到的3.日记里还可以写什么?看到这些提示,你有没有新的想法?赶快把你的想法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交流吧。
(同学相互交流)4.谁愿意跟全班同学分享你的想法?(学生自由交流)5.小结:通过大家的交流、沟通、启发、碰撞,你们看,我们可以写进日记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啦。
板贴:……三、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一)学生自由尝试1.那么,怎么写日记呢?请大家思考一分钟。
2.想好的同学,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同桌相互交流)3.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自由交流)(二)提炼习作小妙招同学们很会思考,说得也很好。
写日记还需要一些妙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1.妙招一:注意日记的格式(1)先读一读乐乐同学写的日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看拼音写汉字。
zǎo chén hàn zú xiān yàn fú zhuānɡ()()()()dǎ bàn ān jìnɡ cū zhuànɡ()()()2.我国有()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有()个。
3.填词练习。
( )的服装 ( )的小鸟( )的国旗 ( )的铜钟参考答案1. 早晨汉族鲜艳服装打扮安静粗壮2.56 553.鲜艳欢唱飘扬古老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连线。
一定要细心Arraydǎi zú景颇族déánɡ zú阿昌族ā chānɡ zú傣族jǐnɡ pō zú德昂族hàn zú汉族2.我能填。
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其他同学交流。
3.学习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总结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懂得留心、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总结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1.学会观察,写下自己观察到的眼中的生活。
2.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平台,交流留心所观察到的周围的事物,细致观察会很有收获。
2.初试身手,讲自己对生活的观察,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1.本次交流平台,向我们展示了观察的方法是:__________ 。
2.翠鸟的美在于和。
3.草地的色彩会产生变化,是因为蒲公英的花答案:1.留心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2.艳丽的色彩敏捷的身手3.有时张开有时合拢【板书设计】学会观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多角度全方位观察多层次深入观察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的观察方法。
2.分析例文,总结观察方法,学会抓住事物特点和运用多种感官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读音。
贪婪.(lánɡ lán)吮.(shǔn yǔn)吸狭.(xiá jiá)长细腻.(nì mì) 嘴唇.(chún cún) 染.(rǎn lǎn)满甜津.津(jīn jīnɡ) 豆腐.(fu fǔ) 甘露.(lù lòu)二、按照课文要求填空。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
摘一颗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且柔软。
这段话共写了________句,后两句是围绕_________来写的,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感情。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快乐的心情。
2.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和感受。
教材解析:本次习作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本次的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材第一部分以问题激趣,引出本次自作的话题。
还提供了与同伴掰手腕和爸爸妈妈逛动物园和爷爷一起钓鱼、去游乐场游玩的四幅图,场景也有校外,有和同龄人的快乐游戏,也有和家人长辈的温馨相处。
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旨在从不同角度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记忆,为学生习作的选材做铺垫。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写一次玩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放电影”、看照片和别人聊聊等方法回忆当时的情形,以便选择习作的内容,梳理习作顺序。
教材第三部分提供了交流和评价的建议,提示学生写后大声朗读,重新在文字中体验当时的快乐心情,并和同学分享交流这种快乐心情。
在同伴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学习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清楚。
学情分析:这次习作是本册教材第一次要求写事。
这次要求写玩得特别开心、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学生优化可说。
但是学生初学写事,要把一件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比较陌生,因此,把玩得过程写清楚,是嫩次习作课的重点。
在把碗的过程写清楚的同时,能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更好。
教学准备:导学单、希沃课件、展示台、小鼓、一朵手工花教学过程:一、课前破冰环节:一起玩“击鼓传花"同学们,你们玩过“击鼓传花”这个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老师先告诉大家游戏规则:老师背对着大家击鼓,击鼓的同时同学们就开始一次传花,鼓声停时,花儿在谁手里,谁就接受惩罚。
我们的惩罚随机而定。
(惩罚预设:请同学介绍自己,再说出自己喜欢玩得游戏。
在玩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注意安全,观察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为接下来的课堂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