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5.45 MB
- 文档页数:21
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摘要目的分析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的价值。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进行对比,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别接受醋酸泼尼松片与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素氮、血肌酐以及24小时尿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他克莫司;小剂量泼尼松;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S)的致病因素较多,是目前临床多见的肾脏病症,其不属于独立性病症,主要患者出现了相应的临床表现,均可称为“肾病综合征”,例如: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以及水肿等。
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则是经过系统性的对症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且对药物产生依赖性的一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这类病症病程时间长,且易诱发肾衰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1]。
因此,临床迫切需要探究出该病症的有效治疗方式。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例,分析他克莫司联合小剂量泼尼松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者共计60例,均为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间收治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本组30例中包括女性患者13名,男性患者17名,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年龄者60岁,平均年龄为(40.66±3.22)岁。
观察组:本组30例中包括女性患者14名,男性患者16名,年龄最小者24岁,最大年龄者59岁,平均年龄为(40.45±3.13)岁。
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达格列净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1例报告摘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一种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是指经典治疗方法治疗6个月或以上,仍存在蛋白尿>3.5g/24h、伴有低蛋白血症和伴随水肿。
本文报告一例经达格列净治疗后长期稳定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
关键词:达格列净;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引言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治疗难度较高的肾脏疾病。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近年来,达格列净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药物,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一例患者的临床病例,探讨达格列净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病例报告患者为一名37岁的男性,因反复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全身水肿就诊。
患者既往健康史无明显异常,家族史无肾脏疾病。
入院时患者血压132/82 mmHg,体重75 kg,有明显的水肿。
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为6.8g/24h,总蛋白为38g/L,白蛋白为16g/L。
肾活检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增生,光镜下见系膜区呈现颗粒状沉积物。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患者被诊断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治疗方案患者开始接受传统治疗方案,包括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血液滤过等方法。
然而,经过6个月以上的治疗,患者的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水肿并未明显改善。
为此,医生决定尝试达格列净治疗。
患者开始的剂量为100mg/日,分为一次口服。
治疗后两个月,患者的尿蛋白减少到2.0g/24h,总蛋白升高到45g/L,白蛋白升高到20g/L。
此后,患者继续按照医生的建议坚持服用达格列净治疗。
随访观察在达格列净治疗之后,患者的肾功能逐渐恢复。
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FSGS)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点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增生和肾小球微小病变。
FSGS患者在临床上常伴有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治疗FSGS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传统治疗方法如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效果不佳,且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近年来,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疗效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探讨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效果和意义。
一、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理论依据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激素和环磷酰胺对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二是对FSGS病理生理机制的影响。
激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能够干预FSGS病变的发展过程。
而环磷酰胺则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减少免疫反应和免疫介质的释放,从而达到治疗FSGS的效果。
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有其理论基础,也值得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临床效果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对于难治性FSGS患者,采用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能够有效的控制疾病的进展,减少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
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在FSGS患者中,采用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病情好转率明显提高,有效率高达80%以上。
而在长期随访中,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组的患者生存率和肾功能恢复率也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
一些临床案例也表明,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患者,蛋白尿明显减少,肾功能得到有效保护,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三、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意义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FSGS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良好的临床疗效,更在于其对FSGS治疗的思路和方法的改变。
传统治疗FSGS多采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但其治疗效果不佳,且患者常常需长期使用药物,易出现抵抗性、耐药性等问题。
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难治性肾病综合征(difficult-to-treat nephrotic syndrome,简称DTNS)是一种慢性肾脏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特征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和水肿。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
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DTNS的效果。
足量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血管通透性和修复肾小球滤过障碍等。
在DTNS患者中,常规剂量的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增加激素剂量来提高治疗效果。
环磷酰胺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减少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环磷酰胺在治疗DTNS中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单独使用时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DTNS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项回顾性研究报告了185例DTNS患者接受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结果,结果显示,治疗后有166例(89.7%)得到了部分或完全的缓解。
另外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尽管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在治疗DTNS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足量激素和环磷酰胺的使用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如感染、骨质疏松和肾损害等。
由于DTNS的病因复杂,治疗方法的选择可能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完善治疗方案,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DTNS具有一定的疗效,可部分或完全缓解病情。
但由于副作用和个体差异的存在,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体会(一)摘要: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在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对疗效显著的典型病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验案分析;体会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经过强的松标准疗法(成人每天1mg/kg,连续治疗8周)无效者,或经强的松标准疗法治疗缓解,但经常复发(1年内复发3次或半年内复发超过2次以上)者。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之所以难治,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感染、血液高凝状态、血浆蛋白低下等难治因素有关。
从中医角度考虑,其主要与湿热、瘀血、正气不足(脾肾气虚)及邪气侵袭有关,故笔者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上主张从热、从瘀、从虚三方面进行论治。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多发病日久,迁延不愈。
久病气机阻滞而致血瘀;日久正气损耗,气虚而致血瘀;或因湿热郁久不解导致血瘀。
瘀血的形成一方面会使肾病综合征的病情更为复杂,如瘀血与水湿互结,就使得水肿的消除更为困难,另一方面可以产生一些并发证,从而使整个病情日趋严重。
此外,由于长期大量蛋白尿及补体的漏出,机体的抵抗力减弱,正气不足,卫外失固,极易感受外邪,入里化热,水湿与邪热互结而为湿热,使病势缠绵,正如有学者认为中医湿热理论在现代医学肾脏病的治疗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肾脏病的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胆固醇、氮质滞留、尿素积聚,都与湿热病理有直接的关系1]。
由此可见,湿热也是此病难治的一大因素。
另外,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大量或长期运用了激素,激素类似温阳药,过用温阳药必然会耗伤津液而导致阴虚阳亢,病之后期由于阴虚日久必损气(阳)而至气阴两虚之象。
因此,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当审明瘀、虚、热三方面的关系,依其孰轻孰重,辨证施治。
针对“瘀”有活血利水、行气利水之法;针对“虚”有温阳利水、滋补肝肾、益气养阴、健脾益气之法;针对“热”有宣肺利水、分利湿热法。
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55-02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一般是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泼尼松治疗8周无效或部分有效、激素依赖或频繁复发者[1]。
治疗十分棘手,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难治性肾病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rns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占39.3%,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占29.3%,轻微病变和微小病变占14.3%,其余病理类型少见[2]。
2 rns治疗2.1糖皮质激素2.1.1诱导缓解阶段:足量泼尼松1.5~2mg/(kg.d),最大剂量60mg/d ,分次口服,最大剂量60mg /d,尿蛋白阴转后巩固2周,一般足量不少于4周,最长8周。
巩固维持阶段:以原足量两天量的2/3 量,隔日晨顿服4周,如尿蛋白持续阴性,然后每2~4周减量2.5~5mg维持;至0.5~1mg/kg时维持3个月,以后每2周减2.5~5mg至停药。
疗程9个月为长疗程,多适用于复发者。
2.1.2更换糖皮质激素制剂对泼尼松疗效较差的病例可换用其他糖皮质激素制剂,如曲安西龙是一种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中效制剂,其作用与强的松基本相同,4mg相当于强的松5mg,但几乎没有滞钠排钾作用。
郭立申等[3]采用曲安西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6l例,总有效率为90%,副作用不明显。
2.1.3甲基泼尼松龙(mp)冲击治疗,宜在肾脏病理基础上选择适应证。
pena a等[4]报道了30例激素耐药型肾病患儿,采用mp30mg/(kg.d)冲击疗法,隔日1次,共6次。
以后分别为l周1次,共2个月;2周1次,共2个月;1月1次,共2个月。
冲击间歇期口服泼尼松2mg/kg,隔日1次。
mp冲击疗程完成后泼尼松剂量快速减小为小剂量继续维持6一18个月停药。
本方法可使激素敏感的pns患儿显示了尿蛋白更快转阴的趋势,但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导致不能完成治疗。
临床研究浅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何凤阁【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3-0020-01【摘要】随着难治性肾病的日益增多,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从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免疫抑制剂等方面对其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疗效分析On refr acto r y the tr ea tment o f ne phr ot ic sy n drome H e Fengge【Abstr act】W ith ref ractor y nep hropa thy inc reasingly seek more eff ective tr eat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 te ntion.The a utho r f rom the hor mone,cytotoxic drugs,immun o suppre ssants,and othe r aspect s of t heir treat me nt fo r a Review.【K ey w or ds】Ref 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Treatment effect of1 糖皮质激素:目前仍是首选药1.1 强的松治疗:①诱导缓解阶段:1.5~2.0mg/kg.d,最大剂量60mg/d,分次口服,一般足量不少于4周,最长8周;②巩固维持阶段:以原足量两日量的2/3量,隔日晨顿服4周,余1/3量次日晨顿服,如尿蛋白持续阴性,以后每2~4周减量2.5~5.0mg 维持,至0.25~0.5mg/kg维持3个月,以后每2月减量2.5~5.0mg至停药。
1.2 甲基强的松龙(MP)冲击治疗:短期内大剂量M P能更好地发挥其强力的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较快地诱导缓解。
2 细胞毒类药物在早些年有人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 Tx)静脉冲击治疗,笔者认为4周1次的冲击治疗有足够的间歇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20例诊治分析所谓难治性肾病综合症,其主要是指反复发作、依赖激素治疗及激素治疗无效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它是临床医学中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
鉴于此,本文以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为例,通过对其利用公藤多甙及中药辨证临床治疗分析,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诊疗效果。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均满足以下五点要求:①对无法坚持服用中药治疗的病患予以排除;②对存在继发性肾病综合症患者予以排除;③对非中药辩证和公藤多甙治疗患者予以排除;④在经过为期8周激素治疗后,仍未能取得治疗效果;⑤满足肾病综合症诊断标注。
1.2 临床表现本文所选取的20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有尿少与浮肿,其中出现纳差及乏力情况患者有14例,有胸腔积液情况的患者5例,血浆白蛋白<25g/l,且有浆膜腔积液情况的患者12例。
1.3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
24h尿蛋白定量:本组20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检查结果均大于3.5g/l,其中3.5-6g/l者16例,6-12g/l者3例,大于12g/l者1例。
血脂检查: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18例。
血浆白蛋白水平:35-40g/l者2例,30-35g/l者2例,25-30g/l 者3例,20-25g/l者6例,15-20g/l者5例,10-15g/l者1例,5-10g/l者1例。
1.4 b超检查对所选取20例患者进行肾脏b超检查后发现,存在双肾无异常回声情况的患者有3例,存在双肾皮质回声增强情况的患者有13例,无肾脏缩小患者。
1.5 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患者共计有6例,其中伴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例;此外,笔者还发现,在16例肾功能皆正常的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钙血症及血磷增高情况的转折有14例。
2 治疗方法2.1 激素治疗在服用8周以后开始持续性用药减量,每周减10%,减至隔日晨服0.4mg/(kg·d),持续服用至少1年。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有哪些?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即临床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对常规用药干预不敏感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本病患者病情多反复发作,近年来伴随慢性肾病的高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临床诊疗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是诊疗难度较高的一类以代谢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总发病率的30~50%左右。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本文主要就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介绍与分析。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类以重度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以激素耐药为主要特征的肾病综合征,本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及医学研究的重点在本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是诊疗中较为棘手的疾病,常规治疗的效果难以达到予以,且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预后效果欠佳,这也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继发重度感染、血栓、急性肾衰竭等不良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对患者的家庭、生存质量、生命安全均有较大的威胁。
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多采用联合给药方案以提神药物控制的效果,现就本病的药物治疗干预进行具体分析。
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有哪些?目前临床诊疗中,针对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为积极改善血脂代谢、抗凝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降低尿蛋白、利尿等,因本病对常规药物治疗不敏感,因而在治疗中积极控制症状与病因的重视度较高,合并不良并发症时须在早期发现的基础上,尽早给予对症处理,如合并急性肾衰竭时针对性给药改善肾功能,合并感染时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同时针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须在结合患者具体病变情况及病理分型,开展个体化治疗。
2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治疗有哪些?2.1、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来氟米特、吗替麦考酚等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其中环孢素A是目前诊疗中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能够高选择性地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改善肾小球基底膜的孔径及电荷选择性,从而降低尿蛋白水平。