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 格式:ppt
- 大小:5.87 MB
- 文档页数:100
肾病综合征的几种常见治疗方法肾病综合征(N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主要症状表现为大量尿蛋白、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等,治疗周期相对较长,而且容易反复。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现在中国成人慢性肾病的发病率为10.8%,患病总人数已经达到1.2亿人,形势严峻。
肾病综合征早期时基底膜病变较轻,根据病情的逐渐发展会导致大量的蛋尿白被排除体内,造成血浆蛋白降低。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较多,如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等,对生活的影响较大。
肾病综合征本身需要对症治疗,不同原因导致的肾病综合征在治疗方式差别也比较大,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方式。
一下就针对几种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论述。
1一般治疗(1)饮食:制定优质的低蛋白食谱,蛋白质的摄入量根据每公斤体重0.8-1g的原则进行计算,进行低热量饮食。
因为大量蛋白质丢失,错误的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所以对于蛋白质的摄入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
对于已经出现水肿或者高血压的患者需要限制水分和盐分的摄入量,每天盐分的摄入量控制在3-6g左右。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饮食治疗中需要是摄入丰富的维生素A、B以及B族维生素食物,主要来源于新鲜的瓜果蔬菜,除此之外还可以多摄入一些微量元素的食物,主要包括钙、镁、锌。
进行低脂饮食,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尽量清淡饮食。
(2)利尿、消肿:肾病综合征较轻的患者在使用了免疫抑制药物后会导致尿量增多,在病情较重或者使用激素药物效果不明显时,首先判断患者的血容量状态,然后根据医嘱使用相关的利尿药物,常用的利尿剂为双氢克尿噻、呋塞米等。
使用利尿药物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电解质情况,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引起低钾血症,必要时可以进行补充。
(3)减少尿蛋白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使用降压药,如ACEI、ARB类的降压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
还可以应用血管紧张素对酶抑制剂进行转换,缓解肾小球内高压状态,达到减少尿蛋白的目的。
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在肾小球内部形成了大量的免疫复合物,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引起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以及高脂血症等。
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肾病患者也快速增加,肾脏病除了继发性肾脏病与肾上腺问题外,主要原因均由肾小球受损。
然而,现有治疗手段仍无法完全消除其病因,难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这使得肾病综合征成为长期困扰医学领域的难题。
肾综系列方是由多位中医名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及经验总结,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成效。
因此,本研究旨在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对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证据及参考。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肾综系列方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确定其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三、研究内容1.纳入标准:先明确筛选研究的病例对象,肾病综合征所致进行筛选,符合以下纳入标准方可纳入研究:(1)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2)两次Urine PRO:(+)~(+++); 24小时尿蛋白量≥3.5g;(3)外周水肿、贫血等症状存在者;(4)肝肾功能等相关指标正常者;(5)同意参加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方法介绍: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病例随机分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3,6个月时两组患者肾功指标如血清肌酐、血尿素、尿蛋白等的变化情况,并分析肾综系列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
3.数据收集及分析: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采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比较,以及采用方差分析来判定多组间比较的差异性。
四、研究预期结果1.观察两组患者自治疗前到治疗6个月期间肾功指标的变化,综合评估肾综系列方在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肾病综合征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肾病综合征是一组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水肿和(或)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病因,肾病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分为普通型和难治型,难治型包括频繁复发型、激素依赖型和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
频繁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是指半年内复发2次或2次以上,或一年内复发3次或3次以上者。
诊断肾病综合征需要符合以下标准:尿蛋白大于3.5g/d、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
其中,前两项为必需项。
诊断应包括三个方面:确诊肾病综合征、确认病因(首先排除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判断有无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的鉴别诊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过敏性紫癜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皮肤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好发于中年女性及青少年,免疫学检查可见多种自身抗体;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好发于中老年,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肾淀粉样变性病好发于中老年,肾淀粉样变性是全身多器官受累的一部分;骨髓瘤性肾病也是一种肾病综合征,需要注意鉴别。
对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等多种方法来进行。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男性的疾病,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包括骨痛、血清单株球蛋白增高、蛋白电泳M带及尿本周蛋白阳性,骨髓象显示浆细胞异常增生(占有核细胞的15%以上),并伴有质的改变。
如果病变累及肾小球,可能会导致肾病综合征。
这些特征性表现可以帮助医生进行鉴别诊断。
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应该积极防治。
其中包括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以及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
对于感染,通常在激素治疗时无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否则可能会诱发真菌二重感染。
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选用对致病菌敏感、强效且无肾毒性的抗生素积极治疗,有明确感染灶者应尽快去除。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一)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在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对疗效显著的典型病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验案分析;体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过强的松标准疗法(成人每天1mg/kg,连续治疗8周)无效者,或经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缓解,但经常复发(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复发超过2次以上)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所以难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感染、血液高凝状态、血浆蛋白低下等难治因素有关。
从中医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故笔者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发病日久,迁延不愈。
久病气机阻滞而致血瘀;日久正气损耗,气虚而致血瘀;或因湿热郁久不解导致血瘀。
瘀血的形成一方面会使肾病综合征的病情更为复杂,如瘀血与水湿互结,就使得水肿的消除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些并发证,从而使整个病情日趋严重。
此外,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及补体的漏出,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正气不足,卫外失固,极易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水湿与邪热互结而为湿热,使病势缠绵,正如有学者认为中医湿热理论在现代医学肾脏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肾脏病的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胆固醇、氮质滞留、尿素积聚,都与湿热病理有直接的关系1]。
由此可见,湿热也是此病难治的一大因素。
另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大量或长期运用了激素,激素类似温阳药,过用温阳药必然会耗伤津液而导致阴虚阳亢,病之后期由于阴虚日久必损气(阳)而至气阴两虚之象。
因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当审明瘀、虚、热三方面的关系,依其孰轻孰重,辨证施治。
针对“瘀”有活血利水、行气利水之法;针对“虚”有温阳利水、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健脾益气之法;针对“热”有宣肺利水、分利湿热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有哪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临床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对常规用药干预不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患者病情多反复发作,近年来伴随慢性肾病的高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诊疗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是诊疗难度较高的一类以代谢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总发病率的30~50%左右。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本文主要就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介绍与分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类以重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以激素耐药为主要特征的肾病综合征,本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及医学研究的重点在本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诊疗中较为棘手的疾病,常规治疗的效果难以达到予以,且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预后效果欠佳,这也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继发重度感染、血栓、急性肾衰竭等不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的家庭、生存质量、生命安全均有较大的威胁。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多采用联合给药方案以提神药物控制的效果,现就本病的药物治疗干预进行具体分析。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哪些?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改善血脂代谢、抗凝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降低尿蛋白、利尿等,因本病对常规药物治疗不敏感,因而在治疗中积极控制症状与病因的重视度较高,合并不良并发症时须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尽早给予对症处理,如合并急性肾衰竭时针对性给药改善肾功能,合并感染时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同时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须在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及病理分型,开展个体化治疗。
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有哪些?2.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等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其中环孢素A是目前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能够高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孔径及电荷选择性,从而降低尿蛋白水平。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所谓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其主要是指反复发作、依赖激素治疗及激素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它是临床医学中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
鉴于此,本文以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利用公藤多甙及中药辨证临床治疗分析,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诊疗效果。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均满足以下五点要求:①对无法坚持服用中药治疗的病患予以排除;②对存在继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予以排除;③对非中药辩证和公藤多甙治疗患者予以排除;④在经过为期8周激素治疗后,仍未能取得治疗效果;⑤满足肾病综合症诊断标注。
1.2 临床表现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尿少与浮肿,其中出现纳差及乏力情况患者有14例,有胸腔积液情况的患者5例,血浆白蛋白<25g/l,且有浆膜腔积液情况的患者12例。
1.3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
24h尿蛋白定量:本组20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均大于3.5g/l,其中3.5-6g/l者16例,6-12g/l者3例,大于12g/l者1例。
血脂检查: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18例。
血浆白蛋白水平:35-40g/l者2例,30-35g/l者2例,25-30g/l 者3例,20-25g/l者6例,15-20g/l者5例,10-15g/l者1例,5-10g/l者1例。
1.4 b超检查对所选取20例患者进行肾脏b超检查后发现,存在双肾无异常回声情况的患者有3例,存在双肾皮质回声增强情况的患者有13例,无肾脏缩小患者。
1.5 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有6例,其中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此外,笔者还发现,在16例肾功能皆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及血磷增高情况的转折有14例。
2 治疗方法2.1 激素治疗在服用8周以后开始持续性用药减量,每周减10%,减至隔日晨服0.4mg/(kg·d),持续服用至少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