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Magur 和Clark提出并命名,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GIST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争取手术切除,但85%的患者术后会复发;不能手术者和已有转移者对常规的放疗、化疗均不敏感,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于3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疗效突出,控制肿瘤效果良好,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同时,由于对GIST基因突变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使GIST 的诊断率显著提高。为了规范GIST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医师等的多学科合作网络,乃至建立GIST治疗中心是必要的。此次由病理科、胃肠外科和肿瘤内科医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00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的GIST诊断与治疗欧洲共识[1]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2008年GIST 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于2008年12月20日在三亚市召开国内GIST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对2007年版的“专家共识”进行审定和修订,会后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现予以公布,供同道参考。

第一部分病理诊断共识

一.对标本的要求

对于手术后的组织标本必须及时固定,要求在标本离体30分钟内,用足够的(至少3倍于标本体积)10%中性福尔马林液完全浸泡固定[1]。对直径≥2cm的肿瘤,在固定应每隔1cm 予以切开;固定时间应为12至48小时,以保证后续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推荐保留新鲜的肿瘤组织进行冰冻,以备今后进一步基因检测之用。

二. GIST的病理诊断依据

GIST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病理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结果共同做出。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95%)、CD34(阳性率70%)、SMA(阳性率40%)、S-100(阳性率5%)和Desmin(阳性率2%),对于GIST的辅助诊断十分有用[2,3]。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CD117阳性的病例可做出GIST的诊断,CD117阳性表达应定位在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4]。大约有5%组织形态学可疑的GIST免疫组化染色CD117呈阴性,推荐检测DOG1和/或Nestin、PDGFR进行诊断;还需要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的突变情况来辅助诊断。对疑难病例需要病理专家做出最终诊断。

三.对于CD117阴性病例的处理

1. 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GIST而CD117阴性的病例

对于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而CD117阴性的肿瘤,应交由具有资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是否存在c-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以辅助诊断。

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应包括c-kit基因第11、9、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号外显子。由于大多数GIST(65%-85%)的基因突变发生于c-kit基因第11

号外显子或第9号外显子[5,6,7],因此可优先检测这两个外显子。对于以上6个常见的外显子突变的检测,推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

2.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GIST而CD117阴性,且无基因突变的病例

对于组织学符合典型的GIST,但CD117阴性且无上述突变的病例,必须系统地排除其他肿瘤(如平滑肌肿瘤、纤维瘤病和神经源性肿瘤等),之后也可做出GIST的诊断。

四.基因检测

基因突变检测有助于一些疑难病例的的诊断,预测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和指导临床治疗。专家组推荐在以下情况下进行基因突变分析:所有复发性、转移性和耐药性GIST;原发可切除GIST,生物学行为呈中-高度危险性,考虑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病例;需要用基因突变检测确定或排除GIST诊断的病例;鉴别儿童的、家族性和NF1相关的GIST。

五.原发完全切除GIST的危险度评估

对于局限性GIST危险度的评估应该全面详细,包括肿瘤大小、核分裂像、原发肿瘤的部位以及肿瘤是否发生破裂。既往应用的NIH危险度分级包括肿瘤的大小和每50个高倍镜视野下(必需计数核分裂像较丰富的50个高倍视野)的核分裂数。多项回顾性研究已经证实这两项指标与GIST的预后明显相关,同时研究也发现仅仅依赖这两项指标预测GIST患者的预后是不够的。

Miettinen和Lasota等[8] 在对1684例GIST患者进行了长期随访后,根据生存的数据将GIST的危险程度分为8级。这项新的GIST危险程度分级方案整合了肿瘤大小、核分裂像以及肿瘤部位。这项大样本的研究还证实原发于小肠的GIST预后比原发于胃的GIST要差。由于肿瘤破裂导致的腹腔内污染是一项更有价值的临床预后指标,因此,无论是自发性破裂或者手术中发生的破裂,均需要记录在病历之中。

2008年4月,美国国立卫生署(NIH)专门组织专家重新讨论了原发GIST切除后的风险分级,并形成共识(表1 )。在该项新的分级中,将原发肿瘤部位(原发于胃以外的GIST较原发胃的GIST预后差)和肿瘤破裂作为预后的评估指标[9]。

第二部分、GIST的临床治疗

一.原发可切除GIST的治疗

(一).活检原则

1.手术前活检

由于GIST瘤体质地软碎,不适当的术前活检可可能导致肿瘤种植播散和出血。

1).大多数原发性GIST能完整切除,不推荐手术前常规活检。

2).需要联合多脏器切除者,可行术前活检。

3).计划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之前,推荐活检。

4).经皮穿刺可适用于肿瘤播散、复发患者的活检。

5).初发疑似GIST,术前如需明确性质(如排除淋巴瘤),首选内镜超声穿刺活检。

6).直肠和盆腔肿物如需术前活检,推荐经直肠前壁穿刺活检。

2. 术中冰冻活检

术中冰冻活检只能鉴别肿瘤组织细胞的病理形态,因为免疫组化检查需时较长,目前仍不能作快速报告。由于绝大多数GIST无需在术中判断是否需要清扫淋巴结,足够的阴性切缘即能满足R0切除要求,因此不推荐术中常规进行冰冻活检。当怀疑肿瘤周围淋巴结转移时,宜术中冰冻活检。另外,术中肉眼不能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时,也可以考虑冰冻活检。(二).GIST的手术适应证

对于肿瘤病变局限和最大径线≥2cm,原则上应手术行完整切除。孤立性复发或转移病变,估计手术能完整切除且不严重影响相关脏器功能者,可以直接手术;原难以完全切除的GIST,可经新辅助靶向治疗后肿瘤缩小后切除。

对于最大径线<2cm的肿瘤,目前文献资料较少,尚未完全达成共识。下列原则可作参考:评估手术创伤程度,如创伤不大,对相关脏器功能影响小,可考虑手术切除。位于食管、十二指肠、空肠近端和直肠的GIST,手术可能涉及开胸、胰十二指肠切除、肠系膜上血管游离困难和需要做人工肛门等,可考虑内镜活检并定期随访;随访期间如肿瘤增大,则行手术切除。

对于多发性肝转移、多器官系统转移、播散性病变以及肿瘤广泛浸润致使手术有可能损伤重要器官功能和出现并发症风险、靶向新辅助治疗下肿瘤进展、肿瘤虽可切除但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原则上不宜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病变并发出血、梗阻或穿孔时,可以考虑行姑息性手术,术后行辅助治疗。

(三).GIST的手术原则

1. 基本要求

手术原则是尽量争取R0切除。如果初次手术仅为R1切除,预计再次手术难度低并且风险可以控制,不会造成主要功能脏器损伤的,可以考虑二次手术;如果二次手术可能会造成主要功能脏器损伤,则不建议进行二次手术。对于低风险的患者来说,目前没有证据支持R1切除患者的预后比R0切除的患者更差的观点。

GIST瘤体通常质地较脆,尤其体积大的肿瘤,往往有瘤内出血或坏死。术前或术中肿瘤破裂也是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肿瘤破裂和术中播散。

由于GIST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除非有明确淋巴结转移迹象,否则不必常规清扫。

腹腔镜手术容易引起肿瘤破裂导致腹腔种植,所以不推荐常规应用。如果肿瘤直径≤2cm,可以考虑在富有经验的中心进行腹腔镜下切除,并依据国内2007年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共识中对于手术和切缘的要求进行。术中推荐使用“网兜”避免肿瘤破裂播散。对于较大的肿瘤,除了进行临床研究入组的病例外,原则上不推荐进行腹腔镜手术。

2.胃GIST的手术原则

局部切除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切缘离病灶2cm一般能够满足R0切除的要求;应尽量避免全胃切除,单灶性病变估计需全胃切除者可以先行新辅助治疗;多灶性巨大GIST或同时性多原发肿瘤(如GIST + 胃癌)可行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适用于胃上部GIST切除缝合后可

能引起胃入口狭窄者。

3.十二指肠 GIST 的手术原则

应遵循GIST的通用手术原则。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可能高于其他部位,术前应与病人和家属充分沟通,取得理解和知情同意。

手术切除十二指肠GIST的方法及其适应证如下:

1、局部切除:外生型GIST,肠壁局部侵犯,切除缝合后发生狭窄梗阻机会不大者。

2、肠段(含肿瘤)切除: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的GIST,其侵犯肠壁周径不超过1/2圈、肠管长轴侵犯<3cm 。

3、胰头十二指肠切除:不符合上述条件、肿瘤侵犯肠壁较广的其他GIST。

(四).甲磺酸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

1.适应证

新辅助靶向治疗可使肿瘤降期,缩小范围手术和降低风险,提高手术切除率。其适应证为:

1).估计难以获得阴性切缘者;

2).估计需要多脏器联合切除;

3).估计术后会严重影响相关脏器功能(如需行人工肛手术等)。

2.新辅助治疗后的手术时机

对此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识。有的学者认为,肿瘤停止缩小或新辅助治疗发生最大疗效时,进行手术干预是合适时机,但是这一指标不够具体。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新辅助治疗6个月内施行手术是比较合理的时间范围。过度延长新辅助治疗时间可能导致继发性耐药。

18FDG-PET或18FDG-PET/CT声名有助于早期评估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避免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无效的病例延误手术时机。一旦证实疾病进展,应该立即停止药物治疗,进行手术干预。术前应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1-2周,使胃肠道水肿减轻,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而术后只要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能够耐受口服药物时,应尽快恢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五).辅助治疗

多数GIST在手术后存在着复发风险,特别是中-高危患者,术后应根据肿瘤大小、核分裂像数目、原发肿瘤的部位以及手术中的情况(肿瘤破裂、出血、坏死、浸润、淋巴结转移征象)来全面仔细地评估GIST的复发风险。

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ASOCOG Z9001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直径≥3cm的肿瘤完整切除后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1年能够明显地提高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但总生存率无明显差异[10]。国内学者的一项多中心研究也证实了对于中高危GIST进行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获益[11,12]。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和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专家组一致认为,中高危GIST患者是辅助治疗的适应人群。

参考NIH最新发表的GIST危险度分级[9],适合辅助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包括:①肿瘤≥3cm,和/或核分裂像数目≥5/50HPF。②手术中出现肿瘤破裂。需要注意的是原发于小肠和结直肠的GIST预后较原发于胃的差。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研究证据以确定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的最佳时间。国内学者的一项辅助治疗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提示,对于中危GIST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至少1年,而高危患者,应延长辅助治疗时间,至少服药2年。

二.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治疗

(一).甲磺酸伊马替尼是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

1.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原则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初始推荐剂量为400mg/d。B2222试验为一项开放性多中心II期临床研究。转移复发GIST患者接受400mg/d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在长达71个月的随访中,疾病控制率达83.7%,中位总生存时间(mOS)达到57个月(甲磺酸伊马替尼上市之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19个月[14] );中位治疗有效持续时间为29个月[15]。

对于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如果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效,应持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因毒性反应不能耐受。中断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将导致疾病加速进展。在法国肉瘤协作组的一项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BFR14中,患者被随机分为持续用药组(400mg/d)和中断治疗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年后中断),结果显示:中断治疗组32例患者中有29例疾病进展;中断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明显缩短(6.0个月, P<0.0001)[16]。如果在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线治疗中发生疾病进展,可以增加剂量至600-800mg/d 。甲磺酸伊马替尼一线治疗出现进展时,应首先考虑是否存在如下因素:

1).患者的依从性:是否在正确的剂量下坚持服药;

2).患者是否同时合用其他可能与甲磺酸伊马替尼相互作用的药物;

3).是否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导致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降低,导致疾病控制不佳;

4).是否为外显子9突变,或发生二次突变。

对于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治疗无效或肿瘤缓解后再次进展的患者,增加剂量是ESMO和NCCN指南共同推荐的治疗选择。部分患者可以再次从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获益。欧洲与澳洲协作组的EORTC-ISG-AGITG 试验中,共有133例转移复发GIST患者从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d治疗进展,增加剂量到800mg/d,29%的患者获得疾病控制。除贫血和乏力不良反应报告增加,其他无明显差异(白细胞减少的严重性下降)[17]。

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很多病人不能耐受甲磺酸伊马替尼800mg/d的剂量。专家组达成共识:对于400mg/d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无效或进展的患者,可以先增加剂量到600mg/d,如果再进展,可以考虑尝试增加到800mg/d。最近, 韩国报告的临床研究,24例一线400mg/d 治疗进展的转移复发的GIST患者,12例增加剂量至600mg/d,12例增加至800mg/d,所有患者的DCR为37.5%。增加剂量后外显子9突变患者的DCR(100%)明显高于外显子11突变患者(27.3%)[18]。

2.转移复发/不可切除GIST的手术治疗原则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标准的一线治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应该择期进行手术或其他局部治疗(如射频消融)干预,目前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专家组认为:应该根据肿瘤

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反应、肿瘤负荷、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意愿,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或其他局部干预措施:

1).如果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效:可以择期进行手术或其他局部干预措施;手术后维持原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

2).如果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出现局灶性进展,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进展的病灶,延长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时间;手术后增加甲磺酸伊马替尼剂量。

3).如果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出现广泛进展,手术无任何益处。

关于手术前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应用时间,ESMO和NCCN推荐: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达到最大疗效时。专家共识认为在连续增强CT/MRI扫描提示肿瘤不再缩小,即认为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效已经达到最大,可以考虑进行手术。这一时间通常在6-12月。

(二).苹果酸舒尼替尼是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的二线选择

2006年1月,苹果酸舒尼替尼(Sunitinib malate)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耐药或不耐受的GIST, 2008年3月这一适应证已获得中国SFDA的批准。

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进展或不耐受的GIST患者,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可以达到临床获益及生存获益。在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评价了舒尼替尼治疗既往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进展或不能耐受的GIST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24%的患者达到临床获益,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mTTP)为27.3周,mPFS为24.1周,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且OS也有显著改善[19]。舒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50mg/d,连续服药4周,停药2周。已有临床研究验证了舒尼替尼37.5mg/d连续用药方案的疗效, 结果显示疗效与4+2间断用药方案相当,耐受性类似[20],也可做为个体化治疗的选择。

如果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失败,可以考虑应用其他证实有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建议参加新药临床试验,或考虑新的联合用药方案。

ESMO指南2008版指出:有些证据表明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曾经有效的患者,如果出现疾病进展,重新尝试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有时候仍会获益,或者可能会减缓疾病的进展速度。因此,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重新尝试曾经用过的靶向药物或维持现有治疗,在某些个案病例是可行的。

三.靶向治疗药物疗效的判断

(一). 疗效的判断

在B2222研究中根据SWOG标准评估,肿瘤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反应时间差别很大,中位显效时间是12周,1/4的患者要到23周才可以看到疗效[15]。因此,应耐心地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不要过早地判断为原发性耐药。根据RECIST标准,ESMO对甲磺酸伊马替尼耐药定义为:(1)原发耐药: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最初6个月内,肿瘤发生进展;(2)继发耐药:肿瘤进展发生在开始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后,即初始治疗获得疗效,但6个月后发生疾病进展[21]。

RECIST、WHO及SWOG等疗效判定标准,主要依据CT或MRI所测量的肿瘤大小,但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早期(前3个月),许多病例仅表现为CT扫描中肿瘤密度((Housefield, Hu值)的降低;甚至由于治疗后肿瘤肿胀、出血、粘液性变而在CT扫描上表

现为肿瘤体积增大,但密度降低。这种情况在18FDG-PET或18FDG - PET /CT中表现为阴性病灶,而长期随访提示治疗有效[21,22]。

目前认为18FDG-PET或18FDG-PET/CT扫描是评估GIST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方法。在靶向药物治疗的1个月,甚至24小时内即可观察到药物的疗效[22];同时对于影像学发现的“不确定”病灶,18FDG-PET或18FDG-PET/CT扫描有助于进行定性。但是18FDG-PET或18FDG-PET/CT也有其局限性,需要特殊设备,检查费用昂贵,还不能作为常规检查手段。螺旋CT能直接观察间质瘤的大小、密度及侵犯和转移情况,且价格低廉,因此螺旋CT检查是目前诊断GIST常用和重要的手段。

现行的RECIST标准可能会低估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疗效。2004年,Choi等[22-25]提出新的疗效评估标准,即所谓的Choi标准,整合了肿瘤大小和密度两项因素(见表2),可以更加早期的判定治疗效果。在这一新的疗效评估方法中,部分缓解(PR)定义为“可测量病灶最长径之和缩小10%,或肿瘤密度(HU值)下降15%”,疾病进展中增加“瘤内新生结节或存在的瘤内结节体积增加”。已有数项小样本的临床研究验证了Choi疗效评估标准与长期生存的相关性以及与18FDG-PET评估方法相当;其敏感性可以达到97%,而特异性达到100%[22,23]。

(二).CT标准操作方法

1. 扫描范围:CT扫描范围由膈顶至盆底,包括整个腹盆区域。

2. 扫描参数:检查前12小时禁食禁水。如病变位于胃者,应口服发泡剂3g或纯水800-1000ml 充盈胃腔;病变位于肠道或腹腔者,检查前2-3小时服500 ml 2%水溶液性碘造影剂使结肠适度充盈,检查前1-2小时服500 ml充盈远段小肠,检查前15-30分钟服800-1000ml 充盈胃与近段小肠。扫描前1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654-2)注射剂20mg。常规仰卧位扫描,以3-4mL/s速度静脉注射非离子造影剂,单排螺旋CT于30秒、60秒扫描,多排螺旋CT于注药后20秒、40秒及90秒分别扫描;层厚≤5mm。注意:原则上要求增强扫描,如有禁忌,建议改行MRI扫描,可较CT平扫更敏感检出病变,及发现囊变、粘液变等早期组织学改变。

3. 图像分析及数据测量:全部数据测量应在影像工作站完成

长径:于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长径线,按照RECIST标准和Choi标准的要求(≤5个/脏器,≤10个/例),累加并平均得到病例长径均值。两次检查长径退缩率=(疗前长径-疗后长径)/ 疗前长径。

CT值(HU):增强静脉期图像,于肿瘤最大层面采用曲线边缘描记法(参考图2),包括全部肿瘤成分,同上累加并平均得到病例CT均值。两次检查CT值降低率=(疗前CT值-疗后CT值)/ 疗前CT值。

4.进展征象:出现新病灶,出现新的“囊中结节”“块中结节”或已有瘤内结节体积增大,或肿瘤长径均值增大并且无密度减低。

注意:复查过程中肝内出现无明显强化小囊性灶,应慎重评价进展可能性,有可能为原来CT等密度转移灶治疗起效后密度降低而显示,应继续评价一个周期后再做出判断(参考图3、4)。

5.其他事项

在CT检查时还必须注意:(1).扫描前口服对比剂,充盈好胃肠道;(2).增强扫描,应采用双期扫描法,必要时可行三期扫描。(3).如因为手术原因当鉴别肿瘤是否复发有困难时,需要进行三维图象重建处理。

四.GIST患者基因突变与临床疗效

在c-kit突变的患者中,相对于外显子9和野生型突变患者,外显子11突变患者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疗效最佳。EORTC 62005与北美协作组S0033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外显子9突

变患者一线治疗应用800mg/d比较400mg/d,明显延长mPFS达2倍(1.5 年vs. 0.5年,P=0.017)[26]。苹果酸舒尼替尼作为二线治疗对外显子11突变肿瘤的疗效,较外显子9突变和野生型的疗效差。在一项舒尼替尼的phaseI/II研究中,外显子11突变患者的mTTP为5.1个月,显著低于外显子9突变的14.3个月和野生型的13.8个月(P<0.01), 但此结果仍需大样本的III期临床研究验证。

尽管CD117阴性的GIST患者预后比CD117阳性患者差[27],仍然可以考虑甲磺酸伊马替尼作为一线治疗选择。同时需要强调,常规通过筛查c-kit和PDGFRA常见的6个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来决定是否为野生型GIST;但仍有部分患者的基因突变发生于其他的外显子,此种患者进行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疗效可能不同于完全没有基因突变的患者。

五.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GIS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总体来说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和处理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水肿、恶心、腹痛、肌肉或骨骼疼痛、血小板减少、乏力、皮疹等,多为轻度到中度,经对症处理大多可以缓解。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因不良反应而中断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发生率<4%[28]。如需要减量,每日推荐剂量不低于300mg/天。患者在正确的剂量下坚持甲磺酸伊马替尼是确保疗效的关键,因此应积极地处理不良反应,缓解后应尽早恢复常规剂量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因为中断治疗会导致疾病进展。

苹果酸舒尼替尼治疗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不良反应,如手足综合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血管不良事件,但是3/4级不良反应<10%;在服药中应注意监测,特别是那些有心脏病史和存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血压情况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六、随访原则

GIST手术后的复发风险切实存在,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腹膜和肝脏。高危患者可能在手术后2-3年内复发,低危患者的复发可能较晚。系统评估复发风险有助于制定随访时间表,推荐进行腹盆腔增强CT或MRI扫描作为常规随访项目。

􀂃 对于中、高危患者,应该每3 个月进行CT或MRI扫描,持续3年,然后每6个月,直至5年

􀂃 对于低危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CT或MRI扫描,持续5年

对转移复发/不可切除或新辅助治疗患者,应该密切监测肿瘤反应及病情进展。合理的随访时间表推荐为:

􀂃 治疗前必须有基线增强的CT资料,作为疗效评估的依据;

􀂃 开始治疗后至少应每3个月做增强CT或MRI扫描作为随访;

􀂃 如果直接与治疗决策相关,可以适当增加随访次数;

􀂃 治疗的前3个月的密切监测非常重要,必要时应做PET-CT确认肿瘤对治疗的反应。

附:GIST专家组成员

病理科:朱雄增(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吴秉铨(北京大学医学部)、郑杰(北京大学医学部)、陈丽荣(浙江大学医学院附:第二医院)、林汉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薛玲(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艳辉(广东省人民医院)、钟镐镐(北京大学医学部)

胃肠外科:秦新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万德森(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詹文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顾晋(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师英强(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林锋(广东省人民医院)、陈凛(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燕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潘志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何裕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卢辉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陈路川(福建省肿瘤医院)、沈坤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秦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益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克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

二医院)、滕理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赵平(中南大学附属湘雅第二医院)、揭志刚(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晓波(山西省肿瘤医院)、伍晓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廖国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宋纯(辽宁省肿瘤医院)内科:秦叔逵(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沈琳(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张晓鹏(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于世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雅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钟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陈振东(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熊建萍(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陶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

什么是标准根治术式R2和R0、R1、R3、R4术

标准根治术式R2是我国经过数十年对胃癌手术及其疗效分析后总结出来的一种最合理和最实用的基本手术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在对胃癌实行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对第1、2站淋巴结进行清除。此方法对早期胃癌最为适用;也适用于一部分较局限的中晚期胃癌。外科医生常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做缩小与扩大手术,又分为R0、R1、R3、R4术。

R0:第一站淋巴结未全部清扫的治愈性胃切除术,称为根治性零级切除术,简称R0术或根0术。

R1:第一站淋巴结全部被清扫称为R1胃癌根治切除术,简称R1术或根1术。

R3:第三站淋巴结被全部清除者称R3胃癌根治切除术,简称R3术或根3术。

R4: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一并被清除者称之为R4胃癌根治切除术,简称R4术或根4术。在R4术基础上,同时予以结扎、切断腹腔动脉干,并切除胃、胰体、胰尾及脾脏者称

为Appleby手术。点击数:

摘要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一类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由于特异的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或血小板转化生长因子(PDGFRA)突变而引起的. GIST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正确的术前病理诊断和危险度判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统阐述近年来关于GIST病理诊断的最新进展, 以及国际国内对GIST危险度分级方案的最新共识. 此外本文还总结了对GIST生物学行为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供同道参考.

0 引言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是一类较为罕见但在胃肠道却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 于1983年首次作为一类具有独立病理特征的肿瘤被人们认识[1]. 传统的放化疗对GIST患者几乎无效, 手术切除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但术后5年生存率仅50%-65%[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的临床应用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重大改变, 尤其对恶性程度高、难以手术切除的患者带来延长生存期的疗效[3]. 近年来, 由于对GIST的认识不断深入, 特别是对其基因突变的认识加深, GIST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 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 但由于格列卫价格昂贵, 而且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时有发生, 有着严格的适应证, 因此, 术前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危险度判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着非常

重要的意义. 2008年, 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修订了2004年公布的《GIST诊断与治疗欧洲共识》[4], 同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也修订了2007年公布的《GIST诊疗临床实践指南》, 2009年, 我国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专家组也对2007年公布的《中国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共识意见》进行了审定和修订[5]. 本文对GIST病理诊断进展作一综述, 以期能够对该领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GIST的病理诊断依据

GIST的病理诊断应依据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以及基因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1.1 GIST大体病理学特征GIST可以发生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 65%发生在胃, 25%发生在小肠. 大约5%-10%的GIST发生在结直肠, 小于5%的GIST发生在食管[6]. 罕见的GIST可见于网膜、肠系膜、膀胱、胆囊、胰腺、腹膜后腔及子

宫[7]. 在胃肠道外发生的GIST可能与Cajal细胞也在这些组织中存在有关[8]. GIST通常表现为孤立、界限清楚的结节, 体积范围可以从微小到巨大, 大体表现为内翻形式, 切面可见出血、坏死, 囊性变, 质地脆或硬韧.

1.2 GIST组织病理学特征GIST细胞形态依据组织学主要分为3型:梭形细胞为主型,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 混合细胞型(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存在), 极少数表现为多种形态的细胞[9]. 有学者将发生于胃的GIST以前两型为主又细分为4种亚型, 梭形细胞为主型分为: 硬化性梭形细胞型, 栅栏状和有核旁空泡梭形细胞型, 富裕细胞性梭形细胞型, 肉瘤样梭形细胞型等;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又分为硬化性上皮样细胞型, 细胞黏附不良性上皮样细胞型, 富裕细胞性上皮样细胞型, 肉瘤样上皮样细胞型[6]. 发生于小肠的GIST大多数为梭形细胞型, 且其超过半数包含有特征性的圆形、椭圆形或长形的嗜酸性的细胞和PAS染色阳性的沉积在细胞外的胶原纤维. 只有少数的病例发现有肉瘤样细胞型, 多形性罕见[10]. 另外发现在小肠发生的GIST中有些肿瘤细胞无细胞核, 形似神经纤维组织, 该形态在胃中则较少见[11]. 其他部位如发生于网膜的GIST与胃的GIST相似, 梭形细胞型和上皮样细胞型均常见, 而发生于肠系膜的GIST则有小肠GIST的特征[12].

1.3 GIS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学上典型, CD117阳性即可做出GIST的诊断. 研究表明CD117的表达模式可能与其状态有关, 野生型CD117主要在胞膜表达; 突变后的CD117会引起该蛋白亚细胞定位的改变, 使其主要表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

体[13]. 所以目前认为CD117在GIST肿瘤细胞的胞膜和/或胞质着色都为阳性结果. 近来研究发现CD117的表达还与GIST的预后相关, 接受格列卫治疗后的GIST病例, 其CD117的表达出现了下降或是丢失, 可能与GIST的复发有关[14]. 约5%的GIST病例CD1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 对于组织形态学上符合GIST诊断而CD117阴性患者可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DOG1和(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 PDGFRA)的表达来辅助诊断.

DOG1是新发现的GIST诊断标志之一, 认为其敏感性甚至优于CD117, 尤其是对于CD117表达阴性但形态上可疑的GIST可与PDGFRA一起或选择性使用来辅助诊断, 约36% CD117阴性的GIST DOG1表达阳性[15]. DOG1是由人类11q13上的CCND1-EMS1基因座所编码的8次穿膜蛋白, 最近的研究表明其可能是钙离子调节相关的门控蛋白[16,17]. 对于上皮样胃间质瘤、Pdgfr-a突变间质瘤、胃肠道外间质瘤、转移性间质瘤以及儿科间质瘤DOG1都有着良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15,18]. 最近DOG1单抗的应用更加确定了DOG1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19]. Cajal细胞也呈DOG1免疫反应阳性, DOG1可能参与了Ⅲ型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传导通路, 提示DOG1可能成为GIST治疗的潜在靶点. 但目前对GIST中DOG1基

因全部的26个外显子进行检测, 尚未发现存在任何突变[20].

PDGFRA由定位于人类4q12的Pdgfr-a基因编码, 与CD117同属于Ⅲ型酪氨酸激酶家族, 有着与CD117相近的信号转导途径. 2003年Heinrich等[21]报道了GIST中存在Pdgfr-a基因激活突变, 并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证实了GIST中PDGFRA蛋白的表达, 使得PDGFRA 成为一种诊断GIST的新的标志物. CD117表达阴性的GIST患者, 约35% PDGFRA表达阳性[22], 阳性病例主要见于胃部的GIST而且大多为上皮样细胞型[10].

另外CD34、SMA、desmin和S100等分子标志物, 可作为GIST的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细胞间黏附糖蛋白-CD34约在60%-80%的GIST中表达阳性, 小肠GIST和恶性GIST, CD34的阳性率稍低; 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和结蛋白(desmin)分别在20%-40%和<2%的GIST中局灶表达, 与二者在平滑肌瘤中的弥漫表达相鉴别; S100在GIST中的阳性率不足5%, 且呈散在局灶阳性[9,10], 与其在神经鞘瘤中的弥漫阳性相鉴别.

1.4 c-kit和PDGFRA的突变检测此外, 对于组织形态学上符合典型GIST诊断而CD117阴性的患者, 条件许可的实验室可进行c-kit和PDGFRA的突变检来辅助诊断, 而且对于要使用格列卫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还有着指导治疗的重要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CD117阴性并不等于不存在c-kit的突变, 常用的突变检测位点主要包括11、9、13、17号外显子. 这些突变主要集中在CD117的近膜区并且不在同一位点[3,23,24]. 在高级别的GIST中最常见的为11号外显子的突变, 其突变多发生于密码子557-558[25]. 11号外显子主要编码CD117的近膜区, 对CD117活性起负性调节作用; 突变后其负性调节功能丢失, 被认为是GIST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26,27]. 但11号外显子突变的GIST患者对格列卫治疗反应良好, 可能是因为格列卫竞争性替代近膜区而使突变CD117的失活[28]. 9号外显子的突变与不良预后及格列卫的原发耐药相关, 但同野生型c-kit对苹果酸舒尼替尼有着较1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更好的敏感性[29]. 13号外显子和17号外显子的突变较前两种突变少见, 主要发生在梭形细胞型的GIST和小肠的GIST[30]. 13号外显子突变为1945A>G处的642赖氨酸与谷氨酸发生替换; 17号外显子突变为2487T>A处的822天门冬酰胺与赖氨酸发生替换[31]. 8号和9号外显子突变为新近发现的CD117胞外区较为罕见突变[31], 与GIST患者预后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研究认为c-kit的突变可能为GIST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32,33], 但Nakajima等[34]采用显微切割技术获得了GIST肿瘤旁的Cajal细胞, 却没有发现有c-kit或Pdgfr-α的突变, 提示GIST的发生可能是肿瘤旁的Cajal细胞获得性多基因突变, 多个事件共同参与的结果.

研究发现Pdgfr-a突变可能与GIST的预后相关, Pdgfr-a基因突变的GIST具高度侵袭危险性, Pdgfr-a D842V被认为会引起格列卫的原发耐药[21]. Pdgfr-a的18、12和14号外显子为较为常见的检测位点[21,24,35].

2 局限性GIST危险度的评估

2.1 组织形态学的危险度评估GIST可在腹腔内扩散形成多发性的肿瘤结节, 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为肝脏, 罕见转移至淋巴结、肺、骨及皮肤[36-38], 对于这类病例可直接诊断为恶性. 而对于原发局限性GIST生物学行为评估就较为复杂, 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的过程. 早在1995年, Franquemont等[39]提出将GIST分为良性(肿瘤最大直径<5 cm及核分裂相<2个/10 HPF)、恶性(肿瘤最大直径≥5及核分裂相≥2个/10 HPF)和交界性(肿瘤最大直径≥5或核分裂相≥2个/10 HPF). 但是后来研究发现GIST即使体积很小, 也会发生复发或转移, 因此人们对良性GIST的诊断产生了疑问. 随着病例的积累, 人们对GIST的认知不断得到更新, 在2002年Fletcher等提出: 依据肿瘤大小和核分裂相作为指标, 应用危险度代替良恶性, 将GIST危险度分为4级, 即极低、低、中和高度侵袭危险性, 而不再用良恶性划分GIST(表1). 该方案认为肿瘤直径小于2 cm, 其生物学行为是非侵袭危险性或仅具有极低的侵袭危险性, 而一旦肿瘤超过2 cm则就增加了其复发或转移的可能. 经过大宗病例的随访和回顾性

研究, 学者们发现该标准对评价GIST预后有显著性意义, 是有效的预测GIST危险度的方案. 确定局限性GIST危险程度的Fletcher分级方案(2002年)表1

Miettinen等[10]对大量病例研究后发现, GIST预后不但与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有关, 而且与肿瘤发生的部位有关, 如肿瘤体积和核分裂数几乎相同的情况下, 小肠发生的GIST其侵袭危险性明显高于胃发生的GIST, 相应又对GIST危险度提出了新的方案(表2), 这项新的方案整合了肿瘤大小、核分裂相及肿瘤发生的部位, 更能对发生于胃和小肠的GIST作出较为准确的危险度评价. 但对于发生于其他少见部位如食管、结肠和直肠等的GIST, 从预后的角度讲, 可能与发生于小肠的GIST结果相似. 由于肿瘤破裂引起腹腔内积血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临床预后指标, 在此基础上,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最近又重新讨论并报道原发GIST的危险度分级方案(表3)[40], 将肿瘤破裂列为高度危险性GIST, 认为不论肿瘤大小和核分裂数, 一旦肿瘤发生了破裂即认为具有高度危险性, 该方案在中国人群中同样适用.

确定局限性GIST危险程度的Miettinen分级方案(2006年)表2

NIH确定GIST危险度分级(2008年)表3

2.2 一些与GIST危险度评估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虽然GIST危险度评估分级方案日趋完善, 但仍然不能完全对GIST生物学行为作出评价, 一些肿瘤体积小于2 cm, 核分裂数小于5/50 HPF, 虽经手术完整切除的GIST, 几年后仍发生了复发或转移, 因此国内外学者试图借助分子生物学指标的方法来完善GIST危险度评估. 下面介绍几种与GIST危险度评估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2.2.1 Pfetin: Pfetin属于钾通道蛋白, 是新近发现与GIST危险度呈负相关的标志之一. Suehara等[41]发现Pfetin阳性的GIST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Pfetin阴性的患者. 进一步的研究验证了Pfetin阳性的GIST恶性程度较低, 并可能成为预防GIST患者复发的潜在治疗靶点[42]. Pfetin在Cajal细胞中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阴性[38], 其对GIST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2.2.2 黏着斑激酶(FAK): FAK属于非受体型的酪氨酸激酶, 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表现过度表达, 并且与肿瘤的进展及恶化相关. 在对GIST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时发现FAK明显上调[43], 体外实验证实FAK抑制剂(TAE226)可以抑制GIST细胞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 格列卫耐药的细胞株FAK具有更高的活性[44], 提示FAK可能参与了GIST的发生发展及恶化, 有望成为GIST治疗的另一靶点.

2.2.3 Ki-67: 增殖指数Ki-67对评价肿瘤增殖率是非常有效的指标, 已经有报道发现Ki-67预测GIST的侵袭行为和恶性潜能是非常有效的标志物, 可作为GIST的一项独立预测指标[45,46]. Di Giorgi等[23]应用生存期分析发现, Ki-67过表达不但与高度危险性相关, 而且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密切相关.

2.2.4 其他: Pauser等[47]研究发现P53表达阳性的GIST患者有着较P53表达阴性的GIST 患者更差的预后, 认为P53与高级别GIST高度相关[48]. 有学者[49]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对GIST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 认为P16缺失为GIST独立预后不良的标志物并且可作为常规的间质瘤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此种P16蛋白表达下调或丢失可能与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关[50]. GIST中抑癌基因Rb的丢失可能与预后不良相关, 13q的丢失可能参与了该事件[51]. 利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技术研究人员发现染色体的不稳定性还与c-Myc、E2F1等蛋白的过度表达有关, 成为GIST危险度判定的指标之一[52,53].

3 结论

虽然近年来在GIST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为GIST诊断和危险度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准确进行GIST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仍然是临床病理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寻找切实有效的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胃肠道内GIST的诊断标准是否同样适用于与胃肠道外的GIST也仍需进一步探讨.

背景资料近年来, 由于对GIST的认识不断深入, 特别是对其基因突变的认识加深, GIST诊断率有了显著提高, 治疗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 但由于格列卫价格昂贵, 而且原发性及继发性耐药时有发生, 有着严格的适应证, 因此, 术前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危险度判定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行评议者程英升, 教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影像临床医学中心.

研发前沿虽然近年来在GIST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为GIST诊断和危险度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准确进行GIST的诊断及危险度分级仍然是临床病理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寻找切实有效的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指标仍需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关报道Nakajima等采用显微切割技术获得了GIST肿瘤旁的Cajal细胞, 却没有发现有c-kit或Pdgfr-α的突变, 提示GIST的发生可能是肿瘤旁的Cajal细胞获得性多基因突变, 多个事件共同参与的结果.

同行评价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认识近年来不断被引起重视, 传统认识是平滑肌瘤或肉瘤, 加强对其病理了解和影像诊断表现或特点非常有意义.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8-04-02T15:29:27.21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1期作者:陈晓丽 [导读] 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 衡阳市中医医院病理科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为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其中有83例患者得到确诊,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重新进行切片和染色,分析观察选择肿瘤细胞丰富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CD117、CD34、SMA、S-100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结果本研究的83例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占同期消化道今夜肿瘤的79.81%,其中发生在胃部的患者64例,发生在小肠部位的患者5例,发生在结肠的患者4例,发生的网膜和肠系膜的患者10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作为消化道最为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而CD117、CD34 高表达率可以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确诊的主要依据,通过选择采用SMA、S-100 蛋白但联合使用能有效协助患者的鉴别和诊断。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鉴别诊断 现如今胃肠道间质瘤从临床特点、病理改变、遗传学特征以及免疫表型等都逐渐的越来越清晰,同时人们对于胃肠道间质瘤分子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所以胃肠道间质瘤在诊断上,逐渐的变得成熟[1]。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高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胃肠道间质瘤早期诊断,然后掌握生物学行为的预测方法,这能够对临床的治疗提供靶向药物指导,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预后进行改善。胃肠道间质瘤开始的时候是指定与一种中性肿瘤,这种肿瘤不是平滑肌肿瘤,也不是神经鞘瘤[2]。胃肠道间质瘤现在主要被用来表示一组特殊的肿瘤,而肿瘤能够构成胃肠道间叶肿瘤大部分。肿瘤当中也包含大部分曾经被命名为平滑肌肿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肤母细胞瘤和平滑肌肉瘤。本研究主要分析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所以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选用104例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的年龄为31岁到6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8.5±11.1)岁。其中确诊了83例患者,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年龄为36岁到64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8.9±6.8)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有腹痛和腹部不适等情况,患者存在有腹部肿块。同时患者存在有反酸、嗳气、厌食、腹泻、便秘、乏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有少数患者可无症状,在体检的时候偶然被发现。本研究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君之情,而且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本研究通过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和批准。 1.2方法 本研究患者最初病理诊断包括平滑肌瘤和肉瘤,也存在有神经鞘瘤,通过对患者的存档切片和病理诊断进行复查,确认无误以后,在挑选细胞丰富的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处理,为为所有的患者均选择采用用CD117(酪氨酸激酶受体)、SMA(平滑肌肌动蛋白)、CD34(骨髓干细胞抗原)、S-100 蛋白及desmin(结蛋白)5 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处理。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形态学与组织学生长方式存在多样性,大多数肿瘤细胞表达为梭形细胞,具体分析主要有肥大梭形和长梭形,有包茎的病例,核长、钝或两端圆形,染色质分散或染色核仁不明显[3] 。常见的核内空泡,肿瘤细胞被制备成螺旋状和栅栏状排列,间质薄壁小血管多见。肿瘤细胞常见,形态上皮细胞,上皮性肿瘤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也较多,大多为圆形或鞭状,胞质空白,核周围出现明亮的区域。从细胞质细胞的角度看,印戒细胞或颗粒细胞的表达有许多核细胞和小细胞,甚至有些奇特的细胞形态。间质改变主要与血液,局灶性炎细胞浸润,粘液样变性和囊性改变等有关。个体化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分析,通常表现为非典型性较明显,可见肿瘤细胞及病理性有丝分裂。本研究中83例患者均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阳性肿瘤细胞大部分为胞浆,少数细胞为棕黄色,CD34阳性细胞及胞浆棕黄色,HHF35,Vimentin和NSE阳性肿瘤细胞胞质棕色。 2.结果 本研究的83例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占同期消化道今夜肿瘤的79.81%,其中发生在胃部的患者64例,发生在小肠部位的患者5例,发生在结肠的患者4例,发生的网膜和肠系膜的患者10例。 本研究的诊断结果表明,肿瘤位于患者的胃肠壁,通常位于肌层,少数患者位于粘膜下或浆膜下。肿瘤向管腔的生长将导致粘膜隆起,形成继发性溃疡。还有其他患有肿瘤的患者向外或者浆膜下生长,形成网膜或肠系膜肿块。肿瘤材质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肿瘤直径1.5~16厘米,其切面呈灰色和深红色或深褐色,肿瘤性质坚韧,恶性肿瘤,质地较细腻,多为鱼类样表现为伴有坏死的出血性囊性变。 在本研究中,15例患者的周围组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和浸润。手术时3例有肝转移,5例手术时有淋巴结转移。通过镜检发现两种基本的细胞学类型:除了上皮样细胞,不同的细胞形态,可以基于肿瘤组成的一定比例。纺锤体细胞一般是编织的,呈栅状,也有一些涡状,上皮样细胞,一般呈弥漫性或巢状脐带状。 3.结论 在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的过程中其实并不困难,主要是为了解问题。在以往的诊断中,胃肠道间质瘤常常被诊断为胃肠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胃肠道平滑肌瘤在鉴别平滑方面肌。另一方面,免疫表型主要是SMA,但结蛋白表达阳性,而CD117和CD34阴性。平滑肌瘤细胞胞质丰富,形态单一,呈梭形,嗜酸性。提示CD117,CD34和结蛋白表达几乎完全划定,即GIST和平滑肌瘤是不同类型的肿瘤。综上所述,胃肠道间质瘤作为消化道最为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结合发病部位,而CD117、CD34 高表达率可以作为胃肠道间质瘤确诊的主要依据,通过选择采用SMA、S-100 蛋白但联合使用能有效协助患者的鉴别和诊断。参考文献: [1]徐玉荣.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J/OL].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04):1-5.

2020 CSCO胃肠间质瘤指南首次发布详解指南要点

2020 CSCO胃肠间质瘤指南首次发布详解指南要点 从共识到指南,CSCO胃肠间质瘤(GIST)指南今年首次发布:推荐等级更高;由文字变为表格,使用更便捷;依据证据级别进行推荐,更具说服力。今年BOC/BOA会议期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李健教授为大家解析了CSCO胃肠间质瘤2020版指南要点。详情如下: CSCO GIST指南由六部分构成:病理、影像、手术、药物、随访、附录。病理部分 对于经典型GIST病理类型,I级推荐新增SDHB(胃),其他I级推荐包括CD117、DOG-1、Ki67;II级推荐:CD34;III级推荐:PDGFRA。SDH缺陷型GIST的I级专家推荐同经典型GIST。II级推荐为SDHA。 NF1相关性GIST的I级专家推荐包括CD117和DOG-1,II级专家推荐为Neurofibromin。 BRAF突变型GIST的I级专家推荐包括CD117和DOG-1,II级专家推荐为BRAF。 GIST分子检测 GIST分子诊断适应人群,I级推荐:拟行靶向治疗患者、继发性耐药患者;II级推荐新增:如一代测序检测为野生型GIST,可行NGS,其他推荐包括

低危GIST、疑难病例明确诊断、同时性或异时性多原发GIST;III级推荐新增:小GIST、微小GIST。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总体原则没有更新,手术目标的I级推荐为原发GIST R0切除(2A 类证据)或需急诊处理并发症或转移性GIST切除;淋巴结清扫的I级专家推荐:通常无需淋巴结清扫,存在病理性肿大淋巴结的情况下需行淋巴结清扫(2A类证据)。 小GIST的处理原则是今年指南的重要更新:对于胃部最大径≤2cm小GIST,且有不良因素患者,I级推荐更新:表现为不良生物学行为的小GIST,开放手术切除或腹腔镜切除(2A类证据);II级推荐更新:胃小弯侧、胃后壁、胃食管结合部等部位GIST,腹腔镜或内镜切除(有经验的腹腔镜中心)(2B 类证据)。 辅助治疗 对于高危患者,新增III级推荐:伊马替尼辅助治疗5年(3类证据)(肿瘤破裂患者应延长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时间);这类患者的I级推荐为伊马替尼辅助治疗3年(1A类证据)。 相关研究进展 PERSIST-5研究是一项单臂II期研究,旨在评估5年伊马替尼辅助治疗用于原发性GIST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无复发生存率(RFS),研究纳入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指南 1.定义 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由突变的c-kit 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PDGFRA)基因驱动;组织学上多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排列成束状或弥漫状图像,免疫组化检测通常为CD117或D0G-1表达阳性。 2.流行病学 GIST 临床较为少见,发病率约为1/10万~2/10万,占胃肠道肿瘤的2%~3% ,发病部位从食管到肛门皆可出现,而胃和小肠最为多见,60% ~70%发生于胃部,以胃体、胃窦和贲门部多见,20%~30%发生于小肠,结直肠占5%,食管<5%,近年来在肠系膜、网膜、肝脏及女性阴道等处也发现了间质瘤。发病年龄多>40岁,男性多于女性。 3.病因 研究认为c-kit基因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是引起GIST的主要原因。这些功能获得性突变最常位于外显子11(71%),其他外显子,如9、13、14、17不常见,而外显子11突变的患者对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小部分KIT阴性GIST患者存在血小板原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外显子18点突变或缺失,此部分患者对伊马替尼治疗不敏感。 4.病理解剖 4-1GIST 的生长方式 GIST 可向腔内和/ 或腔外生长,通常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可有或无包膜,切面灰红或灰白色,较大的肿瘤可发生出血坏死或黏液样变性。肿瘤生长方式有腔内型:向腔内生长,表面可出现溃疡;壁内型:沿胃肠道管壁内生长,舯物表面黏膜隆起;腔外型:向腔外生长舯物;混合型:腔内、腔外混合生长。 4-2.组织学特点 GIST 具有很大的组织学变异,需借助免疫组化来验证诊断。GIST 呈阳性表达的标记物有:kit(95%)、CD34(60%~70%)、ACAT2(平滑肌肌动蛋白30%~40%)、S100(5%)、DES(结蛋白1%~2%)、角蛋白(1%~2%),其中KIT 是最特异、最敏感的标记物,然而约5%的GIST 为KIT 阴性,且这类患者的一部分可能获益于KIT 靶向治疗。 5.病理生理 5-1.c-kit 基因突变 1998 年Hirota率先发现GIST 中存在c-kit 基因功能获得性突变及c-kit 蛋白产物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在诊断、治疗及研究领域取得快速进展,部分研究结果将对GIST临床诊疗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关键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对争议问题进行投票,最终,在2013年版共识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年版)》,现予公布。 1 病理诊断原则 1.1 GIST的定义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和DOG1阳性,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少数病例涉及其他分子改变,包括SDHX、BRAF、NF1、K/N-RAS及PIK3CA等基因突变等。 1.2 对标本的要求手术后的标本需要及时固定,标本离体后应在30分钟内送至病理科,采用足够的中性10%福尔马林液(至少3倍于标本体积)完全浸泡固定。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1 cm予以切开,达到充分固定。固定时间应为12~48小时,以保证后续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条件的单位应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之用。

1.3 GIST的病理诊断和辅助检测 1.3.1 基本诊断组织学上,依据瘤细胞的形态可将GIST分为3大类: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细胞型(20%)及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即使为同一亚型,GIST的形态在个例之间也可有很大的差异。除经典形态外,GIST还可有一些特殊形态,少数病例还可见多形性细胞,尤多见于上皮样GIST。间质可呈硬化性,可伴有钙化,特别是小GIST,偶可呈黏液样等。此外,发生于小肠的GIST内常可见嗜伊红色丝团样纤维小结(skeinoid fiber),对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意义。 1.3.2 靶向药物治疗后的GIST 经靶向药物治疗以后,GIST可发生坏死和(或)囊性变,部分病例中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瘤细胞成分稀疏,间质伴有广泛胶原化,可伴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反应。近年来,经靶向治疗后再经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也逐渐增多,对这类标本推荐的组织学疗效评判标准为:①轻微效应,0%~10%;②低度效应,>10%且<50%;③中度效应,≥50%且≤90%;④高度效应,>90%。但是组织学评估疗效与GIST预后的相关性尚有待于更多病例的积累和研究。 1.3.3 GIST的免疫组化GIST的免疫组化检测推荐采用CD117、DOG1、CD34、琥珀酸脱氢酶B(SDHB)及Ki67标记,可酌情增加SDHA 标记。CD117和DOG1建议加用阳性对照。 1.3.4 GIST的分子检测应在符合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推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GIST的分子检测十分重要,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预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及指导临床治疗。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最全版)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起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近年已逐渐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疗,2010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成立专家委员会,首次编写GIST中国共识(2011版)[1]。共识每年进行更新,2012版已修订完毕。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发布的NCCN指南早已为大家熟知,可以说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笔者就GIST的最新国内共识和新版NCCN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解读。 一、GIST的活检原则和适应证 GIST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只有病理学检查才是确诊GIST的唯一方法。但GIST质脆、血供丰富,部分呈囊实性,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出血、破溃,以致肿瘤播散种植的严重后果。因此,国内外共识或指南对于大多数可完整切除且原发性局限GIST,不推荐手术前进行常规活检。术前活检适用于拟进行伊马替尼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在治疗前必须取得明确病理诊断。对于首诊即合并转移的可疑GIST,必须进行活检明确诊断,再开始靶向药物治疗。而对于术中冰冻活检,专家共识为不推荐常规进行。只有当手术中怀疑GIST周围有淋巴结转移或手术中肉眼不能排除是其他恶性肿瘤时,才考虑术中冰冻活检。

至于活检方式,NCCN指南始终推荐首选超声内镜下细针抽吸法活检(EUS-FNA)。由于该方法穿刺针直径小,导致肿瘤出血的风险极低;此外,从胃肠腔内进针,有效避免了经皮穿刺引起针道种植和肿瘤破溃导致腹腔播散转移的危险。尽管取得的组织较少,但活检阳性率高,国外报告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2]。获得的组织足够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但可能难以满足基因检测的要求。此外,尽管NCCN指南未提及,但国内专家共识当GIST累及黏膜形成溃疡(通常呈脐样)时,内镜钳取活检常能获得肿瘤组织而明确诊断。直肠中下段GIST可经直肠壁进行粗针穿刺活检,阳性率极高,且收获组织足够进行基因检测。国内外专家共识均认为经皮穿刺有针道种植和肿瘤破溃导致腹腔播散的风险,仅适用于可疑转移的GIST。 二、局限性GIST的治疗 (一)局限性GIST的外科治疗 外科手术仍是原发、局限GIST的主要治疗方法。已经明确,肿瘤能否完整切除直接与预后相关。对可手术切除的GIST,国内外专家共识和指南有明确的指引,应手术切除病灶或先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行手术。除2 cm 以下的胃GIST,其余原发局限GIST均应手术切除。经活检(推荐细针穿刺)证实小于2 cm的胃GIST,如有超声内镜的高危征象(肿瘤边缘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局部囊性或实性回声)应考虑手术切除。否则可间隔6~12个月复查超声内镜,暂不手术。不止一项回顾性研究证实,小GIST(1~2 cm,milliGIST)或微小GIST(<1 cm,microGIST)在尸检中常见,发现率可达20%~30%[3]。尽管微小GIST同样可以检测到KIT或PDGFRA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

胃肠间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NCCN指南解读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年第卷第期 . . . . . . 专家论坛 . 胃肠问质瘤外科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与指南解读 何裕隆 何裕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外科主任、胃肠胰外科主任、中山大学胃癌诊治中心主任。主要学术 兼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 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胃肠外科学分会主 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 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兼任《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中 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文献》、、、《中华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 科杂志》等杂志主编、副主编及编委。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参与“ ”工程、“ ”工 程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余篇,其中论文余篇。主编《直肠癌保 肛手术》和《胃癌淋巴转移》两本著作。主译《消化道肿瘤诊断与治疗》。 【摘要】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成立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订立了我国的诊治

共识。以后每年均进行更新次。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发布的指南是目前全球应用最为 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笔者就的最新国内共识和新版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解读。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外科手术;肿瘤复发,局部;肿瘤转 移? . , , ? , , : ?, : . .【】 .. .. 【】 ;, ;, ; 胃肠间质瘤, 中国共识版。共识每年进行更新, 是起源于消化道的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版已修订完毕。而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 瘤。近年已逐渐被外科学界熟悉,为了更好地普及 , 发布 的指南早已为大家熟知,可以说是目前全球 推广这个较新的肿瘤概念,及时更新知识和规范诊 应用最为广泛的癌症治疗指南。笔者就的最 疗,年中国临床肿瘤协作组新国内共识和新版指南的外科诊治部分作以 , 成立专家委员会,首次编写 解读。 一 、的活检原则和适应证: ./. . . .. . 作者单位: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患者症状无特异性,只有病理学检查才是 : . .确诊的唯一方法。但质脆、血供丰富,部年第卷第期 ,, . , . 分呈囊实性,不适当的活检可能引起肿瘤出血、破裂像 / 的胃无例复发,显示这部 溃,以致肿瘤播散种植的严重后果。因此,国内外共分近似于良性过程。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精)

?252? ?综述? 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进展 黄旭明刘锦涛 摘要:胃肠道间质瘤是源于胃肠道的间叶源性肿瘤,绝大多数存在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近十年来,间质瘤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此文就外科手术、消化内镜、腹腔镜及其联合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胃肠道问质瘤;治疗;腹腔镜;内镜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较常见的消化道间质达膜受体蛋白CDl17。虽然GIST只占全部消化道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1.1 手术切除与淋巴结清扫范围 目前开腹手术是局限性GIST的主要治疗手 cm可行局部切除,直径3~5cm根据部位行楔形cm者均应行根治性胃cm。 治疗效果与预后因素 手术效果与能否完全切除肿瘤有很大关系。 cm的患者术后3作者单位:518001深圳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万方数据 除了一般外科手术需要注意的事项外,GIST内镜治疗 GIST多呈外生膨胀性生长,而非弥漫浸润性min(30~ min),只有2例因意外情况而改为开腹手术,中 d,患者均平稳恢复。GIST常见于老Greca cm巨大GIST的78肿瘤,其起源于胃肠肌层的神经节细胞,大多数表肿瘤的1%,但其30%可发生恶变[1]。临床上对GlST尤其恶变者主张积极治疗。近十年来,GIST1外科传统开腹术 不易切除或发生转移。1.3手术注意事项 手术特别要注意的是:与一般胃肠道癌不同,GIST仅有一薄层包膜,且存在一定张力,稍一触碰即破溃,尤其是小肠间质瘤常悬挂于肠壁及系膜上,如果有破溃,一般无法处理,往往只能任其破溃加重,导致腹腔播散。因此,原则上强调不主张瘤体触摸探查,即行非接触性手术切除,并避免过度翻动胃壁、肠管和系膜。如果肿瘤即将破溃,可用纱布垫覆盖肿瘤并缝于胃壁或系膜上,或用生物胶喷洒至肿瘤表面,防止医源性播散[6]。 2

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年版)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小、核分裂象及有无破裂等,GIST的恶性潜能从极低危至高危不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7年分别制定了中国GIST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这些共识的颁布和推广极大地规范和提高了我国GIST临床诊治水平。 小GIST特指直径<2cm的GIST。尽管大多数小GIST病例在临床上呈良性或惰性表现,但确有少数病例显示出侵袭性行为,尤其是核分裂象计数>5/5mm2者。既往共识中有关小GIST的推荐证据较少。 鉴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国内一批GIST治疗领域的专家,基于文献和专家经验整理了本版共识,力求能使小GIST的诊疗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本专家共识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根据GRADE法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级: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个等级;并根据专家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和无共识3个级别。 见表1。

01 小GIST定义及流行病学 观点:胃是小GIST最好发的部位,其余依次为小肠、结肠、直肠。 证据级别:B。 推荐意见:强推荐。 依据:小GIST特指直径<2cm的GIST。近年来,无明显症状的小GIST检出率明显提高。2005年,Miettinen等回顾性分析了1765例GIST患者,发现40.6%(717/1765)的病灶为小GIST,其中17.29%(124/717)直径≤1cm。2010年,Rossi等回顾性分析了35家医疗中心929例GIST患者,亦发现多达

胃肠道间质瘤大全

入院查体:体温正常,营养良好,皮肤黏膜正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浅表淋巴结

影像学表现: 1 钡餐:十二指肠降部内侧类长圆形充盈缺损,病灶边缘较清楚

2 CT:十二指肠降部内后侧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其中央见低密度坏死影,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明显强化,中央可见斑片状强化。十二指肠降部似为受压性改变。 3 MRI:病灶呈不均匀长T2信号,与十二指肠分界较清楚 分析思路:从以上影像学表现来看,病灶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后方,为肠外病灶,十二指肠为受压性改变,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患者10余天前出现乏力,出冷汗等全身症状,比较符合淋巴结结核。但必须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应结合相应的生化结果及PPD试验综合考虑。 诊断:又上腹部淋巴结结核可能性大,胃肠道间质瘤列入鉴别。 病史:男,28,黑便半个月,伴反酸,烧心,10余天前出现乏力,出冷汗 影像学表现: 1 钡餐: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充盈缺损,病灶边缘清楚,粘膜未见明显破坏 2 CT:十二指肠降部内侧后方胰腺钩突区域类圆形软组织密度结节影,形态部分不规则,可见局限性结节样突起,压迫十二指肠降部,中央见坏死或囊变区域,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明显强化,动脉期强化幅度类似与腹主动脉,静脉期呈轻度退出改变。 3 MRI: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周边稍高信号,中央可见囊变坏死区,与十二指肠分界清楚,与胰腺钩突分界不清 鉴别诊断:首先是定位问题,病灶来源于胰腺还是腹膜后 A来源于胰腺考虑1、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临床病史符合(黑便半个月,伴反酸,烧心),动脉期明显强化,只是中央坏死不知是否可以出现。 2、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尽管本病发生于年轻女性多见,但也可发生于男性,不符之处在于环形强化的内壁非常光整。 B来源于腹膜后,考虑1、巨淋巴细胞增生症:本例符合之处在于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幅度减低 2、淋巴结结核:环形强化比较符合,但是强化幅度高于常见的淋巴结结核 诊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巨淋巴细胞增生症 从发病部位分析,病变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内侧,结合CT、MR,应归于壶腹区病变。 首先考虑胰腺来源肿瘤可能。 鉴别:1.胆道肿瘤。 2.胃肠道间质瘤。 最好能看到其他较全的CT、MR片。 病史:男,28,黑便半个月,伴反酸,烧心,10余天前出现乏力,出冷汗. 影像表现: 1.十二指肠降上部内充盈缺损,表面凹凸不平,广基底紧贴内侧壁,邻近肠壁无明显僵硬及肠粘膜无明显破坏。 2.CT平扫示病灶跨十二指肠壁内、外生长,呈不规则形低密度灶,增强后明显周边强化,密度与邻近血管相近,中心强化不明显,边缘清晰光整,胰胆管未见明显扩张。 3.MR示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边缘清晰,在十二指肠内液体衬托下显示病灶主体位于肠壁外,部分突入十二指肠腔,病灶与胰头部紧贴,但分界清。 诊断: 定位:病变无明显侵袭性,但跨十二指肠壁内外生长,病变靠近十二指肠乳头但无胰胆管扩张,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胃肠道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中国胃肠道间质瘤专家组 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 )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由Magur 和Clark提出并命名,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GIST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争取手术切除,但85%的患者术后会复发;不能手术者和已有转移者对常规的放疗、化疗均不敏感,预后不良,5年生存率低于3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疗效突出,控制肿瘤效果良好,使GIST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改变。同时,由于对GIST基因突变认识的进一步提高,使GIST 的诊断率显著提高。为了规范GIST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建立包括病理科、放射科、外科和肿瘤内科医师等的多学科合作网络,乃至建立GIST治疗中心是必要的。此次由病理科、胃肠外科和肿瘤内科医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参考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2008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的GIST诊断与治疗欧洲共识[1]和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2008年GIST 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于2008年12月20日在三亚市召开国内GIST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研讨会,对2007年版的“专家共识”进行审定和修订,会后又进一步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现予以公布,供同道参考。 第一部分病理诊断共识 一.对标本的要求 对于手术后的组织标本必须及时固定,要求在标本离体30分钟内,用足够的(至少3倍于标本体积)10%中性福尔马林液完全浸泡固定[1]。对直径≥2cm的肿瘤,在固定应每隔1cm 予以切开;固定时间应为12至48小时,以保证后续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同时,推荐保留新鲜的肿瘤组织进行冰冻,以备今后进一步基因检测之用。 二. GIST的病理诊断依据 GIST的病理诊断必须依据大体病理学、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结果共同做出。免疫组化染色CD117(阳性率95%)、CD34(阳性率70%)、SMA(阳性率40%)、S-100(阳性率5%)和Desmin(阳性率2%),对于GIST的辅助诊断十分有用[2,3]。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CD117阳性的病例可做出GIST的诊断,CD117阳性表达应定位在肿瘤细胞膜和细胞质[4]。大约有5%组织形态学可疑的GIST免疫组化染色CD117呈阴性,推荐检测DOG1和/或Nestin、PDGFR进行诊断;还需要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KIT和PDGFRA基因的突变情况来辅助诊断。对疑难病例需要病理专家做出最终诊断。 三.对于CD117阴性病例的处理 1. 组织学表现符合典型GIST而CD117阴性的病例 对于组织学符合典型GIST而CD117阴性的肿瘤,应交由具有资质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是否存在c-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以辅助诊断。 检测基因突变的位点,至少应包括c-kit基因第11、9、13和17号外显子以及PDGFRA基因第12和18号外显子。由于大多数GIST(65%-85%)的基因突变发生于c-kit基因第11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临床上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住院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然后分析此36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及辅助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手术切除后的随访活动中,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随后进行了二次切除术并加以辅分子靶向治疗,其他的患者全部状况良好,对没有表现复发的患者进行了胃肠镜和CT检查,均无肿瘤的局部转移或复发,本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的确诊率是非常低的,临床上确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进行的病理检查结果。目前来说手术切除的方法仍然是临床上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案。 标签: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特征;病理学;诊断;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gestrointesd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类起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并且也是胃肠道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组织分型与其他的肿瘤有着不同之处,从而有着很多不同的形态学、组织学和预后的特点[1]。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梗阻。但因为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容易诊断错误,需借助各种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以确诊。为总结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笔者对3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2007年4月~2009年6月本院住院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其中呈恶性表现的男性为9例,女性为4例;良性表现的男性为8例,女性为6例;交界性的男性为3例,女性为6例。年龄33~70岁,平均55岁,年龄>55岁者24例,<55岁者1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20(55.6%),腹部包块12例(33.3%),消化道出血18例(50.0%)。 1.2 诊断方法 例行询问患者病史并进行体格检查,并进一步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对全部患者进行腹部超声的检查,结果提示患者腹部均有实性的占位。在手术前进行消化道造影、CT检查、彩超检查和胃镜活检,检查出有腹腔混合性肿块8例,胃肠道间质瘤有18例,胃壁良性肿瘤有7例,3例胃黏膜下肿瘤,所有患者无明确胃肠间质瘤诊断。 1.3 治疗方法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

《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2020版要点解析 近期,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组织编撰的2020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治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公布。这是CSCO针对胃肠间质瘤(GIST)这个小瘤种首次推出的指南。先前,中国GIST临床诊疗遵循的主要是由CSCO编写的《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最近一版的共识于2017年发布。与《共识》相比,《指南》的推荐等级更高,更具权威性;内容格式由文字变为表格,使用上也更为便捷;而且《指南》依据证据级别进行推荐,更具说服力。《指南》内容涵盖病理、影像、手术、药物、随访全流程。 病理 免疫组化检测 原发部位为胃的经典型GIST患者免疫组化检测项目除了CD117、DOG-1和Ki67,还Ⅰ级推荐常规增加SDHB标记,因为SDH缺陷型GIST绝大部分发生在胃。与先前的临床实践相比,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更新。SDHB缺陷型GIST具有独特的特征:大多发生于胃,对伊马替尼不敏感,惰性发展,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较高。GIST生物学行为决定了治疗方式。 分子诊断适应人群 对于拟行靶向治疗的患者或发生继发性耐药的患者,分子检测的推荐级别最高,是Ⅰ级推荐;对于低危GIST Ⅱ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对于小GIST和微小GIST Ⅲ级推荐进行分子检测。如一代测序检测为野生型GIST,可行NGS(Ⅱ级推荐),因为一代测序常规只检测6个位点,而KIT和PDGFRA的突变位点有44个,NGS可以覆盖全部44个位点,且一代测序的深度不如NGS,NGS可能能够检测到一些突变频率比较低的突变。将野生型GIST进行精准分类已成为必然。 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总体原则 尽可能做到R0切除,保证无瘤原则,避免肿瘤破裂。 小GIST(最大径≤2cm)的处理原则 小GIST总体上预后较好,小部分仍可能具有不良生物学行为,不良生物学行为包括临床表现与内镜表现两个方面。临床表现如肿瘤出血及溃疡形成等;内镜表现为超声胃镜不良征象,如边界不规整、溃疡、强回声及异质性等。 对于原发部位是胃且存在不良因素患者,Ⅰ级推荐表现为不良生物学行为的小GIST进行开放手术切除或腹腔镜切除,Ⅱ级推荐胃小弯侧、胃后壁、胃食管结合等部位GIST,腹腔镜或内镜切除(在有经验的腹腔镜中心)(2B类证据)。对于原发部位是胃且无不良因素的小GIST患者,Ⅰ级推荐定期随诊观察(2A类证据),Ⅱ级推荐对于内镜随诊困难,可考虑开放手术,对于适宜腹腔镜切除部位患者可考虑腹腔镜切除(2A类证据);对于原发部位非胃的GIST患者,Ⅰ级推荐开放手术切除或腹腔镜切除(2A类证据)。 复发转移性GIST的外科治疗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0-08-30T16:38:54.0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7期供稿作者:朱哲君门立明[导读] 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朱哲君门立明(吉林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132000)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7-0090-02【摘要】目的研究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应用,提高其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0例GIS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行胃肠道钡餐造影,10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3例行DSA检查。结果(1)胃肠钡餐X 线示:1例食道中下段弧形压迹,边缘呈虫蚀状,正常粘膜推压移位。4例胃体呈类圆形充盈缺损,粘膜撑开、展平,浅表溃疡形成,局部胃壁尚柔软;2例胃窦肿瘤呈不规则充盈缺损及腔外钡斑,粘膜破坏。1例仅见外压性改变(2)CT显示:5 例胃内及小肠肿瘤向腔内外生长,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呈中度或明显强化,边界清楚,发生于小肠的可见小肠推移。部分肿块内见不规则钙化斑(3)MRI及DSA显示:1例胃内肿瘤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2 例空肠、1 例末端回肠肿瘤呈圆形染色灶,边界清楚,对比剂弥散延迟,并见粗大引流静脉。结论钡餐造影和CT 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DSA对于GIST 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核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胃肠道间质瘤是发生在胃肠道的原发性非上皮性肿瘤,占胃肠道原发性非上皮性肿瘤的绝大多数。GIST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2.2%,在我国每年发病率接近2/10万。GIST主要发生在胃及肠道。[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理证实的20例GIST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6-6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腹部包块和消化道出血。发生在食道者见吞咽困难。20例患者中,7例行钡餐造影,10例行CT检查并1例同时行MRI检查,3例行DSA.均经病理证实为胃肠道间质瘤。 1.2仪器及方法 使用德国西门子800mA数字遥控胃肠机行胃气钡双重造影及小肠分泌造影。使用美国GE公司多排螺旋CT,层间距10mm,层厚10mm;平扫后经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对比剂80~100ml进行增强扫描,层间距、层厚与平扫一致; (3)MRI 检查,采用1.5T机器,常规T1WI、T2WI, T1WI增强扫描。 2 结果 胃肠钡餐检查7例,均为单发。发生于食管1例,食道中下段椭圆形软组织影,食道呈弧形压迹,轮廓不规则,边缘呈虫蚀状,正常黏膜皱襞向内侧移位,扩张受限。发生于胃体4例,胃窦2例。肿瘤多数边界清楚、光滑。腔内型多表现为向腔内突出的圆形、类圆形充盈缺损,切线位肿瘤基底部多与胃肠壁呈锐角,局部黏膜撑开、展平,无明显中断破坏征象,伴有小溃疡形成局部胃壁尚柔软;腔外型见胃肠壁弧形压迹,肿瘤基底部多于胃肠壁呈钝角,与腔外脏器的压迫鉴别困难。1例发生于胃大弯的肿瘤仅见外压性改变。10例行CT检查发生于胃6例,空肠2例回肠2例。肿瘤大小为2~15cm,其中良性平均为2cm,恶性平均为7cm。平扫2例呈均匀等密度者,其直径多小于5cm,多呈圆形、类圆形,边界较清;6例肿块内部密度不均匀,伴有小片状的低密度影,直径多大于5cm,呈类圆形,2例肿块内部见不规则钙化。增强扫描显示大部分病灶不均匀强化,中心坏死区无强化,周边及实质部分表现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病变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瘤旁可见多支供血动脉。1例MRI及3例DSA检查,胃内肿瘤于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双期增强扫描示肿瘤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2例空肠、1例末端回肠肿瘤呈圆形染色灶,边界清楚,对比剂弥散延迟,并见粗大引流静脉。 3 讨论 3.1 GIST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 1983年Mazur和Clark首先提出胃肠道间质瘤(GIST)这一概念。有别于胃肠道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的肉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性肿瘤。光镜下分三种类型:梭形细胞为主型、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发病中位年龄在55~65岁之间,40岁以前发病很少。男性较多,或男女性发病相等。性质上以良性为主,恶性仅占20%~30%[2]。 GIST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块、腹痛等。其中胃的GIST以黑便和腹部不适为主,小肠GIST以便血、腹痛、腹部肿块为主,结直肠GIST以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使用钡餐造影CT、MRI能够提高其早期诊断,利于早期手术,提高愈后。c-kit基因突变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有关,其根本理论在于c-kit基因突变所致的CD117高度表达。在临床和组织学符合的条件下,CD117检测成为决定性判断的标准,其他标志物的检测也有帮助,如CD34、SMA和S-100。并非所有的GIST均为CD117阳性,有<5%的GIST并非c-kit基因突变引起,而是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突变引起。本组中CD117阳性率为98%,CD34阳性率为67%[3]。 3.2 GIST各种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 通过本组病例可见胃肠道钡餐造影造影显示偏侧性充盈缺损,粘膜皱壁受压移位或变平消失。腔外溃疡及钡斑。CT平扫及增强可见突出于腔内及腔外的软组织块影。边缘光滑及部分可见分叶、中心见液化坏死灶及大小不一钙化灶。增强扫描轻至中度强化,不均匀强化。MRI对于较小病例的发现有意义。DSA见圆形染色灶,边界清楚,对比剂弥散延迟,并见粗大引流静脉。 3.3 GIST鉴别诊断 ①消化道的其他间叶性肿瘤,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 ②其他黏膜下病变,如类癌; ③上皮性恶性肿瘤; ④淋巴瘤。发生于食管GIST应与食管囊肿及其他后纵隔肿瘤相鉴别。肛门、直肠GIST应与邻近器官肿瘤,如前列腺肿瘤侵犯进行鉴别。肠系膜和网膜GIST在影像学与起源于这些部位的其他肉瘤难以区分,如平滑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纤维肉瘤以及脂肪肉瘤。由于GIST的特殊生长部位和生长方向,无论X线还是CT都经常会误诊为其它组织来源[4]。 综上所述,在发现GIST病变时,应进行消化道钡餐检查病灶与胃肠道的关系,如果病灶主要位于腔外,应进一步行CT或MR I检查,以腔外病灶的形态和周围组织的关系来总体观察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了解有无转移情况。 参考文献 [1] 李建丁等.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1.

2020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0小胃肠间质瘤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胃肠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根据发病部位、大小、核分裂象及有无破裂等,GIST的恶性潜能从极低危至高危不等。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7年分别制定了中国GIST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这些共识的颁布和推广极大地规范和提高了我国GIST临床诊治水平。 小GIST特指直径<2 cm的GIST。尽管大多数小GIST病例在临床上呈良性或惰性表现,但确有少数病例显示出侵袭性行为,尤其是核分裂象计数>5/5 mm2 者。既往共识中有关小GIST的推荐证据较少。 鉴于此,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联合中国抗癌协会胃肠间质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胃肠道间质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国内一批GIST治疗领域的专家,基于文献和专家经验整理了本版共识,力求能使小GIST的诊疗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本专家共识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根据GRADE法对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分级:证据质量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个等级;并根据专家推荐强度进行分级:推荐意见分为强推荐、弱推荐和无共识3个级别。

见表1。 01 小GIST定义及流行病学 观点:胃是小GIST最好发的部位,其余依次为小肠、结肠、直肠。证据级别:B。 推荐意见:强推荐。

依据:小GIST特指直径<2 cm的GIST。近年来,无明显症状的小GIST 检出率明显提高。2005年,Miettinen等回顾性分析了1765例GIST 患者,发现40.6%(717/1765)的病灶为小GIST,其中17.29%(124/717)直径≤1 cm。2010年,Rossi等回顾性分析了35家医疗中心929例GIST患者,亦发现多达18.3%(170/929)的患者GIST直径≤1 cm。目前关于小GIST的研究结果显示,GIST常发生部位为胃、食管或食管胃结合部。日本学者Kawanowa等报道,在接受全胃切除术的100例胃癌患者中,高达35%的患者合并小GIST。甚至有报道指出,对年龄>50岁的人群连续尸检发现胃小GIST检出率高达22.5%。相关研究结果亦指出,对切除的食管胃结合部标本行病理检查,发现小GIST 发病率>10%。而Agaimy等报道,发生在结肠、直肠的小GIST极少,其发病率≤0.1%。 02 小GIST的生物学行为 观点1:小GIST有一定的恶性潜能,非胃来源小GIST生物学行为更差。证据级别:B。 推荐意见:强推荐。 观点2:超声内镜的高风险特征如强回声灶、异质性、边界不规则、囊性变等,有助于预测小GIST恶性潜能。 证据级别: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